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03 22: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1 物态变化 温度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课程讲解
总结与课后作业
目 录
学习目标
1. 理解物态的概念,了解常见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
2. 掌握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能够理解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的关系;
3. 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 难点: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掌握气体状态方程;
2. 重点:掌握物态变化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已知条件预测物质的状态变化。
地上的积雪
树上的冰霜
空中的云雾
这些雪、冰、霜、雾都是水的不同状态,它们的产生和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呢?
课程导入
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一望无垠的冰川
朵朵雨花天上来
湿衣服晾干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课程导入
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思考:物质的状态有什么特点?
固态、液态和气态。
新课讲授
固、液、气态的特征
状态 形状 体积
固态 一定的形状 一定的体积
液态 没有固定形状 一定的体积
气态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一定的体积
新课讲授
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
新课讲授
物态及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新课讲授
【实验目的】
探究物质存在的状态是否可以变化
【实验器材】
冰块、烧杯、石棉网、支架、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如右图所示,将器材组装起来;
(2)用酒精灯对烧杯不断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实验探究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烧杯中的冰块逐渐变成水;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并且越来越少,变成了水蒸气。
【实验结论】
冰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实验探究
温度: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新课讲授
这种规定下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
温度表示方法:
规定:大气压为 1.01×105 帕时: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度;
水的沸腾温度为 100 度;
把 0 度到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 ℃ 表示。
新课讲授
南极的最低气温:-94.5 ℃
新课讲授
漠河最低气温:-52.3 ℃
新课讲授
思考:仅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新课讲授
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新课讲授
玻璃管
毛细管
玻璃泡
刻度
水银、酒精、煤油
液柱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构造。
新课讲授
体温计
体温计的量程从 35 ℃到 42 ℃,可以准确到 0.1 ℃
新课讲授
其他温度计
新课讲授
温度计的使用
1.测量温度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2.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新课讲授
1.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正确使用温度计: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3℃
9℃
-8℃
1. 读出下列温度计的示数
课后练习
2.护士用体温计测量一个病人后,体温计示数为“38.5 ℃”,仅用酒精消毒后就去给一个正常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是(   )。
A.37℃ B.38.5℃ C.无法判断
B
课后练习
3.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C和40 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 C和40 C B、40 C和40 C
C、39 C和40 C D、39 C和39 C
C
课后练习
归纳总结
温度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认识
摄氏温度
测量:温度计
规定(标准大气压)
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三看、一不、四要
符号:℃
沸水温度为100℃
课后作业
完成随时随练中练习题P2
完成小组任务
预习下一节知识点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