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3 19:1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如“hedonism”“大喜过望”“有气无力”等。
2. 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学习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方法。
3. 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读儿童散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对语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结合语句感受作者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走进课堂,就看到讲台上的那块小表,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说起表,你们会想到哪些和表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学生交流)
有人说过:如果生活中缺少了时钟,我们很难感知时间在怎样流逝;如果时间里少了表,我们就很难看到时间在我们身边是怎样行走的。有个名叫冯至的诗人也这样写过:“我永远感激自己无拘无束的童年/在绿树下的土地上/流连忘返的时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冯至的一篇写童年时与表有关的故事的文章——《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思考:“我”为什么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在“我”的童年里,从哪件事开始,“我”才知道钟表里住着的是死物而不是活物?(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和提炼。)
3. 再读课文,解决以上问题后再次质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4.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课文解决大家的疑问,重点品读课文2~16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16自然段,结合语句谈谈你对“我”的印象。(预设:对钟表的痴迷和喜爱,思维活跃但也很简单,把父亲的表想当然地当成最神秘的东西……)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加批注。(指导学生批注)
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语句谈出自己的认识。
3. 教师小结:是啊,“我”对钟表极感兴趣,认为里面住着神奇的活物;把父亲眼里的“玩艺儿”当成了有生命的活物;很想拥有它;还把它想象成奇特的形象。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我”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幼稚可爱的特点。另外,文章还描写了“我”对父亲的耳旁轰鸣的大钟的惊奇和神秘感以及不懂钟里机器之美的表现,写出了“我”的好奇心强。还有描写“我”观察小蝎子的句子也写出了“我”的童真童趣。(板书:童真童趣)另外作者在叙述中还穿插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板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请大家再次朗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生朗读体会。
4. 同学们,“我”的这一想法被父亲知道后,父亲并没有嘲笑“我”,而是温和地说:“你不相信吗?就让你见识见识吧。”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质疑)
5. 同学们真会提问题!同学们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那我们就来探究作者要怎样让我们见识见识“表里藏着一只蝎子”这件事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24自然段。并思考问题:父亲是怎样打开表盖让“我”看个究竟的?父亲掀开表盖让“我”看到了什么?“我”有何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学生默读思考并交流以上问题)
6. 结合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请学生扮演父亲和孩子进行情景再现。(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丰富对话内容)说说这样加入想象好在哪里。(指导朗读父亲的话:温和、充满爱抚;孩子的话:“别骗我……这根本是两回事。”体会到孩子因为失望生气了;还体会到了孩子说话时的稚气童真。)教师小结:通过对话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孩子对钟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板书:父亲引导法)还有第24自然段中描写父亲的句子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请大家齐读第24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探索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色彩。在童年里我们都做过许多幼稚甚至荒唐的事,也曾经对一些事情感到好奇而苦苦追问,有的还在实践着自己的想法。正是这些经历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增长了知识,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难忘的风景。所以,珍惜自己的童年,同时也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去探求生活中的每一个真理。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我”对钟表的喜爱以及父亲引导“我”认识钟表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并提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这节课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二)品读课文,解决疑问
1. 提出疑问:父亲为什么能让“我”心服口服?“我”看到表里的机件后有什么反应?“我”对父亲的“理论”为什么不认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体会和说明,如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只听里面的机件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原来是表里有一个蝎子,它振动翅膀,正爬了出来/我吓了一跳/父亲没有心慌,他把表盖慢慢掀开让我细细观看里面的世界。”并指导朗读。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 针对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想象当时的情景。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和作者一样被这个神奇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们不禁为作者的丰富的想象而惊叹。确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妙。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20~24自然段。
3. 读后交流: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
4. 教师小结:是啊,“我”对钟表的喜爱正是从父亲对“我”的教育中培养起来的。从那以后,“我”将门锁定了,很长时间都在独自研究钟表。(板书:见识表的机件陶醉)文中还多次提到“我”照着父亲的话去做,你们知道“我”都做了些什么吗?(学生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自己的看法。)
5. 教师质疑: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想到这里,我又觉得父亲的话并不是全有道理的。”你认为作者的父亲有哪些话是没有道理的?(学生结合文中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6. 教师质疑: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作者的结论是什么吗?(明白钟表里都是死物而不是活物。)那么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结论对你有什么启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
7. 教师小结: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得出了结论。这正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将“童真”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表现人物特点。(板书:科学精神)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8. 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教师小结:是童年生活中的这些趣事让我们快乐地成长着,并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那么,就让我们记住这些故事吧!
(三)课堂练习
1.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填空:作者通过写自己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以及父亲引导自己认识钟表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
2. 拓展练习: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钟表的喜爱之情或探索之趣。(也可以是其他事物)
3. 学生交流自己写好的小练笔并进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