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日本与埃及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解析版 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日本与埃及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解析版 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15:51:00

文档简介

专题12 日本与埃及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的位置信息,应查阅( )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气候图 C.世界地形图 D.亚洲人口图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3.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1.A 2.B 3.D 4.A
【解析】1.国家涉及到行政区划,因此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的位置信息,应查阅世界政区图,故A正确;亚洲气候图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有关,故B错误;世界地形图探究的是世界各地的地形分布特征,故C错误;亚洲人口图探究的是亚洲人口分布特征及增长特征等,故D错误,故选择A。
2.依据所给地图和已学知识分析可知,本州岛工业区的阴影分布较多,故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本州岛,故B正确,故ACD错误,故选择B。
3.日本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土地价格高,国内矿产资源匮乏,资源严重依赖进口,故AB错误;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强,劳动力价格高,故C错误;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有利于工业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故D正确,故选择D。
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有利于资源的调配,提高产品的质量,有效利用基础设施,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但高度集中的工业会加剧资源的消耗、加剧环境污染等不良问题,故A正确;工业高度集中不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故BCD错误,故选择A。
【点睛】日本的国内资源匮乏,但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
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自然环境独具特色。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富山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水天数比东京多
B.东京地处山地迎风坡,富山位于背风坡
C.富山气温年较差比东京小
D.富山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较轻的原因是这里降雪较多
【答案】A
【详解】读图可知,富山位于日本海沿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冬季降水的天数比东京多,A正确,B错误;富山气温年较差比东京大,C错误;富山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较轻的原因是这里地震灾害多发,D错误。故选A。
6.(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依据“日本地形简图”及“合掌造景观图”,判断“合掌造”屋顶厚且陡的特点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哪项自然地理特征( )

A.日本森林资源丰富 B.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C.日本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 D.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丰富,积雪深厚
【答案】D
【详解】日本的“合掌造”屋顶厚且陡,其原因是“合掌造”屋顶坡度陡,夏季有利于排水,冬季有利于积雪滑落,减少积雪堆积;“合掌造”屋顶厚,冬季可以起到保暖作用,夏季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D正确;木造建筑反映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但是屋顶厚且陡的特点不能反映出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也不能反映出地震频发和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ABC错误。故选D。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九州岛多山地、丘陵,火山、地震频发。2023年4月24日,九州岛的樱岛火山再次喷发,比4月8日的两次喷发规模更大。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九州岛火山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
A.亚欧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8.要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当地政府需借助( )
A.世界政区图 B.即时卫星影像图
C.亚洲气候图 D.九州岛交通地图
9.九州岛河流( )
A.河阔水深 B.源远流长 C.短小流急 D.水流平缓
【答案】7.A 8.B 9.C
【解析】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读图可知,九州岛火山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要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当地政府需借助即时卫星影像图,B正确;世界政区图表示世界上国家以及国家行政区划的地图、亚洲气候图表示亚洲的是亚洲的气候分布示意图、九州岛交通地图反映九州岛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都不能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排除ACD,故选B。
9.九州岛是日本的四大岛屿之一,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大,水流湍急,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大和族,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8亿。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日本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汽车产量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日本占4家,欧洲3家,美国2家,韩国1家,其中日本丰田汽车全球销量最高;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7%,而中国为19%。图为日本汽车企业加工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四国岛和九州岛的沿岸B.本州岛的日本海的沿岸
C.太平洋和日本海的沿岸D.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11.2022年,日本与我国汽车生产与销售的主要差异是( )
A.汽车生产产量明显高于我国
B.生产分布更趋向于内陆地区
C.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于我国
D.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小于我国
【答案】10.D 11.D
【解析】10.读图可知,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本州岛的沿岸,A错误;日本汽车工业在日本海沿岸没有分布,BC错误:日本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D正确。故选D。
11.由材料可得知,2022年,世界汽车产量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因此中国汽车生产产量高于日本,A错误;由图可知生产分布更趋向于沿海地区,B错误;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日本占4家,中国没有,世界知名品牌数量日本大于中国,C错误;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7%,而中国为19%,因此可知,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方面,日本小于中国,D正确。故选D。
【点睛】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左图为日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右图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日本( )
