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任务群二 小说阅读 对点练案1 分析情节构思与叙事视角(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训练任务群二 小说阅读 对点练案1 分析情节构思与叙事视角(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7: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训练任务群二 小说阅读
对点练案1 分析情节构思与叙事视角
(时间:40分钟 分值: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讲师之声
张 放
分配来指导我进修的教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讲师,姓周,据系主任介绍擅长鲁迅研究。
周讲师身材高瘦硬朗但微显佝偻,从贴了块胶布的眼镜框里射出来的目光,温和而又迂执地盯着我,盯得我真有点尴尬。我向默视着我的讲师说:“周老师,今后请您多指教,我水平很差,人也还幼稚……”
说完话我精神上做好了接受周讲师温言细语的准备,不料他一开口,却几乎吓了我一跳,因为他用来和我作对面交谈的声音足足可以在几百人的集会上做讲演用:“哪里,哪里,互相学习!嘿嘿……水平差和幼稚都是不要紧的!鲁迅先生说过,只要成长起来就好!嘿嘿!”
周讲师的异常洪亮的声音和爽朗的态度,给了我一个好印象,我不由得和他多谈了一会儿。分手后我刚走了一节路,又猛听到他洪亮的声音在背后响。我以为他在叫我,忙转身,却见他在和另一个人打招呼,用的是同样大的音量:“你好!昨天下绵雨!我关节一直痛!……”他说话声音极大却很少用力比手势,相反,全身挺立,两手垂放腿边,活像一个仪仗队的军官在向外国元首报告。我心中不禁好笑,觉得摆闲话大可不必用那么大的音量,莫非他耳朵有点背?但这个想法立刻就被否定了,因为刚才我拘谨的小声说话,他都能听见,分明是耳聪目慧的嘛。
这以后不久,一天,我打了两瓶开水正走在林荫道上,背后突然传来一声断喝:“××!”我猛吃一惊,差点儿将左右手中两只水瓶顷刻报销。我扭过头去,见是周讲师,贴胶布的眼镜闪着光,虽是仲秋,两个耳朵上都已各戴着一个防冻的黑色耳套。他走近来,十分高兴地说:“好!好!你的论文我看过了!进步很大!把鲁迅前期后期思想作对比!的确看得出是从进化论到唯物论的飞跃!你把《野草》看作徘徊期很合适!但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还不够大胆!……”
他的教诲本是很真诚很中肯的,但由于他声音出奇地大,旁人都惊诧地望着我们。女学生们的眼光中还似乎带着怜悯的成分。这使我十分尴尬,好像我不是做了篇有关鲁迅的论文,而是偷了件鲁迅的什么东西似的。我慌忙仰起头对他说:“周老师,老师,您这会儿忙,我待会儿到教研室找您请教。”说罢便逃窜似的走开去。
以后再打开水,我总要尽量绕开这条和周讲师住宅靠近的林荫道,以免再给人留下他当众训斥我的错误印象。从那以后,我就只远远地听见他在宿舍门口喊他独生儿子,“周——航远——”,那声音刚健嘹远,分外响亮,我一听见就觉得好笑。
但我不久就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
一天晚饭后,我应约到他家去讨论论文。他的家安在一幢教堂式的老房子中,这幢楼,目前教职工、学生混合使用。周讲师家占着楼底潮湿的大约十四五平方。他用仪仗队的姿式和洪亮的声音热情迎我进屋,坐到一张堆满书本的木桌边,便开始讨论论文。我立即便感到此地说话、听话都很费劲,因为讲师家对门的邻居,正用四喇叭落地式收录机的最大音量播放电影,而楼上声音像是一群年轻人在比赛弹跳,使楼板随时都好像有塌下来的趋势。
周讲师见我环顾周围,便笑着努力用压倒所有杂音的高声解释说:“这儿闹是不是?嘿嘿!习惯了就无所谓了!”说到这儿,他用手摸摸黑耳套,我方才明白他不到冬天就戴耳套的原委,顿时感到欲笑不能。他说:“对门住的电工一家,他业余承包修理收录机,随时都响。楼上是学生娱乐室,白天晚上都热闹得很!嘿嘿!”
