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任务群二 小说阅读 对点练案3 析文学评论,写短评思路(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训练任务群二 小说阅读 对点练案3 析文学评论,写短评思路(含答案)—2024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7: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对点练案3 析文学评论,写短评思路
(时间:40分钟 分值: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大淖记事(节选)
汪曾祺
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渺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秋天,全都枯黄了,就被人割去,加到自己的屋顶上去了。冬天,下雪,这里总比别处先白。化雪的时候,也比别处化得慢。河水解冻了,发绿了,沙洲上的残雪还亮晶晶地堆积着。这条沙洲是两条河水的分界处。从淖里坐船沿沙洲西面北行,可以看到高阜上的几家炕房。绿柳丛中,露出雪白的粉墙,黑漆大书四个字“鸡鸭炕房”,非常显眼。
大淖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从轮船公司往南,穿过一条深巷,就是北门外东大街了。轮船公司东头都是草房,茅草盖顶,黄土打墙,房顶两头多盖着半片破缸破瓮,防止大风时把茅草刮走。这里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
挑得最多的是稻子。东乡、北乡的稻船,都在大淖靠岸。满船的稻子,都由这些挑夫挑走。或送到米店,或送进哪家大户的廒仓,或挑到南门外琵琶闸的大船上,沿运河外运。有时还会一直挑到车逻、马棚湾这样很远的码头上。单程一趟,或五六里,或七八里,十多里不等。一二十人走成一串,步子走得很匀,很快。一担稻子一百五十斤,中途不歇肩。一路不停地打着号子。换肩时一齐换肩。打头的一个,手往扁担上一搭,一二十副担子就同时由右肩转到左肩上来了。每挑一担,领一根“筹子”——尺半长,一寸宽的竹牌,上涂白漆,一头是红的。到傍晚凭筹领钱。
稻谷之外,什么都挑。砖瓦、石灰、竹子(挑竹子一头拖在地上,在砖铺的街面上擦得刷刷地响)、桐油(桐油很重,使扁担不行,得用木杠,两人抬一桶)……因此,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有活干,饿不着。
十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挑了。起初挑半担,用两个柳条笆斗。练上一二年,人长高了,力气也够了,就挑整担,像大人一样的挣钱了。
挑夫们的生活很简单:卖力气,吃饭。一天三顿,都是干饭。这些人家都不盘灶,烧的是“锅腔子”——黄泥烧成的矮瓮,一面开口烧火。烧柴是不花钱的。淖边常有草船,乡下人挑芦柴入街去卖,一路总要撒下一些。凡是尚未挑担挣钱的孩子,就一人一把竹筢,到处去搂。因此,这些顽童得到一个稍带侮辱性的称呼,叫作“筢草鬼子”。有时懒得费事,就从乡下人的草担上猛力拽出一把,拔腿就溜。等乡下人撂下担子叫骂时,他们早就没影儿了。锅腔子无处出烟,烟子就横溢出来,飘到大淖水面上,平铺开来,停留不散。这些人家无隔宿之粮,都是当天买,当天吃,吃的都是脱粟的糙米。一到饭时,就看见这些茅草房子的门口蹲着一些男子汉,捧着一个蓝花大海碗,碗里是骨堆堆的一碗紫红紫红的米饭,一边堆着青菜小鱼、臭豆腐、腌辣椒,大口大口地在吞食。他们吃饭不怎么嚼,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看他们吃得那样香,你会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饭更好吃的饭了。
他们也有年,也有节。逢年过节,除了换一件干净衣裳,吃得好一些,就是聚在一起赌钱。赌具,也是钱。打钱,滚钱。打钱:各人拿出一二十铜圆,叠成很高的一摞。参与者远远地用一个钱向这摞铜钱砸去,砸倒多少取多少。滚钱又叫“滚五七寸”。在一片空场上,各人放一摞钱;一块整砖支起一个斜坡,用一个铜圆由砖面落下,向钱注密处滚去,钱停住后,用事前备好的两根草棍量一量,如距钱注五寸,滚钱者即可吃掉这一注;距离七寸,反赔出与此注相同之数。这种古老的博法使挑夫们得到极大的快乐。旁观的闲人也不时大声喝彩,为他们助兴。
这里的姑娘媳妇也都能挑。她们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挑鲜货是她们的专业。大概是觉得这种水淋淋的东西对女人更相宜,男人们是不屑于去挑的。这些“女将”都生得颀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照当地说法是:苍蝇站上去都会闪了腿)。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大红头绳的发根长到二寸,老远就看到通红的一截。她们的发髻的一侧总要插一点什么东西。清明插一个柳球(杨柳的嫩枝,一头拿牙咬着,把柳枝的外皮连同鹅黄的柳叶使劲往下一抹,成一个小小球形),端午插一丛艾叶,有鲜花时插一朵栀子,一朵夹竹桃,无鲜花时插一朵大红剪绒花。因为常年挑担,衣服的肩膀处易破,她们的托肩多半是换过的。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特有的服饰。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淖是城乡结合部,当地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靠肩膀吃饭,无论男女老少。
B.十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挑担了。挑夫们会一路上不停地喊着号子,连换肩都一齐。
