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调月考化学试题(PDF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调月考化学试题(PDF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08:54:12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七调考试 D.SiF4和SO2 3 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均为 4,所以中心原子均为 sp3杂化,SiF4没有孤电子对,所
2
化学参考答案 以分子呈正四面体形,SO3 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呈三角锥形,D 项正确;
答案选 D。
1-5 D B D B C 6-10 C A A C C 11-14 C C D D
4.【答案】B
1.D
【详解】题目来自选择性必修 2 第 13 页课后题
【详解】A.依据 SOCl2的结构式 可知,分子中存在 S=O 键,所以其含有π键,A 错误;
A.原子结构模型属于微观结构模型;
B.分子结构模型属于微观结构模型;
B.已知不同能层的相同能级的形状相同,但大小随着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故 2p 和 3p 轨道形状均
C.从微观分析化学变化,属于微观模型;
为哑铃形,B 正确;
D.接触法制硫酸示意图是依靠实际物质所做,属于实物模型;
C.泡利原理是指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填入 2 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故若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D。
不是违反了泡利原理,而是违背了洪特规则,C错误;
2.B
+ - D.已知 2px 和 2py 是兼并轨道,能量相同,故 B 原子由时,仍然处于基态,并未形成激发态,也不
【详解】A.氯化钠溶液常温下呈中性,pH=7,加热到 90℃,Kw 增大,c(H )=c(OH ),溶液仍呈
+ - 能形成发射光谱,D 错误;故答案为:B。
中性,但 Kw 增大,c(H )和 c(OH )均增大,pH 减小,A 项错误;
+ + 5.C
B.0.1mol/L 硫酸中 c(H )=0.2mol/L,加热到 90℃,c(H )不变,pH 不变,B项正确;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阳极泥中提取硒的工艺流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Se的核外
C.0.1mol/LNaOH 溶液中 c(OH )=0.1mol/L,升温到 90℃,c(OH )不变,但 Kw 增大,所以 c
+ 电子排式为[Ar]3d104s24p,A 项错误;“焙烧”时 Ag2Se 与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2Se+O2 2Ag +SeO2,
(H )增大,pH 减小,C 项错误;
+ 该反应中 Ag 和 O得电子,Se 失去电子,每消耗 lmolO2转移 6mol 电子,B项错误;甲酸还原 H2SeO3,H2SeO3
D.硫酸铵是强酸弱碱盐,NH4 水解溶液显酸性,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pH 减小,D
103℃
项错误;答案选 B。 得电子生成 Se,甲酸失电子生成 CO2,化学方程式为 H2SeO3+2HCOOH―――→Se↓+2CO2↑+3H2O,C 项正
+ +
3.D 确;Ag 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 Ag 的数目为 12,D 项错误。
【详解】A.CS2和CO2相似,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在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A 错误; 6.C
31 31
1 【详解】A.1 个 P原子中含有 15 个质子,则 3.1g P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5NA,A 正确;
B.ClO 3 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 7 1 3 2 3 1 4 ,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略去2 B.白磷和黑磷分子中,每个 P原子平均形成 1.5 个 P-P 键,则 31g 白磷与 31g 黑磷中含有的 P-P 键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ClO 3 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B 错误; 31g
数目均为 1.5N31g/mol A =1.5NA,B 正确;
C.氯化硼BCl3的熔点为 107 C,氯化硼为分子晶体,液态和固态时只存在分子,没有离子,所以不 12.4g
C.12.4g 白磷物质的量为124g/mol =0.1mol,与 0.6molH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P4+6H2
4PH3,则充
能导电,C 错误;
分反应生成的 PH3分子数小于 0.4NA,C 正确;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D.6.82g 白磷为 0.055mol,参加反应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中,电子转 B. 中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 分子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故 、
- -
移的数目为 24×(5-0)e =120e ,则 0.055molP4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A,D 不正确; 分子的 模型均为平面三角形,B 错误;
7.【答案】B
C. 的中心原子 的价层电子对数 , 的中心原子 的价层电子对数
【分析】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 X、Y、Z、W,根据图中结构可推测 X 为 H、Y 为 N、Z
为 O、W 为 Al。 , 原子都是 杂化, C 正确;
【详解】A.X 是 H,W 为 Al,两者的周期数都等于族序数,故 A 错误; D. 分子中的 键为 ,D错误。
