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二单元之基础测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37分)
1.请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用规范、工整的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馈赠(kuì) 虐待(nüè) 稽首(qǐ) 脚镣(liào)
B.忏悔(chàn) 鞭挞(tà) 污秽(huì) 凛冽(liè)
C.心扉(fēi) 旸谷(yáng) 真谛(jì) 罪孽(niè)
D.姮娥(héng) 憔悴(qiáo) 翡翠(fěi) 褪尽(tuì)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雷tǐng( ) 咆xiào( ) 驰chěng( ) zhù( )立 bèng( )射
胆qiè( ) 酷xiào( ) juàn( )念 执niù( ) 璀càn ( )
4.下列每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格内。(4分)
A B C D
A.海誓山盟 浩浩荡荡 美艳之致 不动声色
B.胜气凌人 形容憔悴 轰轰烈烈 千山万壑
C.彻夜不寐 挺身而出 夜澜人静 鸣锣开道
D.长于短叹 碧海丹霞 蜿蜒游动 生生不息
5.下列句中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精神。
B.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C.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争鸣:比喻在学术上争辩。
D.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心扉:指人的内心。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对北方的雪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B.《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屈原的形象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典型。
C.《日》和《月》两篇散文在艺术上都有质朴、清新、流畅、抒情的特点,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截然相反的。
D.《海燕》是一曲为无产阶级而唱的充满激情的颂歌,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这篇散文诗的时候,同样获益匪浅,如: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7.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雪》——《朝花夕拾》——鲁迅——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雷电颂》——《屈原》——郭沫若——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等
C.《浪之歌》——《泪与笑》——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D.《海燕》——《春天的旋律》——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8.填空(14分)
①高尔基,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和自传三部曲 。
②《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朋友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
③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内, 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诗句是:“ ”
④ ,草色遥看近却无。正是一年春好处,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竹外桃花三两枝, 。蒌蒿满地芦芽短, 。
⑥请写出古诗中描写春天的,且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名句。并标明作者。(至少两句)
( )
( )
9.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B.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C.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D.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10.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下列句子属于间接抒情的是( )(2分)
A.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B.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C.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D.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二、综合实践(5分)
11.品读诸子百家,传承中华文化。盐渎中学决定出刊一期以“诸子百家”为主题的校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为校报 “孔子专题”版面拟写三个栏目名称。(3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治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73岁去世。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栏目名称:1 2 3
(2)在“读名言悟哲理”栏目,编辑准备从下面四条诸子名言中选择两条,谈谈其中蕴含的哲理,请你帮忙完成。(2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1句子: 道理:
2句子: 道理: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雪》文段。(12分)
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②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12.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4分)
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13.本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分)
14.请在本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语言赏析。(3分)
15.对文章中孩子们塑雪罗汉这两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好回忆。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以及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二)阅读《海燕》一文(16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6.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和乌云?(2分)
17.“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用了何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8.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1)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19.“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的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0.“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分)
21.你认为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与海燕精神有共同之处,请列举两位。(2分)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要求:(1)贴合材料,主旨明确;(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3)字数600字左 右,题目自拟,写成议论文;(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37分)
1.请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用规范、工整的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2分)
【答案】略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馈赠(kuì) 虐待(nüè) 稽首(qǐ) 脚镣(liào)
B.忏悔(chàn) 鞭挞(tà) 污秽(huì) 凛冽(liè)
C.心扉(fēi) 旸谷(yáng) 真谛(jì) 罪孽(niè)
D.姮娥(héng) 憔悴(qiáo) 翡翠(fěi) 褪尽(tuì)
【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雷tǐng( ) 咆xiào( ) 驰chěng( ) zhù( )立 bèng( )射
胆qiè( ) 酷xiào( ) juàn( )念 执niù( ) 璀càn ( )
【答案】霆 哮 骋 伫 迸 怯 肖 眷 拗 璨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每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方格内。(4分)
A B C D
A.海誓山盟 浩浩荡荡 美艳之致 不动声色
B.胜气凌人 形容憔悴 轰轰烈烈 千山万壑
C.彻夜不寐 挺身而出 夜澜人静 鸣锣开道
D.长于短叹 碧海丹霞 蜿蜒游动 生生不息
【答案】A至B盛C阑D吁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列句中对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精神。
B.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睥睨:斜着眼睛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C.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争鸣:比喻在学术上争辩。
D.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心扉:指人的内心。
【答案】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对北方的雪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B.《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屈原的形象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典型。
C.《日》和《月》两篇散文在艺术上都有质朴、清新、流畅、抒情的特点,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截然相反的。