C.小孩子会“搂”挑夫们的柴草,挑夫从赌博中得到快乐,说明当地民风刁悍险诈。
D.大淖的女人们挑担不比男人少,时常也会打扮自己,说明了她们的勤劳善良淳朴。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描写大淖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色,渲染了清幽冷寂的氛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B.本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细节等描写手法,刻画了大淖中的人物群像,表现出了一方风土人情。
C.小说在情节上注重前后照应,如前文讲男女老少都是挑夫,后文写姑娘媳妇挑货也就顺理成章了。
D.汪曾祺对大淖风土人情的描写,与《边城》的相关描写非常相似,突出了风俗、人情、人性美。
3.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振华中学“三月”文学社征集关于本文的优秀的文学短评,并给了以下两个关键词:乡土小说·水。请任选一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6分)
文本一:
棋王(节选)
阿 城
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我野狼似的转悠一年多,终于还是决定要走。此去的地方按月有二十几元工资,我便很向往。只是没人来送,就有些不耐烦,于是先钻进车厢,想找个地方坐下,任凭站台上千万人话别。
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来,问:“下棋吗?”倒吓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不会!”他不相信地看着我说:“这么细长的手指头,就是个捏棋子儿的,你肯定会。来一盘吧,我带着家伙呢。”说着就抬身从窗钩上取下书包,往里掏着。我笑起来,说:“你没人送吗?这么乱,下什么棋?”他一边码好最后一个棋子,一边说:“我要谁送?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来,你先走。”
就在这时,车厢乱了起来。好多人拥进来,隔着玻璃往外招手。我就站起身,也隔着玻璃往北看月台上。站上的人都拥到车厢前,都在叫,乱成一片。车身忽地一动,人群“嗡”地一下,哭声四起。我的背被谁捅了一下,回头一看,他一手护着棋盘,说:“没你这么下棋的,走哇!”我实在没心思下棋,而且心里有些酸,就硬硬地说:“我不下了。这是什么时候!”他很惊愕地看着我,忽然像明白了,身子软下去,不再说话。
这时一个同学走过来,忽然大叫:“棋呆子,你怎么在这儿?你妹妹刚才把你找苦了,我说没见。没想到你在我们学校这节车厢里,气儿都不吭一声。你瞧你瞧,又下上了。”
我这时听出点音儿来,就问同学:“他就是王一生?”同学睁了眼,说:“你不认识他?唉呀,你白活了。你不知道棋呆子?”我说:“我知道棋呆子就是王一生,可不知道王一生就是他。”
王一生简直大名鼎鼎。从前,我们学校与旁边几个中学常常有学生之间的象棋厮杀,后来拼出几个高手。几个高手之间常摆擂台,渐渐地,几乎每次冠军就都是王一生了。
我说:“你妹妹来送你,你也不知道和家里人说说话儿,倒拉着我下棋!”王一生看着我说:“你哪儿知道我们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你们这些人好日子过惯了,世上不明白的事儿多着呢!你家父母大约是舍不得你走了?”我怔了怔,看着手说:“哪儿来父母,都死了。”我禁不住问他:“你总在说你们、你们,可你是什么人?”他迅速看着其他地方,只是不看我,说:“我当然不同了。我主要是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唉,不说这些了,你真的不喜欢下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我瞧着他说:“你有什么忧?”他仍然不看我,“没有什么忧,没有。‘忧’这玩意儿,是文人的佐料儿。我们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有些不痛快。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
王一生又想了想,对我说:“那你这两年靠什么活着?”我说:“混一天算一天。”王一生就看定了我问:“怎么混?”我不答。待了一会儿,王一生叹一声,说:“混可不易。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我旁边儿的人说:“据说你下棋可以不吃饭?”我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大约能干出什么事儿的人,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王一生想一想,又摇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说完就去看窗外。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待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
我每看到他吃饭,就回想起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终于在一次饭后他小口呷汤时讲了这个故事。我讲完了,他呆了许久,凝视着饭盒里的水,轻轻吸了一口,才很严肃地看着我说:“这个人是对的。他当然要把饼干藏在褥子底下。照你讲,他是对失去食物发生精神上的恐惧,是精神病?不,他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写书的人怎么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人呢?杰……杰什么?嗯,杰克·伦敦,这个小子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饥。”我只好苦笑,不再说什么。可是一没人和他下棋了,他就又问我:“嗯?再讲个吃的故事?其实杰克·伦敦那个故事挺好。”我有些不高兴地说:“那根本不是个吃的故事,那是一个讲生命的故事。你不愧为棋呆子。” (有删改)
