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一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一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1 20:3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一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 )
A.烂熳màn 芋梗ɡěn 解剖pāo 匿名nì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托辞cí 广袤róu
C.粗劣lì 粗鄙pì 禁锢qù 浸满jìng
D.不逊xùn 弥补mí 滞留zhì 尴尬gà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2分) ( )
A.粗制烂造 不可名状 翻来覆去 藏污纳垢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诚慌诚恐
C.油光可见 好意难确 泪水盈框 暗然失色
D.不可质疑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深恶痛急
3.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________。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东西。
(3)水________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________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训练 稀奇 唤醒 支配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胡适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作者是海伦 凯勒,文章仅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①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年),经五代至宋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的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面添加 。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6.请仿照冰心的小诗,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写一组完整的句子。(2分)
例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句: , , 。
7.学校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要求在食堂排队打饭,你是值日生,负责监督同学,不允许插队。面对如下情况,你该怎样说呢?(2分)
这时你发现一个高个同学大摇大摆的直接挤到打饭窗口,你走上前去,说: 。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20字)(3分)
新闻晚报讯(2009年3月7日) “农村的职业教育将逐步免费,那么城市的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今年的两会(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透露,城市职业教育也有望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免费。
“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发展总体水平非常薄弱,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专家表示,今年春节后,遭遇失业的农民工总数可能将达到2000万。因此,加快对农民工的培训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会上表示。“职业教育在国外还有一个名字──‘职业技术和教育培训’,而在我国恰恰把最重要的那块技术给忽视了。 ”他表示,职业教育说到底还是需要和产业相结合。“应该肯定农村职业教育免费的利好消息。 ”章新胜同时透露,城市职业教育的大方向也应是免费的,条件成熟后有望逐步趋于免费。
二、综合性学习(6分)
9.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
书名:《 》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2分)
短信: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16分)
(1)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0.(1)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3分)
11.(1)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2分)
12.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2分)
13.“何尝”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2分)
14.“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2分)
15.(2)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2分)
16.从(1)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阅读《我的母亲》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3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7.选文中说“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慈母”和“严父”分别体现在那些事例上?(3分)
1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情味。(4分)
(1)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19.概括选文第四段内容,说说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0.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个对你影响极大极深的人,请仿照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3分)
(三)阅读《再塑生命》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6分)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透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缓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 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后,才领悟到的。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旁,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了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21.海伦·凯勒在1887年3月3日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她说“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为什么她会记得这样清楚?(3分)
22.作者写在茫茫大雾中航行的意图是什么?(3分)
23.海伦·凯勒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个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3分)
24.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分)
25.“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4分)
四、写作(5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26.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2分)( )
A.烂熳màn 芋梗ɡěn 解剖pāo 匿名nì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托辞cí 广袤róu
C.粗劣lì 粗鄙pì 禁锢qù 浸满jìng
D.不逊xùn 弥补mí 滞留zhì 尴尬gà
【答案】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2分) ( )
A.粗制烂造 不可名状 翻来覆去 藏污纳垢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颔首低眉 诚慌诚恐
C.油光可见 好意难确 泪水盈框 暗然失色
D.不可质疑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深恶痛急
【答案】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________。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_______东西。
(3)水________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________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训练 稀奇 唤醒 支配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答案】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 (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公正、真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B.胡适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C.《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再塑生命》作者是海伦 凯勒,文章仅仅表现了盲聋哑女孩海伦的精神追求。
【答案】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①大足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始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年),经五代至宋达到鼎盛,②大约终成于南宋末期左右,明、清仅有一些零星雕刻。③大足石刻即使主要是佛教造像,④但历代的匠师们却发挥了充分的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把他们对美的理想融化在造像中,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面添加 。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答案】(1)在“大足”后面加“石刻”;(2)删去“大约”或“左右”;(3)将“即使”改为“虽然”;(4)应将“充分”放到“发挥”前面,并去掉“雕刻”前的“的”。(每处1分)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请仿照冰心的小诗,选择某一事物,创设情境,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写一组完整的句子。(2分)
例句: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句: , , 。
【答案】①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②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③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学校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要求在食堂排队打饭,你是值日生,负责监督同学,不允许插队。面对如下情况,你该怎样说呢?(2分)
这时你发现一个高个同学大摇大摆的直接挤到打饭窗口,你走上前去,说: 。
【答案】请你不要插队,你是大哥哥,更要起好带头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20字)(3分)
新闻晚报讯(2009年3月7日) “农村的职业教育将逐步免费,那么城市的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今年的两会(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透露,城市职业教育也有望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免费。
