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仿写、续写、补写语句
1.(2023上·重庆南川·八年级统考期末)
续写句子,保持前后语气通顺、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都说,好人是蜡烛,照亮他人,毁灭自己。我却希望,好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好人是太阳,光照大地,永存自己。
好人是电灯泡,照亮别人,不灭自身。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例句是“好人是,他人,自己”的形式。结合“我却希望”可知,第三个分句语意要与“毁灭自己”相反。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保持语气通顺、语意连贯、句式整齐,符合语境。
示例:好人是电热器,温暖别人,长留自己。
2.(2023上·重庆·八年级西南大学附中校考期末)
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选项:雁、子规、鹧鸪、黄鹂、乌鸦、莺
示例:燕子。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示例:
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读到了子规啼叫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牵挂。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联系“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可知,仿写要符合“我从‘……(含有鸟的诗句)’中,读到了……(偏正短语),以及诗人对……(对象+并列短语)”的形式。
示例:雁。我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读到了大雁的孤独,以及诗人对家乡热爱和思念。
鹧鸪。我从“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读到了鹧鸪的凄凉,以及诗人对世事的观察与慨叹。
黄鹂。我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读到了黄鹂的欢快,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乌鸦。我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读到了乌鸦归家的温暖,以及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和寂寞。
莺。我从“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中,读到了莺的欢快,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3.(2023上·重庆·八年级重庆一中校考期末)
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示例: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青山、田野、炊烟,尽收眼底。
思乡诗是羁旅游子心中的一缕乡愁,忧伤而绵长,明月、青江、夕阳,魂牵梦萦。
送别诗是 。
边塞诗是 。
【答案】
送别诗是好友佳人手中的一杯浊酒,浓烈而悲壮,大江,枯叶,孤雁,独帆,醉人心弦。
边塞诗是边关将士腰间的一柄长剑,锋利而尖锐,大漠,孤烟,城墙,黄沙,映入眼帘。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结构以及手法。
示例:
①送别诗是码头江水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②边塞诗是大漠沙场里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4.(2023上·重庆铜梁·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如果你要写月,就不能只写月。你要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你要写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你要写 ,你要写 ……
【答案】
示例: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惆怅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豪迈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照划线句,用诗人+诗句+形容词的句式仿写。
示例: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愁绪;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恬淡。
5.(2023上·重庆大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描述人或事物时,有时故意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这一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一:傍晚时分,风大得把大地都揭了一层皮。
示例二:今天真冷啊,我都快冻成冰了。
备选词语:烈日 目光 花香 寒风
【答案】示例:
烈日当空,我感觉自己都快要蒸发了。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其特点即可。
示例一:他的目光灼灼,仿佛要把我看穿,看透。
示例二:花朵肆意绽放,花香弥漫,我几乎都要在迷倒在花丛中。
示例三:寒风凛冽,吹在身上,骨头都是疼的。
6.(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果你发现某人有与你自身相似的优点或成就,那你应该非常慷慨地对其大加赞赏。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因为别人被你赞赏之处要么比你出色,要么比你逊色。如果他比你逊色而受到夸奖,那你就更加值得夸奖; ,那你就更不值得称颂。
【答案】如果他比你出色而未受到称颂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本语段共有三句话,第二句说,赞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第三句,分两种情况分析为什么赞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可见本语段围绕要赞赏别人展开。
空白横线前有分号,表明与前一句是并列关系,前一句假设“他比你逊色”,这一句就应该假设“他比你出色”。由前一句“你更加值得夸奖”,及空白横线后一句“你更不值得称颂”可知第二空应当填“如果他比你出色却没有受你夸奖”。依此分析,对句子进行修饰表达即可。
7.(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参照画线句,从《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任选两个,补写句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 ;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
【答案】
张学良沉着发动“兵谏”,刚正不阿 贺龙带领人民完成革命,出生入死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根据题意,选取符合条件的人物,叙述人物事迹,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简述人物的事迹,然后用四字短语概括其突出精神)补写句子即可。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示例:
徐海东领导发动“年关暴动”,矢志报国;
邓发积极参加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
8.(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叶子会青翠欲滴; ,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整体形态会绰约生姿。
【答案】
示例:如果叶子不漂亮 也许枝干会笔直挺拔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根据前句“如果花不漂亮,也许叶子会青翠欲滴”,结合后句“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可知,应围绕着“叶子”和“枝干”来写。依照画线句的格式,语义相关,言之成理即可。如:如果叶子不漂亮,也许枝干会直入云霄。
9.(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校联考期末)
仿照示例,补写两个句子,使文段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春,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万物复苏的欢愉,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百花凋零的感伤;夏, , ;秋,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硕果累累的喜悦,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的哀愁;冬, , 。
【答案】
既可以给人们带来挥汗如雨的畅快, 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烈日炎炎的烦躁。 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白雪皑皑的澄净, 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天地苍茫的凄寒。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伤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内容上,题于要求续写两个句子,且与画线的向子语意连贯,根据示例句式,可知所仿写的句式“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并且可知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都要符合该季节的特点,但要先展现季节的优点,后展现相同季节的缺点。
示例:夏,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蓬勃热烈的生长,也可以带来倾盆大雨的恐惧;秋,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硕果累累的丰收,也可以带来百花凋零的衰败;
10.(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全语句,使上下两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5字)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 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答案】同情心(填“同情”亦可)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
根据首段中的“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可知,首段提到了三种支配我一生的情感:爱情、知识与同情心。
空白处前句提到了爱情和知识。故空白处可填:同情心。
11.(2022上·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
色彩,是植物的盛装,也是季节的语言。请你参考示例,写一段展示秋天的话。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不限。
示例:夏天,石榴花开了,橙红的花朵星星点点地缀满了整棵树,恰似美丽的宝石镶满绿色的屏。
【答案】
示例:深秋时节,枝头的黄叶一夜之间被秋风吹走,漫山遍野,仿佛铺上了一张黄色的地毯。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通过写事物的色彩展示秋天的特点,句式不限。
示例:到了秋天,园中的柿子树上满是熟透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又如晶莹剔透的红宝石闪烁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望过去,整个树冠像火一样,带给人无限的喜悦和暖意。
12.(2022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 。所谓正,反映在书法上是法度正、气韵正、思想正;所谓大,反映在书法上是气象宏阔、书风雄浑。书法作品中能否生成正大气象,关键在于书法家的思想人格和创作格局。书法家思想人格正大,才能成就书法的风骨;书法家创作格局正大,才能在严守法度的基础上,于大疏大密、变化统一、平正险绝的节奏中创造大境界,给人积极向上的审美熏陶。
【答案】示例:必定有正大气象(意对即可)
【详解】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根据后文的“所谓正”“所谓大”“书法作品中能否生成正大气象”可补写为:必定有正大气象。
13.(2022上·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下面的示例,选取所给的材料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像初升的太阳,人生的童年充满快乐。
材料:深邃 豪情
像脱缰的野马 像瑰丽的晚霞
激情澎湃 经验丰富 历经沧桑 乐观自信
【答案】
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像脱缰的野马,人生的青年充满豪情。(或历经沧桑,经验丰富,像瑰丽的晚霞,人生的老年充满深邃。)
