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16: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
B.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0
D.丙烷的分子球棍模型图:
2.(1分)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变化.如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 c a b B.d a b c C.d b a c D.b a d c
3.(1分)常温下,用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1000mol 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电离常数Ka≈10﹣6
B.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c(H+)+c(CH3COOH)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3COO﹣)>c (Na+)
D.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a
4.(1分)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5.(1分)常温下,向100mL 0.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MOH溶液,如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
B.滴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mL时,(M+)>(A﹣)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K点时,则有c(MOH)+(M+)=0.02mol/L
6.(1分)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ⅡA族元素或是He
C.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
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
7.(1分)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
B.每生成22.4 LCl,便产生2 mol NaOH
C.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D.电解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8.(1分)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
C.在光照下,其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D.它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9.(1分)标准状况下电解200mLNaCl、CuSO4的混合溶液,阴阳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c(CuSO4)为(  )
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10.(1分)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蔗糖 B.二氧化硫 C.水 D.镁条
11.(1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4mol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4.48L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6NA
C.116gFe3O4被完全还原为Fe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50mL18mol 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数为1.8NA
12.(1分)关于CCl2F2(商品称为氟里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四面体结构 B.是平面正方形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是一种无机物
13.(1分)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P2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mX(g)+nY(g) 2Z(g)+W(s)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1>P2
B.m+n=2
C.m+n=3
D.P1、P2下平衡常数相同
14.(1分)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a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H=﹣2a KJ/mol
B.2SO2(g)+O2(g)2 SO3(g);△H=﹣a KJ/mol
C.SO2(g)O2(g) SO3(g);△H=a KJ/mol
D.SO2(g)O2(g) SO3(g);△H=﹣2a KJ/mol
15.(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2:1
B.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为2:1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D.0.2mol/L与0.1mol/L醋酸中c(H+)之比为2:1
16.(1分)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海水)铁腐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17.(1分)已知下列数据
Fe(s)O2(g)=FeO(s)△H1=﹣272kJ/mol
2Al(s)O2(g)=Al2O3(s)△H2=﹣1675kJ/mol
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H3的是(  )
A.+859kJ/mol B.﹣859kJ/mol
C.﹣1403kJ/mol D.+1403kJ/mol
18.(1分)下面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 子中氢原子活泼
B 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 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C 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 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
D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A.A B.B C.C D.D
19.(1分)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 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的电离程度:c点大于d点
B.ROH溶液由a点到b点时,变大
C.pH=10时,MOH和ROH溶液中,c(M+)>c(R+)
D.lg2时,MOH和ROH两种溶液中,水电离的c(OH﹣)的比值是1:10
20.(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二氧化碳溶于水和干冰的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C.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21.(1分)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2O3 ③Na2CO3 ④NaHCO3 ⑤NaHSO4 ⑥Al (OH)3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22.(1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中国研制成功的全球唯一的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是数亿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神药”,结构如图所示.目前售价每克225美元,世界年产量15吨,是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供不应求.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烃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分子式是C15H22O5
二.推断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23.(13分)聚酯纤维(pBT)特别适用于制作游泳衣、体操服、弹力牛仔服、医疗上应用的绷带等高弹性纺织品.A、D为石油化工产品,以二者为原料可以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BT).其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①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
②D的产是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③醛分子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个峰.
(2)工业上获得D的主要途径是    .
(3)F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G的名称为    .
24.(11分)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
(2)A、B、C三点,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的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   
②   
③   .
