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5: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是指 。
包括 和 。
可再生资源是指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 。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便能够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 和 使用。
2、(1)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
(2)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措施:
①开源:开发新材料和 (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 渠道。
②节流: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 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强针对资源的立法工作,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保护和培育
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珍惜
节约
新能源
进口
利用
土地资源
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把土地资源为 、 、 。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
难以利用的土地: 。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

耕地、林地、草地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③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地区分布不均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石山、沙漠
方位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区 主要地形类型
东部 耕地 水田(南方)
旱地(北方)
林地
西部 草地
难以利用土地
湿润区
平原 丘陵
半湿润区
平原
湿润区
山地 丘陵
干旱 半干旱
高原 盆地
干旱 半干旱
高原 盆地 山地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在 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2)在 ,建设 ,保护 。
(3)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 ,治理沙化、盐碱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
农耕
牧区
防护林
人工草场
天然草场
土地资源
土地利 用类型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_____________ 必须切实____________;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_________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
力造林,_________,永续利用
草地 _________或弃牧毁草开荒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__________,建设人工草场等
面积日益减少
保护耕地
滥伐森林
采育结合
超载放牧
划区轮牧
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可利用土地:
A:
B:
C:
耕地
林地
草地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D:
E:
F:
水田
旱地
草地
林地
沙漠(难以利用的土地)
戈壁、高寒荒漠、石山(难以利用的土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
(2)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但人均 ,其中耕地较 ,难以利用的土地较 ,后备耕地不足,而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比例 。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 ,耕地、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的 , 地区。南方耕地以 为主,北方耕地以 为主, 主要分布在山区,而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沿江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 地区。
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荒漠
不足


构成不合理
不均匀
湿润
半湿润
水田
旱地
干旱
半干旱
读我国耕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区域B表示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
(2)区域A和B大致以 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①为 林区,主要分布在 (地形)地区。
水田
水田
秦岭—淮河
0
800
东北
山地或山区
1、通常把地球上的 称为水资源。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2、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
3、北方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如,南北方农业方式差异明显,南方水田为主, 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特点 解决办法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淡水资源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严重
夏秋季降水集多,冬春降水少,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兴建水库如:三峡工程
水资源
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少,工业发达
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在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京杭运河
山东
天津
北京
天津
华北
西北
西线方案
水资源
4.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防治水污染 ①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②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③减少使用洗涤剂或清洁剂。
(2)节约用水
农业:①改变灌溉方式,废弃 ,推广 、 技术 ②改变作物品种,种植 、耗水量少的作物 ③减少 、 的使用;
工业:①工业用水 , ②降低 ,提高利用效率
③污水处理, 排放;
生活:①生活用水 ②推广 ③少使用 和 。
水资源
大水漫灌
喷灌
滴灌
耐旱
农药
化肥
重复使用
循环使用
生产耗水
达标
一水多用
节水器具
洗涤剂
清洁剂
水资源
1.水窖是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积雨水的罐状容器。“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缓解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读我国南水北调及“母亲水窖”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窖是蓄积雨水的地窖,主要解决当地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配不均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地区和 地区。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 引水,向北经过 省和河北省到达北京和天津。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附近,可依托原有水道 ,抵达位于 (河流)流域的山东和海河流域的天津等地。
时间
西北
汉江
河南
京杭运河
黄河
水资源
(5)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缺水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请根据所学将下列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资源问题→探究原因→寻求解决措施
①开源 ②兴修水库 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温带季风 ⑥跨流域调水
A ;B ;C ;D ;E ;F
(6)我国在利用水资源时存在很多问题,请列举一条: 。从某种意义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从生活角度说出一条节水措施 。






水污染
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真题链接】
1.(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由于地表形态和自然环境各异,人类利用和开发土地的方式不同。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草地④—旱地 B.①—林地②—旱地③—水田④—草地
C.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
C
2.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3.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4.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②垃圾分类投放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链接】
D
B
B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快递行业方便了生活,但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快递需大量的纸盒、纸箱,生产纸盒、纸箱的原材料主要来自( )
A.水资源 B.海洋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6.随意丢弃使用过的纸盒、纸箱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环境卫生,因此倡导大家将其投放至( )
A.
B.
C.
D.
【真题链接】
D
B
7.(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图,下列有关牡丹江市土地利用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林地为主 B.农业用地比重小
C.草地较多 D.无水域面积
8.(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中国节水标志,其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动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下列能够体现中国节水标志寓意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大量使用清洁剂
C.大面积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真题链接】
A
A
9.(2023·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北丰南缺 B.修建水库可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C.跨流域调水可解决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D.生产生活中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023·内蒙古·统考中考真题)读“我国2004—2020年能源消费占比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图中可知,2004—2020年之间,我国能源消费( )
A.石油消费占比最低 B.天然气消费占比逐渐提高
C.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减少 D.煤炭消费占比逐年降低
11.我国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不断扩大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规模②发展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类型
③取消海外进口,实现自给自足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真题链接】
D
B
B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