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5 11: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3.不懂就要问
课程目标:
1,认识并会写课文中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分析孙中山、老师的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学习。

拼音:shú
1,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2,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1,认识并会写课文中生字词

拼音:yī
1,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
2,象声词,小孩学话的声音
3,象声词,摇桨的声音

拼音:sòng
1,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
2,称述,述说

拼音:lì
1,可以做依据的事物
2,规定
3,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
4,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

拼音:duàn
1,事物、时间的一节
2,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
3,姓

拼音:shà
1,小雨
2极短的时间

拼音:jiè
1,防备
2,革除不良嗜好,
3,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

拼音:lì
1,严格
2,严肃
3,姓

拼音:xiáng
1,细密,完备,与“略”相对,
2,清楚地知道
3,说明,细说,

拼音:chǔ
1,中国春秋时国名
2,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
3,痛苦
4,清晰,鲜明,整洁

shú
1,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
2,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
3,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
4,习惯,常见,知道清楚
shóu
跟shú同义

quān
1,环形,环形的东西
2,划界,围住
juàn
1,养家畜的棚栏


1,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

1,粘合,涂附
2,粥类
3,①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②内容混乱的

1,像粥一样的食物
2,欺骗,蒙混,敷衍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故事背景介绍,孙中山在课堂上学习时老师 从来不讲课文意思。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先生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孙中山背的很好很认真,先生很满意。
写出了孙中山的勇敢和好学。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本义是指安静,无一点声息,这里指的是孙中山的问题使得同学们震惊了,没有一个人继续读书,写出了孙中山的敢于打破常规,勇敢,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扬。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表现了先生因为孙中山离经叛道、不遵守常规教育方式的不满。
孙中山一字不差的背,写出了孙中山学习的认真,先生收戒尺、摆手、讲课,写出了先生听到孙中山背诵认真后的满意,这个语言描写写出了先生教学的负责。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句话看出了孙中山的好学。
文章小结:
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于是向先生提问,吓呆了其他同学;第二部分(第四至七自然段)讲述了先生检查完孙中山的背诵后,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第三部分(第八至九自然段)通过孙中山和同学之间的问答,表现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态度。
3,分析人物形象
从课文可以读出孙中山同学具有
的精神品质。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先生具有
的精神品质。
聪明用功、勇敢、勤学好问
教学严谨、负责、能虚心接受意见
4,学语言表达
文章中有好几段关于孙中山和先生的动作、语言描写,还有孙中山心理活动的描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结合生活场景,描写一段与人的互动。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