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卷】2015年江苏卷生物精准押题(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押题卷】2015年江苏卷生物精准押题(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6-01 09:47:35

文档简介

2015年江苏卷生物精准押题(A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与某些化合物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
B.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有的蛋白质却有调节作用
C.DNA和RNA分别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磷脂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2.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为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图中的C2和C3分别是含有2个和3个碳原子的无机物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化为苹果酸的过程释放了大量能量
C.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D.脂肪最终转化为蔗糖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这些酶的本质相同
3.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单个细胞可以构成完整的生命系统
C.人和动植物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稳态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4.同一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
A.细胞中DNA都相同
B.表达的基因都不同
C.mRNA种类相同
D.蛋白颀的种类相同
5.图示①~④的反应可发生在细胞生物膜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发生于口腔上皮细胞 B.②可发生于浆细胞中
C.③可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D.④可发生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6.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有光照为实验组
B.酒变酸时表面的菌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C.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大肠杆菌培养时活菌的计数
D.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8.用32P标记了果蝇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0条 B.8条 C.大于0小于8条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 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
10.如今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cn·jy·com
A.埃博拉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C.若反复感染该病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www.21-cn-jy.com
12.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3.基因治疗的目的就是把下列哪种分子或物质插入细胞来治疗遗传疾病
A.隐性等位基因 B.显性等位基因 C.生长激素 D.正常等位基因
14.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刺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2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 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
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反射弧 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0.12 m/s
15.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A.向离心沉淀的鸡血细胞中加水是为了让血细胞破裂,提取核物质
B.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时,DNA溶解度最大
C.向溶解的DNA烧杯中加蒸馏水是稀释DNA
D.离心后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是为了除去血浆
16.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图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
C.丙种群D点繁殖速度最快,E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则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
17.下列关于一些实验试剂的选择及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时,需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可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呼吸生成的产物中是否有酒精
C.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时,可用龙胆紫染色染色体
D.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用酒精和氯化汞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
18.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
19.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21世纪教育网]
20.以下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粗提取DNA分子时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
B.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21.如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D表示四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C物质既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的进行提供能量
C.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此过程的进行
D.突然升高温度、增强光照,叶肉细胞内B物质将减少
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易位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2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多选)
A.血糖和氧含量的稳定能为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B.稳定的pH和温度保证了酶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了代谢的顺利进行
C.血浆渗透压保持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D.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D.为增加生物多样性,从外地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共8题,共65分
26. (8分)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1)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____________   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分裂如图②所示,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AB配子的几率是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细胞内有________个四分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2·1·c·n·j·y
27. (7分)如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_____。
(5)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3分)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①是_________,需要的酶及其作用的化学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形成。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__?个。
③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_________,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_________。
29.(7分)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雌果蝇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条X染色体。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选择纯合截毛雌果蝇与杂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的类型和比例如下:
①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若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30. (9分) 图一表示下丘脑与垂体的两种功能联系方式,下丘脑的细胞直接延伸到垂体中构成了A垂体(神经垂体), B垂体(腺垂体)由垂体细胞构成。图二表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某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体内渗透压________,此时图一中_____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若图二中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激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由图一中的______细胞分泌。
(3)若图二中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则饥饿状态下,图一中的下丘脑通过________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激素),靶细胞中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7分) 生态学家对某岛屿中新迁入的昆虫跟踪调查25年,绘制种群λ值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昆虫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常需要采用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该种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型增长,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则第5年种群数量为________;该种群数量在第______年达到最大值。