【详解】本题考查续写句子。首先要将提供的材料按照“豪情”、“深邃”进行分类,属于“豪情”的有:“像脱缰的野马”、“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属于“深邃”的有:“像瑰丽的晚霞”、“历经沧桑”、“经验丰富”。这两个词写出了人生的青年、老年体验,然后按照例句句式“四字短语或成语,四字短语或成语,像……,人生的童(青、老)年充满快乐(豪情、深邃)”仿写,注意语意连贯。
故答案为:(1)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像脱缰的野马,人生的青年充满豪情。(2)历经沧桑,经验丰富,像瑰丽的晚霞,人生的老年充满深邃。
14.(2022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
“重庆不但三日被炸,四日及昨日亦俱遭空袭,热闲市街毁十之六七,死伤至五六千人,电厂水厂俱被破坏……惨状不可描摹。敌人此恐怖手段,意在控我之抗战意识,令人痛恨,善终日为之不宁。”
——叶圣陶于1939.5.6记重庆被轰炸后的惨状
“开始重读《说文解字》,准备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复习日文。读吕叔湘的《中国现代语法》,在日期内必须研究一些古典著作。每周用两天写文章,一天备课。其余时间用来阅读,必须读闻一多的《楚辞注释》,相信我会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饱受胃病折磨的朱自清于1942.6.29记
读名人日记:不仅可以了解名人生活,还可以体会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精神。请阅读以上两则名人日记,任选其中一则,采用下面的句式,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阅读 (选作者)的日记,我不仅 ,而且 。
【答案】
示例(一):叶圣陶 了解到日军疯狂轰炸重庆的惨烈景象 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日军愤恨,对重庆军民遭受迫害的巨大悲痛。
示例(二):朱自清;了解到朱自清先生的阅读与学习计划;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律精神
【详解】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按题目的要求,结合所给的形式,言之成理即可。如:阅读朱自清的日记,我不仅了解了朱自清先生对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安排,而且也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的勤学不怠和严于律己。
15.(2022上·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
留心观察,常见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哲理。请仿照例句选择两个词语,写两个寓理于物的句子,句式和修辞不限。
例句:尺子——正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
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
备选词语:木偶 卵石 烟花 地基
【答案】示例;木偶——没有思想,将一生受人操纵;
卵石——一旦磨光棱角,就被抛弃在滩头:
烟花——积蓄所有的力量,只为升腾时绚烂的绽放。
地基——夯实自我,扛起重任,只为让别人站得更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答前,仔细观察题目要求,第一,要求写寓理于物的句子。寓理于物,是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表现手法。第二,要求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不限制句式和修辞。
木偶:指用木头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无法自己行动,但可以由人在木偶关节处牵线使其产生动作。由此特点,可给出答案:没有思想,将一生受人操纵。
卵石:小圆石,尤指被流水作用磨圆的石头。由此特点,可给出答案:一旦磨光棱角,就被抛弃在滩头。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取火完成后,自己也被燃烧掉。根据此特点,可给出答案:没有摩擦,终将黯淡一生。或:哪怕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给出答案:夯实基础,才能实现更加高远的志向。
16.(2022上·湖南湘西·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划线句再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 。
【答案】
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详解】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根据示例可知应该为青春选择一个合适的喻体,突出它的积极意义,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连贯性。
示例:青春是一轮明亮洁净的月亮,洁净的月光映照着我们未来的道路。
17.(2022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统考期末)
一位同学的演讲稿开头是这样写的,请根据语境,将句子续写完整。
《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扛起了生活的苦痛和艰难;《散步》中的“我”和妻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和希望; ; ;……每个人,无论是什么角色,总有太多时候需要勇敢地扛起,才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答案】
《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扛起了命运的考验与磨练 《邓稼先》中的邓稼先扛起了民族的自信与骄傲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根据前两个分句的句式,仿写的句子应为“《……》中的……扛起了……的……”,文章篇名与人物有对应关系,语句通顺即可。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扛起了求学的曲折与艰辛。
18.(2022上·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 。
【答案】 落叶是秋天的叹息 飞雪是冬天的舞步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根据季节的特有的特点并运用“……是……”句式拟写即可。注意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和拟人。
示例:细雨是秋日的吟诵,白雪是冬季的诗篇。
19.(2022下·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补全下面的“书之感悟”,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如甘露,滋润我的心田,让我卸下心灵的重荷;
书, , , ;
书,像明灯,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领我走出思想的愚昧。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答案】
似朝阳, 微暖我的心房, 使我远离不安的阴霾。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要注意句子在结构上、修辞上的一致。本句运用比喻修辞,其中“书”是本体,需要保留,内容是赞美读书的意义,仿写时句子要富有诗意,与原句语言风格一致。
示例:似美酒,甜蜜我的心扉,使我品尝知识的佳酿。
20.(2022上·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 ?中国戏曲的来源,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综合。古代民间的歌舞、说唱与滑稽戏原本是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三种艺术形式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戏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戏曲的表演也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方式,② ,如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
【答案】
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怎样形成的(或:中国戏曲是怎样形成的) 最明显的就是角色的变化
【详解】考查补写语句。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第一空,联系下文“中国戏曲的来源,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综合”的内容可知,本句是回答上文的问题,据此可补写为:中国戏曲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空,联系下文“如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的内容可知,说明了“以往”及“现在”角色的变化,据此可补写为:最明显的就是角色的变化。
21.(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请你仿照示例,写一种你所熟悉的本地传统文化。
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
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茶,
滋养着勤劳朴实的陕西人民
【答案】
示例:高亢奔放的秦腔, 如浓烈醇香的美酒, 陶醉着三秦父老。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及仿写。
陕西本地传统文化有:皮影、户县农民画、凤翔彩绘泥塑、腰鼓、陕北剪纸、陕北民歌、紫阳民歌、秦腔、大雁塔等。根据示例,使用比喻的修辞仿写。
示例:激越铿锵的安塞腰鼓,如惊天动地的雷声,震撼着黄土大地。
22.(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2022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了解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xián( )接等情况。位于水满乡西南部的毛纳村共33户128人,这里景色优美,①(A.游山玩水 B.依山傍水),满眼碧绿,“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当地大叶种茶的味甘清甜,水满茶是这里响当当的“名片”,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572亩,小小一片茶叶变成了这里的致富“法宝”。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毛纳村随处可见载歌载舞的村民。
近年来,毛纳村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设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黎族文化和热带风情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从泥巴路到柏油路;从茅草屋到高楼大厦;__________。美丽乡村毛纳村②(A.今非昔比 B.无以伦比),正努力打造未来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xián( )接 ②载( )歌载舞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仿写,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1) 衔 zài
(2)B A
(3)示例:从粗布麻衣到绫罗绸缎;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
(4)习近平考察五指山市毛纳村。(言之有理,在15字以内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衔接(xián jiē):互相连接。
载歌载舞(zài gē zài wǔ):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第一处。游山玩水:游览、玩赏山水景物。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本处形容毛纳村地理位置,因此要用“依山傍水”。
第二处。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以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本处形容毛纳村近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大,因此要用“今非昔比”。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仿写的句子要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句,结构应为“从……到……”,如:从手推车到小轿车。
(4)本题考查新闻内容概括。
这则新闻的导语是“2022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了解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等情况”,去掉句中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保留人物和事件,字数不超过15字即可,如:习近平考察五指山市毛纳村。