文本二:
《棋王》写的是什么?我以为写的就是关于吃和下棋的故事。先说吃,再说下棋。文学作品描写吃的很少。大概古今中外的作家都有点清高,认为吃是很俗的事。其实吃是人生第一需要。阿城是一个认识吃的意义、并且把吃当作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家(陆文夫的《美食家》写的是一个馋人的故事,不是关于吃的)。他对吃的态度是虔诚的。《棋王》有两处写吃,都很精彩。一处是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一处是吃蛇。一处写对吃的需求,一处写吃的快乐——一种神圣的快乐。写得那样精细深刻,不厌其烦,以至读了之后,会引起读者肠胃的生理感觉。正面写吃,我以为是阿城对生活的极其现实的态度。(选自《汪曾祺说阿城小说〈棋王〉》)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寥寥数语便交代清楚了知青下乡插队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我”过往的身世遭遇和此时烦闷的心境。
B.王一生瞄了“我”一眼后“眼里突然放出光来”,是因为他敏锐地观察到“我”手指细长,肯定是个会下棋的人。
C.“我知道棋呆子就是王一生,可不知道王一生就是他”,这一句写出了“棋呆子”的大名鼎鼎,且有种眼前的陌生人竟然是熟悉人的惊讶与欣喜。
D.棋呆子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由崇高的“生命的故事”解读为平庸的“吃的故事”,这让故事的讲述者“我”感到十分不悦。
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篇“知青小说”,它的叙写始终是淡淡的、不动声色的,没有强调任何内在、外在的冲突,但它包含的人生感慨与痛楚却是丰富的、震撼人心的。
B.小说写“我”与王一生的初见,用一“精”字形象地体现出他的瘦,而独用一个“孤”字彰显他的与众不同,文字朴实、精练,颇见笔力。
C.小说用了大量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了“棋呆子”在火车上“惨无人道”的穷酸吃相,寄寓了作者对他在吃方面极其贪婪的调侃。
D.小说语言的“俗”,主要体现在人物对话中多处使用口语,但阿城所运用的口语是再加工后的产物,简洁明了、鲜明生动、符合人物的身份与心情。
7.小说名为《棋王》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我”,请根据文本一,分析“我”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书小组要根据这两则文本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个关键词:吃;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棋。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练案3 析文学评论,写短评思路
1.C [“说明当地民风刁悍险诈”错,只能说明当地文明没有开化。]
2.A [“渲染了清幽冷寂的氛围”概括不当。景物描写渲染的氛围因季节变化而异,不可泛泛而论。]
3.①语言平实,多用方言口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拔腿就溜”“他们早就没影儿了”等语言平实生动,简洁有力;“锅腔子”“筢草鬼子”等词语能体现出大淖的地域特色。②语言幽默风趣,擅于在平淡的叙事中捕捉生活的乐趣。“露出雪白的粉墙,黑漆大书四个字”对比鲜明,别有意趣;挑夫们吃饭“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画面感很强,富有生活的乐趣。③多用短句,用语简洁凝练。“他们也有年,也有节”“天天有活干,饿不着”等寥寥数语,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大淖人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小说诗化语言的特征。④擅于运用叙述停顿、铺张叙述、场景对话等控制叙事节奏。如文章第三段关于挑夫的描写,通过极力延长对挑担的路程、动作等的描写来控制叙事的节奏,使得行文张弛有度。
4.(示例一)乡土小说
①内容:着意叙写大淖当地的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幅大淖地区优美的风土人情画卷。
②风格:运用散文化(诗化)的叙事手法,如文中对大淖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作品充满冲淡平和的气息,再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心理。
③主题:从小事透视美好人生,表现小人物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文中的挑夫,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的。
(示例二)水