话音刚落,突然一双利爪闪电一般从周讲师身后猛扑上来,吊住了他瘦长的脖子。周一个趔趄,差点儿没连人带凳一同滚翻在地。我定睛看时,见是讲师那约六岁的宝贝儿子,抱着一只大猫,从远方一个虎跳而来。这儿子模样除了没有一副眼镜外,完完全全是周讲师的缩影,只是多一层淘气神情。据说周讲师致力于学业,耽误了青春,七八年前才由组织帮助解决了个人问题,膝下只有这一个宝贝。在周讲师并不真正动怒和他爱人真正动怒的联合呵斥下,宝贝儿子被母亲拖走了。但没一会儿就听见门外喧嚷之声大作,原来是讲师儿子出去后和对门电工儿子打醉拳打痛了,双方都用最大哭声表示委屈。于是在两家大人的齐声劝慰中,好不容易才使冲突暂得解决。我们松口气,才又继续谈论文。
然而,突然之间,刚镇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的我,又被窗外一阵如同迎面驰来的列车的汽笛声吓了一跳,禁不住一个虎跳站了起来。周讲师忙安慰我:“不怕得!不怕得!窗外是学校煤气锅炉房!白天晚上都要放气!”我松了口气,不禁开口询问周讲师咋不另搬个安静住处,便于工作。他叫我放大点声音重复了一遍问话,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低眼说道:“没得眼子!没得眼子!嘿嘿,学校规定,娃儿得有十五岁才能分讲师级的正规住宅,我没资格,暂时就在这儿住着,等以后我航远满十五岁了,再搬也不迟!嘿嘿嘿!”
没等锅炉放第二道气和讲师儿子第二次袭击,我便告辞出来,手里捏着周讲师赠送的一本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心中默想着这个写书教书的鲁迅的同姓家门在“围攻”的喧嚣声中的境遇,真是笑意和敬意同时升起。
不料回到学生新楼寝室里,我一开口说话,竟将同室的进修生小吴吓了一跳,站起来疑惧地望着我,说:“你……今晚喉咙安了扩音器怎么的?这么大声武气。”
我一愣,立刻就明白过来,拍着后脑笑道:“哎呀,简直不觉得,刚才在周讲师家就是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哦,怪不得讲师他……”(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二段对周讲师的外貌描写用笔简洁,形神兼备,“贴了块胶布的眼镜框”这一细节体现出他朴素、节俭的品格。
B.“嘿嘿”的笑是周讲师说话时的突出特征,小说运用反复手法进行强调,充分表现了周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
C.小说在写完“终于明白周讲师嗓门特大的缘由了”后,以邻居喧闹、孩子吵嚷、锅炉放气等情节,慢慢揭示缘由。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既有融入方言和口语的活泼淳朴,又有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2.关于文中“我”去周讲师家所见所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令人敬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B.“摸摸黑耳套”的动作让“我”恍然大悟,这个细节遥相呼应上文对他仲秋时节便戴黑耳套的描写,情节严谨。
C.对周讲师的儿子种种淘气言行的细致描写,烘托出周讲师家庭环境的嘈杂,也从侧面体现出周讲师对儿子的宠爱。
D.面对“我”为什么不搬家的询问,周讲师“脸上竟带了点少女似的羞惭”,通过神态描写传达出微妙的心理变化。
3.小说安排周讲师赠送“我”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这个情节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在设置悬念方面别出心裁,进行了层层渲染,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北上(节选)
徐则臣
先听见波浪拍击船帮的声音,意大利人小波罗醒来。头脑昏沉,四肢极不清爽地酸疼,肉肉地,闷闷地。窗外传来悠远高亢的说话声。他尝试着扒住窗框。
无数的中国人正在挖河筑堤。男人们一例短打①,辫子缠在头上或者脖子上;年轻的裸着上身,裤子卷到膝盖处;有穿草鞋的,更多人打着赤脚;牵绳的,测绘的,挖土的,抬泥的,推车的,拉车的,下桩的,打夯的,穿梭往来,不亦乐乎。当官的挺着肚子站在高处,陪同者伸直手在比画,风吹起他们的衣角和胡须。也有女人出没其间,拎汤罐端瓷碗,给干活儿的男人送水送饭。河道宽阔,堤岸高拔,新鲜的泥土敞开在他们脚下。他听不见河工现场琐碎的嘈嘈切切,却在整个场面之上发现了一曲整饬昂奋的合唱,既欢快,又劳苦,仿佛滚沸的巨型大锅里升腾起的雄浑蒸汽,但他听不懂。他很想听懂。他犹豫一下,敲响了身后的舱壁。
谢平遥②来到隔壁。跟着窗外的节奏,他给小波罗翻译出来:
嗨!嗨——
甩开臂膀挺直腰,
脚步走稳好登高。
嗨!嗨!嗨——
你也挑来我也抬,
取出河土垫河崖。
河堤修得高又宽,
土掩大水保家园。
嗨!嗨!嗨——
头号大筐装满尖,
运河挖得深又宽,
南北二京好行船。
大船装来江南米,
小船又运青竹竿。
抬上堤坝筐放稳,
筐筐箩箩莫要慌。
嗨呀嗨!嗨——嗨!