23.(2023上·河南开封·八年级校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卫视联手网易大话西游倾情打造的国风盛典《少年奇妙游》细节满满、看点颇多。主创严谨考究了唐代舞蹈、服饰、美食、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观众仿若置身盛世大唐;更有民乐天团还原千年古曲,特古曲与离别诗相结合,让情绪层层递进,展现不舍与离思;除此之外,还以唐代镇守边关的安西军将士为人物原型,打造出一群具有使命感、时代感的戍边将军,赞颂了边关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表达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
(1)在句末加上“形象”
(2)示例:并在节目中呈现出来
【详解】
(1)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句尾加上“形象”。
(2)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结合”河南卫视联手网易大话西游倾情打造的国风盛典《少年奇妙游》细节满满、看点颇多。主创严谨考究了唐代舞蹈、服饰、美食、习俗……”“让观众仿若置身盛世大唐;更有民乐天团还原千年古曲,特古曲与离别诗相结合,让情绪层层递进,展现不舍与离思”的内容可知,《少年奇妙游》是一档电视节目,可补写为“并在节目中呈现出来”。
(2023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各题。
【文段一】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给他谆谆教诲的藤野先生;对朱德而言,是出身佃农但______、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燥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______追寻“镭”的丈夫比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查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对朱自清而言,是那个倔强坚强,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______的父亲。
【文段二】珍惜当下,做那个为梦想而执着努力奋斗的人。①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②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③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精彩之我、丰富之我。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2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诲(huǐ) 佃农(tián) 翘首(qiào) 倔强(jué)
B.教诲(huǐ) 佃农(diàn) 翘首(qiáo) 倔强(juè)
C.教诲(huì) 佃农(tián) 翘首(qiào) 倔强(juè)
D.教诲(huì) 佃农(diàn) 翘首(qiáo) 倔强(jué)
25.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不停蹄 挖空心思 寸步难行 B.马不停蹄 殚精竭虑 寸步难行
C.不辍劳作 殚精竭虑 步履蹒跚 D.不辍劳作 挖空心思 步履蹒跚
26.将下列句子还原到【文段二】中,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最不该在奋斗路上遇难而退,悲观泄气。”
A.第①句前 B.第②句前 C.第③句前 D.第③句后
27.【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请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28.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组句子。
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4.D 25.C 26.A
27.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书写(或谱写)未来华美篇章。
28.示例1:生命不会在等待中自动绽放,奋斗是其阶梯。
示例2:机遇不会在渴望中自动来临,奋斗是其基石。
【解析】
24.本题考查字音。
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诫;
佃农:diàn nóng,自己不占有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
倔强:jué jiàng,固执;顽强;
故选D。
2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第一空,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不辍劳作:指不停止劳作。结合“出身佃农但……”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不停止劳作”,应使用“不辍劳作”;
第二空,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比喻想尽一切办法。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结合“和她一同______追寻‘镭’”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应使用“殚精竭虑”;
第三空,寸步难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步履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结合“,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______的父亲”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应使用“步履蹒跚”;
故选C。
26.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结合“珍惜当下,做那个为梦想而执着努力奋斗的人。””①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的内容可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最不该在奋斗路上遇难而退,悲观泄气”起到了总领全段的作用,后边几句都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的意义”来进行叙述,所以应放在第①句前;
故选A。
27.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该句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问题,应把“渲染”改为“书写”或“谱写”。
2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围绕“奋斗”的重要意义,仿照例式句式,采用比喻修辞进行仿写。
示例:理想不会在期盼中自动实现,奋斗是其钥匙。
29.(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题
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 (A.心旷神怡B.心悦诚服)。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 yě 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A.一脉相承B.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俊逸( ) 千zī( )百态 盎然( ) 陶yě( )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3)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我爱海南。爱她的高山巍峨,气势雄伟;爱她的大海汹涌,雄浑博大; , 。
【答案】
(1) yì 姿 àng 冶
(2) A B
(3) 示例:爱她的绿色森郁 生态美好。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俊逸:jùn yì。比喻英俊洒脱并且超群拔俗的人。
②千姿百态:qiān zī bǎi tài。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注意“姿”的正确书写。
③盎然:àng rán。气氛、趣味洋溢的样子。
④陶冶:táo yě。比喻给人的品格以有益的影响。注意“冶”的部首。
(2)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运用。
①A.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感觉。B.心悦诚服:真心诚意的服从或佩服。根据语境“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应该选择A“心旷神怡”。
②A.一脉相承: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B.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根据语境,形容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应该选用B“源远流长”。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分析例句,明确所写内容是爱海南的原因,句式“爱她的……,……”。注意句式、修辞、字数、内在逻辑连贯即可。
示例一:爱她的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示例二:爱她的椰韵婆娑,风景迷人。
30.(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鸿(rú)①________的深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jìn)②________润其中,汲取精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鸿(rú) ②(jìn) 润
(2)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
(1) 儒 浸
(2)示例一: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
示例二: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合题意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
①鸿儒,hóng rú,也称大儒,指博学的人。
②浸润,jìn rùn,(积极而微妙地)影响。
(2)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前句和后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
示例:为你燃起一支火把,照亮你身处的无边黑暗。
31.(2023上·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该说的都说到,没有重要遗(lòu)_______;不必说的就不说,不枝(màn) ______。孤立的一个句子有时很难判定它语法上是否正确,修辞上是否妥(tiē) ______。连贯的一段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duàn) ______言,能够写好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遗(lòu)
②枝(màn)
③妥(tiē)
④(duàn) 言
(2)把文段最后画线处补写完整,使文意连贯。
【答案】
(1) 漏 蔓 帖 断
(2)示例:连一段话都写不好,整篇就更不用说了。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
①遗lòu(漏):应该列入或提到的因为疏忽而没有列入或提到。
②枝màn(蔓):树枝和藤蔓;比喻烦琐纷杂。
③妥tiē(帖):妥当;十分合适。
④duàn(断)言:十分肯定地说。
(2)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根据句意及语境综合分析,由“反之”一词可知,要补写的句子意思应该与“能够写好段,一定能写好一篇”正好相反,所以不妨补写为:连一段话都写不好,整篇就更不用说了。
32.(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字词句书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镌 刻
②芭蕉
③qǐ 丽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写出了成长的独特感受,请你仿写一句。
【答案】
(1) juān jiāo 绮
(2) 肺腹 肺腑
(3)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详解】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1)镌刻:读音juān kè,雕刻。
(2)芭蕉:读音bā jiāo,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叶宽大,叶茎纤维可编绳索。果实也称芭蕉,可食用,状似香蕉。
(3)qǐ——绮,绮丽:鲜艳美丽(多形容景色)。
(2)本题考查字形。
肺腑:比喻内心深处。“腑”不能写作“腹”。
(3)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比喻,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句;内容上,写出对成长的独特感受(或认识)。
示例:成长如一种种美丽的颜色,让生活如画般绚烂。
33.(2022上·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去尘浊,自然胸中有丘壑。读书,让人打开封闭的心门,窥见精彩的世界;旅行,则是走出门外,在历①中开阔胸襟,提升精神境界。疫情阻拦了我们长途跋涉的脚步,就让我们来一场纸上的旅行吧!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②……跟着课本去旅行,心在路上,梦在远方!
