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铁杵成针》以文言文的形式,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课选取的是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方法需要教师引导,所以把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才能把句子读通顺。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卒”2个生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学重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根据线索猜诗人:
(1)他是唐代诗人;
(2)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想象奇特;
(3)他是浪漫主义诗人;
(4)他被人们称为“诗仙”。
2.介绍李白:(课件出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3.教师谈话:相传,李白小时候学习并不认真,十分贪玩,是什么改变了他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中一起寻找答案。
4.板题,释题:(板书:铁杵成针)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木棒。
成:磨成,做成。“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意思。
5.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1)谁想把铁棒磨成针?
(2)她的行为对少年李白有什么影响?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诗人李白对学生来言并不陌生,如果一味直白地介绍,对学生而言毫无新意。课堂伊始,采用“中国诗词大会”中根据线索猜诗人这一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有字词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技巧)一是读的速度应慢。二是停顿要得当。三应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3.指名读,师生评价。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跟随范读齐读课文。
6.根据理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此环节通过自读、范读、齐读、赛读、对子同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了句子,了解了课文大意。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课件出示):游戏——古今对对碰。将下列字与它的正确释义配对。
2.(出示自学提示)大声朗读课文,用看注释、扩词语、联系生活等方法,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含义。
3.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含义。
4.代表展示:指名说说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师生点评。
5.同桌互相交流故事内容。(课件出示):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脚下。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设计意图】此环节首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借助注释、结合插图,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疏通了文意。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四、走进人物,感受品质
1.教师: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哪个人物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再次走进文本,圈画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到他们怎样的品质?简单批注在旁边。(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代表展示:
学生1:(展示关于李白的描写)“未成,弃去”“感其意,还卒业”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知错就改,勤奋好学的孩子。
学生2:(展示关于老妇人的描写)“方磨铁杵”“欲作针”,一根铁棒要想磨成缝衣针,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教师: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老奶奶始终如一做一件事——磨铁杵。正是老奶奶的这种精神品质感动了李白,他从此刻苦努力成为了大诗人。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此环节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走进文本,圈画描写人物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品质,有效地落实了语文要素。
五、情境动画,再现故事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品质。
2.播放动画《铁杵成针》。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一方面重温故事,另一方面进一步感受人物品质。
六、深刻思辩,领悟道理
1.教师:跟着动画,我们又一次重温了故事,然而有些同学则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2.指名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理不辨不明,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判断,不论故事的真伪如何,我们都应该看到这个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设计意图】文言文短小精悍,学习文言文不仅要了解其所讲的故事,更主要的是要明白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七、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教师:这两则文言文读完了,你都掌握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呢?
2.语文园地七“语句段运用”关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选择1、2个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读一读。
八、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完成)
1.演一演:表演《铁杵成针》。
2.讲一讲: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导课环节采用“中国诗词大会”中根据线索猜诗人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避免了一味直白、毫无新意的介绍。
2.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通过自读、范读、齐读、赛读、对子同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通了句子,了解了课文大意。
3.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借助注释、结合插图,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疏通了文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4.思辨环节,通过学生畅所欲言,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发表观点时要做到有理有据。
不足之处:
本节课设计的环节较多,在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合理,在最后的拓展环节没能有效地落实本课所归纳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