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 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重难点:
1. 课文的理解:课文详细描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大典的举行、毛泽东的宣读、阅兵式等。
2. 情感的体验:课文充满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和自豪,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课文,体验这种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步骤
1. 引入话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或视频背后的历史意义。
2. 提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成立的吗?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引入课文: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内容,如课文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盛况,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等。
4. 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趣闻,如开国大典的筹备过程、天安门广场的布置、阅兵式的盛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词语解释
1. 政府(zhèngfǔ):政府是指执掌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学生需要了解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2. 外宾(wàibīn):外宾是指来自其他国家的宾客。学生需要知道外宾的中文意思和英文表达。
3. 宣读(xuāndú):宣读是指公开地朗读或宣布。学生需要理解宣读的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4. 阅兵(yuèbīng):阅兵是指军队列队接受检阅。学生需要了解阅兵的仪式和意义。
5. 爆竹(bào zhú):爆竹是指一种能够爆炸的烟火,常用于庆祝和节日。学生需要知道爆竹的中文意思和英文表达。
6. 汇集(huìjí):汇集是指人或事物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某一点。学生需要理解汇集的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7. 播放(bōfàng):播放是指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放节目或音乐。学生需要知道播放的中文意思和英文表达。
8. 隆重(lóngzhòng):隆重是指庄严、盛大。学生需要理解隆重的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9. 肃立(sùlì):肃立是指恭敬、庄严地站立。学生需要了解肃立的中文意思和英文表达。
10. 陆续(lìxù):陆续是指有先有后、不断接连地。学生需要理解陆续的含义和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作者简介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李普。李普(1918年8月~2022年11月8日),湖南湘乡(今属涟源)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资深新闻工作者。他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就从事新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在新闻战线上工作,曾任新华社记者、编辑,参与过许多重要新闻报道的编写工作。《开国大典》一文就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所写,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的盛况。李普的作品以真实、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传达了人民群众对新生共和国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场景。
解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句话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体;“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这句话描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包括政府领导、政协代表、各界群众等,总人数达到了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这句话说明了在观礼台上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宾,展示了开国大典的国际化影响。这段话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详细描述了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和景观。首先,指出了会场在天安门广场,然后对广场的形状进行了描述,称其呈丁字形。接着,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丁字形一横上的河、五座白石桥、城墙、天安门城楼,以及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的情况。最后,在一横一竖的交点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和主要景观,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广场的庄严和肃穆。
【第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的布置情况。首先,指出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然后具体描述了城楼上的装饰。在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给人一种喜庆、庄重的感觉。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增添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想象出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的布置情况,感受到庆典的庄重和热烈。同时,这些细节的描写也能够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群众队伍来到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开始入场。人们手里拿着红旗和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其中,有来自长辛店、丰台、通县等地的铁路工人,他们一大早就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则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时分,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一样。这段话通过对群众队伍的描写,展现了人民群众对此次集会的热情和期待,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的情景。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表明了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烈欢迎和敬意。接着,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表明了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和期待。
这段话通过对掌声和人们目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主席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和拥护。
【第6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场景。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随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曾经鼓舞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标志着新中国的正式成立,也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和艰苦奋斗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刻,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为新中国的诞生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出自《开国大典》,作者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开头,反复强调,突出了这句话在全场、全国人民心中的分量,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第一句话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上三十万群众听到毛主席的宣告后欢呼的场景,表达了他们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话通过“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这一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的宣告传遍了全国各地,让全中国人民都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整段话通过反复强调和形象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大场面和人民的喜悦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8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升国旗的场景,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敬意。
“接着,升国旗。”这句话简洁明了地引出了下一个重要的仪式DD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DD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描述了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DD五星红旗的场景。“徐徐上升”这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国旗升起的缓慢而庄严的过程。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描述了三十万人民群众在升国旗时的动作和表情。他们一起脱帽肃立,抬起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表达了对国旗的敬重和对新中国的热爱。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对升国旗这一仪式的意义的总结和升华。五星红旗的升起,象征着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站起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信心和期望。