B.水中分子间氢键比氨气分子间氢键多,且水常温下呈液态,因此 C 的沸点小于 D 的沸点,故 B 正
10.C
确;
【解答】解:A.硫化硅中原子之间以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硫化硅为原子晶体,故 A 正确;
C.根据非金属性 N>Al,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
B.每个硅原子链接四个硫原子,每个硫原子链接两个硅原子,所以 Si、S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应水化物酸性:W则硫化硅的化学式为 SiS2,故 B正确;
D.A、B、C、D、E 中的氢原子最外层都未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E 中 Al 原子最外层都未达到 8 电子
C.每个 Si 原子含有 4 个 Si﹣S 键,1mol 硫化桂中含有 4molSi﹣S 键,故 C 错误;
稳定结构,故 D 正确。
D.根据图知,每个 Si 原子和 4 个 S 原子形成 4 个共价键,每个 S 原子和 2 个 Si 原子形成 2个共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3
价键,且每个 S 原子含有 2 个孤电子对,硅、硫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 sp 杂化,硅、硫原子的杂化
8.A
方式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C。
- + 2+
【详解】A.根据反应 5H2C2O4+2MnO4 +6H = 10CO2+2Mn +16H2O 可知草酸过量,故 A 正确;
11. C
B.Ag2CrO4与 AgCl 和 AgBr 的组成结构不相似,不能由沉淀先后顺序来推断溶度积相对大小,故 B
【解答】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乙醛的结构式在选必 2 P3 页),甲基上的碳原子为饱和碳
错误;
原子,其杂化类型为 杂化,醛基上的碳原子连有碳氧双键,其杂化类型为 杂化,即乙醛分子中
C.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因此无法通过测量 pH 计算出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
故 C 错误; 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 和 两种, 正确;
D.氢氧化钠过量,能保证盐酸反应完全,但是缓缓倒入会有热量损失,故 D 错误; 是Ⅳ 族的主族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属于 区元素, 错误;
故答案为:A。
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 、 、 这样分子,而 是极性分子, 错误;
9.【答案】
由 和 构成,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 由 和 构成,其阴阳离子个数比也是
【解析】
,故 、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正确;
A. 分子中与中心 原子形成共价键的 、 原子半径不同,因此该分子呈四面体结构,但不是正
⑤SiO2既能溶于氢氟酸是因为 SiO2的亲氟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 SiO2是酸性氧化物,
四面体结构,A 错误;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⑤错误 故 A 错误;
氨水中大部分 与 以氢键 用“ ”表示 结合成 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 B.WZ3为 AsCl3,中心原子 As 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故 B 错误;
C.Y 与 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 H2O,W 与 X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是 AsH3,水分子间有氢键,沸点高于 AsH3,
的结构式可记为: , 正确; 故 C 错误;
和 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但是 分子间存在氢键,故 D.Ni2+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有 2 个未成对电子,故 D 正确;
HF 晶体沸点高于 , 错误; 答案选 D。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 ,故选 C。 14.D
【详解】A.由图 1 知电离能 I3比 I2的 5 倍多,说明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结合该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
12.C
则该元素为第三周期第 IIA 族元素,此元素为镁元素,A 正确;
【详解】A.HCO 2 3 的电离出碳酸根和一水合氢离子:HCO3 H2O CO3 H3O ,故 A 正确;
2
B.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氨水是弱电解质:Mg 2NH 3 H 2O Mg(OH) 2 2NH 4 ,故 B 正确; B.根据图示 ,1 个铝原子周围有 8 个镁原子最近且等距离,B 正确;
C.甲烷的燃烧热可以表示为 890.3kJ mol 1,1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
2
890.3kJ 的热量,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图 4 所示是 Zn NH3 的部分结构以及其中 H-N-H 键键角,键角比NH 大,因为氨分子与 Zn
2+
6 3
CH (g) 2O (g) CO (g) 2H O(l) ΔH 890.3kJ mol 1,故 C 错误; 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 Zn2+4 2 2 2 形成配位键,原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减弱,所以与NH3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 CaSO ,转化为更难溶的碳酸钙: 中 N 原子的孤电子对转化为成键电子对有关,C 正确;4
