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E、G、H、J均为前四周期的主族元素,其位置如图所示,E、H、J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B.E、G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前者更高,所以非金属性:E>G
C.E、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前者更强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NaOH
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A.A B.B C.C D.D
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和W同主族,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四种二元微粒(分子或离子)A+、B-、C、D均具有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B.原子半径大小:W>Z>Y>X
C.只有原子核外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才是稳定结构
D.W、Y、Z所对应的三种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4.X、Y、Z、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的某种单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Y、M同主族,Q的原子序数是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Z>M>Q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Q>M
C.Y、Z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M>X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和NaOH均为离子化合物,因此都只含有离子键
B.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分别溶于少量水时,均伴随着放热现象
C.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为Fe3O4,FeO在空气中受热得到的产物也为Fe3O4
D.Fe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Cu,将Na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也可置换出Cu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B.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C.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以体积比混合: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沸点比高,并且比稳定,其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B.溶于水能电离出和,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C.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8.X Y Z R 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
B.简单离子半径比较:
C.含氧酸酸性比较可能存在:
D.X与Z M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肯定含有极性共价键
10.化合物(YW4)2X2Z4·W2Z为无色柱状晶体,受热易分解,已知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可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化合物分解出的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W4)2X2Z4·W2Z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C.反应开始前通入Y2,可以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
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一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一些化学反应新型催化剂
②酸性:HClO4>H2SO4>H2Si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③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氯元素
④按F2→I2的顺序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故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砹(At)为ⅦA元素,推测单质砹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⑦Ⅰ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纵列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2.氢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应用。、、是氢元素的3种核素,H既可以形成又可以形成,还能形成、、、、等重要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还原剂,能与等强氧化剂剧烈反应。是一种储氢材料,与水反应释放氢气,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氢元素
B.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的和含有的电子数目都为
C.,该反应中生成氢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D.的结构示意图为
13.短周期元素X、Y、Z和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的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Z
Y M
A.Y的原子半径比M的小 B.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C.X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D.M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
1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简单离子的半径:
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5.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I.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氟 氖 钠 硫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x= 。
②R3+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R元素为 元素(填元素名称)。
③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
④硫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②每个甲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③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
(3)如图是稀硫酸与甲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模型,请写出一种符合图示的a微粒的符号: 。
II.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请在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
(5)Mg、Sn、Pb、Cu、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 种;写出其中最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化学物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碘酒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抑制和杀灭细菌、病毒等。碘酒的溶剂是 。
(3)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
(4)洗涤剂可以清洗掉盘子上的油污,洗涤剂起到 作用。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P点的含义是 。
②大量的b中混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为 。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17.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N、S、Hg”元素的代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自然界的水银内含7种核素:、、、、、和,其中,和的中子数之比为 。
(3)硫磺可用于制作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
①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
②烟花爆竹的成分中除了加火药,常加入一些金属元素,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黄色,则烟花中可能含有 元素(填名称)。
(4)氮、磷、砷都是第VA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非金属性,所以氮气最活泼
b.与性质相似,能与溶液反应
c.A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d.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
18.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以下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的探究。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即氦原子核)轰击金属箔实验。结果发现: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森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极少数的阿尔法粒子偏转角大于 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 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无法用汤姆森模型说明。1911 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 α粒子的大角散射。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
(1)根据上文中的表达。绝大多数α粒子是按照上图中类似 (填写路径编号)路径穿越金箔的;
(2)上图中所示的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填写路径编号);
(3)正电子、负质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普通的电子、质子的质量与电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
①反氢原子中含有一个带 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 电荷的电子;
②反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符号 。(元素符号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设E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G为x+8,H为x+7,J为x+6+18=x+24,故E、H、J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58,即x+x+7+x+24=58,解得x=8,则E为O、G为S、H为P、J为As,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H为P,H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即H3PO3、H3PO4都不是强酸,A错误;
B.由分析可知,E为O,G为S,E、G气态氢化物即H2O、H2S,由于H2O中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前者更高,与非金属性无关,故不能得出非金属性:E>G,B错误;
C.由分析可知,E为O,H为P,由于O无最高正价,故E、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后者更强,C错误;
D.由分析可知,J为As,与N位于同一主族,非金属性N>As,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sH3<NH3即,D正确;
故答案为:D。
2.B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C、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
C.H2O2分子中H、O原子之间和O、O原子之间均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错误;
D.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3.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和W同主族,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四种二元微粒(分子或离子)A+、B-、C、D均具有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A++B-C+D↑,则可推知A为,B为OH-,C为H2O,D为NH3,即X为H、Y为N、Z为O,W为P,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O,X、Y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1、+5,而O无正价,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H、Y为N、Z为O,W为P,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可知,原子半径大小:P>N>O>H,即原子半径大小:W>Y>Z>X,B错误;
C.H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2电子即达到稳定结构,C错误;
D.由分析可知,Y为N、Z为O,W为P,已知非金属性:O>N>P,则W、Y、Z所对应的三种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PH3<NH3<H2O,D正确;
故答案为D。