【第9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新中国成立时升旗和鸣放礼炮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敬意。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这句话简洁明了地引出了下一个重要的仪式DD鸣放礼炮。
“每一响都是 54 门大炮齐发,一共 28 响。”这句话详细描述了礼炮鸣放的方式和数量。每一响都是 54 门大炮齐发,一共鸣放了 28 响。54 门大炮象征着参加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 54 个民族,28 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成立到 1949 年建立新中国,领导人民革命 28 年的历史。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这句话描述了起初全场肃静的场景,只能听到礼炮声和旗帜飘扬的声音。这种肃静的氛围表现了人们对这个重要时刻的庄重和敬意。
“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句话描述了随着礼炮的每一次鸣响,全场响起雷鸣般掌声的场景。掌声与炮声相互呼应,表达了人们对新中国成立的热烈欢呼和庆贺。
【第10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毛泽东在群众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场景,强调了他强有力的语调以及人们对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热烈欢呼和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这句话简洁明了地引出了下一个重要的环节DD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群众的掌声持续不断,表达了他们对毛泽东的支持和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这句话强调了毛泽东在宣读公告时的语调坚定而有力,向全世界传递了新中国的声音。他的声音代表了新中国的力量和决心。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句话描述了当毛泽东读到他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达到了高潮,他们发出了热烈的欢呼。这种欢呼表达了人们对毛泽东的尊敬和对他领导新中国的信心。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不仅仅是广场上的群众,观礼台上的人们也同时响起了掌声,表达了他们对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认可和支持。
【第11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场景。以下是对该段落的详细讲解:
1.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这句话表明了整个阅兵式的开始,公告可能是关于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宣言。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这句话介绍了阅兵式的主要领导人员,朱德总司令负责检阅部队,聂荣臻将军负责指挥整个阅兵式的进行。
3. 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这句话描述了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将军一起乘坐汽车,对参加阅兵式的部队进行检阅。
4. 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检阅完毕后,朱德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可能是关于部队的部署或任务安排。
5. 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这句话描述了受检阅的部队在聂荣臻将军的率领下,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音乐,从东方缓缓向西方行进,进入阅兵场地。
整个段落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示了开国大典阅兵式的庄重和盛大,强调了国家领导人和军队高层对阅兵式的重视,以及受检阅部队的整齐和雄壮。
【第1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各兵种方阵接受检阅的场景,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和军容。
以下是对这段文字的详细讲解:
1. 海军方阵:首先出场的是两个排的海军士兵,他们头戴雪白的帽子,身穿蓝色的制服,整齐划一地行进。他们的出现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崭新面貌。
2. 步兵方阵:步兵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他们整齐的步伐展示了军队的纪律和训练有素。
3. 炮兵方阵:炮兵师的各式火炮排成一字形横列前进,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火力。
4. 战车方阵:战车师的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胸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展示了中国装甲部队的威严。
5. 骑兵方阵:骑兵师的“红马连”和“白马连”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他们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展示了骑兵部队的训练水平和马术技巧。
6. 空军方阵:当战车部队经过时,人民空军的飞机排成一队队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向空中招手,群众也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表达了对人民空军的敬意和欢迎。
整个阅兵式的场面壮观,各兵种方阵以整齐的步伐、一致的动作和相等的距离经过主席台前,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和军容。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的盛大场面和热烈气氛。
【第13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这些词语重复出现,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群众看到检阅部队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同时,这句话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嗓子都喊哑了”“手掌都拍麻了”,突出了群众的欢喜和激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热爱和信赖之情。
这句话通过反复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群众的热情和情感的强烈程度,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和支持。
【第1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庆祝活动,包括阅兵式完毕后的烟火表演和群众游行。以下是对这段话的详细讲解:
- 时间和地点:这是在傍晚时分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式已经结束。
- 烟火表演: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空中出现了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了彩色的图案。
- 群众游行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口号。
- 游行队伍走过白石桥:游行队伍按照次序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 毛主席的回应:毛主席在城楼上的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段话通过对庆祝活动的生动描述,展示了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对领导人的爱戴,同时也表现了领导人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和团结。
【第15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出自《开国大典》,是对开国大典游行结束时的场景描写。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说明了游行的结束时间,暗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和持续时间之长。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中,“红流”指的是游行队伍,用“流”字来形容游行队伍,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游行队伍的壮观和有序。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则是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美好展望,意味着新中国的成立给北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整句话通过对时间、游行队伍、城市的描写,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人们对新中国的美好期待。
五、总结:
《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文献,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的盛况。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感受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自豪感和喜悦。
课文详细描述了开国大典的筹备、举行过程以及参加大典的各界人士。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天安门广场的布置、群众队伍的进场、毛泽东主席的宣读、阅兵式的盛况等。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场面的庄严、热烈和隆重。
学习《开国大典》,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还可以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人民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来说,具有无比的自豪感和喜悦。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精神品质,如团结、奋斗、热爱祖国等。
总之,《开国大典》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文章。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感受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自豪感和喜悦,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