(1)同学们对前言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争议,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壑(hé) 窥(kuī) B.壑(hè) 窥(kuì)
C.壑(hé) 窥(kuì) D.壑(hè) 窥(kuī)
(2)在前言中①②处分别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练 仑 B.炼 仑 C.练 伦 D.炼 伦
(3)请你在前言中【甲】处补写一句话,让语意更丰富。
【答案】
(1)D
(2)C
(3)示例:跟着课本去探访文物古迹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丘壑(qiū hè):峰与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
窥见(kuī jiàn):暗中看出或觉察到,看破,觉察;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历练:经历和锻炼;经历的事情多而富有经验;经受锻炼;
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故选C。
(3)本题考查补写。
补写内容要前后连贯,联系“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可知,补写要符合“跟着课本去……(六字动宾短语)”的形式,且要体现“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内容,如:跟着课本去品味汉字魅力。
34.(2023上·河南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八年级某班在元旦之前要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词。
横批:① 年树人
上联:一支粉笔,② 袖清风,启迪③ 秋智慧:
下联:④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2)同学们要在活动结束后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的留言,给其他老师也写上一句。(选择两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写两句即可)
参考示例: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 老师:
致 老师:
【答案】
(1)百 两 千 三
(2)致语文老师: 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仰感激。
致历史老师: 渊博的您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地理老师: 天南海北跋涉,风土人情尽览。
致物理老师:您在教室内外,做功出力,放电发光。
(其他学科略,本题开放灵活,请酌情评判,能突出老师的学科特点即可)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充。根据题干可知,对联是赞美老师的,要求补写的是表示数量的字。横批根据老师职业的特点,可想到“百年树人(百年树人,意思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上联表现老师的清贫,可想到“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多用于比喻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启迪千秋智慧”,下联表现老师的职业特点,可想到“三尺讲台”。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个性留言的拟写。阅读所给的示例,可以看出所谓的“个性留言”,就是要能突出老师的学科特点,做到与众不同。如写给语文老师,要用语文学科里的知识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示例:
致音乐老师:无论我们怎样纵情歌唱,都唱不完您的辛勤教导。
致美术老师:无论我们怎样挥毫泼墨,都画不出您的殷殷教导。
35.(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来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纱灯的制作和组装。
此次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概念,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了保护非遗的种子。
(1)上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2)仿照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 、 ;冬至暝(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答案】
(1) 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有创新(或无为非遗之花绽放在大学校园)。
(2) 元宵节游龙灯 寓意人丁兴旺 迎祥纳福
【详解】
(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要能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
本题可以根据第一句话“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朱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拟写新闻标题:无为非遗之花绽放在大学校园;
也可以结合第二段的“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拟写新闻标题: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有创新。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句子“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元宵节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可知,第①空应填一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第②空填的是①空里的习俗的寓意,句式是:“……节……,寓意+两个四字词语”。
示例: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五谷丰登,步步高升。
36.(2022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学习了《蝉》之后,8(2)班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认识“虫”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从演变过程看,“虫”最早应该属于 文字。
(2)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
“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
(3)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陈亮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排比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 , ; , 。昆虫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答案】
(1)象形
(2)惊蛰,惊蛰过后,天气变暖,或有春雷,将蛰伏的动物们惊醒,它们要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3)蟋蟀的弹琴, 把我引到了乐曲悠扬的音乐殿堂; 蜜蜂的忙碌, 让我了解了分工精细的和谐家族;蜘蛛的专注,让我惊叹于构建精美的“网络世界”;蜻蜓的轻捷,让我沉醉于凉风习习的夏日河畔。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结合图片可知,甲骨文和金文的“虫”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可见,“虫”最早应该属于象形文字。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与“蛰”相关的一个节气是惊蛰。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3)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要先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本题要围绕“有趣的昆虫”的主题,内容上,要写出对昆虫的了解;形式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蝴蝶的舞姿,把我带入了美妙翩跹的舞蹈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人教八上语文
期末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2023秋统编八上语文 考点特训
仿写 续写 补写
综合性学习
仿写、续写、补写语句
1.(2023上·重庆南川·八年级统考期末)
续写句子,保持前后语气通顺、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都说,好人是蜡烛,照亮他人,毁灭自己。我却希望,好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好人是太阳,光照大地,永存自己。
好人是电灯泡,照亮别人,不灭自身。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例句是“好人是,他人,自己”的形式。结合“我却希望”可知,第三个分句语意要与“毁灭自己”相反。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保持语气通顺、语意连贯、句式整齐,符合语境。
示例:好人是电热器,温暖别人,长留自己。
2.(2023上·重庆·八年级西南大学附中校考期末)
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选项:雁、子规、鹧鸪、黄鹂、乌鸦、莺
示例:燕子。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答案】示例:
子规。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读到了子规啼叫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牵挂。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联系“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可知,仿写要符合“我从‘……(含有鸟的诗句)’中,读到了……(偏正短语),以及诗人对……(对象+并列短语)”的形式。
示例:雁。我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读到了大雁的孤独,以及诗人对家乡热爱和思念。
鹧鸪。我从“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读到了鹧鸪的凄凉,以及诗人对世事的观察与慨叹。
黄鹂。我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读到了黄鹂的欢快,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乌鸦。我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读到了乌鸦归家的温暖,以及诗人漂泊天涯的孤独和寂寞。
莺。我从“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中,读到了莺的欢快,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3.(2023上·重庆·八年级重庆一中校考期末)
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示例: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青山、田野、炊烟,尽收眼底。
思乡诗是羁旅游子心中的一缕乡愁,忧伤而绵长,明月、青江、夕阳,魂牵梦萦。
送别诗是 。
边塞诗是 。
【答案】
送别诗是好友佳人手中的一杯浊酒,浓烈而悲壮,大江,枯叶,孤雁,独帆,醉人心弦。
边塞诗是边关将士腰间的一柄长剑,锋利而尖锐,大漠,孤烟,城墙,黄沙,映入眼帘。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观察例句的句式、结构以及手法。
示例:
①送别诗是码头江水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②边塞诗是大漠沙场里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4.(2023上·重庆铜梁·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如果你要写月,就不能只写月。你要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你要写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你要写 ,你要写 ……
【答案】