D.《海燕》是一曲为无产阶级而唱的充满激情的颂歌,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欣赏这篇散文诗的时候,同样获益匪浅,如:不怕困难,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回顾所学课文,根据其思想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判断正误。C错,《日》和《月》都是表达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雪》——《朝花夕拾》——鲁迅——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雷电颂》——《屈原》——郭沫若——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等
C.《浪之歌》——《泪与笑》——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D.《海燕》——《春天的旋律》——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答案】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填空(14分)
①高尔基,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和自传三部曲 。
②《送元二使安西》中表达朋友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
③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内, 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诗句是:“ ”
④ ,草色遥看近却无。正是一年春好处,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竹外桃花三两枝, 。蒌蒿满地芦芽短, 。
⑥请写出古诗中描写春天的,且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名句。并标明作者。(至少两句)
( )
( )
【答案】①《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⑤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⑥a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杜甫)b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B.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C.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D.那湘妃竹∕不是∕主人们用来打奴隶的∕刑具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内容,协助理解句子表达的情感,判断朗读节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下列句子属于间接抒情的是( )(2分)
A.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B.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C.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D.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答案】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综合实践(5分)
11.品读诸子百家,传承中华文化。盐渎中学决定出刊一期以“诸子百家”为主题的校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为校报 “孔子专题”版面拟写三个栏目名称。(3分)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治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73岁去世。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弟子们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栏目名称:1 2 3
(2)在“读名言悟哲理”栏目,编辑准备从下面四条诸子名言中选择两条,谈谈其中蕴含的哲理,请你帮忙完成。(2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1句子: 道理:
2句子: 道理:
【答案】(1)万世师表 哲韵流芳 桃李芬芳 修书立说 著书育人等(2)示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有长处,要关于向周围人学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对手,才能战胜对手。或者:了解对手是取得胜利的前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义才能有人拥戴。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雪》文段。(12分)
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②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12.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4分)
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答案】滋润美艳; 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本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分)
【答案】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朔方的雪”象征:一种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作者以江南雪的优美衬托朔方雪的壮美,从而突出表现了对壮美的战斗生活的追求。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请在本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语言赏析。(3分)
【答案】①比喻 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②运用联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藏生机的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对文章中孩子们塑雪罗汉这两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好回忆。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以及江南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写雪罗汉应目的是表明作者对江南雪的热爱之情。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海燕》一文(16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6.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和乌云?(2分)
【答案】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用了何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答案】拟人。以“歌唱”“迎接”“冲向”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
(1)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答案】(1)“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恶势力的猖獗。 (2)“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象征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势必灭亡。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的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风暴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解析】
试题分析:反复修辞手法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运用反复能强调作者情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气势。本题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和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然后按照反复修辞的作用的表述格式解答此题。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分)
【答案】表明海燕对黑暗即将过去,光明一定到来的坚定信念。这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真理,不管反动势力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前进,革命都必将取得胜利。
【解析】
试题分析::“句不离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则,也是准确理解句意的切入点。在理解具体的句子时应结合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灵活运用,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此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抓住相邻句,挖掘隐含信息,这样去体味、推敲句子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本题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旨来考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你认为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与海燕精神有共同之处,请列举两位。(2分)
【答案】提示:只要是乐观,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或英勇顽强的人都行。张海迪,海伦凯乐 鲁迅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要求:(1)贴合材料,主旨明确;(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3)字数600字左 右,题目自拟,写成议论文;(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例文:
成功者的启示
只要心中时时刻刻想着目标,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人的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我们说过,生命是可贵的,但是,怎样的生命,才是可以称得宝贵的呢?正如爱迪生所说:“真正的生命,是愉快的生命。”
成功毫无技巧可言,只不过是对工作尽力而为。所有人都碰到过机会,只是大部分人没有捉住它。
成功的人都有浩然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他们的字典上没有“惧怕”两个字。他们自信他们的能力是能够干一凡事业的,他们自认他们是个很有价值的人。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努力坚持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