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1 09: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一个古代小兵的故事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到土地制度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及土地制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体会当今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我的土地从哪里来呢? 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原始社会
1.推一推:他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
2.想一想:决定这种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原始社会
氏族公有生产力低下(二)奴隶社会1.推一推:他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
2.想一想:这个制度还有哪些特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田里不鬻(yù,卖) 。
——《礼记·王制》 从这三段材料可以看出井田制有哪些特点?(二)奴隶社会(三)春秋战国1.推一推:他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
2.说一说:井田制为什么会瓦解?私有制是如何确立的?
3.想一想:这些都会产生哪些影响?春秋战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汉书?食货志》
“依军功行宅田”(三)春秋战国:(四)封建社会1.推一推:他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为什么?
2.说一说:在封建社会,还有哪些土地制度?什么是均田制?它有哪些特点?
3.想一想:在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 ……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四)封建社会均田制 1.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
2.特点: ①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②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3.政府实施的主要目的:促进生产、增加税收。 材料一: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 陶煦《租核·推原》
材料二:(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总结1.想一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土地制度不断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一说:土地制度的变化又会产生哪些影响?我的土地哪里去了?根源:土地私有,准许买卖影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社会矛盾激化,引起农民起义。土 地 兼 并概况:从战国时期出现,以后历朝都存在土地兼并。
我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古代农民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依附关系减弱。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部曲)
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宋代:“不抑兼并”二、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古人长期认为商人在流通领域高卖低买,不事生产,其本身不创造价值,反而不利于农桑而徒分其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从秦到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2012年北京文综高考题

材料二:“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朝雍正帝

1.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一:我明洪武初,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沿海郡邑,以伪吴张士诚据宁……,暨方国珍据温、台等处,皆在海上。张、方既灭,诸贼强豪者悉航海,纠岛倭入冠。 ——《松窗梦语·卷三》
材料二:海贼郑成功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歼人暗通线索,贪图厚利,贸易往来,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清实录·顺治》
材料三: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1793年乾隆帝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
2.“海禁”和“闭关锁国”画面一:当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自诩“十全武功”,实行文字狱强化君主专制时,英法两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他们的国王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夕阳与曙光画面二:当雍正帝仍重农抑商,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早已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火车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三:当雍正颁布“抑商手谕”,乾隆津津乐道“天朝上国物产丰盈”,颁布禁海令时,西方大英帝国的舰队正进行殖民扩张,肆意横行在各大洲,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小结)1956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6年免除农业税社







福1950年土地改革稻谷丰收农民笑公务员纷纷下海还是社会主义好!(2013年重庆)1.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走进高考D(2013·全国新课标Ⅱ)2.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走进高考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