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学习与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学习与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2 15: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学习与探究之一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教学案例
一、课题: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二、课型:学习与探究活动课
三、活动目标
1、搜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资源,通过文物、图像等资料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分为二地分析史料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分析与比较、总结与概括、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思维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开放、和谐的学习气氛。提高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趣,鼓励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把该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强化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四、课前准备
1、首先,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与探究既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形态。课前准备活动包括查阅整理资料、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时间3~4天。
2、从农村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并具体指导学生从文献、文物、图片和相关网站中搜集、整理课题相关材料。然后,分门别类,做成卡片。时间2-3天。
3、学生以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与五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题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每小组人人分工,积极参与合作,人数不限。同一课题允许成立若干小组,每小组确定主讲人一名。
4、要求同一课题小组成员,自觉展示已经明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以研究性学习方法,贯穿课题活动始终。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并撰写论文或形成课件,便于在课堂上师生共享。
5、安排不同课题小组之间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资源交流1——2次。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拓宽知识路子,以放射性思维方式深入学习与探究活动,并鼓励学生知识创新、观念创新。
6、尽教学条件可能,组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学科间师生互动与交流1——2次。从不同学科创设历史意境、复原历史原状、丰富历史趣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历史、感受历史。
五、活动程序:
1、每一课题组主讲人简要介绍其研究成果(2~4分钟)。
2、师生对课题感兴趣的问题质疑,课题组成员解答(4~6分钟)。
3、任课教师做出课题活动小结。
六、课堂活动(一课时)
教师: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用了几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做了一系列课前准备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与探究: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师:秦朝上承春秋战国五百多年战乱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启两汉近四百年封建盛世,虽然只存在了十四年,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请第一课题组同学代表谈谈秦朝统一的原因。
课题组代表: 《秦朝统一因素》之我见(课件展示)
李白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们以为,秦朝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秦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首先,在政治上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强国之路。从秦献公改革,励精图治,国力渐强;秦穆公德才兼备,开始成就霸主;商鞅变法,成为战国七雄之最;到秦王嬴政,大展宏图,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幻灯展示政治卡片)。“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在经济上,秦拥有关中和四川两个经济区。西周开始,关中经济区崛起。周平王东迁,将当时全国经济中心拱手让给秦朝。《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再加上对四川地区的占有和经营。特别是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富饶无比,形成了“席卷天下”的经济实力(放映电影片段)。军事方面,秦人彪悍、善战;秦地多关隘,易守难攻。自商鞅以来,实行了一系列正确决策。如,张仪连横之策成功破坏了六国联盟;范雎远交近攻之策将六国各个击破······还有王翦南灭楚国、蒙恬北击匈奴等重大军事胜利加快了秦统一的步伐(重要人物和事件详解)。文化方面,自建国以来,一直奉行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实用也是最先进的。而六国文字统一于秦之小篆,六国货币统一于秦之圆形方孔钱,并非单纯秦的政治高压所致,实乃秦的文化观念之先进使然(课件解读小篆“马”)。秦还是当时社会精英向往之地,如,商鞅离开魏而秦任之为相,张仪离开楚赵而秦用之······李斯《谏逐客令》便是很好的例证。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下,秦最终完成了统一的历史使命。
学生甲:秦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其中“大势”指什么?
课题组成员:指历史发展趋势,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的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学生乙:有人说,秦的统一还有其地理原因,说明一下。
课题组成员:秦地处东周西部,故土在关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势有险可守。击败西戎以后,已无后顾之忧。东、南两面控制了魏、楚临地,打通了秦向东的战略通道,在地理上完全占有了优势。
教师:以上诸原因中,哪些是根本原因?哪些是主要原因?
课题组成员: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根本原因,秦的强大和统一行为是主要原因。
教师:有人说,英语china是秦的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译,秦的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记忆和自豪。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他让中国人受用了二千多年。有请第二课题组同学代表发言。
课题组代表:简评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影响(课件展示)
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加强封建统治,秦王朝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地位。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补充解释“制”“诏”“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样描述皇权的特点,“政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集全国行政、司法、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凡事唯皇帝个人意志定夺。皇帝制度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奠定了基础。2、中央官制的设置及其职能。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助手,总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三公”之下设“九卿”,九卿指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如,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少府:主管皇室财政······(描绘皇帝—三公—九卿权力结构图)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围绕皇权运转。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在此基础上,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建立并日臻完善。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商鞅变法时,建立县制,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设置郡县管理。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郡下设县。(幻灯显示·秦朝疆域图)郡县制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对后世国家制度影响很大。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开创性意义。一方面,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统一;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如果中央集权使用失度,必然导致封建王朝统治腐败,甚至国家灭亡。
学生甲:请问,“三皇五帝”具体指什么?
课题组成员:设法不一。《史记》说······(略)
学生乙:请问,秦的郡县制和周的分封制有何区别?
课题组成员:主要区别有二:一、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二、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教师:请问,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负面作用有哪些?