示例: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惆怅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豪迈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照划线句,用诗人+诗句+形容词的句式仿写。
示例: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愁绪;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恬淡。
5.(2023上·重庆大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描述人或事物时,有时故意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这一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一:傍晚时分,风大得把大地都揭了一层皮。
示例二:今天真冷啊,我都快冻成冰了。
备选词语:烈日 目光 花香 寒风
【答案】示例:
烈日当空,我感觉自己都快要蒸发了。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其特点即可。
示例一:他的目光灼灼,仿佛要把我看穿,看透。
示例二:花朵肆意绽放,花香弥漫,我几乎都要在迷倒在花丛中。
示例三:寒风凛冽,吹在身上,骨头都是疼的。
6.(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果你发现某人有与你自身相似的优点或成就,那你应该非常慷慨地对其大加赞赏。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因为别人被你赞赏之处要么比你出色,要么比你逊色。如果他比你逊色而受到夸奖,那你就更加值得夸奖; ,那你就更不值得称颂。
【答案】如果他比你出色而未受到称颂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本语段共有三句话,第二句说,赞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第三句,分两种情况分析为什么赞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可见本语段围绕要赞赏别人展开。
空白横线前有分号,表明与前一句是并列关系,前一句假设“他比你逊色”,这一句就应该假设“他比你出色”。由前一句“你更加值得夸奖”,及空白横线后一句“你更不值得称颂”可知第二空应当填“如果他比你出色却没有受你夸奖”。依此分析,对句子进行修饰表达即可。
7.(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参照画线句,从《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任选两个,补写句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 ;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
【答案】
张学良沉着发动“兵谏”,刚正不阿 贺龙带领人民完成革命,出生入死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根据题意,选取符合条件的人物,叙述人物事迹,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简述人物的事迹,然后用四字短语概括其突出精神)补写句子即可。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示例:
徐海东领导发动“年关暴动”,矢志报国;
邓发积极参加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
8.(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叶子会青翠欲滴; ,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整体形态会绰约生姿。
【答案】
示例:如果叶子不漂亮 也许枝干会笔直挺拔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根据前句“如果花不漂亮,也许叶子会青翠欲滴”,结合后句“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可知,应围绕着“叶子”和“枝干”来写。依照画线句的格式,语义相关,言之成理即可。如:如果叶子不漂亮,也许枝干会直入云霄。
9.(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校联考期末)
仿照示例,补写两个句子,使文段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春,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万物复苏的欢愉,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百花凋零的感伤;夏, , ;秋,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硕果累累的喜悦,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的哀愁;冬, , 。
【答案】
既可以给人们带来挥汗如雨的畅快, 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烈日炎炎的烦躁。 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白雪皑皑的澄净, 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天地苍茫的凄寒。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伤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内容上,题于要求续写两个句子,且与画线的向子语意连贯,根据示例句式,可知所仿写的句式“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并且可知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都要符合该季节的特点,但要先展现季节的优点,后展现相同季节的缺点。
示例:夏,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蓬勃热烈的生长,也可以带来倾盆大雨的恐惧;秋,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硕果累累的丰收,也可以带来百花凋零的衰败;
10.(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全语句,使上下两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5字)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 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答案】同情心(填“同情”亦可)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
根据首段中的“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可知,首段提到了三种支配我一生的情感:爱情、知识与同情心。
空白处前句提到了爱情和知识。故空白处可填:同情心。
11.(2022上·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
色彩,是植物的盛装,也是季节的语言。请你参考示例,写一段展示秋天的话。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不限。
示例:夏天,石榴花开了,橙红的花朵星星点点地缀满了整棵树,恰似美丽的宝石镶满绿色的屏。
【答案】
示例:深秋时节,枝头的黄叶一夜之间被秋风吹走,漫山遍野,仿佛铺上了一张黄色的地毯。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通过写事物的色彩展示秋天的特点,句式不限。
示例:到了秋天,园中的柿子树上满是熟透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又如晶莹剔透的红宝石闪烁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望过去,整个树冠像火一样,带给人无限的喜悦和暖意。
12.(2022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 。所谓正,反映在书法上是法度正、气韵正、思想正;所谓大,反映在书法上是气象宏阔、书风雄浑。书法作品中能否生成正大气象,关键在于书法家的思想人格和创作格局。书法家思想人格正大,才能成就书法的风骨;书法家创作格局正大,才能在严守法度的基础上,于大疏大密、变化统一、平正险绝的节奏中创造大境界,给人积极向上的审美熏陶。
【答案】示例:必定有正大气象(意对即可)
【详解】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根据后文的“所谓正”“所谓大”“书法作品中能否生成正大气象”可补写为:必定有正大气象。
13.(2022上·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下面的示例,选取所给的材料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像初升的太阳,人生的童年充满快乐。
材料:深邃 豪情
像脱缰的野马 像瑰丽的晚霞
激情澎湃 经验丰富 历经沧桑 乐观自信
【答案】
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像脱缰的野马,人生的青年充满豪情。(或历经沧桑,经验丰富,像瑰丽的晚霞,人生的老年充满深邃。)
【详解】本题考查续写句子。首先要将提供的材料按照“豪情”、“深邃”进行分类,属于“豪情”的有:“像脱缰的野马”、“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属于“深邃”的有:“像瑰丽的晚霞”、“历经沧桑”、“经验丰富”。这两个词写出了人生的青年、老年体验,然后按照例句句式“四字短语或成语,四字短语或成语,像……,人生的童(青、老)年充满快乐(豪情、深邃)”仿写,注意语意连贯。
故答案为:(1)激情澎湃,乐观自信,像脱缰的野马,人生的青年充满豪情。(2)历经沧桑,经验丰富,像瑰丽的晚霞,人生的老年充满深邃。
14.(2022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
“重庆不但三日被炸,四日及昨日亦俱遭空袭,热闲市街毁十之六七,死伤至五六千人,电厂水厂俱被破坏……惨状不可描摹。敌人此恐怖手段,意在控我之抗战意识,令人痛恨,善终日为之不宁。”
——叶圣陶于1939.5.6记重庆被轰炸后的惨状
“开始重读《说文解字》,准备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复习日文。读吕叔湘的《中国现代语法》,在日期内必须研究一些古典著作。每周用两天写文章,一天备课。其余时间用来阅读,必须读闻一多的《楚辞注释》,相信我会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饱受胃病折磨的朱自清于1942.6.29记
读名人日记:不仅可以了解名人生活,还可以体会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精神。请阅读以上两则名人日记,任选其中一则,采用下面的句式,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阅读 (选作者)的日记,我不仅 ,而且 。
【答案】
示例(一):叶圣陶 了解到日军疯狂轰炸重庆的惨烈景象 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日军愤恨,对重庆军民遭受迫害的巨大悲痛。
示例(二):朱自清;了解到朱自清先生的阅读与学习计划;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律精神
【详解】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按题目的要求,结合所给的形式,言之成理即可。如:阅读朱自清的日记,我不仅了解了朱自清先生对自己工作和学习的安排,而且也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的勤学不怠和严于律己。
15.(2022上·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
留心观察,常见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哲理。请仿照例句选择两个词语,写两个寓理于物的句子,句式和修辞不限。
例句:尺子——正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
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
备选词语:木偶 卵石 烟花 地基
【答案】示例;木偶——没有思想,将一生受人操纵;
卵石——一旦磨光棱角,就被抛弃在滩头:
烟花——积蓄所有的力量,只为升腾时绚烂的绽放。
地基——夯实自我,扛起重任,只为让别人站得更稳。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答前,仔细观察题目要求,第一,要求写寓理于物的句子。寓理于物,是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表现手法。第二,要求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不限制句式和修辞。
木偶:指用木头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东西,无法自己行动,但可以由人在木偶关节处牵线使其产生动作。由此特点,可给出答案:没有思想,将一生受人操纵。