25.(11分)由铜片,铁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铜片上放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铁片上无气体产生),硫酸恰好反应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的正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2)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哪一种,消耗的质量是多少?(要求要有计算过程)
(3)有多少电子通过了导线?(同上)
(4)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同上)
26.(10分)无机盐A(仅含两种元素)可通过单质B与Ca(OH)2浊液共热的方法来制备,某同学为探究A的组成和性质,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图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气体C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52g L﹣1,气体D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A的化学式为   。
(2)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7.(10分)如图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玻璃管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作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2)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
(3)试管C中放的是蒸馏水,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28.(13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2(g)+3H2(g) 2NH3(g)△H,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E1>0,E2>0),图中E1代表的意义是   ,
反应热△H的表达式为   (用E1,E2表示)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A所示:
①图B是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氧率,由图综合考虑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   、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对应的脱氧率如图C所示,脱氧效果最佳的   
(3)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CO2(g) H2O(g)+CO(NH2)2(I)△H,在一个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发生上述反应,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4)尿液也能发电。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用这种电池直接除去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其工作原理为2CO(NH2)+3O2=2N2+2CO2+4H2O.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9.(10分)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由乙烯得到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成千上万种有用的物质。根据图示装置,将含有杂质的乙烯通入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试管c中装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试管c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4)做乙烯燃烧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填标号)。
①聚乙烯(PE)
②光导纤维
③聚四氟乙烯(PTFE)
④聚丙烯(PP)
⑤聚氯乙烯(PVC)
⑥石墨纤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6)比乙烯多一个碳原子的一种烯烃可以用来制取塑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的化学名称为    ,其链节为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门一中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结构式:
B.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
C.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0
D.丙烷的分子球棍模型图:
【解答】解:A.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含有4个C﹣H键,其结构式为:,故A正确;
B.异丁烷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2,故B正确;
C.烷烃通式为CnH2n+2,则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2,故C错误;
D.原子之间为单键,主链有3个碳原子,氢原子数为8个,符合丙烷的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2.(1分)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变化.如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 c a b B.d a b c C.d b a c D.b a d c
【解答】解: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所以a的活动性大于b;
金属和相同的酸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反应剧烈,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溶液中,d比a反应剧烈,所以d的活动性大于a;
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铜。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c;
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故选B。
3.(1分)常温下,用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1000mol 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电离常数Ka≈10﹣6
B.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c(H+)+c(CH3COOH)
C.a点对应的溶液中:c (CH3COO﹣)>c (Na+)
D.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a
【解答】解:A.根据图知,未加NaOH溶液时,0.1000mol/L醋酸溶液的pH值接近为3,则该溶液中c(H+)≈10﹣3mol/L,CH3COOH电离程度较小,则c (CH3COO﹣)≈c(H+)≈10﹣3mol/L、c(CH3COOH)≈0.1000mol/L,醋酸电离平衡常数Ka10﹣5,故A错误;
B.b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 (CH3COO﹣)=c (Na+)+c(H+)、存在物料守恒c (CH3COO﹣)+c(CH3COOH)=c (Na+),所以存在c(OH﹣)=c(H+)+c(CH3COOH),故B正确;
C.a点溶液pH<7,则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 (CH3COO﹣)=c (Na+)+c(H+),则c (CH3COO﹣)>c (Na+),故C正确;
D.酸或碱抑制水电离,且酸或碱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CH3COO﹣促进水电离且c (CH3COO﹣)越大,水电离程度越大,a点溶质为醋酸钠和醋酸、b点溶质为醋酸钠且c(CH3COONa):a点<b点,则水电离出来的c(H+):b>a,故D正确;
故选:A。
4.(1分)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解答】解:A.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甲醇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根据电池反应式知,充电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增大,故B错误;
C.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CO32﹣+6H2O,故C错误;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1mol×(4+2)=6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B。
5.(1分)常温下,向100mL 0.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MOH溶液,如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
B.滴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mL时,(M+)>(A﹣)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K点时,则有c(MOH)+(M+)=0.02mol/L
【解答】解:A.0.01mol L﹣1HA溶液中pH=2,则HA是强酸,N点时溶液呈中性,MOH的物质的量大于HA的物质的量,说明MOH是弱碱,故错误;