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
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 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
1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土地资源丰富③科技发达④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推测日本在东南亚( )
A.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B.利用东南亚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C.开发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D.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
【答案】12.D 13.C 14.A
【解析】12.由图可以看出,日本的主要燃料严重依赖进口,但不是全部从国外进口,故A错误。日本的工业产品主要输往亚洲,出口到大洋洲的比重很小,故B错误。国内原料的供给严重不足,故C错误。无论是进口燃料还是工业产品,都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故D正确。故选D。
1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的优势是日本科技发达、资金充足;日本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不是很丰富,土地资源不足,故③④正确,故选C。
14.可以推测出,日本在东南亚的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因为东南亚的城市和 人口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故A正确。东南亚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科技并不发达,故B错误。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多保留在本国,外迁的多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故C错误。东南亚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与日本之间的联系称为“南北对话”,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出口,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日本的传统美食是( )
A.东方快餐 B.意大利面 C.寿司 D.汉堡包
【答案】C
【详解】寿司是独具日本特色的传统美食,C正确;东方快餐 不是日本的传统美食,意大利面、汉堡包多属于西式餐饮。在现代都市,日本人生活节奏很快,快餐、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已部分替代了寿司。ABD错误。故选C。
16.(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D
【详解】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主要是因为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读日本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由图中信息可知,日本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是( )
A.工业生产能力强 B.船舶制造业发达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海外侨民众多
18.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海陆分布
【答案】17.C 18.A
【解析】17.读图可知,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有利于日本发展对外贸易,C正确;工业生产能力强 、船舶制造业发达 、 海外侨民众多图中信息均未体现,ABD错误。故选C。
18.读图可知,日本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高,樱花开放时间早;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樱花开放时间晚,所以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温,A正确;日本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降水较多,南北差异不大,B错误;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差异不大,C错误;海陆分布主要是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差异,日本国土面积狭长,差异不明显,D错误。故选A。
【点睛】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因素: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利于商品集散,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重视教育;不利因素: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原料和产品大量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售到海外市场。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人口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大迁移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下图为1954~2020年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净迁移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三大都市圈所在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多火山多地震
B.有日本最大平原,农业生产规模大
C.有最大的外贸贸易港口东京与横滨
D.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0.根据以上图文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产业集聚、工资较高,人口迁入增加
B.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宜居宜购、生活便利,人口迁入增加
C.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人口迁入减少
D.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总部经济规模较小,人口迁入减少
【答案】19.A 20.B
【解析】19.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都位于本州岛,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多火山多地震,故A正确;本州岛有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日本的农业生产规模不大,故B错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是横滨港和神户港,故C错误;日本是岛国,气候深受海洋影响,本州岛主要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错误。故选A。
20.由图可知,1954~1972年是日本经济增速发展期,三大都市圈收入水平高且产业持续集聚,人口迁入增加,故A正确;大都市圈,在 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宜居性和生活便利性可能不如小城市,故B错误;1972年后,东京都市圈依靠首都的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优质生产要素,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在此集聚,人口迅速增加,而非首都的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由于总部经济规模较小,金融业和高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人口迁入减少,故CD正确。故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属于亚洲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埃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B.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
C.首都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濒临红海和地中海,气候湿润
22.埃及的国语为(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 D.拉丁语
23.西奈半岛东、西两侧的虚线分别代表( )
A.洲界、洲界 B.国界、国界 C.洲界、国界 D.国界、洲界
【答案】21.D 22.B 23.D