(3)若该岛屿在第15年时经历了一场火灾,之后又重新恢复,期间该岛屿发生了______演替,同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调节。
32. (7分)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科学工作者用RPMI-1640培养基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工作液,分别处理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测得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的变化如图1,测得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情况如图2。
FL1/FL2比值越大,说明跨膜电位下降越显著
图1:HDE对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的影响? ??图2:HDE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1)K562细胞是由于________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图1中HDE处理________h后K562细胞内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下降最显著。跨膜电位下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导致________合成停止,并释放调亡诱导因子,最终引起细胞的凋亡或死亡。
(3)收集用HDE处理的K562细胞中Survivin和Bcl-2的mRNA,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再通过________技术扩增cDNA,然后测定其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对照组的处理是使用等量________。β-Actin基因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PCR中的作用是________。从图2数据可知,用HDE处理2周的K562细胞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______未经处理的细胞。
(4)综上所述,HDE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抑制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______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2-1-c-n-j-y
(5)如果白花蛇舌草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依据本实验的结果,用它制药的最佳用量是使人体的血药浓度达到________ml/L。
33. (7分) 人体细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复制。在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中发现某种双链RNA(saRNA)可介导并选择性地增强P21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为RNA激活,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Ago蛋白能与saRNA结合,将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单链RNA。分析回答:
(1)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_________。
(2)图中C过程表示________。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位点称为?___________。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形成化学键。
(3)若P2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部分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过程中,可形成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调节。
(5)利用RNA激活原理可选择性激活人的癌细胞中_______基因的表达,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新手段。
2015年江苏卷生物精准押题(A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与某些化合物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某些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
B.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有的蛋白质却有调节作用
C.DNA和RNA分别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磷脂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水的存在形式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既是某代谢过程的反应物又是该过程的生成物,例如,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A正确;有的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酶,有的蛋白质却有调节作用,如蛋白质类激素,B正确;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细胞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D正确。
2.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为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C2和C3分别是含有2个和3个碳原子的无机物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化为苹果酸的过程释放了大量能量
C.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2分子葡萄糖
D.脂肪最终转化为蔗糖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这些酶的本质相同
【答案】D
【解析】图的C2和C3分别是含有2个和3个碳原子的有机物,A错误;由图可知,琥珀酸在线粒体中代谢生成苹果酸,而线粒体中产生的能量是把丙酮酸氧化成CO2和H2O过程中产生的,B错误;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是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C错误;脂肪在多种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蔗糖,这些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D正确。
3.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单个细胞可以构成完整的生命系统
C.人和动植物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稳态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答案】A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单个细胞可以构成完整的生命系统,B正确;人和动植物通过反馈调节维持稳态,C正确;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D正确。
4.同一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
A.细胞中DNA都相同
B.表达的基因都不同
C.mRNA种类相同
D.蛋白颀的种类相同
【答案】A
【解析】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含有相同的DNA,A项正确;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也表达的基因也有相同的,B项错误;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形成的mRNA有所区别,C项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处于分化终端的各种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有所区别,D项错误。
?5.图示①~④的反应可发生在细胞生物膜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发生于口腔上皮细胞 B.②可发生于浆细胞中
C.③可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D.④可发生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答案】B
【解析】①是把葡萄糖合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膜,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A错误;②是对肽链进行加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为内质网膜,可以发生在浆细胞中,对抗体进行加工,B正确;③是进行水的分解,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进行的场所,C错误;④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D错误。
6.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DNA复制加倍,染色体不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为着丝点分裂而加倍,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为着丝点分裂而加倍,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有光照为实验组
B.酒变酸时表面的菌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C.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大肠杆菌培养时活菌的计数
D.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答案】B
【解析】实验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因此,控制变量是有无光照,而其他变量必须相同,所以有光照为对照组,无光照为实验组, A错误;酒变酸时表面的菌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正确;稀释涂布法可以用于大肠杆菌培养时活菌的计数,C错误;无论是提取细胞中的DNA还是提取蛋白质都有很多的方法,完全可以直接离心提取,D错误。
8.用32P标记了果蝇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 B.8条 C.大于0小于8条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为8条;第二次有丝分裂前期果蝇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16条姐妹染色单体,而其中的一半,即8条染色单体具有32P标记。当细胞处于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随机分开,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也随机进入2个细胞,而某个细胞分到具有32P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0─8条,而对于整个分裂细胞来说,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仍旧是8条。故选D。