B.100mL 0.01mol/L 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溶液50mL,反应后溶液中是MA溶液,c(A﹣)>c(M+),故错误;
C.N点溶液呈中性,K点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抑制水电离,所以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故正确;
D.在K点时混合溶液体积是碱溶液的2倍,根据物料守恒结合溶液体积变化知,c(MOH)和c(M+)的和是原来MOH浓度的一半,故错误;
故选:C。
6.(1分)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该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ⅡA族元素或是He
C.最高化合价一定为+2价
D.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
【解答】解: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可能为稀有气体He,也可能为第ⅡA族元素,如Mg,还有可能为副族元素,
A.可能为金属元素,如He为零族元素,为非金属,故A错误;
B.可能为ⅡA 族元素或是 He,故B错误;
C.可能为第ⅡA族元素,最高化合价可能为+2 价,故C错误;
D.可能为稀有气体He,也可能为第ⅡA族元素,如Mg,还有可能为副族元素,所以无法确定属于哪类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7.(1分)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
B.每生成22.4 LCl,便产生2 mol NaOH
C.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D.电解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解答】解:A、右边是阴极区,发生2H++2e﹣=H2↑,所以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故A错误;
B、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2,生成1mol氯气时,同时产生2molNaOH,因为温度和压强未知,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阴极生成OH﹣,且Na+向阴极移动,阴极区生成NaOH,为增强导电性,则从B口加入稀NaOH(增强导电性)的水溶液,故C正确;
D、电解生成氢气和氯气,电解一段时间后加适量HCl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盐酸中有水,故D错误;
故选:C。
8.(1分)如图是立方烷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B.其二氯代物有三种
C.在光照下,其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D.它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答】解:A.立方烷整个分子的结构是立方体形,且分子结构是对称的,只有1种氢原子,立方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A正确;
B.立方烷二氯代物有3种:两个氯原子在立方体同边有一种情况,两个氯原子的位置在对角有两种情况,所以同分异构体有三种,故B正确;
C.在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不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苯乙烯的分子式与立方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C。
9.(1分)标准状况下电解200mLNaCl、CuSO4的混合溶液,阴阳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c(CuSO4)为(  )
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解答】解: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阳极发生2Cl﹣﹣2e﹣=Cl2↑、4OH﹣﹣4e﹣=O2↑+2H2O,阴极发生Cu2++2e﹣=Cu、2H++2e﹣=H2↑,结合图可知,Ⅰ为阴极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Ⅱ为阳极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
①由图可知,产生氯气为224mL,则由2Cl﹣﹣2e﹣=Cl2↑可知,n(NaCl)2=0.02mol,所以c(NaCl)0.1mol/L,
Ⅱ曲线中由t2时生成氧气为112mL,n(O2)0.005mol,则共转移电子为0.02mol+0.005mol×4=0.04mol,
根据电子守恒及Cu2++2e﹣=Cu可知,n(CuSO4)0.02mol,所以c(CuSO4)0.1mol/L,
故选:A。
10.(1分)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蔗糖 B.二氧化硫 C.水 D.镁条
【解答】解:A.蔗糖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水能电离出离子微弱的导电,所以水是电解质,故C正确;
D.镁条为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11.(1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4mol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4.48L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6NA
C.116gFe3O4被完全还原为Fe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50mL18mol 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H+数为1.8NA
【解答】解:A.铜遇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NO2↑+2H2O,4molHNO3完全生成2mol二氧化氮,但随反应进行,硝酸逐渐变稀,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故生成NO2的分子数小于2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4.48L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mol=0.4NA,故B错误;
C.116gFe3O4被完全还原为Fe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mol=NA,故C正确;
D.18mol L﹣1的H2SO4为浓硫酸,浓硫酸中水少,硫酸不能完全电离,故D错误;
故选:C。
12.(1分)关于CCl2F2(商品称为氟里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四面体结构 B.是平面正方形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是一种无机物
【解答】解:A、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则氟利昂﹣12中氯原子、氟原子不同,正四面体结构被压缩,为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
B、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则氟利昂﹣12中氯原子、氟原子不同,正四面体结构被压缩,为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该化合物是甲烷的取代产物,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氟利昂﹣12中氯原子、氟原子不同,正四面体结构被压缩,为四面体结构,因此结构只有一种,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氟里昂﹣12CCl2F2属于卤代烃,是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13.(1分)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P2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mX(g)+nY(g) 2Z(g)+W(s)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1>P2
B.m+n=2
C.m+n=3
D.P1、P2下平衡常数相同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所以P1>P2,故A正确;
B.加压,平衡向着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总当反应物气体的总体积等于生成物气体的体积,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图象显示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总体积等于生成物气体的总体积,即m+n=2,故B正确;
C.该反应图象显示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即m+n=2,故C错误;
D.该图象表示相同温度下,压强为P1、P2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因温度未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14.(1分)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a KJ,此时测得SO2的转化率为50%,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H=﹣2a KJ/mol
B.2SO2(g)+O2(g)2 SO3(g);△H=﹣a KJ/mol
C.SO2(g)O2(g) SO3(g);△H=a KJ/mol
D.SO2(g)O2(g) SO3(g);△H=﹣2a KJ/mol
【解答】解:将2mol SO2、1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akJ,此时测得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实际发生反应的二氧化硫为1mol,1mol二氧化硫全部反应放热aKJ,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2SO3(g)△H=﹣2akJ mol﹣1或SO2(g)O2(g) SO3(g)△H=﹣a kJ mol﹣1;
