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相交线(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6-01 16:57:53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5.1.1相交线北京立交桥直线AB、CD相交,交点为O1234ABCDO探究与发现1OABCD)(1342)( 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
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注意(1)邻补角的特征是:
①两个角有一条( );
②两角的另一条边( )。(3)邻补角是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互补的角。邻补角:补角与邻补角有何区别和联系呢?1234ABCDO探究与发现2OABCD)(1342)(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注意:(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
OABCD探究与发现3对顶角相等∠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1牛刀小试 练习1、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吗?21212)((())1 2、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吗?21212)((()(3.如图,AB、CD、EF是经过点O的三条直线,说出:
∠AOC 的对顶角是 ,
∠FOB 的对顶角是 ,
∠DOF 的对顶角是 ,
∠AOD 的对顶角是 ,
∠EOB 的对顶角是 ,
∠AOF 的邻补角是 。∠BOD∠EOA∠COE∠BOC∠FOA∠BOF 和∠AOE 4、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11112222(A)(B)(C)(D)C∠2=180°-∠1
=180°- 40°解:由邻补角的定义, ∠1=40°可得=140°由对顶角相等,可得∠3=∠1=40°∠4=∠2=140°例题讲解例1:如图,直线a、b相交,若∠1=40°,求
∠2、∠3、∠ 4的度数。???40°达标测试一、判断题
1、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 ( )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其余的三个角也是直角。 ( )二、选择题
如右图中直线AB、CD交于O,OE是∠BOC的平分线
且∠BOE=50度,那么∠AOC=( )度
(A)80;(B)100;
(C)130 (D)150。ABCDOE×√√A50°?1、一个角的对顶角有 个,邻补角最多有
个。一两三、 填空2、右图中∠AOC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DOB∠AOD和∠COB3、若∠1与∠2是对顶角,∠1=160,则∠2=______0;
若∠3与∠4是邻补角,则∠3+∠4 =______04、若∠1与∠2为对顶角,∠1与∠3互补,则∠2+∠3= 05、如图1,∠2与∠3互为邻补角,∠1=∠2,则∠1与∠3的关系为 。16180180互补 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解释它测量角的原理吗?生活小博士
如图,小明想要测量他家房子墙角的角度,可他不 知道怎么测量,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归 纳 小 结 畅谈你的收获
作业课本 习题 5.1
第1、2、7 题

再 见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相交线》教学设计
课题
《相交线》
解读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能力目标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教学资源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难点
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预测学生的接受能力。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新课。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由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引入相交线
展示北京立交桥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对相交线有一个初步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认识邻补角。
认识对顶角
牛刀小试
例题讲解
测试题
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邻补角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用图片及动画展示对顶角及性质
用课件展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辨认邻补角和对顶角
分析例题中的条件,做题方法。
展示练习题,组织学生完成
出示对顶角量角器,
出示墙角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邻补角及其特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对顶角的特征及性质
采取抢答方式,让学生辨认邻补角和对顶角,并解释理由。
在练习本上试着写出解题过程,并指定学生上黑板板演。
学生抢答,并口述做题依据,其他学生可以积极补充。
联系所学知识,解释题目中的数学道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组织学生,适当引导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收获
教师寄语
总结提升
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