课题组成员: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民主风气低迷。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遭到破坏,也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
教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过,秦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前,出现了“田畴异亩,车涂异轨······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统一后,这些现象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有请第三课题组同学代表发言:
课题组代表:解析秦朝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课件展示)
如老师所言,春秋战国时期,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侯国混战不止,社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田畴异亩,车涂异轨······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些杂乱现象给当时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以秦国度量衡为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统一其他六国的度量衡器。秦朝的度制以寸、尺、丈、引(古今比较)为单位,以十位进位制度;量制以龠、合、升、斗、斛(依次图示)为单位,也是十进位;衡制以铢、两、斤、钧、石(古今比较)为单位,进位是二十四铢为一两,一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至此,度量衡的混乱格局大为改观。统一度量衡巩固了经济上的统一局面,促进了各地商品经济发展。
秦始皇还接受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2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发布“书同文”的诏令,规定以秦国小篆为统一书体,与小篆不同者全部废掉(介绍小篆特点)。为了在其他六国推广小篆字,秦始皇命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书写《乏颉》、《爰历》、《博学》三篇作为文字范本。小篆的创制大大促进了秦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文化典籍的传承,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总之,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在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生:请问,秦代的“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课题组成员:计量物体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物体体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教师:请说明一下,秦统一文字的背景如何?
课题组成员:汉字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至春秋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各地文字的形体和读音都有所不同,这些混乱现象,给政令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严重障碍。因此,秦始皇頒诏“书同文”,小篆始行天下。
教师:在秦王朝的历史上,有两件事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提。一是“焚书”,二是“坑儒” 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如何看待这两件事在历史上的影响?有请第四课题组代表发言:
课题组代表: 正确看待焚书坑儒(课件展示)
在历史上,“焚书坑儒”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史书记载,“焚书”始于公元前21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咸阳的宫廷酒会上,仆射周青臣大拍秦始皇的马屁,说什么从来没人比陛下更有威严、明道德,博士淳于越反驳说,从来没有听说做事不学古人能长久的,丞相李斯听后大为不满,向始皇倡言除《秦记》以外的各诸侯国史书、民间私藏《诗》、《书》,诸子百家统统烧掉。秦始皇准,焚书如是。(展示《史记·秦始皇本记》原文)
“坑儒”起因于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仙药。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方士,侯生和卢生以炼得灵芝仙药为名,骗得始皇信任后,带着大量钱财逃跑了。秦始皇愤然,责令追查逃跑的方士和借口此事在背后诽谤朝廷的儒生。经审讯,被逮着的及其供出的“犯禁者”中,有许多是儒生,秦始皇大怒之下将460多名儒生坑杀在咸阳城郊。(展示《史记·秦始皇本记》原文)
大史学家司马迁最早将秦始皇“焚《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和坑术士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秦始皇所为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出一辙,并夸言“六艺从此缺焉”,六经遭到破坏。西晋儒学大师鄭冲将“焚《诗》、《书》”和坑术士改成“焚书坑儒”,他刻意厚诬秦始皇文化专制,认为曹魏国策与儒学相悖,为晋代曹魏制造文化舆论。
客观地说,“焚书坑儒”在当时影响并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大,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只是上述史学家夸大其词或屈学干政而已。不可否认,这两件事共同暴露了秦始皇的专制和暴政,钳制了法家以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摧残了一些古代文化典籍和制度。
学生:请问,秦始皇焚书之外,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课题组成员:国家图书馆所有藏书,占卜、医药、种树和各种技艺书籍。
教师:毛泽东曾经写诗“焚书坑儒要商量”,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评价一下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在当时影响并不算大。但是,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教师:有一种说法,如果中国是一条龙,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长城就是龙脉。我们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与龙共舞,同龙脉涌动。下面,让我们感受一下秦长城的文化意义。有请第五课题组同学代表发言:
课题组代表: 从秦长城说起(课件展示)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亦称长墙、方城(点击长城图片)。从战国时期的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秦长城特别值得一说。
秦长城西起于今甘肃临洮,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辽东郡,绵延万里。长城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在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山地则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筑。一般石砌长城遗迹保存尚好,现存的一般为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宽4米,顶宽2米左右。据徒步游历长城者描述,站在高处,依然可见长城顺着山势上下,宛若游龙,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台和垛城的遗迹。(结合图片具体说明)
首先,秦长城是一道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秦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得河南地以后,为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再次侵袭,在原来六国长城的基础上,依山险地势,修筑、连接成万里长城。秦还在长城沿线设12郡,充实边防,发展生产,保障交通。今天的国歌“用我们的血肉我们新的长城”中的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领唱国歌)
长城脚下,曾经发生和演绎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反映。还出现了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孟姜女哭长城流传最广。历代文人墨客以长城为背景书写了无数的边塞诗篇,如,唐代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尽可能展示长城文化) 长城文化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历史符号。
长城既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今天,虽然历史的风雨把它剥蚀成了残垣断壁,但是,长城文化永存!民族精神永存!(活动课达到高潮)
学生:请讲述一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课题组成员:孟姜女哭长城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事,只是传说。历史上“孟姜女”哭的长城也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所谓孟姜女哭长城取材于《孟子·告子下》“杞梁之妻善哭其夫”······(略)
教师:请问,由秦长城还能想到什么?
课题组成员:如,苏武牧羊的故事、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抗日战争中长城大战的场面、筑我长城爱我中华诸活动等。
七、活动总结
教师:活动课告一段落。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
同学甲:同学发言比较认真、观点新颖,值得我学习。
同学乙:希望这样的活动课经常上,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一个学科。
教师:总体来说,这次活动比较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发言自然、到位,能够结合丰富的史料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同学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答疑效果也可以。更为可贵的是,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研究性学习更加深入。不过,这样的活动课次数尚少,老师组织教学有欠缺,有的同学参与力度还不够,这些有待以后改进和提高。
谢谢同学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