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革”结束后,两个“凡事”造成思想混乱;(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基础)2.内容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
上来。我国 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
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本质 “三个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把邓小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的意义(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①指导思想:
?②建设道路:
?③社会发展阶段:
?④基本路线:
?⑤社会主义的本质:
?⑥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⑦经济体制: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
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实战演练 1997年3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
下一个中国:
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二、“三个代表”思想1.背景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信息管理中心 2.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内容本质:执政为民3.过程4.影响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的
第一代领导
集体中国革命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
和社会主义建设 实 事 求 是
独 立 自 主
群 众 路 线 使中国
人民站起来;
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的
第二代领导
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使中国
人民富起来;
开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
核心的党的
第三代领导
集体进一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与 时 俱 进向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迈进;
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
【小结】1.从中国历史来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特征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B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 ① ③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D. ① ③ ④A 3.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C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①独立自主 ②解放思想
③实事求是 ④统一战线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D延伸探究练习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答:第1次是辛亥革命;第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答: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1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答: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 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年广九又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很快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
而“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
1989年,中国的私营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请结合课本及视频回答邓小平是的回复。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