“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发展总体水平非常薄弱,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专家表示,今年春节后,遭遇失业的农民工总数可能将达到2000万。因此,加快对农民工的培训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昨天的小组讨论会上表示。“职业教育在国外还有一个名字──‘职业技术和教育培训’,而在我国恰恰把最重要的那块技术给忽视了。 ”他表示,职业教育说到底还是需要和产业相结合。“应该肯定农村职业教育免费的利好消息。 ”章新胜同时透露,城市职业教育的大方向也应是免费的,条件成熟后有望逐步趋于免费。
【答案】(教育部副部长透露)城市职业教育(1分)有望(1分)逐步免费(1分)。 (超出字数要扣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综合性学习(6分)
9、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班里要开展“感受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用心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全班每一位同学收集一篇反映母爱的诗词或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名。(2分)
书名:《 》
(2)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名言或俗语 。(2分)
(3)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或许有的同学还未来得及表达对母亲的爱,所幸还有机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请你设计一句手机短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要求:不少于20字,不得抄袭题目中的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有独创性。)(2分)
短信:
【答案】示例:(1)献给母亲的歌 母亲的微笑 (2)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3)略(字数不够要扣分,抄袭原文不得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藤野先生》选段(16分)
(1)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0、(1)段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3分)
【答案】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1)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2分)
【答案】“那”是指示代词,指的是日本仙台讲堂里看影片时。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弃医学文。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内容即可解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2分)
【答案】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何尝”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 (2分)
【答案】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和“不”连用,表示看枪毙犯人的人无一例外地喝采,表现这些人精神麻木,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状况的悲哀。
【解析】
试题分析:点明其反问语气,根据作者叙述的相关事件体会其对国人麻木不仁深感悲哀的情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 (2分)
【答案】这些中国人精神上愚昧麻木,毫不觉悟,作者感到万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
【解析】
试题分析:与上题同,从作者的国人精神现状的感受来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析】
15、(2)段中“那一回”指的是: (2分)
【答案】在仙台医学院讲堂里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许多中国人围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从(1)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 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 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从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我的母亲》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3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一句,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的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7、选文中说“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慈母”和“严父”分别体现在那些事例上?(3分)
【答案】慈母: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严父:督促我读书;训导我做人(或:每天早晨教育我做人;因为说了轻薄的话而重责我。)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因我说轻薄的话而责罚我”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情味。(4分)
(1)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答案】(1)对母亲教子有方的敬佩和感激 ; (2)对母亲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悲伤。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概括选文第四段内容,说说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叙述母亲在除夕之夜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而招致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写出了母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个对你影响极大极深的人,请仿照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3分)
【答案】开放性试题,无唯一答案。符合要求即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再塑生命》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6分)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透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缓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 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后,才领悟到的。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旁,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了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21、海伦·凯勒在1887年3月3日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她说“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为什么她会记得这样清楚?(3分)
【答案】因为这一天对她来讲太重要了。老师安妮 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作者写在茫茫大雾中航行的意图是什么?(3分)
【答案】意图是比喻自己的黑暗中摸索的痛苦感受,衬托出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意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海伦·凯勒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个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3分)
【答案】1887年3月3日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 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 莎莉文老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4、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分)
【答案】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还教我学会了“针”“杯子”以及“坐”“站”“行”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 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来进行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4分)
【答案】抒情。 因为这一天她学了很多东西,而且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周围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解析】
试题分析:本考点重点考查对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辨别;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分析体味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常见题型有:判断识别相关语句属于何种表达方式;根据语境要求和表达方式,补写出恰当内容;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写作(50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26、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有时,我也想偶尔停一下
在一条路上,我以前一直很匆忙地路过,不曾留意过周围的风景。一天傍晚,我的心情非常愉悦,在那条路上驻足欣赏路边的风景。发现路边风景宜人:路边芳草萋萋,微风阵阵,小草儿在风的吹拂下掀起阵阵波浪;葱茏的树上还站着几只小鸟在歌唱;对面的河面水波粼粼,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闪闪发光。而这样美的风景,自己却从未注意到。看见这么美的风景,使我的心情更加愉悦,我也想偶尔停一下,看看路上的风景。
人生的道路亦是如此。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人们有时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却不曾停下追求理想的脚步,也不敢停下。生怕停下后,自己会因此而停滞不前,无法达成自己的理想。却不曾留意过自己所走的路,路边风景的迷人,只因人们眼中只有目的地而忽略了它们。
其实偶尔在追求的道路上停一下,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是一种放松。偶尔停一下,不是偷懒,而是放松;偶尔停一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调整好自己;偶尔停一下,不是止步不前,而是为了下一次追求做准备。当我们停下后再出发,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追求的道路更加宽广,追求的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
数学家康德,曾在心灵止步思索之中,走上了哲学的道路。为何他在自己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哲学?因为,在心灵短暂的放松,他得以接近自己的心灵深处,而确立了对自我更为适宜,更为向往的目标。人生的驻足,更是一部巨大的罗盘,由静而动,让人在迷失中渐渐找回了自我,从而找到适宜的道路。
有时,偶尔停一下,真好。偶尔停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给疲惫的心灵放轻松,感受生活的美好,为下一次奔跑做准备。偶尔停一下,或许停下后会发现自己所追求的未必适合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