A.选项中的热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故A正确;
B.选择中热化学方程式,焓变值应为:﹣2a kJ mol﹣1,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值为负值,故C错误;
D.选择中热化学方程式,焓变值应为:﹣a kJ mol﹣1,故D错误;
故选:A。
15.(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2:1
B.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为2:1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D.0.2mol/L与0.1mol/L醋酸中c(H+)之比为2:1
【解答】解:A、硝酸是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之比依据溶液中pH计算,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10﹣2:10﹣1=1:10,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水解,Na2CO3溶液中c(Na+)与c(CO32﹣)之比大于2:1,故B错误;
C、一元酸和一元碱任意比混合,不论酸碱强弱,溶液中一定存在电荷守恒,c(H+)+c(M+)=c(OH﹣)+c(A﹣),故C正确;
D、醋酸是弱电解质,浓度不同电离程度不同,0.2mol/L与0.1mol/L醋酸中c(H+)之比一定不是2:1,故D错误;
故选:C。
16.(1分)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海水)铁腐蚀最快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图知,C、D装置是原电池,在C中,金属铁做负极被腐蚀,D中金属铁作正极被保护,A、B装置是电解池,在A中,金属铁做阳极被腐蚀,B中金属铁作阴极被保护,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所以在A中,金属铁的腐蚀速率最快。
故选:A。
17.(1分)已知下列数据
Fe(s)O2(g)=FeO(s)△H1=﹣272kJ/mol
2Al(s)O2(g)=Al2O3(s)△H2=﹣1675kJ/mol
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H3的是(  )
A.+859kJ/mol B.﹣859kJ/mol
C.﹣1403kJ/mol D.+1403kJ/mol
【解答】解:(1)①Fe(s)O2(g)═FeO(s)△H1=﹣272.0kJ mol﹣1;
②2Al(s)O2(g)═Al2O3(s)△H2=﹣1675kJ 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①×3得到:3FeO(s)+2Al(s)=Al2O3(s)+3Fe(s)△H3=﹣859KJ/mol;
故选:B。
18.(1分)下面实验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目的
A 取绿豆大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 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 子中氢原子活泼
B 取绿豆大的钠与钾分别投入水中 证明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C 将石蜡油在催化作用下,加强热产生的气 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证明产物不都是烷烃
D 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后,加新制备的Cu(OH)2,加热 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A.A B.B C.C D.D
【解答】解:A.与水中的氢原子更活泼,则与钠反应更剧烈,可通过反应现象判断,故A正确;
B.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可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故B正确;
C.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故C正确;
D.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D错误。
故选:D。
19.(1分)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 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OH 的电离程度:c点大于d点
B.ROH溶液由a点到b点时,变大
C.pH=10时,MOH和ROH溶液中,c(M+)>c(R+)
D.lg2时,MOH和ROH两种溶液中,水电离的c(OH﹣)的比值是1:10
【解答】解:A.0.10mol/LMOH的pH=13,则MOH为强碱,不存在电离平衡,c、dMOH 的电离程度相等,故A错误;
B.由可知,温度不变,则ROH溶液由a点到b点时,不变,故B错误;
C.pH=10时,两溶液中c(OH﹣)=10﹣10mol/L,则c(H+)相同,由电荷守恒可知c(M+)=c(R+),故C错误;
D.lg2时,MOH的pH=11,水电离的c(H+)=c(OH﹣)=10﹣11mol/L,ROH的pH=10,水电离的c(H+)=c(OH﹣)=10﹣10mol/L,则水电离的c(OH﹣)的比值是1:10,故D正确。
故选:D。
20.(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二氧化碳溶于水和干冰的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C.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解答】解:A.纯碱和烧碱都是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离子键,则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破坏共价键,而干冰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水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水分子挥发,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故C正确;
D.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层内碳原子间靠共价键连接,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而金刚石为共价晶体,内部只有共价键,实验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破坏了石墨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同时形成了金刚石中的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B。
21.(1分)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 ②Al2O3 ③Na2CO3 ④NaHCO3 ⑤NaHSO4 ⑥Al (OH)3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解答】解:①Al能与稀硫酸反应深层次硫酸铝与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故符合;
②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符合;
③Na2CO3 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符合;
④NaHCO3 属于弱酸酸式盐,既能与稀硫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符合;
⑤NaHSO4 属于强酸酸式盐,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符合;
⑥Al (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符合,
故选:A。
22.(1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中国研制成功的全球唯一的治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是数亿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神药”,结构如图所示.目前售价每克225美元,世界年产量15吨,是需求量的十分之一,供不应求.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烃 B.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分子式是C15H22O5
【解答】解:A、烃是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有机物,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不属于烃类,故A错误;
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十万、几百万,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该有机物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C错误;
D、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结构简式得到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D正确。
故选:D。
二.推断题(共7小题,满分78分)
23.(13分)聚酯纤维(pBT)特别适用于制作游泳衣、体操服、弹力牛仔服、医疗上应用的绷带等高弹性纺织品.A、D为石油化工产品,以二者为原料可以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BT).其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
①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
②D的产是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③醛分子间可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2 个峰.