4.C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为C或S,Y元素的某种单质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则Y为O;X的原子序数比Y小,则X为C;Y、M同主族,则M为S,Q的原子序数大于M,则Q为Cl;Q的原子序数是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则Z的原子序数为17-6=11,则Z为Na,综合以上分析,X、Y、Z、M、Q分别为C、O、Na、S、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S>Cl,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Cl>S,稳定性:H2O>HCl>H2S,故B正确;
C.Y、Z可以形成Na2O和Na2O2,其中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酸性:HClO4>H2SO4>H2CO3,故D正确;
答案选C。
5.C
【详解】A.Na2O和NaOH均为离子化合物,但是NaOH中氢氧根离子中含有氢氧共价键,A错误;
B.NaHCO3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热,B错误;
C.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得到的产物也为Fe3O4,故C正确;
D.Na金属性很强,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Na不会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明矾中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A错误;
B.还原性,向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故B错误;
C.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以体积比混合:,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D
【详解】A.的沸点比高,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但比稳定是由于水中氢氧键键能大,A错误;
B.虽溶于水能电离出和,但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
C.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即中磷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
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硝酸铵全部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D正确;
故选D。
8.A
【分析】R半径最大,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R为Na,X的半径最小,则X为H,Y最外层为4个电子,则Y为C,Z为N,M为S,以此分析;
【详解】A.X为H、Y为C,若形成烯烃,则既含有极性共价键,也含有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
B.R为Na、Z为N,则,B正确;
C.Z为N,M为S,若S形成的是H2SO3弱酸,HNO3为强酸,则酸性HNO3>H2SO3,C正确;
D.X为H、Z为N、M为S,若形成(NH4)2S,含有离子键则为离子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为:A。
9.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W与X同主族,为硫元素,Y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为钠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为铝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
B.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铝,B正确;
C.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水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C错误;
D.氧和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存在有离子键或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不存在极性键,D错误。
故选B。
10.B
【分析】根据反应装置分析,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CO2气体,CuO用于检验CO气体,则该物质必含的一种元素为C,结合(YW4)2X2Z4·W2Z结构特点,该物质为含结晶水的盐类物质,根据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则X、Y、Z三种元素分别为C、N、O,而W的原子序数为22-6-7-8=1,为H,则该物质为,据此解答。
【详解】A.属于弱酸的铵盐,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故A正确;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干燥气体,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前通入N2,可以排出空气,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故C正确;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CO2、CO,故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①过渡元素中的重金属元素通常可以作为一些化学反应新型催化剂,正确;
②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Si,酸性:HClO4>H2SO4>H2SiO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错误;
③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铝元素,错误;
④排在前面的卤素单质可将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由于氟气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所以氟气除外,错误;
⑤过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副族元素,全部由金属元素构成,可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处的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错误;
⑥氟氯溴碘砹处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碘单质已为紫黑色固体,因此砹也为有色固体,碘化氢不稳定,则砹化氢也不稳定,卤化银都不溶于水和硝酸,则砹化银也不溶于水和硝酸,正确;
⑦ⅠA族元素中H是非金属元素,第ⅢA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3纵列,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质子数都是1,都属于氢元素,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 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B错误;
C.,CaH2中H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H2O中H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生成氢气转移1mol电子,故C正确;
D.核外有2个电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选B。
13.D
【分析】X的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 L 1,则X单质的摩尔质量为1.25g/L×22.4L/mol=28g/mol,为氮气,则X为氮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Y为Si元素,M为S元素,Z为F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所以Y的原子半径比M的大,故A错误;
B.M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若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酸,故B错误;
C.X为N,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O,故C错误;
D.Z的原子半径比M小,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比M大,所以非金属性M比Z弱,故D正确;
故选D。
14.D
【分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以知道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强弱为:Z > M,故A正确;
B.氟、氯两种元素属于同一主族元素,且氟的非金属性大于氯,所以 Y、R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 > HCl,故B正确;
C.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X > Z > M,故C正确;
D.X、N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D。
15.(1) 16 铝 10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 H2O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3
(3)Cl-或
(4)Fe
(5) 3 Mg+2HCl=MgCl2+H2↑
【详解】(1)①硫是16号元素,表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x=16;
②氖原子核外电子有10个,R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R3+的核外电子数为10,则R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总数=10+3=13,则R元素为铝元素;
③一个H2O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2+8=10;
④硫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①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
②每个甲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③该反应为CO2+3H2CH3OH+H2O,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3)该微观模型表示的是Ba2+和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a是阴离子且不与H+反应,可以为Cl-或。
(4)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为Fe。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Mg、Sn、Pb、Cu、Ag五种金属中,Mg、Sn、Pb排在H前面,因此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Mg、Sn、Pb共3种,最活泼的是Mg,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16.(1)离子
(2)乙醇
(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乳化
(5) t1℃时 a、c 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20g 蒸发结晶 BC
【详解】(1)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答案为:离子;
(2)碘酒是单质碘溶液乙醇形成的,故溶剂是乙醇;
(3)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与水形成相对稳定的乳浊液而洗去油污;
(5)①根据图中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 a、c 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20g;
②由图像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变化趋势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变化较小,故b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③A.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因此c变成不饱和溶液,A错误;
B.a、b析出固体后仍然是饱和溶液,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b的质量分数大于a,由于a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c在坦t2℃时的溶解度,因此a的质量分数大于c,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B正确;
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是因为该温度范围内a的溶解度差最大,C正确;
故答案为:BC。
17.(1)
(2)
(3) 钠
(4)bd
【详解】(1)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的中子数为199-80=119,的中子数为204-80=124,故和的中子数之比为。
(3)①为离子化合物,故形成过程为 ;
②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故烟花中可能含有钠元素。
(4)a.虽然非金属性,但是氮气中为氮氮三键,所以氮气不活泼,错误;
b.与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氨水,也能与溶液反应,正确;
c.非金属性,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故A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弱酸,错误;
d.非金属性,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正确;
故选bd。
18.(1)b
(2)a
(3) 负 正 H-
【详解】(1)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故绝大多数α粒子是按照上图中类似b路径穿越金箔的;
(2)α粒子(即氦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故会相互排斥而不是吸引,故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
(3)①氢原子中含有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反氢原子中含有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
②反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H-。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