原来是运河蜃景。一阵风起,清晰的场景很快模糊了;再一阵风,蜃景消失了,南旺湖碧波荡漾。
小波罗的伤口出现了白中泛黄的脓点。
到沧州,找了一个在当地相当著名的郑大夫。这位南洋学成归来的西医把辫子塞到白大褂里头。“要我看,咱们大清国就一直没找对跟洋人打交道的方式。要么暗通款曲,私下里能穿一条裤子;要么转过身就翻脸。要不是各地的教会医院都被毁了,迪马克先生的这点小毛病怎么会拖延成这样?还有用义和团对付列强,怎么想的!你们知道吗?”他把脑袋伸到谢平遥面前,近得谢平遥能数得出他两道稀疏的眉毛一共有多少根,“听说去年义和团进京,端王特把义和团的大师兄们招去,给皇太后表演刀枪不入的神功。表演完了,皇太后当场嘉许。等大师兄们走了,荣禄问太后,您信吗?太后说,把戏是假的,几十万条精壮汉子是真的,打起来,可以用他们去堵洋人的枪眼嘛。”说完了,他大笑不止,一直笑到眼泪流出来才停下。
谢平遥被笑蒙了,这传闻好笑吗?“那郑大夫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与列强的关系?”
“我哪里知道?肉食者鄙,这事不该我干。想必谢先生知道?”
“惭愧,在下才疏学浅,岂敢置喙。”
“那谢先生的意思是,不懂就得沉默,听之任之?”
“在下绝无此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跟郑大夫一样赞成顾炎武先生的观点。”谢平遥不喜欢此人夸夸其谈,但对方言之成理。他倒是发现自己这些年懈怠了,愤怒与激情因为无奈而日渐消磨,而长途水路上,单一的生活与景观更加剧了这一消磨。他在大夏天里打了个激灵。
可是,服下药后的第二天小波罗出现频繁的抽搐。他让谢平遥把大家都叫到床前。
他让孙过程和邵常来把他扶到半躺着。“说实话,在受伤躺倒之前,运河对我,就是一个东方古国伟大的壮举和奇观而已,上了岸三分钟我就会彻底忘掉。受了伤动不了了,从济宁开始,一天二十四小时跟这条河平行着躺在一起,白天听它涛声四起,夜晚听它睡梦悠长,我经常发现,我的呼吸跟这条河保持了相同的节奏,我感受到了这条大河的激昂蓬勃的生命。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
“遗憾的是,刚发现喜欢上这条河,我就不行了。我不甘心。我想把这条河完整地走一遍,完整地走上两遍、三遍、十遍、二十遍、一百遍。”
小波罗凶狠地连抽几口烟,接连着咳嗽了好几声。
“如果运河是个人,我真想问问它,为什么不能让我多活几年?运河说话了:该来就来,该去就去,就像河水一样。我突然就明白了,对死应该跟对生一样决绝,对生也应该跟对死一样坦荡。所以,我把各位招来,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告别。”
小波罗闭上眼,又睁开了。“我所有行李都在这里,”他说,“就作为礼物送给各位了。”
陈婆先哭出来。接着是邵常来。老陈也跟着揉眼睛时,谢平遥就让大家散了。
小波罗:“请将我葬在通州的运河边上;随便哪个地方,务请在运河边上。拜托了!”他伸出嶙峋的手,皮肤上爬满死亡的黑影。
“我答应你。”谢平遥握住他的手。
窗外是运河琐细的涛声。蝉在岸边的杨柳树上嘶鸣。
小波罗缓缓地闭上眼,此后再没有睁开。
并肩行驶的一艘官船上有人在谈漕运。一个说:“这怕是最后一趟了。”另一个说:“果真要废?”“宫里传出的消息。”
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七月二日,即公历8月15日,光绪帝颁废漕令。七月二十五日,即9月7日,庚子国变,签订《辛丑条约》。
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8月4日,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死在通州运河的一艘船上。(有删改)
注 ①短打:古代汉服的一种,又称“竖褐”“桓褐”。②谢平遥:清朝翻译官。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个清末旧式知识分子,谢平遥尽管曾意气风发,立志报国,但面对乱世,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B.“该来就来,该去就去”,小波罗彻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在心理上完全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
C.小波罗临死前,说了一番话并把随身携带的礼物分给其他人,不仅见其善良,也见其面对死亡的坦然。
D.谢平遥与郑大夫的对话侧面揭示了大运河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无力抵制列强的入侵。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北上”为线索,各色各样的小人物应“运”而聚,有意大利人、清朝官员、平民百姓和南洋学成归来的西医。
B.“窗外是运河琐细的涛声。蝉在岸边的杨柳树上嘶鸣”一句,纯用白描写景,以动衬静,衬托了小波罗即将死亡的哀伤。
C.通对郑大夫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可见普通民众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却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案。
D.小说的结尾,小波罗之死、大运河的废漕与清政府的坍塌形成了一种对照,具有深刻的思想隐喻。