1 1
2 2 D.根据均摊原则,1 个晶胞中含有 N 原子数是 4、含有 B 原子数是 8 6 4,晶胞中最近的 B、CaSO4 (s) CO3 (aq) CaCO 3(s) SO 4 (aq),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C。 8 2
4 3a
13.【答案】D N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nm,则晶胞体对角线为 4anm,晶胞边长是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3
【分析】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占三个周期,则 X 是 H,Y 在第二周期, 11 14 4 75 3 1021g cm 3
则晶体的密度为 4 3a 33 21 16a NA ,D 错误;
Z在第三周期。基态 Y 元素原子价层 p 轨道上的电子数比 s 轨道多,且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的相邻 ( ) 10 N3 A
元素,则 Y 在第ⅥA 族,Y 是 O。Z 是第三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 是 Cl;基态 W 元素原子的 4p 轨 15. (15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道半充满,W是 As;Q 和 T 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 T 比 Q 多 2,则 Q、T 在第四周 N>C>Na Cl的原子半径比 N大 3d104s1(1分)面心立方堆积(1分) sp2(1分) 3:1
期Ⅷ族,是 Fe 和 Ni。综上,X、Y、Z、Q、T、W分别为 H、O、Cl、Fe、Ni、As。 氮原子半径小于碳,氮碳形成的共价键键长更短,键能更大,键更稳定 4
4 99.5g mol 1
【详解】A.基态 O 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则氧原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 5 种, ag cm 3 6.02 1023mol 1
【分析】①W的原子序数为 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W是 Cu元素;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②T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则 T是 H元素; 氧化为 Fe3+,加入 NaOH调节溶液的 pH,并将 Fe3+转化为 Fe(OH)3沉淀;控制 pH 浓缩结晶,便可
③X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则 X是 C元素; 获得 NiSO4 7H2O晶体。
⑤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Q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且 Q原子序数大于 X,所以 Q是 Na元素; 【小问 1详解】
④Z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ns2npn+2,且 Z原子序数小于 Q,Z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所以 n=2, 提高温度、增大接触面积,都可以提高“碱浸”速率,则方法为:粉碎/升温/提高碱浓度/搅拌等。
则 Z是 O元素,Y是 N元素; 【小问 2详解】
⑥R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M层上有 1个未成对的 p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 Q, 由分析可知, “碱浸”中 NaOH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溶解 Al2O3,另一个是除去油脂。
则 R是 Cl元素,据此答题。 【小问 3详解】
【详解】(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由于非金属性 N>C>Na,故电负性:N>C>Na; 滤饼中含有 NiO、FeO、Fe2O3等,加入稀硫酸进行酸浸,固体溶解,过滤后, “滤液②”中含有的金
(2)Y的氢化物为氨气,R的氢化物为 HCL,氨气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原因是 Cl的原子半径比 N大; 属离子是 Ni2+、Fe2+、Fe3+。
(3)W为 Cu,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小问 4详解】
(4)XT2Z的分子式为 CH2O,呈平面三角形,则 C原子采取 sp2杂化;1molM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 为了便于除去溶液中混有的铁, “转化”中 H2O2,作用为氧化剂,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比为 3:1; 2Fe2++H2O2+2H+=2Fe3++2H2O。
(5)C与 N原子结合形成的 C3N4晶体,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类似,说明都是原子晶体,但硬度比金刚 【小问 5详解】
石大,是因为氮原子半径小于碳,氮碳形成的共价键键长更短,键能更大,键更稳定; “调 pH”时,应使 Fe3+完全沉淀而 Ni2+不产生沉淀,则需控制的 pH范围是 3.2~7.2。
【小问 6详解】
(6)由 CuCl的晶胞结构可知,与 Cl-离子周围最近的阳离子有 4个,构成四面体结构;CuCl晶胞中
分离出 NiSO4 7H2O晶体后的剩余母液中还含有溶解的 NiSO4,需要循环使用,其目的是:提高镍回
4 99.5g mol 1
6.02 1023 1Cu原子数目为 4 Cl 收率/提高产率。, 原子数目为 4个,则晶胞的质量为 mol ,晶体的密度为 a g cm-3,则
4 99.5g mol 1 【点睛】若不将 Fe
2+氧化为 Fe3+,除 Fe2+杂质时,也会造成 Ni2+的沉淀损失。
6.02 1023mol 1 4 99.5g mol
1
ag cm 3 ag cm 3
17.(15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1)A (1分) (2) F>O>Cl (1分) V形 (1分)
