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3 09: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渭南市三贤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考试
高三地理试题
(卷面总分 100 分 答题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2×35=70 分):
北京时间 2021 年 12 月 9 日 15 时 40 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三人在中国空间 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此次太空授课活动央视新闻栏目从 9 日 12 时开始 进行 6 小时不间断全程全球直播。同时,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 香港、澳门分 4 个地面分课堂,共有 1420 余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 功,太空课堂点燃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梦、中国梦。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家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华裔小朋友欣欣想在家中收看央视的全程直播,她应在当地时间什 么时候打开电视比较合适
A.12 月 8 日 1 时 30 分左右 B.12 月 8 日 19 时 30 分左右
C.12 月 10 日 7 时 30 分左右 D.12 月 10 日 3 时 30 左右
2.在“ 天宫授课 ”的这几天里
A.广西南宁的同学们发现当天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B.香港和澳门进入一年当中的多雨季节
C.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多吹东南风
D. 四川汶川的白昼在逐渐变短
“积分入户 ”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 效方式,东莞市于 2010 年推出“ 积分入户 ”政策。下图为 2010—2015 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 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3.该地 2013 年后外来人口数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型升级 B.交通拥堵加重
C.环境质量下降 D.生活成本上升
4.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 ”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

A.外来人口增加 B.居住条件变化
C.经济增速变化 D.入户政策调整
5.“ 积分入户 ”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A.加速人口老龄化 B. 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C.提升劳动力素质 D.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下图是 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6.该地 12 月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多雨 B.炎热干燥
C.炎热多雨 D.寒冷少雨
7.该地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则流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水文控制站 上游 中游 下游
兰州 头道拐 龙门 潼关 花园口 高村 利津
控制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未) 22.26 36.79 49.76 68.22 73.00 73.41 75.19
年径流量 (亿立方 米) 多年平均 ( 1950-2015 年) 309.2 215.0 258.1 335.5 373.0 331.6 292.8
2017 年 255.5 127.9 146.7 197.7 193.5 167.0 89.6
2018 年 441.8 324.9 341.2 414.6 448.0 410.1 333.8
8.水文控制站中,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利津 B.潼关 C.高村 D.头道拐
9.导致 2018 年黄河千流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提高快 B.南水北调输水量大
C.节水农业发展迅速 D.流域年降水量增加
10.与 2017 年相比,2018 年宁夏至内蒙古的干流河段
A.冲刷加强,利千防凌 B.冲刷加强,利千航运
C.淤积加强,扩大耕地面积 D.淤积加强,提高土壤肥力
人类工程建设一般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自动温控通 风管技木。通风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道渣和通风管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冷空气密度较大,在 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 可以自动关闭 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通风管两端 挡板在气温高于 0 °C 时关闭,低于 0 °C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 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C—8 °C。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C 的时期)约 5~6 个月。
下图为通风管路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1.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
A.防止热量散失 B.防止路基积水
C.防止路基冻融 D.保护生物通道
12.通风管通风工作的主要季节是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节
13.通风管挡板
A.正温期一直处千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千关闭状态
C.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D.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也曾是英属殖民地,
为非洲独立最晚的国家之一。其首都哈拉雷市的人
口规模是该国第二位城市的 2 倍,也是该国第三位
城市的 4 倍。2002 年和 2012 年的两次人口普查数
据表明,哈拉雷市两次人口普查期间迁入人口占该
市常住人口比重超过 30%,而同期其他城市人口都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哈拉雷市中心区空
心化,居住人口密度也明显偏低,与其高密度的建
成区环境非常不符,商业、办公等用途的建筑空置
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哈拉雷市的人口特点会导致津巴布韦( )
A.首都地区人口外迁 B. 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C. 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 D. 城市发展质量提高
15. 哈拉雷市中心区的居住人口密度明显偏低,是因为( )
A. 中心区人口达到饱和 B.产业迁往其他城市
C. 中心区基础设施差 D. 受殖民地发展背景的影响
16. 缓解材料中哈拉雷市人口问题的可行措施是( )
A. 其他地区实行就地城镇化 B. 鼓励中心区人口外迁
C. 大力建设卫星城市 D. 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虚拟水是指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产业链所需的水资源量。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因作为可能 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区域虚拟水 净贸易量地图。青藏高原地区对其他区域的净虚拟水贸易量是由虚拟水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差值 所决定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区域虚拟水净贸易量( )
A. 西部各区域均为净输入 B. 经济发达地区贸易量大
C. 净输出仅分布在东部地区 D. 整体为虚拟水的净输入
18. 青藏高原地区虚拟水输入和输出的主要行业分别为( )
A. 工业农业 B. 工业服务业
C. 农业工业 D. 农业服务业
19. 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虚拟水贸易量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政策扶持力度 B. 空间距离远近
C. 经济来往强度 D. 民族文化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逐渐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汽车消费 的巨大需求为汽车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莫定了基础。整合升级汽车物流网络组织、降低物流成本,已 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下图为中国汽车物流运输组织能力空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导致中国汽车物流运输组织能力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