9.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 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叶绿素被分解,由此现象推断,叶绿素酶的活性增强,A错误;如果深绿色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隐性,深绿色为显性,B错误;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具有不定向性,因此化学诱导剂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只能增加基因突变的频率,C错误;经EMS处理后的CLH2基因碱基变化情况为:正常的碱基配对方式为:G-C,突变后的碱基配对方式为:G—T,复制时碱基配对方式为:T—A,D正确。
10.如今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埃博拉病毒的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21世纪教育网
C.若反复感染该病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调节人体发热的中枢在下丘脑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生物变异来源主要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种,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故其变异类型最可能是基因突变;B项正确:严重腹泻、呕吐会使体内水分、无机盐等成分含量紊乱,从而破坏内环境稳态;C项错误:反复感染该病原因是机体内不能产生记忆细胞而非抗体;D项正确: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平衡调节中枢。
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答案】D
12. 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必须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否则不能缝合,A正确;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即浆细胞,B正确;Ⅲ是筛选出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C正确;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但不涉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故选D。
13.基因治疗的目的就是把下列哪种分子或物质插入细胞来治疗遗传疾病
A.隐性等位基因 B.显性等位基因 C.生长激素 D.正常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基因治疗的目的就是把正常等位基因插入细胞来治疗遗传疾病,D正确。
14.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刺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2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 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 21世纪教育网
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反射弧 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0.12 m/s
【答案】A
【解析】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A正确;感受器在手上的神经末梢,效应器则在肌肉,从大体上说,感受器大多在体表的神经(包括感官),而效应器一般是传出神经及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错误;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每位同学都能进行反射,C错误;此题没有给出神经纤维的长度,所以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无法计算,D错误。www.21-cn-jy.com
15.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A.向离心沉淀的鸡血细胞中加水是为了让血细胞破裂,提取核物质
B.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时,DNA溶解度最大
C.向溶解的DNA烧杯中加蒸馏水是稀释DNA
D.离心后除去血液中的上清液是为了除去血浆
【答案】C
【解析】向离心沉淀的鸡血细胞中加水是为了让血细胞吸水胀破,释放出核物质,A正确;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时,DNA溶解度最大,B正确;向溶解的DNA烧杯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的溶解度降低,使DNA析出,故C错误;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细胞,离心后上清液是血浆,所以D正确。
16.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图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
C.丙种群D点繁殖速度最快,E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则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
【答案】C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数量呈上、下波动的状态,反映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项正确。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对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的为捕食者"进行判断,图中的食物链为乙→丙→甲,B项正确。D点后丙种群数量继续增加,故在丙曲线的A点到E点内,D点种群繁殖速度最快,但种内斗争最激烈时应在种群数量最大值对应的点,即图中的A点,C项错误。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后,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变强,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振幅缩小,周期缩短,D项正确。2-1-c-n-j-y
17.下列关于一些实验试剂的选择及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时,需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可将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以检测呼吸生成的产物中是否有酒精
C.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时,可用龙胆紫染色染色体
D.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用酒精和氯化汞溶液对外植体进行灭菌
【答案】C
【解析】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时,由于健那绿染液是活性染色剂,所以不需要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A错误;鉴定酒精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但不能直接加入酵母菌的培养液中,B错误;染色体含有酸性物质,可以用碱性染料染色,所以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时,可用龙胆紫染色染色体,C正确;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用酒精和氯化汞溶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对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错误。www-2-1-cnjy-com
18.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
【答案】A
【解析】对活菌计数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分解石油的细菌,所以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B正确;对微生物分离和计数应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关键是无菌操作,所以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D正确。
19.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答案】B
【解析】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的结果,而机体能量的来源是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所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A正确;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它们的分泌量会增加,C正确;如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D正确。
20.以下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粗提取DNA分子时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
B.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
【答案】B
【解析】粗提取DNA分子时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去除杂质,A正确;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离色素用层析液,B错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C正确;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D正确。21cnjy.com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21.如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D表示四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C物质既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的进行提供能量
C.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此过程的进行
D.突然升高温度、增强光照,叶肉细胞内B物质将减少
【答案】ABD
【解析】该过程表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物质表示[H],为b过程C3的还原提供还原剂,又提供能量;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因缺少[H]和ATP而减弱,甚至停止;突然升高温度、增强光照,导致气孔关闭,吸收的CO2减少,C3生成量下降,而C3还原为(CH2O)和再生C5仍正常进行,所以B(C3)的量将减少。21*cnjy*com
22.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易位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CD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故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都可以发生,引起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片段则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引起的变异为基因重组,C项正确;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可能发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的分离异常,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3.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多选)