晶胞的体积= = 6.02 10
23mol 1
16.(14分每空 2分))(1)粉碎/升温/提高碱浓度/搅拌等 OF2和Cl2O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Cl2O的相对分子量大于OF2,分子间作用力大于OF2
(2)除去油脂 (3)Ni2+、Fe2+、Fe3+ (3)F N N F
(4) ①. 氧化剂 ②. 2Fe2++H2O2+2H+=2Fe3++2H2O 2M
(4) Ca 2 3 a (5) 3 10
30 0.97
(5)3.2~7.2 (6)提高镍回收率/提高产率 4 a NA
【分析】废镍催化剂中主要含有 NiO、Al2O3、FeO、Fe2O3,还有少量油脂。加入 NaOH碱浸时,油 【详解】(1)F原子核外共有 9个电子,基态 F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5,A选项所示微粒为 F
脂发生水解生成水溶性物质,Al2O3溶解生成 NaAlO2等;过滤后,滤饼中含有 NiO、FeO、Fe2O3等, 原子核外 2p能级的 1个电子激发到 3s能级,B选项所示微粒含 10个电子,不是氟原子,C选项为
加入稀硫酸进行酸浸,固体溶解生成 Fe2+、Fe3+、Ni2+等,过滤出不溶物,往滤液中加入 H2O2,将 Fe2+ 基态 F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A,答案选 A;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
(2)O、F为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增大,电负性 F>O,F、Cl为同一主族,随原子序 铜原电池/ Fe置换出 Cu,Cu催化 Fe还原 NO3的反应(3分)(注:答任意一条给 3分,其他合
理答案也可)
数递增,非金属性减弱,电负性 F>Cl,O、Cl组成的化合物 ClO2,O显负价,即共用电子对偏向 O,
2NO-3+5H2=N2+2OH
-+2H2O
O的电负性大 Cl,所以电负性:F>O>Cl。OF2中氧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4,有 2个孤电子对,,故分子 (3) (3分)
1
的空间构型为 V形。OF2和Cl2O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OF2的相对分子量小于Cl2O,范德华力小于 【详解】(1)①Ⅰ. 4NH3 g 5O2 g 4NO g 6H 2O g ;ΔH1 905.0kJ mol
Cl O,所以OF 的熔、沸点低于Cl O。 Ⅱ.N2 g O2 g 2NO g ;ΔH 12 2 2 2 180.5kJ mol
答案:F>O>Cl;V形;OF 和Cl O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Cl Ⅲ.4NH g +4NO g +O g =4N g +6H O g ΔH2 2 2O的相对分子量大于OF2,分子间作 3 2 2 2 3
用力大于OF2; 由盖斯定律可知Ⅲ=Ⅰ-4×Ⅱ,则ΔH3 =ΔH1 -4×ΔH2= 905.0kJ mol 1 -4×180.5kJ mol 1= -1627kJ mol 1;
(3)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2,每个氮原子有 1对孤电子对,N与 F之间应存在 1条σ键,N与 N ②反应Ⅱ的活化能更大,故反应Ⅱ是慢反应,决定 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反应Ⅱ;
之间应为双键,故 N2F2的结构式为: F-N=N-F,故答案为:F-N=N-F; ③根据图像信息,相同时间 T4下 NO剩余量更多,故转化相同量的 NO,在温度 T4下消耗的时间较
(4)根据均摊法计算,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 X位于晶胞的 8顶点和 6个面心,所以每个晶胞中含 长;
1 1
有的 X的个数是8 +6 4,有 8个 Y位于晶胞的内部,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的 Y的个数是 8,8 2 (2)①以 NO2、O2、熔融 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使用过程中石墨 I电极发生反应生成氧
X和 Y的个数比为 1:2,根据 CaF2的化学式可知 X表示 Ca2+、Y表示 F-。已知晶胞边长 a pm,由晶 化物 Y,二氧化氮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为+5价,氧化物 Y为 N2O5,即石墨
1 3 3 -
胞结构示意图可知,正负离子的最小核间距为晶胞体对角线长的 ,即 pm。答案:Ca2+; ; I电极为负极;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NO2-e +NO 3 =N2O5;
4 a a4 4
(5)①NiO晶体与 NaCl晶体结构相似,1个晶胞中含有 4个 Ni2+,4个 O2-,距离最近的两个Ni2 间 NO ②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 3 的速率有较大差异(如图 4),由图可知铜离子浓度越大,
距为 a pm,因为距离最近的两个 Ni2+位于顶点和面心,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则晶胞边长为 2a pm,
去除率越大,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Cu2+催化 Fe还原 NO 3 的反应/Fe置换出 Cu,形成铁铜原电
3 4 M 4M
为 2a 10-10cm,则 1个晶胞体积为 2a 10-10cm ,1个晶胞质量为 g gN N ,密度A A 池/Fe 置换出 Cu,Cu催化 Fe还原 NO 3 的反应;
4M g 2M 30 - -
p m NA 2M 1030 g/cm3,答案: 10 ; ③由图可知,H2O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阴极反应: 2H 2O+2e =H 2 +2OH ,氢气与 NO 3 发生反硝3
V 2a 10-10cm 3 a3N a NA A
化作用在生物膜上反应生成氮气: 2NO-3+5H2=N2+2OH
-+2H2O。
3 6x 91x②样品中Ni 与Ni2 的离子数之比为 6:91,则含Ni3 为 ,含Ni2 为 ,根据晶体呈电中性,97 97
6x 91x
3 2 ( 2) 0,解得 x=0.97,答案:0.97;
97 97
18.(14分)
(1)①-1627(2分) ②II(2分) ③T4(2分)