A. 汽车产业链布局 B. 货物装载能力
C. 交通设施条件 D. 城市经济水平
21. 我国汽车物流运输组织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 )
A. 提高汽车的运行速度 B. 公路运输网络逐步完善
C. 实施货运方式配额制 D. 鼓励长途客货进行混装
3 月正值三亚芒果上市高峰期,当地芒果园需要雇用大量外地临时工到三亚采摘芒果。芒果采 摘易受天气影响,收入不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 三亚芒果园雇用大量外地临时采摘工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种植规模较大 B. 采摘经验不足
C. 劳动力成本高 D. 生产管理水平低
23. 3 月芒果采摘期间,果农最担心的天气是( )
A. 台风 B. 强降水 C. 霜冻 D. 烈日
24. 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为促进三亚芒果园可持续化经营,可以( )
A.调整种植结构 B. 种植单一晚熟品种
C. 压缩种植规模 D. 发展采摘旅游
2020 年 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为此,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兰念瑛说∶ "我们村正在挖掘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如图),开发畲果、畲酒、畲茶,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 的有效衔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列关于江西省资溪县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生态保护较好,森林覆盖率高
B. 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复杂多样
C. 民族特色文化历史悠久,发展旅游潜力巨大
D.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冶金工业较发达
26. 为了稳固脱贫成果,进而迈向富裕,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金融和现代制造业,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不断扩大水稻 种植规模,进一步发展水稻加工工业 ④发展农村电商,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图为日本某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海滨小城示意图。某游客从 M 处前往甲附近的旅游景点,全 程只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体验和路程,该游客宜选取的交通工具有( )
①电车 ②大巴 ③自行车 ④飞机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8. 该城市旅游项目与季节最匹配的是( )
A. 冬季—市区广场戏雪 B.秋季—欣赏成熟麦田
C. 夏季—海滨栈道避暑 D. 春季—街头巷尾赏樱花
素有“华东动力之乡 ”之称的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 部), 辖区面积 2741km2 ,境内煤炭、铁矿、铜、金、石料、石膏等资源丰富,属于淮河中游二、三级支 流范围,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截止到 2006 年,淮北市水面面积常年在 1km2 以上的“新成湖泊 ”多达 212 个,常年水位变化较小,水面面积约为 31km2 ,可蓄水约 7320 万立方 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市大多河流( )
①全年水量变化较大 ②冬季水深,水流快 ③河道较平直 ④夏季水浅,水流慢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0. 该市“新成湖泊 ”常年水位变化较小,其主要是由于( )
A. 多人工河来水补给 B. 全年大气降水补给均匀
C. 主要依托淮河来水补给 D. 地下水全年补给稳定
31. 该市“新成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岩层垂直运动所致 B. 市区人工挖掘湿地
C. 煤炭资源的开采 D. 开发河滩,引水成湖
我国的冬季风不稳定,且不同区域冬季风强度变化幅
度各异。专家根据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四个不同区域
受冬季风控制期间的气温均方差(表示与气温平均值的差
异)来描述冬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如图),气温均方差
越大,冬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曲线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 华中、华南、东北、华北
B. 华北、东北、华南、华中
C. 华南、华中、华北、东北
D.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33. 不同区域冬季风强度变化幅度的差异差主要取决于( )
A. 植被类型 B. 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C. 地表起伏 D.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
土壤有机碳经过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碳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土壤碳矿化。当土壤含水量 较低时,土壤碳矿化能力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强;当土壤含水量超过土壤碳矿化的最适含水量 时,土壤碳矿化能力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弱。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某盐沼湿地在不同降雨量试 验处理下土壤释放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试验初期,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表明( )
A. 土壤较湿润 B. 土壤较干燥
C. 降雨量较小 D. 降雨量较大
35. 试验后期,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通量不再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可能是由于( )
A. 降水量不足 B. 土壤水分饱和
C. 微生物活跃 D. 土质黏重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其产品天然橡胶是汽车轮胎的重要原料。秘鲁伊基托斯
(如图)位于亚马孙河沿岸,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亚马孙河航运(小型海轮可直通河口)和 航空运 输。19 世纪末期,随着美国汽车产业快速发 展,伊基托斯抓住发展橡胶产业的契机, 迅速成为 亚马孙地区的 商业中心。20 世纪 30 年代后,橡胶树经培育后被 高密 度(每公顷可达 600 株) 引种到亚洲 ,再加上天然橡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伊基托斯橡胶产业开始走向衰落,经乔也进入 一段萧条时期。令人好奇的是,作为全国第六大城市,伊基托斯至今仍未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外 界相连,也是秘鲁唯一不能以高速公路到达的一级行政区首府。
( 1) 根据橡胶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 19 世纪末期美国本土橡胶产需矛盾大的原因。 ( 2 ) 简析 20 世纪 30 年代伊基托斯橡胶产业衰落的原因。
( 3 ) 伊基托斯至今仍未修建向东及向西方向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试分析其原因 。 ( 4 ) 针对伊基托斯橡胶产业的衰落,有两种重振经济的方案:
方案一:提高橡胶树种植密度,推进橡胶加工业;
方案二: 彰显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你支持哪种方案?请阐述理山。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碳库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
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
生物体的合称。有机碳本身就是养分的储藏库,同时深刻
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对于耕地而言,
土壤有机碳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因子,同时还是影响耕地质
量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
量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图为北京市行政区划
及数字高程图,下表为北京市各地貌类型耕地土壤有机碳
密度均值表。
地貌类型 栅格面积/ hm2 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值/ t·hm-2
平原 31905 21.09
丘陵 42830 24.39
低山 72596 26.26
中山 5175 41.72
(1)概括北京市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北京市平原小麦种植区及城市近郊蔬菜种植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说明 原因。
(3)简述适量增加有机碳对改善土壤质量的积极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