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03 20:30:26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教学目标: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重 点:动乱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难 点:林彪集团的形成及其阴谋。江青集团的形成及其篡权活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经济形势的恶化”思考回答:
原因:1967—1968年,在全国动乱、“全面内战”的局面中, 形势迅速恶化。
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 状态、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 ”、交通阻塞、市场紧张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阅读“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思考回答:
(1)、1971年“ ”事件后粉碎了 集团。
(2)、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 。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 ,经济再度回升。
3、阅读“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思考回答: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损失约 元。由于 、 的努力,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1教育网
4、 阅读“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思考回答:
(1)、1976年 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2)、1976年9月9日, 逝世。
(3)、1976年10月粉碎“ ”,标志着“文革”结束。
二、合作探究:
1、“抓革命,促生产”是“文革”时期一个流行的口号,想一想,这样的“革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吗?
2、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文化大革命”导火线: 起止时间:
结束标志: 性质:
冤案: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受害者: 。
2、“文革”中与周恩来一起为扭转经济下滑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朱 德 B.邓小平 C.华国锋 D.叶剑英
3、1976年9月9日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朱德 D.毛泽东
4、知识闯关:基础训练1-11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