(2)①NO2 - e- + NO3- = N2O5(2分) ②Cu2+催化 Fe还原 NO3-的反应/Fe置换出 Cu,形成铁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七调考试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Cl2分子中只存在 键,不存在 键
化学试卷
B.2p和 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
考试范围 选必一+选必二(专题 1 到专题 4 第 1 单元) C.若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则违反了泡利原理
考试分值 100 分 考试时间 75 分钟 D 2 2.B原子由1s 2s 2p1x 1s
22s22p1y 时,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形成发射光谱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N 14 O 16 S 32 P 31 Cl 35.5 Cu 64 5.一种从工业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含有 Se、Au、Ag、CuSe、Ag2Se等)中提取硒的过程如图所示。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中的模型有助于我们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其中,实物模型是依靠物质的基本形态所
做的模仿。下列属于实物模型的是
2 4
A B C D A.Se 的核外电子排式为[Ar]4s 4p
B.“焙烧”时,Ag2Se与 O2反应每消耗 1 mol O2,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4 mol
C.甲酸还原 H2Se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3℃
H2SeO3+2HCOOH―――→Se↓+2CO2↑+3H2O
D.用得到的银可制得氯化银(晶胞如题 11图所示),氯化银晶胞
中 Ag+ +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 Ag 的数目为 8
题 11图
卢瑟福原子结 CH 分子的 6.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和黑磷(每一个层由曲折的磷原子链组成)的结构如图所示,设 N 为4 A
氧化汞受热分解示意图 接触法制硫酸示意图
构模型 结构模型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将 0.1mol·L-1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 90℃,溶液的 pH基本不变的是 A.3.1g
31P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5NA
A.氯化钠 B.硫酸 C.氢氧化钾 D.硫酸铵 B.31g白磷与 31g黑磷中含有的 P—P键数目均为 1.5NA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12.4g白磷与 0.6mol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A.CS2为角形的极性分子,形成分子晶体
B.ClO -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的PH3分子数小于 0.4N3 A
C.氯化硼 BCl3的熔点为 -107℃,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D.6.82g白磷发生反应:11P4 60CuSO4 96H2O=20Cu3P 24H3PO4 60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
D.SiF 和SO2-的中心原子均为 sp34 3 杂化, SiF
2-
4分子呈正四面体形,SO3 呈三角锥形 1.2NA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7.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 X、Y、Z、W,形成 A、B两种离子,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9. 硫的化合物很多,如 SO2、SO3、SO2Cl2、Na2SO3、三聚的(SO3)3等,三聚的(SO3)3的结构如图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2Cl2为正四面体结构 B. SO2、SO3分子的 VSEPR模型不一样
A.X与W的周期数不等于族序数
C. SO42-、SO32-中 S原子都是 SP3杂化 D. 40g(SO3)3分子中含有 2.5molσ键
B.C的沸点小于 D的沸点
10.硫化硅(部分结构如图所示)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D.A、B、C、D、E中各原子最外层存在未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8.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硫化硅为共价晶体 B.硫化硅的化学式为 SiS2
C.1mol硫化硅中含有 2molSi﹣S键
分别向 4mL0.01mol/LKMnO4溶液中加
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 D.硅、硫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A 2mL 0.1mol L 1 H2C2O4 溶液和
速率的影响 11.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命题表述中正确的是 ( )
2mL 0.2mol L 1的H2C2O4 溶液 ①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 SP2和 SP3两种
②元素 G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Ⅳ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属于 p区
分别向浓度均为0.010mol L 1的含有Cl 、Br
比较Ksp AgBr 、Ksp AgCl 、
2 ③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 BF3、PCl5、H2O2、CO2这样的分子
B 和CrO

的三种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mol L 14
