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1细胞的增殖(共41张ppt+3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1细胞的增殖(共41张ppt+3个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2: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6.1 细胞的增殖
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十分悬殊。
讨论:
1. 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也有很大差异。
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主要是依靠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量增加。
问题探讨:
一、生物体的生长
1. 多细胞生物体生长的原因
(1)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数目增多——
2. 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细胞数量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
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概念:
意义:
过程:
特点:
方式:
细胞分裂的方式
(真核生物)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主要
(如蛙的红细胞)
(生殖细胞的形成)
二、细胞增殖
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做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物质准备、细胞分裂。
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细胞周期
(一)细胞周期
细胞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期
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5%~10%)
细胞周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
概念: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90%~95%)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A→B
B→A
A→B→A


A. 甲 → 乙
B. 乙 → 甲
C. 甲 → 甲
D. 乙 → 乙
以下哪个过程可表示为细胞周期
a
b
c
d
A. a + b
B. b + c
C. c + d



特点:
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1.分裂间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2. 前期
特点:
1. 核膜、核仁消失
2. 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3. 染色体散乱分布
(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染色质(分裂间期)
染色体(分裂期)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
1条染色质,1条DNA分子,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1条染色体,2条DNA分子,2条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
条染色质, 条DNA分子, 条姐妹染色单体
DNA复制
高度螺旋变粗
间期
前期
1
2
2
3. 中期
特点:
1.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2.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4. 后期
特点:
1. 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 染色体平均分为两组向细胞两极移动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5. 末期
特点:
1. 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2. 核膜、核仁出现
3.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子细胞
结果:
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的相等。
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若继续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①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①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②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③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纺锤体的中央
①纺锤体清晰可见,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①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②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染色质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体消失
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1. 在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 间期 B. 中期 C. 前期 D. 后期
2.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顺序是( )
A. ②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①④⑤
C. ②①⑤④③② D. ①⑤④③②①
B
C
3. 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中,DNA分子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的形成及消失依次发生在( )
A. 间期、前期、中期、间期 B.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 间期、后期、中期、后期 D. 间期、后期、间期、后期
4.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 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 纺锤体、赤道板、染色体
C. 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 细胞壁、核膜、染色体
D
C
(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中期
后期
间期
前期
末期
中心粒倍增,成为两组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1.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2. 染色体行为相同:
a. 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
b. 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中心体
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末期
无中心粒的复制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
完成中心粒的复制
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相同点: 1. 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2. 核膜、核仁的变化相同;
3.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但是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1.癌细胞的形成原因:
2.癌细胞的特点: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恶性增殖(无限增殖)
2.特点:①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②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3.实例:蛙的红细胞分裂、草履虫的细胞分裂等。
细胞核延长 核缢裂 细胞质缢裂 形成两个子细胞
草履虫无丝分裂(大核)示意图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示意图
(四)无丝分裂
1.过程:
1. 染色单体形成于 ,出现于 ,消失于 ;
2. 核膜、核仁消失于 ,重建于 ;
3. 纺锤体出现于 ,消失于 ;
4. 染色体出现于 ,消失于 ;
5. DNA加倍于 ,染色体加倍于 ;
6. 观察染色体、纺锤体的最好时期 ;
7. 能看到完整细胞结构的时期 ;
间期
后期
前期
末期
前期
末期
前期
末期
间期
后期
中期
间、末期
前期
归纳总结
细胞结构 细胞类型 生理作用
动植物细胞 合成蛋白质
动物、低等植物细胞 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植物细胞 末期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动植物细胞 提供能量
8、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归纳总结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物种 染色体数 物种 染色体数
人 46 水稻 24
黑猩猩 48 小麦 42
猴 42 玉米 20
猪 38 番茄 24
牛 60 烟草 48
部分生物的染色体数
(2n)
(2n)
(五)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目
染色体
染色单体
2N
2N→4N
2N
2N
4N
4N
4N
4N
4N
0
4N→2N
注意: 染色体数 = 着丝粒数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2N→4N
4N→2N
0→4N
4N→0
0
4N
2N
着丝粒分裂
细胞分裂
染色体数目变化
0
4N
2N
DNA复制
细胞分裂
DNA数目变化
0
4N
2N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0 → 4N → 0
0
1
0.5
DNA数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DNA
DNA复制
着丝粒分裂
染色体与DNA的数量关系
1. 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2)该细胞此时有染色体 条;
(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 条;
(4)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 期 形成的;
(5)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 位置出现 ,逐渐扩展形成 ,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8
4

复制
赤道板
细胞板
细胞壁
2.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含量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B是 期,D-E是 期,E-A是 期,B-C是 期。
(2)C-D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 。
(3)用图中的符号填空:
①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 ②DNA含量减半发生在 。 ③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 。 ④纺锤体出现是在 。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变化规律是 。




高度螺旋化,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AB
EA
DE
BC
2c→4c→2c
(六)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大小影响物质运输的效率
24
8
64
96
384
512
细胞 小 中 大
细胞表面积/mm2 24 96 384
细胞体积/mm2 8 64 512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细胞 小 中 大
细胞体积/mm2 8 64 512
物质扩散的体积/mm2
物质扩散的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
3
1.5
0.75
细胞体积越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
7
37
169
0.875
0.578
0.330
细胞体积越大,物质扩散的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葡萄糖向内扩散的深度0.5mm
1.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 实验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 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当染色体被 (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着色后,通过在 下观察,同一组织中可以看到不同 细胞内 的存在状态,从而判断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高倍镜
时期
染色体
分生区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体积小,核较大,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无液泡和叶绿体。
碱性染料
2. 材料用具:
①分裂能力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
②分裂期占分裂周期比例大。
③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观察。
(七)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2)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1:1)
(3)染色剂:甲紫溶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3. 方法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4)绘图(中期)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
剪取根尖2 mm~3 mm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 和体积分数为 混合液(1∶1)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3 min~5 min
15%的盐酸
使组织中细胞分离开
95%酒精
染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 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目的:_________________
时间:3 min~5 min
漂洗
染色
制片
漂洗液: .
目的:洗去药液,防止 便于染色
时间:约10 min
解离过度
甲紫
使染色体(质)着色
盖玻片
清水
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_______,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呈絮状
3. 方法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4)绘图(中期)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观察:
先 观察:根据根尖特点找到 细胞。
后 观察:先找中期,后找前、后、末期细胞。
低倍镜
分生区
高倍镜
分裂间期
分裂中期
分裂前期
解离时间过短,细胞不易分离开;
解离时间过长,根尖细胞会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染色和制片。
1. 解离洋葱根尖时,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影响有哪些?
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细胞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的着色,若二者顺序颠倒,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影响染色的效果。
2. 操作中漂洗和染色的顺序能不能互换?说明原因。
有丝分裂中期。因为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稳定,易于观察。
不能。因为根尖细胞经过解离后已经死亡。
3.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哪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最清晰?为什么?
4. 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一个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否看到一个完整的分裂过程?为什么?
5. 在观察的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6. 在观察的结果中,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某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越大,该时期的时间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