A.血糖和氧含量的稳定能为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B.稳定的pH和温度保证了酶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了代谢的顺利进行
C.血浆渗透压保持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D.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内代谢过程顺利完成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例如,血糖和氧含量的稳定、pH和温度及渗透压的稳定,故A.B.C正确;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描述了免疫系统的作用,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并非稳态意义的体现。
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ABC
【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多特异性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A错误;PCR中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只是在延伸阶段发挥催化作用,B错误;载体质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C错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都能正常表达,D正确。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为增加生物多样性,从外地引进多种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
【答案】AB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态价值属于间接价值,A错误;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一般会增加,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C正确;随意引进的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出处:21教育名师】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共8题,共65分
26.(8分) 细胞的增殖是细胞一个重要的生命历程,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所示,此细胞中染色体将要进行的主要变化有??____________ 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体细胞分裂如图②所示,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AB配子的几率是________。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时,细胞内有________个四分体。
(4)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相关物质和结构的数量变化。
①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③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 (2)0??? (3)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3??? (4)①染色体、DNA??? ②2n??? ③Ⅰ、Ⅱ??? 次级精母细胞
27. (7分)如图1为人工种子生产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③过程的相关操作,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①②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包埋形成人工种子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______________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3)刚生产的人工种子需要在氯化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使人工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2的方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若浓度过高,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评价该实验结果主要是观察凝胶珠的_______________。
(5)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分化、再分化???? (2)小火间断 冷却(至室温)
(3)形成稳定的结构????? (4)不易形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凝胶珠 颜色和形状
(5)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1)由叶组织块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后形成胚状体。(2)包埋人工种子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用小火间断加热,防止焦糊,冷却后加入胚状体充分混匀。(3)将刚生产的人工种子浸泡在氯化钙溶液中一段时间,使人工种子形成稳定的结构。(4)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的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过高,使其不易形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凝胶珠,通常通过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即浅黄色,球形或椭圆形最佳。(5)由于酶分子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不宜用包埋法。
28. (13分) 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①是_________,需要的酶及其作用的化学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形成。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肠道内增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N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RNA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病毒基因组+RNA含有75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40℅。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__________?个。
③病毒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蛋白组成,其中VP1?、VP2?、VP3裸露于病毒表面,而VP4包埋在衣壳内侧并与RNA连接,另外VP1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若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四种蛋白中不宜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的是_________,更适宜作为抗原制成口服疫苗的是?_________。
【答案】(1)转录? RNA聚合酶 磷酸二酯键?? tRNA、 rRNA、m RNA??? 核糖体
(2)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 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RNA聚合酶????②翻译的模板;复制的模板;病毒的重要组成成分???? 9000??? ③VP4???VP1
【解析】(1)图中的过程①是转录,需要的酶及其作用的化学键分别是RNA聚合酶-磷酸二酯键;与过程②翻译有关的RNA种类有tRNA、 rRNA、m RN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其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4)由图中可以看出+RNA 的功能是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也作为复制的模板形成新的+RNA;还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①图中的M 物质是一条多肽链,由于EV71 病毒没有细胞器,其合成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①、②过程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的是RNA 聚合酶; ②病毒是由+RNA 合成+RNA 的过程:需要先以+RNA 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也就是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双链RNA,在这条双链RNA 中A=U,G=C,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在病毒+RNA 中(假设用第1 条链来表示)(A1+U1)=40%,而互补链-RNA 中(假设用第2 条链来表示)(A2+U2)=(A1+U1)=40%,所以两条互补链中A+U 占双链RNA 碱基数的比例是A+U=40%,则G+C=60%,所以病毒基因组+RNA 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 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 和C 碱基数是7500×2×60%=9000。③由于VP4 包埋在衣壳内侧不适合作为抗原制成疫苗;由于VP1 不受胃液中胃酸的破坏,口服后不会改变其性质,所以更适合制成口服疫苗。
29. (7分)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2条Y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雌果蝇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_____条X染色体。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选择纯合截毛雌果蝇与杂合的刚毛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子代的类型和比例如下:
①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若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4 5 (2)全为刚毛或刚毛∶截毛=1∶1 (3)①BXF、bY或BY、bXF ②1∶5 1/3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雄果蝇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断裂而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细胞中会出现2条Y染色体,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出现含4条X染色体的现象。果蝇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和X、Y 2条性染色体。(2)纯合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设为XaXa,杂合刚毛雄果蝇基因型为XaYA或XAYa,所以杂交后代F1雌、雄果蝇分别是XaXa、XaYA或者XAXa、XaYa,故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雄果蝇表现为全为刚毛(XaYA)或刚毛∶截毛=1∶1。(3)①分析题表可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亲本基因型为BbXFY,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XF、bY或BY、bXF。②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Y、BbXFXf。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基因型为BBXFXF,比例是1/3×1/2=1/6,杂合子基因型为B_XFX-,比例为5/6,故二者之比为1∶5。子代灰身雄蝇(1/3BB、2/3Bb)与黑身雌蝇(bb)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1/2=1/3。