卵石:小圆石,尤指被流水作用磨圆的石头。由此特点,可给出答案:一旦磨光棱角,就被抛弃在滩头。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取火完成后,自己也被燃烧掉。根据此特点,可给出答案:没有摩擦,终将黯淡一生。或:哪怕燃烧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给出答案:夯实基础,才能实现更加高远的志向。
16.(2022上·湖南湘西·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划线句再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 。
【答案】
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详解】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根据示例可知应该为青春选择一个合适的喻体,突出它的积极意义,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连贯性。
示例:青春是一轮明亮洁净的月亮,洁净的月光映照着我们未来的道路。
17.(2022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统考期末)
一位同学的演讲稿开头是这样写的,请根据语境,将句子续写完整。
《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扛起了生活的苦痛和艰难;《散步》中的“我”和妻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和希望; ; ;……每个人,无论是什么角色,总有太多时候需要勇敢地扛起,才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答案】
《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扛起了命运的考验与磨练 《邓稼先》中的邓稼先扛起了民族的自信与骄傲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根据前两个分句的句式,仿写的句子应为“《……》中的……扛起了……的……”,文章篇名与人物有对应关系,语句通顺即可。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扛起了求学的曲折与艰辛。
18.(2022上·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 。
【答案】 落叶是秋天的叹息 飞雪是冬天的舞步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根据季节的特有的特点并运用“……是……”句式拟写即可。注意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和拟人。
示例:细雨是秋日的吟诵,白雪是冬季的诗篇。
19.(2022下·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补全下面的“书之感悟”,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如甘露,滋润我的心田,让我卸下心灵的重荷;
书, , , ;
书,像明灯,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领我走出思想的愚昧。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答案】
似朝阳, 微暖我的心房, 使我远离不安的阴霾。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要注意句子在结构上、修辞上的一致。本句运用比喻修辞,其中“书”是本体,需要保留,内容是赞美读书的意义,仿写时句子要富有诗意,与原句语言风格一致。
示例:似美酒,甜蜜我的心扉,使我品尝知识的佳酿。
20.(2022上·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 ?中国戏曲的来源,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综合。古代民间的歌舞、说唱与滑稽戏原本是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三种艺术形式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戏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戏曲的表演也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方式,② ,如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
【答案】
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怎样形成的(或:中国戏曲是怎样形成的) 最明显的就是角色的变化
【详解】考查补写语句。补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考点,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第一空,联系下文“中国戏曲的来源,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综合”的内容可知,本句是回答上文的问题,据此可补写为:中国戏曲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空,联系下文“如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的内容可知,说明了“以往”及“现在”角色的变化,据此可补写为:最明显的就是角色的变化。
21.(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请你仿照示例,写一种你所熟悉的本地传统文化。
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
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茶,
滋养着勤劳朴实的陕西人民
【答案】
示例:高亢奔放的秦腔, 如浓烈醇香的美酒, 陶醉着三秦父老。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及仿写。
陕西本地传统文化有:皮影、户县农民画、凤翔彩绘泥塑、腰鼓、陕北剪纸、陕北民歌、紫阳民歌、秦腔、大雁塔等。根据示例,使用比喻的修辞仿写。
示例:激越铿锵的安塞腰鼓,如惊天动地的雷声,震撼着黄土大地。
23.(2023上·河南开封·八年级校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卫视联手网易大话西游倾情打造的国风盛典《少年奇妙游》细节满满、看点颇多。主创严谨考究了唐代舞蹈、服饰、美食、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观众仿若置身盛世大唐;更有民乐天团还原千年古曲,特古曲与离别诗相结合,让情绪层层递进,展现不舍与离思;除此之外,还以唐代镇守边关的安西军将士为人物原型,打造出一群具有使命感、时代感的戍边将军,赞颂了边关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表达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
(1)在句末加上“形象”(2)示例:并在节目中呈现出来
(2023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各题。
【文段一】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给他谆谆教诲的藤野先生;对朱德而言,是出身佃农但______、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燥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______追寻“镭”的丈夫比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查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对朱自清而言,是那个倔强坚强,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______的父亲。
【文段二】珍惜当下,做那个为梦想而执着努力奋斗的人。①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②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③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精彩之我、丰富之我。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28.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组句子。
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示例1:生命不会在等待中自动绽放,奋斗是其阶梯。
示例2:机遇不会在渴望中自动来临,奋斗是其基石。
示例:理想不会在期盼中自动实现,奋斗是其钥匙。
29.(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题
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 (A.心旷神怡B.心悦诚服)。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 yě 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A.一脉相承B.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3)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我爱海南。爱她的高山巍峨,气势雄伟;爱她的大海汹涌,雄浑博大; , 。
(3) 示例:爱她的绿色森郁 生态美好。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分析例句,明确所写内容是爱海南的原因,句式“爱她的……,……”。注意句式、修辞、字数、内在逻辑连贯即可。
示例一:爱她的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示例二:爱她的椰韵婆娑,风景迷人。
30.(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鸿(rú)①________的深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jìn)②________润其中,汲取精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2)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
(2)示例一: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
示例二: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合题意即可)
(2)本题考查仿写,开放类试题,与前句和后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即可。
示例:为你燃起一支火把,照亮你身处的无边黑暗。
31.(2023上·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该说的都说到,没有重要遗(lòu)_______;不必说的就不说,不枝(màn) ______。孤立的一个句子有时很难判定它语法上是否正确,修辞上是否妥(tiē) ______。连贯的一段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duàn) ______言,能够写好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______,______。
(2)把文段最后画线处补写完整,使文意连贯。
(2)示例:连一段话都写不好,整篇就更不用说了。
(2)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补写的句子内容来源于文本,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补写句子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过渡)﹔既要内容上符合语言环境,也要句式上符合语言特征。
根据句意及语境综合分析,由“反之”一词可知,要补写的句子意思应该与“能够写好段,一定能写好一篇”正好相反,所以不妨补写为:连一段话都写不好,整篇就更不用说了。
32.(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字词句书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3)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写出了成长的独特感受,请你仿写一句。
(3)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3)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比喻,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句;内容上,写出对成长的独特感受(或认识)。
示例:成长如一种种美丽的颜色,让生活如画般绚烂。
33.(2022上·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去尘浊,自然胸中有丘壑。读书,让人打开封闭的心门,窥见精彩的世界;旅行,则是走出门外,在历①中开阔胸襟,提升精神境界。疫情阻拦了我们长途跋涉的脚步,就让我们来一场纸上的旅行吧!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②……跟着课本去旅行,心在路上,梦在远方!
