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第3课欣赏《打字机》课件+素材+音视频(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第3课欣赏《打字机》课件+素材+音视频(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1-03 16:47:13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打字机》
管弦乐 【美】安德森曲
观看并思考
1.那位音乐家演奏的是什么办公用品?
2.你们听到乐曲中发出了那些有趣的声音?
观看并思考:
1.那位音乐家演奏的是什么办公用品?
2.你们听到乐曲中发出了那些有趣的声音?
打字机
(管弦乐)
现在的打字机已经被电脑所替代,同学们很少能见到它们了。但是在电脑诞生之前,打字机的作用可是非常大,19世纪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来打字机的声音。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就是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一首世界闻名的管弦乐小品——打字机
打字机
在乐曲中,打字机发出了三种声音:有打字时敲打键盘的“嗒嗒嗒”的声音,还有 “叮”的铃声。因为,打字机是一种很古老的办公用品,他在打字的时候不能像现在的电脑一样打完一行自动换到下一行。所以,这个铃声 “叮”就是用来提醒打字员已经打满一行,要换到下一行才能继续再打了。听到铃声后,打字员就会用手把打字机头推回原始位置再打下一行,这是还会发出一个倒机声“唰——”
铃声——“叮”
敲打键盘——“嗒嗒嗒嗒”
倒机声——“唰”
《打字机》
三种声音
完整聆听乐曲《打字机》
乐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思考一:
你感觉打字员的技术是怎样的?
思考二:
完整聆听乐曲《打字机》
乐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思考一:
你感觉打字员的技术是怎样的?
思考二:
快速的
这是个打字技术很好很高超的打字员
听辨曲式结构
A
B
A’
乐曲的那两个部分是基本相同的?
思考:
三段体
A乐段
A乐段
1.铃声和倒机声出现了几次?
思考:
2.好像打出来几行字?
A乐段
1.铃声和倒机声出现了几次?
思考:
2.好像打出来几行字?
四次
四行字
A段主题旋律
8 拍
8 拍
8 拍
12拍
A段主题旋律是由三个8拍的乐句和一个12拍的乐句组成
8 拍
8 拍
8 拍
12拍
一边看着图形谱,一边听着这段主题旋律,用有趣的动作来模仿打字员使用打字机快速工作的样子吧!
表演A乐段
要求:
跟随音乐节拍,准确地完成四行打字任务。
表演A乐段
要求:
跟随音乐节拍,准确地完成四行打字任务。
B乐段
音高变化
这段旋律音高有怎样的变化?
强弱变化
这段旋律强弱有怎样的变化?
聆听感受旋律特点
B乐段
音高变化
这段旋律音高有怎样的变化?
强弱变化
这段旋律强弱有怎样的变化?
B乐段
聆听感受旋律特点
一会儿由低到高,一会儿由高到低
(起伏大)
一会儿强,一会儿弱
(变化大)
这段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旋律音高起伏很大,一会儿上行,一会儿下行。力度也是一会儿强一会儿弱。
B乐段特点
跟随音乐画一画
请同学们根据乐段旋律变化,你们认为在这一段音乐中,打字员可能已经打好了文件,又在办公大楼做什么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想象B乐段情景
A
B
C
D
欣赏文件
休息
送文件
喝咖啡
心情:刚刚打完了文件,可以休息一下了!(轻松、愉快、高兴)
A’乐段
1.打字员工作的心情变得更怎么样了?
思考:
2.乐段中那个乐句给人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
A’乐段
打字员放松片刻后,新的文件又被送来了,打字员接着忙碌了起来。所以我们又再一次听到了同第一乐段,也就是A乐段相同的旋律再次响起。打字员们又开始忙着工作啦!
1.打字员工作的心情变得更怎么样了?
思考:
2.乐段中那个乐句给人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
A’乐段
打字员放松片刻后,新的文件又被送来了,打字员接着忙碌了起来。所以我们又再一次听到了同第一乐段,也就是A乐段相同的旋律再次响起。打字员们又开始忙着工作啦!
更高兴、更兴奋、自信、激动
最后一句
表演A‘乐段
要求:
跟随音乐节拍,感受乐曲中打字员自信、激动的情绪,表演出大功告成的打字员的表情。
旋律音高越来越高
力度越来越强
这样的变化推动了整首乐曲结束在最热烈的地方
给我们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
A’乐段
A — B — A‘
跟随乐曲 完整表现
同学们,让我们化身打字员,跟随音乐完整连贯的表现一下办公大楼里打字员们繁忙热闹的工作场景吧!
跟随乐曲 完整表现
伟大的美国作曲家,最喜欢用身边的小物品、
小动物作为素材来创作音乐。无数的美国小朋友都是透过他那些生动活泼的音乐,从而爱上古典音乐。
安德森
同学们,
音乐无处不在,音乐来源于生活。
音乐家把我们生活中很普遍的声音,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变成一段很有节奏感的乐音,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内心、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那么生活中的每一件能够发出声音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美妙的音乐。
小打字员们,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现在,让我们走出办公大楼休息活动吧!
同学们,再见!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