【解析】21.埃及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A叙述正确。埃及境内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B叙述正确。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C叙述正确。濒临红海和地中海,但两海域面积狭小,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D叙述错误。故选D。
22.埃及属于中东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埃及的国语是阿拉伯语,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3.西奈半岛东侧的分界线是埃及与以色列的国界线,西侧的虚线是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埃及共和国横跨亚、非两大洲,其领土的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邻地中海,东濒红海,隔海与沙特阿拉伯相望,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
(2023·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自2018年以来,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推动中埃文化交流与考古合作进入新阶段。5年来,中埃考古领域合作成就显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播撒友好交往的种子。完成下面小题。
24.埃及地处(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5.不属于埃及名胜古迹的是( )
A.胡夫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孟图神庙遗址 D.秦陵兵马俑
【答案】24.A 25.D
【解析】24.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是一个地跨亚洲与非洲两大洲、但属于非洲的国家,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埃及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众多文化遗产,以上四个名胜古迹中,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孟图神庙遗址位于埃及,秦陵兵马俑位于我国陕西省,排除ABC,故选D。
【点睛】埃及是一个非洲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国土面积100.1万平方公里,首都开罗,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2023·重庆·中考真题)埃及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开罗位于(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7.埃及甘蔗主产区分布在(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尼罗河沿岸 D.西部沙漠
28.右图著名古建筑是( )
A.吴哥窟 B.泰姬陵 C.卢浮宫 D.金字塔
【答案】26.B 27.C 28.D
【解析】26.根据所学知识,苏伊士运河为亚洲和非洲分界线,开罗位于非洲,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7.据图可知,埃及甘蔗主产区分布在尼罗河沿岸,河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正确;甘蔗主产区距红海和地中海较远,西部沙漠缺少水源,不适合甘蔗分布,ABD错误。故选C。
28.根据所学知识,右图著名古建筑是金字塔,D正确;吴哥窟属于柬埔寨, 泰姬陵位于印度, 卢浮宫位于法国,ABC错误。故选D。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茫茫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分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9.撒哈拉沙漠南北两侧的人种分别为( )
A.黑种人白种人 B.黄种人黑种人 C.白种人黑种人 D.黄种人白种人
30.我们发现埃及的传统民居大多窗户较小、墙体较厚,主要原因是( )
A.体现撒哈拉文化 B.防寒保暖 C.防热防风沙 D.防雨水渗入
【答案】29.A 30.C
【解析】29.在非洲,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非,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埃及的气候炎热干燥,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体高而厚、门窗小,防止风沙进入,不需要防寒、防雨水,C正确,BD错误;并不是为了体现撒哈拉文化,A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交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它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D.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32.棉花是一种旱地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图中棉花沿尼罗河谷地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丰富 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答案】31.A 32.B
【解析】31.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正确,B错误;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往西欧和美国的重要海上通道,CD错误。故选A。
32.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虽然热量丰富、光热充足,但降水稀少,尼罗河河水的灌溉成为棉花生长的必要条件,故B正确;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点睛】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地势低平,因此埃及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埃及的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长绒棉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
(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区域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①海洋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该海洋或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彼此张裂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彼此张裂
34.图示区域的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沿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C.河流沿岸水陆交通方便
D.河流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答案】33.C 34.D
【解析】33.读图分析,①为红海,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地带,随年份的推移,面积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4.读图分析,图示区域位于西亚与北非,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促进了城市起源,D正确;图示区域河流沿岸地区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A错误;地形平坦不是图示区域的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B错误;图示区域河流沿岸水运便利。C错误。故选D。
【点睛】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板块处于运动中,一般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于板块交界的地带。
(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历史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埃及通过修建纳赛尔水库成功治理了尼罗河水患。读“埃及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埃及( )
A.位于西半球 B.横跨亚欧两大洲
C.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D.居民大多说阿拉伯语
36.该国大多数城市(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经线分布 D.沿国界分布
37.纳赛尔水库在解决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是( )
A.防洪 B.净化水体 C.发电 D.调节气候