(2)工业上获得D的主要途径是  油的裂解 .
(3)F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羟基和醛基 ,G的名称为  1,3﹣丁二醇 .
【解答】解:D的产是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则D为CH2=CH2,D氧化得E为CH3CHO,E发生信息③中的反应生成F为CH3CHOHCH2CHO,F与氢气加成得G为CH3CHOHCH2CH2OH,G发生消去反应生成H为CH2=CHCH=CH2,根据PBT的结构可知,G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2CH2OH,则C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根据转化关系,A为,A与一氯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B为,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峰,
故答案为:;2;
(2)为CH2=CH2,工业上获得D的主要途径是石油的裂解,
故答案为:油的裂解;
(3)F为CH3CHOHCH2CHO,F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和醛基,G为CH3CHOHCH2CH2OH,G的名称为1,3﹣丁二醇,
故答案为:羟基和醛基;1,3﹣丁二醇.
24.(11分)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醋酸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 .
(2)A、B、C三点,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C>A .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的c(H+)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 加固体CH3COONa 
② 加NaOH固体 
③ 加入锌粒 .
【解答】解:(1)醋酸是共价化合物,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电子,不能导电,故答案为:醋酸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不导电;
(2)醋酸是弱电解质,随着醋酸的稀释,醋酸电离程度越大,根据图片知,醋酸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则C点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最大,但是加水量增多,氢离子浓度最大的是B,故答案为:B>C>A;
(3)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溶液的c(H+)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可溶性盐、加入固体碱或加入和氢离子反应的固体物质的方法,如:加固体CH3COONa;加NaOH固体;加入锌粒等,故答案为:加固体CH3COONa;加NaOH固体;加入锌粒.
25.(11分)由铜片,铁片和200mL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铜片上放出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铁片上无气体产生),硫酸恰好反应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的正极是 铜 ,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2)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哪一种,消耗的质量是多少?(要求要有计算过程)
(3)有多少电子通过了导线?(同上)
(4)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同上)
【解答】解:(1)活泼的铁是负极,不活泼的铜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铜;2H++2e﹣=H2↑;
(2)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负极铁,根据关系式Fe~~H2↑,所以消耗铁的质量为5.6g,答:产生的气体消耗的金属是铁;消耗铁的质量为5.6g;
(3)1mol铁参加反应转移2mol的电子,所以5.6g的铁转移0.2mol的电子,答:0.2mol电子通过了导线;
(4)根据公式c0.5mol/L,答: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
26.(10分)无机盐A(仅含两种元素)可通过单质B与Ca(OH)2浊液共热的方法来制备,某同学为探究A的组成和性质,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图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气体C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52g L﹣1,气体D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A的化学式为 CaS4 。
(2)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4+2HCl=CaCl2+3S+H2S↑ 。
(3)在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过量气体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OH﹣=HSO3﹣ 。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CaS4,
故答案为:CaS4;
(2)根据流程图分析,省略的物质为氯化钙,所以CaS4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aCl2、S、H2S,由分析可知,S、H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mol:0.05mol=3: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4+2HCl=CaCl2+3S+H2S↑,
故答案为:CaS4+2HCl=CaCl2+3S+H2S↑;
(3)D为SO2,过量的SO2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故答案为:SO2+OH﹣=HSO3﹣。
27.(10分)如图所示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试管A中盛有无水乙醇,玻璃管B中装有CuO(用石棉绒作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为了提供O2,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
(2)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 ;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CuO+C2H5OHCH3CHO+H2O+Cu、2C2H5OH+O22CH3CHO+2H2O .
(3)试管C中放的是蒸馏水,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N2 .
