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2: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肇东四中2023-2024学年上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1-20为单项选择,21-25为不定项选择)
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图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大脑没有发育完善
B.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膀胱由于肌肉收缩而缩小
C.膀胱不仅是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也是排尿反射的效应器
D.人受惊吓时会出现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对脊髓有调节作用
2.某种海龟的舌尖处有两条红色突起,它在捕食时,先张开口并让舌头来回摆动,很像小虫在蠕动。这种信息传递的意义是引诱猎物,以利于捕食。海龟的这种活动属于下列哪种信息的传递( )
A.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
C.营养信息 D.物理信息
3.果树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只能运输到侧芽,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生长素的这种运输特点是( )
A.横向运输 B.极性运输
C.非极性运输 D.渗透作用
4.人体中分泌雄性激素的腺体主要是
A.睾丸 B.卵巢 C.垂体 D.下丘脑
5.下列群落类型中,属于湿地生物群落的是( )
A.森林群落 B.草原群落 C.荒漠群落 D.沼泽群落
6.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 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入大脑皮层
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胰岛素、血红蛋白、H+ B.DNA聚合酶、抗体、激素、H2O
C.血浆蛋白、Ca2+、通道蛋白、HPO42- D.Na+、葡萄糖、尿素,血浆蛋白
8.下列关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B.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以被反复利用
C.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D.只要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能发生
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病人的正常呼吸。这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体液—神经调节
10.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相反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11.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成熟
C.促甲状腺激素在腺垂体中合成 D.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
12.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能量流向植物,促进粮食增产
B.“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促进增产
C.“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作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应合理灌溉
D.“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1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发挥作用离不开信号分子
D.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
14.下列对神经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即神经纤维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C.体内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都消耗能量
15.某农场中的能量流动如图,字母A~Ⅰ代表能量,其中D和G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和H为摄入的饲料中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C+D是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A+B+C+D)×100%
C.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C+E、F+H
D.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D+E)×100%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选不全为1分,选错不给分)
16.我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序号①~⑤和⑦表示CO2的排出量或吸收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指的是CO2在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的循环
B.达到碳中和时④=①+②+③+⑤
C.④和⑥中的碳元素都以CO2形式流动
D.为了实现碳中和应增加④,减少⑦过程
17.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治沙植物应选用根系发达、叶小或退化且角质层发达的品种
C.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
D.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18.甲型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激发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B细胞等APC会对其进行摄取和加工处理
B.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并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即可增殖分化
C.机体再次接触甲型流感病毒时,记忆B细胞可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甲型流感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19.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就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B.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或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20.有机质污染越严重的水体中含有的草履虫越多,因此水体中草履虫数量的多少可以反映水体有机质污染程度。某科研小组为了调查某地A、B、C 3个湖区的水体污染程度,从3个湖区中各取水样100mL(去除所有生物),分别置于3只相同大小的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草履虫进行培养,每天定时取样并计数,以统计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第9天的显微镜计数相比,第12天取样计数时要适当增大稀释倍数
B.16天后3个烧杯中的草履虫数量都急剧下降,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关
C.图中数据显示,湖区A的污染程度最轻微,湖区C的污染程度最严重
D.若加大草履虫的初始接种量,则3个烧杯中种群数量最大值均会有所升高
二、非选择题
21.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其中D表示某种细胞的细胞内液,①②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 构成人体的内环境,其中[ ] 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图1中A与C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中含有较多的 。
(3)如果①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C需要 (填“系统”名称)协助完成。
(4)内环境稳态指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的 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22.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
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 。
(2)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 ”型。
(3)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 点左右。
2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参与的结果,是多种信息分子参与的结果。下图是人体内部分信息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字母A-F表示信息分子,①②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曾经是我国缺碘地区的一种常见地方性疾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加碘盐的普遍使用已经极少见到这种患者。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性甲状腺肿形成的可能机理: (在描述机理或过程时,请说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下同)。
(2)图中①过程表示肾小管细胞在 (C)的作用下,加强对 ;②过程表示 。
(3)信息分子E是 ,由 细胞分泌,研究发现,这些分泌细胞除了直接受到较高血糖浓度的刺激时会增加分泌外,还可在下丘脑感受较高血糖浓度刺激时,通过某些神经作用于这些分泌细胞促进其的分泌,此时的调节方式是 。
24.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下图一是荷兰科学家温特的研究实验,图二所示为胚芽鞘。
(1)甲组和乙组在实验中均起 作用。
(2)一段时间后,丙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填字母)。
A.不生长不弯曲 B.直立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
(3)生长素的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它的化学本质是 。如图二所示,生长素能从A运输到B,却不能从B运输到A,这种现象称为 运输,此过程 (是/否)消耗能量。
25.(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 、 和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2)下图N5的去向: ,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
肇东四中2023-2024学年上期末考试高二生物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B A D B D A B C A B A A D ABC AB A BCD CD
二、非选择题
21(1) ABC [C ] 组织液
(2) 蛋白质
(3)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4) (化学)成分 神经-体液-免疫
22.(1) b (2) s
(3) d b
23.(1) 缺碘时甲状腺激素(F)分泌不足,减弱了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致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增多,导致甲状腺异常增生
(2) 抗利尿激素 水分的重吸收
B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细胞因子)的作用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3) 胰岛素 胰岛B 神经-体液调节
24. (1) 对照 (2) D
(3) 吲哚乙酸 极性 是
25.(1) 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单项传递,逐级递减
(2) 呼吸作用散失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N5/N2 ×10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