【答案】35.D 36.B 37.A
【解析】35.埃及位于东半球,A错误。横跨亚非两大洲,B错误。埃及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C错误。大多说阿拉伯语,D正确。故选:D。
36.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沙漠之国,除其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外,剩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惟一的地表水源,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也是其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的地区,图中 代表城市,呈条带状沿河分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7.纳赛尔水库具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在解决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问题上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A正确。净化水体、 发电、 调节气候与防止洪水泛滥没有太大关系,BCD错误。故选:A。
【点睛】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留下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庙等著名古迹,其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021·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势低平,也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读“尼罗河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尼罗河是世界上( )
A.水量最大的河流B.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最长的河流 D.含沙值最大的河流
39.埃及居民主要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40.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灌溉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38.C 39.A 40.D
【分析】38.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C正确;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A错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B错误;世界上含沙值最大的河流是黄河,D错误;故选C。
39.埃及位于北非,以白色种人为主,A正确;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B错误;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C错误;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D错误;故选A。
40.由材料可知,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地形平坦,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洪水过后留下一层厚厚的土壤,土壤肥沃,尼罗河沿岸地处沙漠地带,水源短缺,尼罗河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灌溉便利,①②④符合;尼罗河沿岸位于沙漠地带,降水少,三角洲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③不符合;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尼罗河下游属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水为沿岸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泥土,促进了沿岸农耕业的发展。
二、解答题
41.(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识区域知工业】下图为日本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 ,被称为“硅岛”的是B 。
(2)日本两大对外贸易港口是C 、 。
(3)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 等。
(4)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数字符号填人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石油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④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E F G H
【答案】(1) 本州岛 九州岛
(2) 神户 横滨
(3) 电子 汽车或者钢铁、造船、化学、机械等
(4) 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产品主要出口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分析】本大题以日本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日本的国土构成、城市、工业和工业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详解】(1)据图可知,A为日本最大岛屿本州岛;而九州岛被称为“硅岛”,对应B。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大对外贸易港口。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工业发达,其主要工业部门包括:电子工业、汽车、造船、化学、机械等。
(4)由于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短缺,其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其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靠出口,故其进出口产品都需要依赖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所以E对应①,F对应②(F也可对应②,E也可对应①);而太平洋沿岸多港口分布,则其工厂可以靠近码头,交通便利;沿海城市因为分布有港口和众多工厂,集中了较多人口,所以这些城市是该国国内最大的产品消费地,所以G对应③;又由于沿海地区平原集中,便于填海造陆发展城市化;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港口条件优越,使得巨型船舶也可以停靠,故H对应④(G也可对应④,H也可对应③)。以上条件使得日本的工业经济效益较高。
42.(2023·重庆·中考真题)2023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多数国家反对,决定执行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计划,这将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破坏。完成下列各题。

(1)福岛核电站濒临 洋,曾经为日本提供大量 (填“电能”或“风能”)。排放的核电站污染水将首先污染 (填“海洋渔业”或“海底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 (填“进口”或“出口”),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运输。
【答案】(1) 太平 电能 海洋渔业
(2) 进口 水路
【分析】本题以福岛核电站位置示意图为材料,共设2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日本的地理位置、工业发展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根据福岛核电站位置示意图,可以判断出福岛核电站濒临太平洋,该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因此福岛核电站曾经为日本提供大量电能。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计划,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破坏,排放的核电站污染水将首先污染海洋渔业资源。
(2)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是位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
43.(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区域对比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读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主要岛屿示意图(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读地理位置:两国均位于 半球,都位于大洋的 岸。
(2)识自然环境:两国地势起伏都较 ;日本气候受 影响,南北差异明显,马达加斯加气候受地形影响,主要表现为 差异。
