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03 17: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 型 新授课 时间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教学目标 1.掌握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结果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2.学会多个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3.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教学流程 具体内容 教学随笔
情境导入 目标展示 1.掌握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结果和巩固政权的措施。 2.学会多个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3.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 初探新知 十月革命时 间地 点领导人总指挥部目 的结 果意 义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 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材料一、二反映了俄国什么经济状况?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①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材料:俄国一战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动力的一半。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罢工不断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②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社会矛盾。 材料: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相关史事: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多万人举行了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的支持。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正在前线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③政治上: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2、地点:彼得格勒 3、目的:推翻沙皇统治 4、结果:①推翻了沙皇统治。 ②出现了两个并立政权, 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5.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练习: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 阅读课本第40页第一段,思考: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的愿望是什么?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学生总结:人民的愿望---和平 土地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不满 拒绝将土地分给农民 教师总结:④外交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列宁(1917年4月17)《四月提纲》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前线俄军进攻,妄图以战争消灭革命,但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1917年7月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要求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遭到临时政府血腥镇压,造成了400余人伤亡 ,即七月流血事件。到此,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政权完全落入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布尔什维克转入地下活动,列宁被通缉) ⑤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合作探究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阅读课本并结合地图,讲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政党: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 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合作探究三:中俄革命道路之比较 回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革命从哪里开始?采用了什么方式?)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道路不能照搬俄国,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合作探究四: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阅读课本结合下列提示,将下列信息充补完整。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时间地点内容
阅读教材,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说说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想一想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和临时政府的措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苏维埃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合作探究五:十月革命的意义 材料: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 ①对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马克思主义: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亚洲: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朝鲜三一起义(1919年)、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阿富汗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伊拉克人民反英起义(1920年)、伊朗反英武装起义(1920年) 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比属刚果班基班古运动(1921年) 拉丁美洲:阿根廷一月革命风暴(1919年)、墨西哥农民暴动(1922年) ②对世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对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限时记忆 练习巩固 必背知识清单: 十月革命时 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地 点彼得格勒领导人列 宁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目 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结 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意 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练习巩固 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B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2.“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D )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3.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D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归纳总结 拓展新知 课堂小结 政治压迫,经济落后,一战灾难爆发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苏维埃政权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双面打印,表内文字五号宋体,行距20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