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提升练:10.1 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提升练:10.1 常见的酸和碱(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09: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后
【难点辨析】
1.酸中一定有氧元素,碱中一定有金属元素。( )
2.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相同。( )
3.物质溶于水电解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4.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 )
5.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
6.盐酸和氯化氢是同一种物质。( )
7.浓盐酸在空气中会产生白烟。( )
8.酸碱指示剂能够使酸、碱溶液变色。( )
9.氢氧化铜能够使指示剂变色。( )
10.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
11.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做干燥剂。( )
12.碳酸氢钠是酸不是盐。( )
1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
【要点巩固】
14.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为紫色
C.可能显蓝色
D.一定显无色
15.李明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观察到,将紫甘蓝汁液加入到不同物质中会呈现不同颜色,并记录如下:
物质 白醋 蒸馏水 食盐溶液 肥皂水 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紫甘蓝汁液后显示的颜色 红色 蓝紫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已知苹果汁显酸性,则在苹果汁中加入紫甘蓝汁液最有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A.蓝紫色 B.红色 C.绿色 D.蓝色
16.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1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水 B.石灰水 C.稀硫酸 D.稀盐酸
18.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19.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紫色——无色——紫色
20.以下“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食盐水 B.氨水 C.汽水 D.蒸馏水
21.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B.醋酸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C.醋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D.醋酸能将试管壁附着的铜溶解
22.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C.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23.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
24.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在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25.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验证浓 H2SO4 的腐蚀性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6.以下叙述浓盐酸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液体 B.有强烈挥发性
C.有刺激性气味 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27.产生下列现象,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腐蚀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轻、变稀
D.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28.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的是
A.氯化氢 B.氢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9.酸与碱的组成中一定都含有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氢元素 C.氢、氧元素 D.金属元素
30.熟石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熟石灰的用途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建筑材料 B.改良酸性土壤
C.制农药波尔多液 D.治疗胃酸过多
31.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硝酸铵
32.下列关于酸碱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水壶中水垢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C.氨水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D.用用熟石灰作建筑材料
33.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34.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取用NaOH溶液时,发现瓶口有白色粉末状物质,该小组质疑该NaOH溶液可能已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 Ⅰ.没有变质 Ⅱ.部分变质 Ⅲ.完全变质
溶液中溶质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探究过程】
(1)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重新取一定量的该NaOH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是否可行,判断并简述理由:_____。
【结论与反思】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故应注意密闭保存。
学而优 教有方
试卷第4页,共5页
1
参考答案:
1.×
【详解】酸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如盐酸;碱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氨水;说法错误。
故填:×。
2.错
【分析】根据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分析。
【详解】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脱水性和吸水性,稀硫酸不具有腐蚀性、脱水性和吸水性,故说法错误。
3.错
【分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酸。
【详解】硫酸氢钠是盐,但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故说法错误。
4.错误
【详解】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和碱反应,比如CO、NO、H2O等都不能与碱反应。
5.错
【分析】根据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但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显碱性的盐溶液,故说法错误。
6.错
【详解】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而不是氯化氢,其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故说法错误。
7.错误
【详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点睛】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的现象,雾是小液滴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的现象。
8.错误
【详解】由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跟酸或碱溶液作用后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可知,酸或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的变化,即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9.×
【详解】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故错误。
10.×
【详解】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故错误。
11.错
【分析】根据常见的干燥剂分析,干燥剂的性质是具有吸水性。
【详解】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故说法错误。
12.×
【详解】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错误。
13.×
【详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是由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错误。
14.B
【详解】滴入无色酚酞不显色的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所以滴入石蕊后可能为紫色或红色。故选B。
15.B
【详解】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白醋显酸性,能使紫甘蓝汁液变红色,已知苹果汁显酸性,则在苹果汁中加入紫甘蓝汁液最可能显示红色;
故选B。
16.A
【详解】根据石蕊的显色规律判断,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观察选项,故选A。
17.B
【详解】A、水显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C、稀硫酸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石蕊遇酸变红,与碱变蓝。
18.C
【详解】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说明加入了食醋而显酸性,故选C。
19.B
【详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紫色—红色—紫色。故选B。
点睛∶碳酸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20.B
【详解】A、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食盐水显中性,无色酚酞试液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B、氨水显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会变红,符合题意。
C、汽水显酸性,无色酚酞试液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显中性,无色酚酞试液不会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C
【详解】A、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醋酸和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醋酸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故选项错误;
C、醋酸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D、醋酸不能和铜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B
【详解】A.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正确;
B. 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若X是稀盐酸,c可能是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铁属于金属单质,错误;
C. 硫酸铁溶液是浅绿色,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氧化铁铁属于金属氧化物,正确;
D. 含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铜活动性较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铜,正确。
故选B。
23.C
【详解】金、银、铜、铅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金、银、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最可能是“强水”的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以与金、银、铜、铅、铁反应。故选C。
24.A
【详解】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是腐蚀品的标志。
A、A是腐蚀品的标志,这是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故A正确;
B、浓硫酸不是有毒的气体,故B错误;
C、浓硫酸不是易燃的液体,故C错误;
D、浓硫酸不是爆炸品,故D错误。
故选:A。
25.C
【详解】A、红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的腐蚀性将木棍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组成比脱去,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紫色石蕊遇酸、碱溶液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6.D
【分析】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A、无色液体,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正确;
B、有强烈挥发性,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正确;
C、有刺激性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正确;
D、能使石蕊试剂变红,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
27.B
【详解】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不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变多,使自身的浓度变稀,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轻、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故此选项错误;
D、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是与氧气有关,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8.B
【分析】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详解】A、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不符合题意;
B、氢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用NaOH固体干燥,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29.B
【详解】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酸和碱中都含有的元素是氢元素,故选B。
30.D
【分析】
【详解】A. 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的石灰浆可作建筑材料,正确;
B. 氢氧化钙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C. 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的混合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
D. 氢氧化钙的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故选D
31.D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A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B错误;
C、氯化钠加入水中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D正确。故选D。
32.C
【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适量的稀盐酸可除去水壶中水垢,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可与油污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说法正确;
C、熟石灰可与硫酸铜等配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说法不正确;
D、熟石灰与沙子混合可用来砌砖,用石灰浆粉可以用来粉刷墙壁,所以可用作建材,说法正确。
故选C。
33.D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34. BD; 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详解】(1)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D正确,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澄清石灰水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氧化铁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但无气泡冒出,故选BD;
(2)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的溶液为红色溶,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发生反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35. 盐酸(或稀硫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液变红色 不可行 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干扰NaOH的检验,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详解】(1)因为猜想Ⅰ不成立,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加入的试剂为:盐酸(或稀硫酸),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因为猜想Ⅱ成立,溶液中含有NaOH、Na2CO3,先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通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现象确定溶液中有Na2CO3的存在,并除去Na2CO3,防止对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液变红色;若将CaCl2溶液换为Ca(OH)2溶液,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干扰NaOH的检验,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答案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