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二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二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1 20: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二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8分)
(péngpài) (gèn)______古 (bǔ)_____育 阻(ài)_____
迷惘( )懊悔( )崎岖( )炽痛( )
2.古诗词默写(3分)
《木兰诗》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3.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
4.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感受。(4分)
(1)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5.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如果你是欢送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杨利伟凯旋,如果你是迎接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2分)
6.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日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歌颂了沦陷区人民的爱国热情。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乐府民歌。
D.《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作者是端木蕻良。标题中的的“誓言”是指 “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二、综合性学习(9分)
9.(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描写颇多,而我们的劳动人民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黄河的口头文化,请你简述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各一个以及两句完整的关于黄河的诗句。(7分)
①成语: (2分)黄河成语
②俗语(或谚语) (2分)
③诗句: , 。(2分)
(2)根据下面这副宣传画,说明这副画想表达的真实含义。(3分)
(图中文字)——孩子,她可是黄河啊!
——是的,但我想用绿色来画她!
真实含义: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回答问题。(14分)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0.请概括选文的论点。(2分)
1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2分)
13.选文第四节“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________,例如:________。(2分)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8分)
两条路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情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到:“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陡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射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他父母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再来痛苦的叫喊:“青春呀,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15.“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正路”指的是什么?(2分)
16.“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17.请用几句古诗概括最后一段的含义。(2分)
1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9.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20.指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儿子“苦恼”指:
(2)爸爸“苦恼”指:
21.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22.文中画曲线的自然段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爸爸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元元明白了什么?(2分)
24.元元“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文章抒发的感情是( ) (2分)
四、写作(50分)
26.以“烦恼”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存600字以上。
提示:天空不会永远晴朗的,成长中的少年,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烦恼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习,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你可以说说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写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也可以替朋友解脱烦恼,也可以谈谈你对烦恼的见解或主张等。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8分)
(péngpài) (gèn)______古 (bǔ)_____育 阻(ài)_____
迷惘( )懊悔( )崎岖( )炽痛( )
【答案】澎湃 亘 哺 碍 wǎng ào qí chì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古诗词默写(3分)
《木兰诗》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答案】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 []
【答案】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仔细判断调换哪个词的位置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感受。(4分)
(1)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答案】(1)在困境中,要以顽强的民族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这种奋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2)为了收复故土,作者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如果你是欢送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杨利伟凯旋,如果你是迎接者,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祝飞天成功,期盼您胜利归来。祝飞天成功,欢迎您凯旋而归。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自己的估计越大,一个人的价值就越小。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数学知识,了解“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即可理解可句的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7.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日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日天高气爽的潇然洒脱,冬日冰雪无瑕的一派洁净。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仿写一要注意前句季节景物的特点,后两句要以“秋”“冬”两季景物为内容仿写;二要注意例句中短语的结构形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歌颂了沦陷区人民的爱国热情。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乐府民歌。
D.《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作者是端木蕻良。标题中的的“誓言”是指 “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答案】B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9分)
9.(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骚客对它描写颇多,而我们的劳动人民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黄河的口头文化,请你简述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或谚语)各一个以及两句完整的关于黄河的诗句。(7分)
①成语: (2分)黄河成语
②俗语(或谚语) (2分)
③诗句: , 。(2分)
(2)根据下面这副宣传画,说明这副画想表达的真实含义。(3分)
(图中文字)——孩子,她可是黄河啊!
——是的,但我想用绿色来画她!
