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复习高频题(能力篇)
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直以来,小强总是用这样的姿势看电视,近几天他发现自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
②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
③可佩戴由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④可佩戴由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2.2022年春节期间,成都的夜景出圈了!一场场灯光秀不仅让本地人饱了眼福,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在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图),一场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视觉盛宴更是刷爆了朋友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双子塔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B.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双子塔变模糊了,是因为其像成在视网膜后面
C.游客用照相机拍摄双子塔,为了使像更大,镜头可适当靠近双子塔
D.看到灯光秀中五颜六色的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一码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图所示为市民扫描二维码时的情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时所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B.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时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二维码黑色部分能吸收所有的光
D.手机扫二维码和照相机照相原理相同
4.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哪个光学元件是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做成的(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摄像机 D.放大镜
5.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6.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蝈蝈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远离蝈蝈,增加镜头和像间距离
B.照相机靠近蝈蝈,增加镜头和像间距离
C.照相机远离蝈蝈,减少镜头和像间距离
D.照相机靠近蝈蝈,减少镜头和像间距离
7.如图是一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哪幅图的光路是错误的( )
A.B.C. D
8.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
B.u=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物体从6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15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照相机利用这一原理
二、填空题
9.在炎热的夏天不能向阳光下的某些盆栽洒水,这是因为有的植物叶片会使水凝结成圆形的水珠,如图所示,圆形的水珠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直射的阳光有 作用,会“烧糊”叶片。
10.商场经常看到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甲,镜头焦距为20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 的范围内调节。地面上漂亮的广告图案,是由 、 、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11.“十一”黄金周,小雨的爸爸驾车带一家人去郊外游玩。为了行车安全,爸爸驾车时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远处的景物,小雨爸爸的眼镜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和 (选填“凸”或“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一样的。游玩时,阳光强烈,妈妈赶紧在手臂上涂抹防晒霜,这是为了防止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
12.博物馆在陈列文物时,为增强观众的可视感,经常利用光学仪器进行辅助。图甲中,在印章下方放了一块 镜;图乙中在较小的雕塑前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的位置处放置了一个放大镜,以便观众看清小雕塑。
三、作图题
13.补全图中射向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否则不给分。
14.如图,凸透镜L的焦距为f,F为焦点,在离透镜1.5f处垂直主光轴放置一平面镜M,左侧焦点F的正上方有一点光源S,试通过作图确定在凸透镜右侧所成像点的位置,要求作出两条光路。
四、实验题
15.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 :对同一凸透镜,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次数 1 2 3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
焦距/cm 8.0 4.0
16.坤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装在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 :随着蜡烛燃烧,光屏上烛焰像的位置将往 移;
(2)实验中,他得到的像距(v)与物距(u)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如图甲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如图甲的基础上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5)若第(4)问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加一个合适的 (选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6)如图甲所示,保持凸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且不动,坤坤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都无法出现清晰的像,为了看到像,接下来的操作是 :。
五、计算题
17.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18.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请你利用所学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数学知识,计算该凸透焦距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答案:
1.A 2.C 3.A 4.B 5.A 6.B 7.D 8.C
9.凸透镜 会聚
10.20cm~40cm 红 绿 蓝
11.凹透镜 凸 紫外线
12.凸透 小于
13.
14.
15.10.0 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蓝 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16.同一高度 上 10.0 放大 投影仪 左 凹 眼睛在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17.
18.8cm<f<15c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