(3)示例:跟着课本去探访文物古迹
(3)本题考查补写。
补写内容要前后连贯,联系“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可知,补写要符合“跟着课本去……(六字动宾短语)”的形式,且要体现“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内容,如:跟着课本去品味汉字魅力。
34.(2023上·河南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八年级某班在元旦之前要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词。
横批:① 年树人
上联:一支粉笔,② 袖清风,启迪③ 秋智慧:
下联:④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2)同学们要在活动结束后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的留言,给其他老师也写上一句。(选择两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写两句即可)
参考示例: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 老师:
致 老师:
(1)百 两 千 三
(2)致语文老师: 诗词歌赋,写不尽我们对您的敬仰感激。
致历史老师: 渊博的您带领我们纵览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
致地理老师: 天南海北跋涉,风土人情尽览。
致物理老师:您在教室内外,做功出力,放电发光。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充。根据题干可知,对联是赞美老师的,要求补写的是表示数量的字。横批根据老师职业的特点,可想到“百年树人(百年树人,意思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上联表现老师的清贫,可想到“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多用于比喻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启迪千秋智慧”,下联表现老师的职业特点,可想到“三尺讲台”。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个性留言的拟写。阅读所给的示例,可以看出所谓的“个性留言”,就是要能突出老师的学科特点,做到与众不同。如写给语文老师,要用语文学科里的知识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示例:
致音乐老师:无论我们怎样纵情歌唱,都唱不完您的辛勤教导。
致美术老师:无论我们怎样挥毫泼墨,都画不出您的殷殷教导。
35.(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来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纱灯的制作和组装。
此次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概念,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了保护非遗的种子。
(1)上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2)仿照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 、 ;冬至暝(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答案】
(1) 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有创新(或无为非遗之花绽放在大学校园)。
(2) 元宵节游龙灯 寓意人丁兴旺 迎祥纳福
示例:重阳节吃重阳糕,寓意五谷丰登,步步高升。
36.(2022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学习了《蝉》之后,8(2)班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认识“虫”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从演变过程看,“虫”最早应该属于 文字。
(1)象形
(2)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
“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
(2)惊蛰,惊蛰过后,天气变暖,或有春雷,将蛰伏的动物们惊醒,它们要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
(3)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陈亮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排比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 , ; , 。昆虫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3)蟋蟀的弹琴, 把我引到了乐曲悠扬的音乐殿堂; 蜜蜂的忙碌, 让我了解了分工精细的和谐家族;蜘蛛的专注,让我惊叹于构建精美的“网络世界”;蜻蜓的轻捷,让我沉醉于凉风习习的夏日河畔。
【详解】
(3)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要先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本题要围绕“有趣的昆虫”的主题,内容上,要写出对昆虫的了解;形式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蝴蝶的舞姿,把我带入了美妙翩跹的舞蹈世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仿写、续写、补写
1.(2023上·重庆南川·八年级统考期末)
续写句子,保持前后语气通顺、语意连贯、句式整齐。
都说,好人是蜡烛,照亮他人,毁灭自己。我却希望,好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2.(2023上·重庆·八年级西南大学附中校考期末)
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选项:雁、子规、鹧鸪、黄鹂、乌鸦、莺
示例:燕子。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3.(2023上·重庆·八年级重庆一中校考期末)
请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仿写,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示例: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青山、田野、炊烟,尽收眼底。
思乡诗是羁旅游子心中的一缕乡愁,忧伤而绵长,明月、青江、夕阳,魂牵梦萦。
送别诗是 。
边塞诗是 。
4.(2023上·重庆铜梁·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如果你要写月,就不能只写月。你要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你要写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好,你要写 ,你要写 ……
5.(2023上·重庆大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描述人或事物时,有时故意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这一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常见。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示例一:傍晚时分,风大得把大地都揭了一层皮。
示例二:今天真冷啊,我都快冻成冰了。
备选词语:烈日 目光 花香 寒风
6.(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果你发现某人有与你自身相似的优点或成就,那你应该非常慷慨地对其大加赞赏。赏别人就是褒扬自己,因为别人被你赞赏之处要么比你出色,要么比你逊色。如果他比你逊色而受到夸奖,那你就更加值得夸奖; ,那你就更不值得称颂。
7.(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参照画线句,从《红星照耀中国》里的人物任选两个,补写句子。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江竹筠(江姐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 ; ;航天员进入茫茫太空,舍生忘死。
8.(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叶子会青翠欲滴; ,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整体形态会绰约生姿。
9.(2023上·重庆沙坪坝·八年级校联考期末)
仿照示例,补写两个句子,使文段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春,既可以给人们带来万物复苏的欢愉,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百花凋零的感伤;夏, , ;秋,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硕果累累的喜悦,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的哀愁;冬, , 。
10.(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全语句,使上下两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5字)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 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11.(2022上·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
色彩,是植物的盛装,也是季节的语言。请你参考示例,写一段展示秋天的话。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不限。
示例:夏天,石榴花开了,橙红的花朵星星点点地缀满了整棵树,恰似美丽的宝石镶满绿色的屏。
12.(2022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 。所谓正,反映在书法上是法度正、气韵正、思想正;所谓大,反映在书法上是气象宏阔、书风雄浑。书法作品中能否生成正大气象,关键在于书法家的思想人格和创作格局。书法家思想人格正大,才能成就书法的风骨;书法家创作格局正大,才能在严守法度的基础上,于大疏大密、变化统一、平正险绝的节奏中创造大境界,给人积极向上的审美熏陶。
13.(2022上·广东江门·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下面的示例,选取所给的材料续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像初升的太阳,人生的童年充满快乐。
材料:深邃 豪情
像脱缰的野马 像瑰丽的晚霞
激情澎湃 经验丰富 历经沧桑 乐观自信
14.(2022上·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末)
“重庆不但三日被炸,四日及昨日亦俱遭空袭,热闲市街毁十之六七,死伤至五六千人,电厂水厂俱被破坏……惨状不可描摹。敌人此恐怖手段,意在控我之抗战意识,令人痛恨,善终日为之不宁。”
——叶圣陶于1939.5.6记重庆被轰炸后的惨状
“开始重读《说文解字》,准备将其作为日常工作之一。复习日文。读吕叔湘的《中国现代语法》,在日期内必须研究一些古典著作。每周用两天写文章,一天备课。其余时间用来阅读,必须读闻一多的《楚辞注释》,相信我会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饱受胃病折磨的朱自清于1942.6.29记
读名人日记:不仅可以了解名人生活,还可以体会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精神。请阅读以上两则名人日记,任选其中一则,采用下面的句式,写下你的阅读感受。
阅读 (选作者)的日记,我不仅 ,而且 。
15.(2022上·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
留心观察,常见的事物中往往包含着哲理。请仿照例句选择两个词语,写两个寓理于物的句子,句式和修辞不限。
例句:尺子——正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
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
备选词语:木偶 卵石 烟花 地基
16.(2022上·湖南湘西·八年级统考期末)
仿照划线句再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青春是 。
17.(2022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统考期末)
一位同学的演讲稿开头是这样写的,请根据语境,将句子续写完整。
《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扛起了生活的苦痛和艰难;《散步》中的“我”和妻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和希望; ; ;……每个人,无论是什么角色,总有太多时候需要勇敢地扛起,才能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18.(2022上·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下列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拟写两句,将段落补充完整。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 , 。
19.(2022下·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
请补全下面的“书之感悟”,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如甘露,滋润我的心田,让我卸下心灵的重荷;