7.小说详细描写“运河蜃景”,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英国文论家珀西·卢伯克先生说:“说到小说的技巧,最关键最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就是视角的问题——也就是叙述者决定跟故事采取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及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练案1 分析情节构思与叙事视角
1.B [“充分表现了周讲师活泼爱笑的性格特点”错。“嘿嘿”在文中反复出现,主要是表现周讲师的乐观、憨厚、爽朗等性格特点。]
2.A [“形成鲜明对比”错。周讲师对学生的热情迎接和满桌的书,与他居处狭窄潮湿的环境属于不同的表现人物角度,不能够形成对比。]
3.①通过书名巧妙关联,体现周讲师在喧嚣的环境中潜心治学的学者风范。②照应上文,周讲师擅长鲁迅研究,也肯定了“我”对鲁迅的研究。③凸显主题,表达对周讲师如鲁迅一般乐观面对艰苦环境、专心学术研究的敬佩和赞扬。
解析 从书名上看,《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此书名中的“在围攻的喧嚣声中”正与周讲师的生活环境相吻合,通过书名巧妙关联,体现周讲师在喧嚣的环境中潜心治学的学者风范。
从书中的讲述对象看,周讲师赠送“我”的专著《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的讲述对象是鲁迅,照应了文章首段“分配来指导我进修的教师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讲师,姓周,据系主任介绍擅长鲁迅研究”,也肯定了“我”对鲁迅的研究。
从表现主题上看,在嘈杂声中,周讲师能够写出《鲁迅在围攻的喧嚣声中》一书,表现他身处逆境,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表达了“我”对周讲师如鲁迅一般乐观面对艰苦环境、专心学术研究的敬佩和赞扬。
4.①运用反差(对比)设置悬念,“我”预想周讲师说话会温言细语,但他一开口却嗓门特大。②以“我”的心理活动、误会等层层渲染悬念,如“我”内心对周讲师是否耳背的疑问,周讲师的大嗓门让人误会他当众训斥“我”等。③层层渲染悬念,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关注,持续激发阅读兴趣。
解析 应紧紧抓住题干关键词“悬念”“别出心裁”“层层渲染”思考、答题。
5.A [“但面对乱世,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内心的理想与追求”错。结合原文“他在大夏天里打了个激灵”,可见他的内心没有放弃理想与追求。]
6.C [“心理描写”错,没有心理描写。]
7.①表现真挚感情。描写了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的运河场景,歌声表达出了运河之子们对运河真实而又深厚的情感。②为下文做铺垫。运河蓬勃的生命力为下文小波罗被运河和中国文化彻底征服做了铺垫。③形成虚构与真实的对比。蜃景中运河的生机、活力与后文现实中大运河的废漕、清政府的坍塌形成对比,映射了中国社会与文化遭遇的重大危机,隐喻着民族信仰的失落。
解析 可从“情节本身的特点”“情节指向情节”“情节指向主题”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生机勃勃的运河与欢天喜地的歌声好似一首运河的赞歌,表现中国人民对运河深厚的热爱。为下文小波罗被中国文化与运河彻底征服起了推动作用,即推动情节发展。小说前面的内容和结尾大运河即将“死”去、清政府大厦将倾形成鲜明的对比。
8.①采用了“他者”与“自我”两种空间叙事视角进行叙述。以意大利人小波罗“他者”眼光,与谢平遥“自我”眼光,对运河和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关照与反思。②展示了“他者”因对中国运河的热爱而逐渐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文化。域外视角的运用,拓宽小说视域,增加了故事的张力,达到一种陌生化的阅读体验。③通过谢平遥“自我”视角展示了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抵制列强的历史,并进行关照与反思,反映了清政府的虚伪、反动和血腥。
解析 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从“他者”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关照与反思,以达到一种陌生化的阅读体验。小说还采用了“自我”的角度,即从谢平遥的视角思考中国。以意大利人小波罗“他者”眼光,展开对中国及运河的陌生化书写,不仅展现了清末中国社会景观及众生相,还展示了“他者”是如何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域外视角的运用,在拓宽小说视域之余,还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同时作者还站在“自我”的角度,看到了旧中国民众心理的保守与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与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