(3)鉴经济发展:日本的城市主要分布于 (沿海/内陆),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其资源贫乏,可依托便利的 (交通运输方式)从马达加斯加进口 (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
(4)谋人地协调: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经济落后的岛屿国家过度掠夺自然,如滥伐森林、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等,导致生态问题突出。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该类国家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答案】(1) 东 西
(2) 大 纬度 东西
(3) 沿海 发达 海洋运输 初级农矿产品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科学放牧,发展多元化经济等
【分析】本题以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日本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范围、地形地势、气候类型、日本的工业发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两国都位于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日本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马达加斯加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日本东临太平洋,马达加斯加东临印度洋,地处大洋西岸。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国地形均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日本领土南北狭长,跨纬度位置广,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是热带草原气候,东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西侧是背风坡,又靠近非洲大陆,受大陆影响,降水少,因此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表现为东西差异。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达国家,其资源贫乏,可依托便利的海洋运输,从马达加斯加进口初级农矿产品,马达加斯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经济落后的岛屿国家过度掠夺自然,如滥伐森林、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等因此首要措施应为控制人口增长,其次是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
44.(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图为埃及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位于非洲的 部(填方位),北临 ,东临 ,东北部的 运河是非洲和 洲的分界线。
(2)据图可知,尼罗河流向是 ;埃及的农作物大多分布在 及河口三角洲,城市分布特点是 。
(3)某旅行团为游客印制了“埃及旅游手册”其中一条建议为:“带上遮阳伞和防晒霜”。这主要是因为埃及当地( )
A.气候炎热,光照强 B.气候温凉,湿度大
C.终年温和,降水多 D.终年多雨,气温高
(4)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尼罗河对埃及的意义。
【答案】(1) 东北 地中海 红海 苏伊士 亚
(2) 自南向北 河流沿岸(平原) 沿河分布
(3)A
(4)发展水运、提供水源、开发水能、发展旅游等。
【分析】本题以埃及为背景,涉及埃及地理位置、河流、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它北临地中海,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2)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尼罗河可为城市和农业提供充足的水源,且沿河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因此城市和农作物沿尼罗河及河口三角洲分布。
(3)埃及位于非洲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埃及,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太阳辐射强,应做好防晒,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示可知,尼罗河为农业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为工业和日常生活用水提供淡水资源;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尼罗河为埃及提供水能资源,促进水能开发、旅游业等的发展。
45.(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思维推演 以古鉴今】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学习《埃及》时,通过老师播放的视频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随即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会衰落呢?”经过学习和深入分析,同学们从地理角度归纳出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线索。读埃及及周边地区简图,补全线索并回答问题。
线索一:埃及的位置与范围
(1)埃及西邻 沙漠,东濒红海,北临 ,南有东非高原,地域相对闭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
(2)埃及地跨 两洲,扼守 运河,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导致这里战乱频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线索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3)埃及大部分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广布,农业活动集中在 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农业发展空间受限。河水的泛滥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粮食供应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建言献策:
(4)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思维线索,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你对埃及经济发展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 撒哈拉 地中海
(2) 亚非或非洲、亚洲(顺序可调换,其他答案不得分) 苏伊士
(3)尼罗(河)
(4)发展旅游业;发展石油工业;拓宽苏伊士运河,增加过船税收;出口棉花或利用棉花发展纺织工业;发展侨汇(五个方面任答两点,语义相近可酌情给分)
【分析】本题以埃及的相关图文为材料,涉及埃及的重要位置、气候、农业、经济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
【详解】(1)埃及地处北非,西邻撒哈拉沙漠,北临地中海。南有东非高原,地域相对闭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
(2)埃及领土包括亚洲部分的西奈半岛与非洲的东北角,故地跨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的领土,故扼守苏伊士运河这一交通要道。
(3)埃及因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故主要依靠尼罗河的河水来灌溉,以发展种植业,故农业活动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
(4)埃及旅游资源丰富,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纳赛尔水库、苏伊士运河风光等,故适宜发展旅游业;埃及石油资源丰富,故可发展石油工业;埃及依靠苏伊士运河来获得过境费,故可拓宽苏伊士运河河道,以增加通船量和船舶吨位来提高收入;埃及是世界上长绒棉生产最多的国家,故可出口棉花或利用棉花来发展纺织工业;埃及是阿拉伯国家,许多民众到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打工,所以埃及获得大量侨汇,可以进一步鼓励本国国民到风俗习惯相同的中东国家去赚取外汇。
试卷第22页,共22页
试卷第21页,共22页专题12 日本与埃及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经过多年发展,沿海工业高度集中。下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获取日本主要对外贸易国的位置信息,应查阅( )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气候图 C.世界地形图 D.亚洲人口图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3.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A.土地价格低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廉价 D.优良港口众多