【解答】解:(1)向试管A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为了提供O2,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故答案为:为了提供O2,使空气通过乙醇,形成乙醇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2)加热B处发生CuO+C2H5OHCH3CHO+H2O+Cu、2C2H5OH+O22CH3CHO+2H2O,观察到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
故答案为:黑色固体变红;CuO+C2H5OHCH3CHO+H2O+Cu、2C2H5OH+O22CH3CHO+2H2O;
(3)试管C中放的是蒸馏水,在实验过程中试管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从液面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N2,
故答案为:N2.
28.(13分)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N2(g)+3H2(g) 2NH3(g)△H,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E1>0,E2>0),图中E1代表的意义是 反应物的活化能 ,
反应热△H的表达式为 E1﹣E2 (用E1,E2表示)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A所示:
①图B是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氧率,由图综合考虑可知最佳的催化剂和相应的温度分别为 Mn 、 200﹣250℃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对应的脱氧率如图C所示,脱氧效果最佳的 1:1 
(3)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CO2(g) H2O(g)+CO(NH2)2(I)△H,在一个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NH3发生上述反应,恒定温度下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则A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 > B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填“>”、“<”或“=”),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7.5% 
(4)尿液也能发电。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用这种电池直接除去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其工作原理为2CO(NH2)+3O2=2N2+2CO2+4H2O.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NH2)2+H2O﹣6e﹣=CO2+N2+6H+ 
【解答】解:(1)E1代表的意义是反应物的活化能;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产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图中,E1是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吸收的能量,E2是活化分子之间的反应生成产物的能量变化,E1﹣E2是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之差,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E1﹣E2<0,
故答案为:反应物的活化能;E1﹣E2;
(2)①根据图象知,脱氢率越高越好,但Cr作催化剂时温度高于Mn,温度越高,对设备要求越高,增大生产成本,且脱氢率增大较小,所以使用Mn作催化剂较好;根据图象知,在温度为200﹣250℃或范围内间任意温度,脱氢率较高,
故答案为:Mn;200﹣250℃;
②据图象进行分析,脱氮效果最佳的1:1,
故答案为:1:1;
(3)氨气的体积分数从50%变化为20%后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点氨气体积百分含量大于B的氨气体积百分含量,说明反应正向进行达到平衡状态,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正反应速率,故v正(CO2)>v逆(CO2);
设氨气为50mol,二氧化碳为50mol,氨气消耗的物质的量x,开始氨气体积分数为50%,则
2NH3(g)+CO2(g) CO(NH2)2(s)+H2O(g)
起始量(mol) 50 50 0 0
变化量(mol) x 0.5x 0.5x 0.5x
平衡量(mol) 50﹣x 50﹣0.5x 0.5x 0.5x
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故20%,解得x=37.5mol,
故CO2的平衡转化率100%=37.5%,
故答案为:>;37.5%;
(4)由尿素燃料电池的结构可知,负极上尿素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负极反应为CO(NH2)2+H2O﹣6e﹣=CO2+N2+6H+,
故答案为:CO(NH2)2+H2O﹣6e﹣=CO2+N2+6H+。
29.(10分)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由乙烯得到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成千上万种有用的物质。根据图示装置,将含有杂质的乙烯通入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试管c中装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试管c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褪色且溶液不分层 ,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CH2+Br2→CH2BrCH2Br 。
(2)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 。
(3)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 。
(4)做乙烯燃烧实验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验纯 。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D (填标号)。
①聚乙烯(PE)
②光导纤维
③聚四氟乙烯(PTFE)
④聚丙烯(PP)
⑤聚氯乙烯(PVC)
⑥石墨纤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6)比乙烯多一个碳原子的一种烯烃可以用来制取塑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CH2=CHCH3 ,生成物的化学名称为  聚丙烯 ,其链节为  ﹣CH2CH(CH3)﹣ 。
【解答】解:(1)试管C中装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试管C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褪色且溶液不分层,
故答案为:溶液褪色且溶液不分层;CH2=CH2+Br2→CH2BrCH2Br;
(2)b中盛氢氧化钠液,其作用是洗涤乙烯;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CO2、SO2等),
故答案为: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
(3)溴蒸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的方程式为:Br2+2OH﹣=Br﹣+BrO﹣+H2O,
故答案为:吸收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
(4)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均必须验纯,
故答案为:验纯;
(5)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是①③④⑤,
故答案为:D;
(6)比乙烯多一个碳原子的一种烯烃为CH2=CHCH3,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H3,链结为﹣CH2CH(CH3)﹣,
故答案为:nCH2=CHCH3;聚丙烯;﹣CH2CH(CH3)﹣。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