真实含义:
【答案】(1)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教育人们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让她不受污染,应当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只要理解正确,意思对即可。)
【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回答问题。(14分)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0.请概括选文的论点。(2分)
【答案】国民要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民族生命进程中崎岖险阻的道路。(或“艰难险阻的历史道路,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艰难曲折(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第二节写“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目的在于阐述民族生命的进程。仔细阅读选文,会得出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不平坦的。都是曲折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选文第三节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2分)
【答案】突出(或“强调”)乐于战胜困难的精神(或“战胜困难的乐趣”“跟困难作斗争的乐趣”“乐于挑战艰险的精神”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选文第四节“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中,“壮绝的景致”指的是________,例如:________。(2分)
【答案】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壮烈的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选择一点,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则可,认识深刻,见解独特更好。可从如何努力学习,将来担负建设国家的使命来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8分)
两条路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着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它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情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处回荡;另一条却将行人引入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到:“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陡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穿射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他父母为他的幸福所做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个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魆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再来痛苦的叫喊:“青春呀,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15.“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正路”指的是什么?(2分)
【答案】指向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的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时光仍然属于这位老人,他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请用几句古诗概括最后一段的含义。(2分)
【答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最后一段,抓住“岁月流逝”“只能是徒劳”关键词语,了解文段感叹时光易逝的主要思想,联系有关的古诗。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答案】珍惜青春年华,莫走错路,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
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
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
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你别出去了。”元元阻拦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雕像……
19.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案】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的空间显得狭小、拥挤,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地方,大人没有不干扰学习的单独休息的地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指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儿子“苦恼”指:
(2)爸爸“苦恼”指:
【答案】(1)儿子因为父亲的咳嗽打乱了自己的思考,也为自己无法分担父亲的病痛而苦恼。(2)父亲为自己不可避免地一天到晚总咳嗽,打乱儿子的思考而苦恼。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文中表示季节的词语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答案】夏夜、北方的冬天、大雪。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物的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突出了父亲为儿子创造学习环境的良苦用心。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从文中找到描写季节的词语即可。点明其属于是环境描写,根据文中情节,从烘托人物的角度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文中画曲线的自然段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爸爸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对儿子既关切又负疚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说明这是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描写,从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复杂的情感这方面来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元元心里明镜似的”指元元明白了什么?(2分)
【答案】元元明白爸爸每天晚饭后就离家出去是为了怕咳嗽影响自己的学习。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他甘愿献出自己最需要的生存空间,牺牲自己必要的休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元元“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为父亲伟大而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充满了对父亲的爱和对自己的自责。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文章抒发的感情是( ) (2分)
【答案】父亲对儿子深情的无私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
【解析】
试题分析:从父亲和儿子两个角度概括父子之爱的情感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写作(50分)
26.以“烦恼”为话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存600字以上。
提示:天空不会永远晴朗的,成长中的少年,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烦恼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习,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你可以说说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写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也可以替朋友解脱烦恼,也可以谈谈你对烦恼的见解或主张等。
【答案】例文:
成长的烦恼
现在,因为我长大了,正在变成大人,所以在家长眼中,我已不再是小孩了,已变得有意识,有胆量,有知识了。有时,他们东一句“你已经长大了!”西一句“你不再是小孩了!” 听得我头都疼了。现在的我无论做什么事,自己都要先认好“罗盘针”,都必须要有原则在身,不能马虎完成,也不能粗心对待,如果稍有差池,随时都会招来暴风雪。
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生活是多么轻松,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身边根本就没什么烦恼。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前方的海浪也更大了,海面也更波折了,我成为一个小学生了,往日那个我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个子高了,上学时间长了,回家作业增了,学习科目多了,我的双肩背起了更重的书包,心中的压力也不断加重。如果是小时候,我无论做错什么事,没有人会来责怪我,再加上还有父母为我当“向导”。可现在的我,长大了,懂事了,要适应独立了,凡是做事都要小心翼翼,三思而后行。这与小时候那悠闲自在的日子相比也渐渐地拉开了距离。
小时候,身为小孩子的我,虽然生活地会自在些,可是我却处处受着长辈与他人的约束,走路时,有父母掺着;摔倒了,有父母扶着。但是我知道,在自己长大了后,我就变成大人了,与小时候不同了。就好比现在的我一样,正在渐渐地成长着,我对凡事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长之舟,行驶得虽然不稳,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澎湃,但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惊涛骇浪,才让我学习到了不少,锻炼到了不少。通过我这成长的旅途,我才真正了解到成长有一定的烦恼,但是有更多的快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