30. (9分) 图一表示下丘脑与垂体的两种功能联系方式,下丘脑的细胞直接延伸到垂体中构成了A垂体(神经垂体), B垂体(腺垂体)由垂体细胞构成。图二表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某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体内渗透压________,此时图一中_____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二中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激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由图一中的______细胞分泌。
(3)若图二中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则饥饿状态下,图一中的下丘脑通过_________(填“神经”或“体液”)调节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激素),靶细胞中的主要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 甲 肾小管、集合管
(2)糖蛋白 促甲状腺激素 丙
(3)神经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
【解析】(1)某运动员在高强度运动后,大量出汗,失水很多,体内渗透压升高;此时图一中的甲细胞(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沿神经轴突运送到A垂体(神经垂体),然后释放到血液中,经血液运送到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体内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2)图二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作用的激素应当是促甲状腺激素,由图一中的丙细胞(垂体细胞)分泌。(3)若靶细胞是肝脏细胞,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
31.(7分) 生态学家对某岛屿中新迁入的昆虫跟踪调查25年,绘制种群λ值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昆虫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常需要采用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该种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型增长,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则第5年种群数量为________;该种群数量在第______年达到最大值。
(3)若该岛屿在第15年时经历了一场火灾,之后又重新恢复,期间该岛屿发生了______演替,同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调节。
【答案】(1)样方 (2)J 25N0(32N0) 15 (3)次生 自我调节 负反馈
【解析】(1)对于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的昆虫,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2)图中0~5年λ值不变,说明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根据种群数量变化的公式Nt=N0λt可知,第5年种群数量为25N0;第5~15年虽然种群的λ值在下降,但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第15年及以后种群λ值等于1,说明种群数量稳定,所以种群数量在第15年时达到最大。(3)岛屿在火灾后重新恢复,体现了群落的次生演替,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32. (7分) 白花蛇舌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草药,科学工作者用RPMI-1640培养基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HDE)工作液,分别处理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测得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的变化如图1,测得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变化情况如图2。
FL1/FL2比值越大,说明跨膜电位下降越显著
图1:HDE对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的影响? ??图2:HDE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1)K562细胞是由于________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2)图1中HDE处理________h后K562细胞内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下降最显著。跨膜电位下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导致________合成停止,并释放调亡诱导因子,最终引起细胞的凋亡或死亡。
(3)收集用HDE处理的K562细胞中Survivin和Bcl-2的mRNA,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再通过________技术扩增cDNA,然后测定其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对照组的处理是使用等量________。β-Actin基因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PCR中的作用是________。从图2数据可知,用HDE处理2周的K562细胞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______未经处理的细胞。
(4)综上所述,HDE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抑制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______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21教育网
(5)如果白花蛇舌草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依据本实验的结果,用它制药的最佳用量是使人体的血药浓度达到________ml/L。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1)原癌(多答抑癌基因或Survivin基因不扣分)
(2)48??? ATP
(3)逆转录??? PCR??? 不含HDE的RPMI-1640培养基??? 对照??? 明显低于
(4)降低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 抑制
(5)12.8
【解析】(1)K562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2)图1中HDE处理48h后FL1/FL2比值大,说明跨膜电位下降越显著。跨膜电位下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线粒体可以合成ATP。(3) 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cDNA,然后测定其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对照组的处理是使用等量不含HDE的RPMI-1640培养基。β-Actin基因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PCR中的作用是对照。从图2数据可知,用HDE处理2周的K562细胞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4)综上所述,HDE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抑制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5)如果白花蛇舌草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依据本实验的结果,用它制药的最佳用量是使人体的血药浓度达到12.8ml/L,因为在48h时血药浓度达到12.8ml/L时,FL1/FL2比值最大。
33. (7分) 人体细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复制。在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中发现某种双链RNA(saRNA)可介导并选择性地增强P21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为RNA激活,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Ago蛋白能与saRNA结合,将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单链RNA。分析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cnj*y.co*m】
(1)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_________。
(2)图中C过程表示________。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位点称为?___________。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形成化学键。
(3)若P2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部分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过程中,可形成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调节。2·1·c·n·j·y
(5)利用RNA激活原理可选择性激活人的癌细胞中_______基因的表达,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新手段。  21*cnjy*com
【答案】(1)A-T(T-A)? (2)转录? 启动子? 核糖和磷酸? (3)原有终止密码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 (4)反馈 (5)抑癌
【解析】(1)双链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而双链R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因此与双链DNA相比较,saRNA分子中没有的碱基互补配对形式是A-T。(2)图中可知,C为转录过程。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的识别与结合位点称为启动子。RNA聚合酶可催化相邻两个核苷酸分子的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3)若P21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变为Z蛋白。与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数目、活性分别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原有终止密码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4)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部分基因转录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过程中,可形成内源saRNA能增强该基因的表达,这种蛋白质合成的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5)能抗肿瘤,说明激发的是抑癌基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