①“水”这个意象与“大淖”这个地名相互映衬,也为小说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②“水”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挑夫们的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挑得最多的是稻子,有时会挑到船上;姑娘媳妇们挑的是鲜货。
③“水”暗示着一种无拘无束、极为自然的生命状态。生活在大淖地区的人们,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融入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暗示了他们自由自在、自然生长的生命状态。
解析 答题时,先选择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即可。
如选择“乡土小说”:①由“大淖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这里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可知,文本着意叙写大淖当地的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幅大淖地区优美的风土人情画卷。②由“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渺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可知,文本运用散文化(诗化)的叙事手法,如对大淖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作品充满冲淡平和的气息,再现了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心理。③由“这里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可知,文本从小事透视美好人生,表现小人物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文中的挑夫,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的。
如选择“水”:①由“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渺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可知,“水”这个意象与“大淖”这个地名相互映衬,也为小说提供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②由“挑得最多的是稻子。东乡、北乡的稻船,都在大淖靠岸。……有时还会一直挑到车逻、马棚湾这样很远的码头上”“这里的姑娘媳妇也都能挑”可知,“水”作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挑夫们的生活与水密切相关,挑得最多的是稻子,有时会挑到船上;姑娘媳妇们挑的是鲜货。③由“这种古老的博法使挑夫们得到极大的快乐。旁观的闲人也不时大声喝彩,为他们助兴”“一到饭时,就看见这些茅草房子的门口蹲着一些男子汉,……他们吃饭不怎么嚼,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可知,“水”暗示着一种无拘无束、极为自然的生命状态。生活在大淖地区的人们,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水融入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暗示了他们自由自在、自然生长的生命状态。
5.D [王一生对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解读是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并不平庸;且“我”只是“有些不高兴”,并非“十分不悦”。]
6.C [“寄寓了作者对他在吃方面极其贪婪的调侃”错。王一生对于吃并不贪婪;对此,作者的情感也并非“调侃”,而是同命相怜。]
7.①“我”是事件的讲述者:全文始终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和口吻,观察和叙述王一生不解人事、有违常规的呆人呆事。
②“我”也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我”与王一生相互映衬,共同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知青形象;而“我”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如“无人送别”的烦闷与酸楚又与王一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棋王”特有的洒脱与通透。
8.(示例一)甲组:吃。①一个“吃”字,写尽王一生的辛酸与通透。②“吃”是王一生物质层面的温饱需求,虔诚而又精细的吃态背后折射出特殊年代下生存的辛酸。③王一生认为下乡是去一个吃饭的地方,不必哭哭啼啼。说明他在特殊境遇下的人生通透。(①是观点,②③是分析)
(示例二)乙组:棋。①以棋养性,道家精神。②在物质、精神双匮乏的年代,“棋”是王一生孜孜追求的精神食粮,可以对抗身体的饥饿,缓解内心的“不痛快”,从而获得超越苦难、丰盈内心的力量。③王一生以此达到不为外界所动(那个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仍痴迷于下棋)、旷达、虚静无常的境界,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精神。(①是观点,②③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