K Ag CrO ④Na大小 2O、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sp 2 4
的AgNO3溶液,观察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 ⑤SiO2既能溶于氢氟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是两性氧化物
⑥氨水中大部分 NH3与 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成 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的结
分别测浓度均为0.1mol / L的CH3COONH4 和 比较CH3COO 和HCO3 的水
C
NaHCO3溶液的 pH 值 解常数
NH3.H2O构式可记为:
用量筒量取 50mL0.55mol L 1的 NaOH溶液
D 缓缓倒入盛有 50mL0.5mol L 1盐酸的量热计 测定中和热 ⑦HF晶体沸点高于 HCl,是因为 HCl共价键键能小于 HF
内筒,盖上杯盖 A. B. C. D.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B.铝镁合金是优质储钠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其晶胞如图 2所示,1个铝原子周围有 8个镁
A.HCO 3 的电离:HCO

3 H2O CO
2 原子最近且等距离
3 H3O
2
B.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NH C.图 4所示是 的部分结构以及其中 H-N-H 键键角,键角比NH 大与NH 中 N原子的3.H2O = Mg(OH)2+2NH4+ Zn NH3 6 3 3
C.甲烷的燃烧热可以表示为 -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孤电子对转化为成键电子对有关
CH4(g)+2O2(g) =CO2(g)+2H2O(g) ΔH= -890.3kJ/mol D.立方 BN晶体晶胞结构如图 5所示,设晶胞中最近的 B、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 anm,阿伏加德罗
D 2 2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 CaSO4 :CaSO4 (s) CO3 (aq) CaCO 3(s) SO 4 (aq)
常数的值为 N
75 3 3
A,则晶体的密度为 g cm16a2NA
13.X、Y、Z、Q、T、W为前 36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仅 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且分占三个周期。基态 Y元素原子价层 p轨道上的电子数比 s轨道电子数多,且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 58分
期的相邻元素;在同周期元素中,Z的电负性最大;基态W元素原子的 4p轨道半充满;Q和 T既处 15.(15 分)T、X、Y、Z、Q、R、W 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 T比 Q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W 的原子序数为 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A.基态 Y原子核外电子有 8种空间运动状态 ②T 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分别与其原子序数相等;
B.WZ 为非极性分子 ③X 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3
2 n+2
④Z 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ns np ;
C.与 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Y W
⑤在该元素所在周期中,Q 的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D.T2 有 2个未成对电子
14.根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⑥R 的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基态原子的 M 层上有 1 个未成对的 p电子;
(1)X、Y、Q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Y 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形成氢键,R 的氢化物分子间不易形成氢键,原因是_____________。
(3)W 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W 形成的晶体的堆积方式为 。
(4)T、X、Z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M 是新装修居室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它的分子式为 XT2Z,分
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则该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_杂化,1molM 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
数比为_____________。
(5)X 与 Y 原子结合形成的 X3Y4晶体,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类似,但硬度比金刚石大,请解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
(6)WR 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阴离子周围最近的阳离子有____个;WR 晶体的密度为 ag·cm ,则晶
胞的体积是______(只要求列出计算式)。
A.第三周期某元素基态原子的前 5个电子的电离能如图 1所示。该元素是Mg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17.(15分)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 (填标号)。