书, , , ;
书,像明灯,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领我走出思想的愚昧。
漫漫人生路,书香伴我行。
20.(2022上·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 ?中国戏曲的来源,是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综合。古代民间的歌舞、说唱与滑稽戏原本是各自独立的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表演特色,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三种艺术形式逐渐融合到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戏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戏曲的表演也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方式,② ,如以往角色主要是按照戏曲的内容来变化,而现在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末、丑。
21.(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请你仿照示例,写一种你所熟悉的本地传统文化。
悠扬婉转的紫阳民歌,
犹如沁人心脾的清茶,
滋养着勤劳朴实的陕西人民
22.(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2022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了解海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xián( )接等情况。位于水满乡西南部的毛纳村共33户128人,这里景色优美,①(A.游山玩水 B.依山傍水),满眼碧绿,“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特殊的地理条件也造就了当地大叶种茶的味甘清甜,水满茶是这里响当当的“名片”,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572亩,小小一片茶叶变成了这里的致富“法宝”。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毛纳村随处可见载歌载舞的村民。
近年来,毛纳村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村”建设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黎族文化和热带风情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从泥巴路到柏油路;从茅草屋到高楼大厦;__________。美丽乡村毛纳村②(A.今非昔比 B.无以伦比),正努力打造未来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xián( )接 ②载( )歌载舞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仿写,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3.(2023上·河南开封·八年级校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卫视联手网易大话西游倾情打造的国风盛典《少年奇妙游》细节满满、看点颇多。主创严谨考究了唐代舞蹈、服饰、美食、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观众仿若置身盛世大唐;更有民乐天团还原千年古曲,特古曲与离别诗相结合,让情绪层层递进,展现不舍与离思;除此之外,还以唐代镇守边关的安西军将士为人物原型,打造出一群具有使命感、时代感的戍边将军,赞颂了边关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表达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023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各题。
【文段一】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给他谆谆教诲的藤野先生;对朱德而言,是出身佃农但______、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燥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______追寻“镭”的丈夫比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查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对朱自清而言,是那个倔强坚强,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______的父亲。
【文段二】珍惜当下,做那个为梦想而执着努力奋斗的人。①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②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③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成就精彩之我、丰富之我。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2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诲(huǐ) 佃农(tián) 翘首(qiào) 倔强(jué)
B.教诲(huǐ) 佃农(diàn) 翘首(qiáo) 倔强(juè)
C.教诲(huì) 佃农(tián) 翘首(qiào) 倔强(juè)
D.教诲(huì) 佃农(diàn) 翘首(qiáo) 倔强(jué)
25.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不停蹄 挖空心思 寸步难行 B.马不停蹄 殚精竭虑 寸步难行
C.不辍劳作 殚精竭虑 步履蹒跚 D.不辍劳作 挖空心思 步履蹒跚
26.将下列句子还原到【文段二】中,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最不该在奋斗路上遇难而退,悲观泄气。”
A.第①句前 B.第②句前 C.第③句前 D.第③句后
27.【文段二】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请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青年一代将不负青春,奋发前行,用蓬勃力量渲染未来华美篇章。
28.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一组句子。
梦想不会在翘首中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在滞留中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题
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zī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竹林之中,便觉神清气爽, (A.心旷神怡B.心悦诚服)。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 yě 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A.一脉相承B.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俊逸( ) 千zī( )百态 盎然( ) 陶yě( )
(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文中横线上。
(3)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我爱海南。爱她的高山巍峨,气势雄伟;爱她的大海汹涌,雄浑博大; , 。
30.(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鸿(rú)①________的深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jìn)②________润其中,汲取精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鸿(rú) ②(jìn) 润
(2)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构成一组排比句。
31.(2023上·江苏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该说的都说到,没有重要遗(lòu)_______;不必说的就不说,不枝(màn) ______。孤立的一个句子有时很难判定它语法上是否正确,修辞上是否妥(tiē) ______。连贯的一段话,正误优劣以至趣味风格都显示清楚了。几乎可以(duàn) ______言,能够写好段,一定能写好一篇;反之,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遗(lòu)
②枝(màn)
③妥(tiē)
④(duàn) 言
(2)把文段最后画线处补写完整,使文意连贯。
32.(2022上·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
字词句书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镌 刻
②芭蕉
③qǐ 丽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的旋律动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让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写出了成长的独特感受,请你仿写一句。
33.(2022上·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去尘浊,自然胸中有丘壑。读书,让人打开封闭的心门,窥见精彩的世界;旅行,则是走出门外,在历①中开阔胸襟,提升精神境界。疫情阻拦了我们长途跋涉的脚步,就让我们来一场纸上的旅行吧!跟着课本去游览名山大川,感受祖国山河雄奇壮美;【甲】_____,感受祖国文化源远流长;跟着课本去欣赏民族瑰宝,感受华夏艺术巧妙绝②……跟着课本去旅行,心在路上,梦在远方!
(1)同学们对前言中加点字的读音有争议,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壑(hé) 窥(kuī) B.壑(hè) 窥(kuì)
C.壑(hé) 窥(kuì) D.壑(hè) 窥(kuī)
(2)在前言中①②处分别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练 仑 B.炼 仑 C.练 伦 D.炼 伦
(3)请你在前言中【甲】处补写一句话,让语意更丰富。
34.(2023上·河南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八年级某班在元旦之前要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词。
横批:① 年树人
上联:一支粉笔,② 袖清风,启迪③ 秋智慧:
下联:④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2)同学们要在活动结束后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请你参考下面的留言,给其他老师也写上一句。(选择两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写两句即可)
参考示例:致数学老师:无论我们怎样加减乘除,都算不完您的无私奉献。
致 老师:
致 老师:
35.(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无为县文广新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邀请无为省级非遗项目——无为剔墨纱灯传承人来晓钟在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由纱灯展览、历史讲解、制作演示三部分组成。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地与项目传承人交流学艺,并现场参与了纱灯的制作和组装。
此次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概念,鲜活地摆在同学们的眼前,让他们最直观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落到实处,并在同学们心里播下了保护非遗的种子。
(1)上面是一则关于“非遗”活动的新闻,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
(2)仿照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辞旧岁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 、 ;冬至暝(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36.(2022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
学习了《蝉》之后,8(2)班同学们准备进行一次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认识“虫”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从演变过程看,“虫”最早应该属于 文字。
(2)了解昆虫的休息特点——“蛰”。
“蛰”即“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你能说出与之相关的一个节气及其含义吗?
(3)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陈亮同学写的一个片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排比句。
走进昆虫的世界,我领略了这个微妙世界无穷的奥秘:蝴蝶的美丽,将我带入了蝶舞翩跹的神秘王国; , ; , 。昆虫的世界,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