4.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产生的问题有( )
A.环境污染加剧 B.原料消耗减少 C.产品质量下降 D.优化产业结构
5.(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自然环境独具特色。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富山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水天数比东京多
B.东京地处山地迎风坡,富山位于背风坡
C.富山气温年较差比东京小
D.富山传统民居建筑材料较轻的原因是这里降雪较多
6.(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依据“日本地形简图”及“合掌造景观图”,判断“合掌造”屋顶厚且陡的特点深刻反映了日本的哪项自然地理特征( )

A.日本森林资源丰富 B.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
C.日本山地众多,平原面积小 D.日本海沿岸冬季降雪丰富,积雪深厚
(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九州岛多山地、丘陵,火山、地震频发。2023年4月24日,九州岛的樱岛火山再次喷发,比4月8日的两次喷发规模更大。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九州岛火山地震频发是因其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
A.亚欧板块交界处 B.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8.要迅速了解受灾范围和评估损失,当地政府需借助( )
A.世界政区图 B.即时卫星影像图
C.亚洲气候图 D.九州岛交通地图
9.九州岛河流( )
A.河阔水深 B.源远流长 C.短小流急 D.水流平缓
(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世界汽车产量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公司日本占4家,欧洲3家,美国2家,韩国1家,其中日本丰田汽车全球销量最高;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占本国汽车总销量的1.7%,而中国为19%。图为日本汽车企业加工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日本汽车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四国岛和九州岛的沿岸B.本州岛的日本海的沿岸
C.太平洋和日本海的沿岸D.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11.2022年,日本与我国汽车生产与销售的主要差异是( )
A.汽车生产产量明显高于我国
B.生产分布更趋向于内陆地区
C.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少于我国
D.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小于我国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左图为日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右图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日本( )
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
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 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
1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土地资源丰富③科技发达④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推测日本在东南亚( )
A.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B.利用东南亚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C.开发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D.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
15.(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日本的传统美食是( )
A.东方快餐 B.意大利面 C.寿司 D.汉堡包
16.(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日本人的饮食有着浓烈“海的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资源匮乏 B.受西方饮食结构的影响
C.日本地域狭小,耕地面积小 D.日本是岛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读日本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由图中信息可知,日本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是( )
A.工业生产能力强 B.船舶制造业发达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D.海外侨民众多
18.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海陆分布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人口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大迁移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不同。下图为1954~2020年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净迁移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三大都市圈所在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多火山多地震
B.有日本最大平原,农业生产规模大
C.有最大的外贸贸易港口东京与横滨
D.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0.根据以上图文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产业集聚、工资较高,人口迁入增加
B.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宜居宜购、生活便利,人口迁入增加
C.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人口迁入减少
D.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总部经济规模较小,人口迁入减少
(2023·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属于亚洲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埃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B.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
C.首都开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D.濒临红海和地中海,气候湿润
22.埃及的国语为(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西班牙语 D.拉丁语
23.西奈半岛东、西两侧的虚线分别代表( )
A.洲界、洲界 B.国界、国界 C.洲界、国界 D.国界、洲界
(2023·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自2018年以来,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累累硕果,推动中埃文化交流与考古合作进入新阶段。5年来,中埃考古领域合作成就显著,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播撒友好交往的种子。完成下面小题。
24.埃及地处( )
A.非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5.不属于埃及名胜古迹的是( )
A.胡夫金字塔 B.狮身人面像
C.孟图神庙遗址 D.秦陵兵马俑
(2023·重庆·中考真题)埃及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开罗位于(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7.埃及甘蔗主产区分布在( )
A.红海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尼罗河沿岸 D.西部沙漠
28.右图著名古建筑是( )
A.吴哥窟 B.泰姬陵 C.卢浮宫 D.金字塔
(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茫茫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分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9.撒哈拉沙漠南北两侧的人种分别为( )
A.黑种人白种人 B.黄种人黑种人 C.白种人黑种人 D.黄种人白种人