A.1s22s22p43s1B.1s22s22p43d2C.1s22s22p5
(2)O、F、Cl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F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OF2的熔、沸点低于
Cl2O,原因是 。
16.(14分)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有 NiO、Al2O3、FeO、Fe2O3,还有少量油脂。
(3)N2F2 (二氟氮烯)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则N2F2的结构式为 。
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并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 7H2O):
(4)萤石(CaF2 )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代表的离子是 ;若该立
方晶胞参数为 a pm,阴阳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 pm。
金属离子 Ni2+ Fe3+ Fe2+
(5)NiO晶体与 NaCl晶体结构相似。
开始沉淀时(c=0.01mol·L-1)的 pH 7.2 2.2 7.5
①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距离最近的两个Ni2 间距为 a pm,NiO 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 pH 8.7 3.2 9.0 NiO晶体的密度为 g / cm3 (列出计算式)。
回答下列问题:
②晶体普遍存在各种缺陷。某种 NiO晶体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当一个Ni2 空缺,会有两个Ni2 被
(1)写出一种可以提高“碱浸”速率的方法___________。
两个Ni3 所取代,但晶体仍呈电中性。经测定某氧化镍样品中Ni3 与Ni2 的离子数之比为 6:91。若
(2)“碱浸”中 NaOH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溶解 Al2O3,另一个是___________。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ixO,则 x= 。
(3)“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
(4)“转化”中 H2O2作用为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5)如果“转化”后的溶液中 Ni2+浓度为 0.01mol.L-1,则“调 pH”应控制的 pH范围是_______。
(6)分离出 NiSO4 7H2O晶体后的剩余母液要循环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_。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18.(14分)NOx 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 可以保护大气环境。含氮废水氨
氮(以NH、NH 3 4 存在)和硝态氮(以NO2、NO

3 存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1)空气中污染物N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NH3还原。
①已知: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ΔH 905.0kJ mol 1
N2 g O2 g 2NO g ;ΔH 180.5kJ mol 1 ②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含氮废水。用纳米铁粉处理水体中的N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有氧条件下,NH3与NO反应生成N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为 4Fe NO3 10H 4Fe NH4 3H2O。
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NO 的速率有较大差异(如图 3),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
4NH3 g 4NO g O 4N 6H O 1
3
2 g 2 g 2 g ;ΔH kJ mol 。
②NO氧化反应:2NO(g)+O2(g) 2NO2(g)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 1 是 。。
图 1 图 2
反应 I.2NO(g) N2O2(g) ΔH1;反应 II.N2O2(g)+O2(g) == 2NO2(g) ΔH2
化学反应速率由速率较慢的反应步骤决定。以上反应决定 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反应
(填“I”或“II”)。 图 3 图 4
③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和 O2气体,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控制反应温度分别为 ③电极生物膜法也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NO3 ,进行生物的反硝化反应,其可能反应机理如图 4所示,
T3和 T4(T4>T3),测得 c(NO)随 t(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2。根据图像信息,转化相同量的 NO,在温度
总反应的方程式为 。
(填“T3”或“T4”)下消耗的时间较长。
(2)工业上含氮化合物污染物处理
①以NO2、O2 、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 I电极反应生成一
种氮的氧化物Y,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高二年级 化学学科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CYYUogCgAAJAARhCEQEoCAMQkAAAAKoOxEAAoAIBw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