30.我们发现埃及的传统民居大多窗户较小、墙体较厚,主要原因是( )
A.体现撒哈拉文化 B.防寒保暖
C.防热防风沙 D.防雨水渗入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交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B.它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C.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D.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32.棉花是一种旱地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大,图中棉花沿尼罗河谷地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丰富 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区域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图中①海洋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该海洋或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彼此张裂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彼此张裂
34.图示区域的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沿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C.河流沿岸水陆交通方便
D.河流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历史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两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埃及通过修建纳赛尔水库成功治理了尼罗河水患。读“埃及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埃及( )
A.位于西半球 B.横跨亚欧两大洲
C.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D.居民大多说阿拉伯语
36.该国大多数城市( )
A.沿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经线分布 D.沿国界分布
37.纳赛尔水库在解决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的问题上发挥的作用是( )
A.防洪 B.净化水体 C.发电 D.调节气候
(2021·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在非洲东北部的埃及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势低平,也是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读“尼罗河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尼罗河是世界上( )
A.水量最大的河流B.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最长的河流 D.含沙值最大的河流
39.埃及居民主要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40.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灌溉便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解答题
41.(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识区域知工业】下图为日本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 ,被称为“硅岛”的是B 。
(2)日本两大对外贸易港口是C 、 。
(3)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有 、 等。
(4)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下列内容的数字符号填人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石油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③产品主要出口④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E F G H
42.(2023·重庆·中考真题)2023年4月,日本政府不顾多数国家反对,决定执行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计划,这将会给全球环境带来破坏。完成下列各题。

(1)福岛核电站濒临 洋,曾经为日本提供大量 (填“电能”或“风能”)。排放的核电站污染水将首先污染 (填“海洋渔业”或“海底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 (填“进口”或“出口”),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运输。
43.(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区域对比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读日本和马达加斯加主要岛屿示意图(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读地理位置:两国均位于 半球,都位于大洋的 岸。
(2)识自然环境:两国地势起伏都较 ;日本气候受 影响,南北差异明显,马达加斯加气候受地形影响,主要表现为 差异。
(3)鉴经济发展:日本的城市主要分布于 (沿海/内陆),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其资源贫乏,可依托便利的 (交通运输方式)从马达加斯加进口 (初级农矿产品/工业制成品)。
(4)谋人地协调: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经济落后的岛屿国家过度掠夺自然,如滥伐森林、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等,导致生态问题突出。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该类国家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44.(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图为埃及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位于非洲的 部(填方位),北临 ,东临 ,东北部的 运河是非洲和 洲的分界线。
(2)据图可知,尼罗河流向是 ;埃及的农作物大多分布在 及河口三角洲,城市分布特点是 。
(3)某旅行团为游客印制了“埃及旅游手册”其中一条建议为:“带上遮阳伞和防晒霜”。这主要是因为埃及当地( )
A.气候炎热,光照强 B.气候温凉,湿度大
C.终年温和,降水多 D.终年多雨,气温高
(4)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根据图示信息简述尼罗河对埃及的意义。
45.(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思维推演 以古鉴今】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学习《埃及》时,通过老师播放的视频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随即老师提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曾经辉煌的古埃及文明会衰落呢?”经过学习和深入分析,同学们从地理角度归纳出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思维线索。读埃及及周边地区简图,补全线索并回答问题。
线索一:埃及的位置与范围
(1)埃及西邻 沙漠,东濒红海,北临 ,南有东非高原,地域相对闭塞,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
(2)埃及地跨 两洲,扼守 运河,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导致这里战乱频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线索二:埃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3)埃及大部分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沙漠广布,农业活动集中在 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带,农业发展空间受限。河水的泛滥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粮食供应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我的建言献策:
(4)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思维线索,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你对埃及经济发展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
试卷第12页,共13页
试卷第13页,共1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