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清华附中朝阳学校高一10月月考
数 学
(清华附中朝阳学校 望京学校) 2023年10月
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3.已知实数,若,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与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B. C. D.
5.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
A.3 B.4 C.5 D.2
6.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7.设,则“”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设集合,则( )
A. B.
C. D.
9.已知正数a,b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0.已知,且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已知集合,则 .
12.函数的定义域是 .
13.为净化水质,向一个游泳池加入某种化学药品,加药后池水中该药品的浓度(单位:)随时间(单位:)的变化关系为,则经过 后池水中药品的浓度达到最大.
14.已知集合,,则集合B的子集共有 个.
15.已知命题p:“,”,则p为真命题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16.有下列命题:
①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若,函数的最小值是;
③对于,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④已知p:,q:(),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多选、错选不给分)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共8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为常数,且,,,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当 时,求函数的值域.
1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求的取值范围;
(2)求、.(结果用表示)
(3)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1)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求a,b的值;
(2)若,且时,恒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3)若且,解关于x的不等式.
21.(本小题满分13分)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段汽车的车流量y(千辆/小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υ(千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υ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保留分数形式)
(2)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22.(本小题满分14分)对非空数集,,定义,记有限集的元素个数为.
(1)若,,求,,;
(2)若,,,当最大时,求中最大元素的最小值;
(3)若,,求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B
2.A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于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
故命题“”的否定为“”
故选:A.
3.D
【分析】由不妨取特殊值将选项A,B,C排除,关于D,由,即有,取倒数即可证明选项正误.
【详解】解:由题知,
不妨取
则有,
,
故选项A,B错误;
关于选项C,
不妨取
,
故选项C错误;
关于选项D,
,
,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4.D
【分析】根据函数与函数之间的相等的定义,逐个选项进行判断求解即可.
【详解】的定义域为,
对于A,的定义域为,定义域不一致,A错误;
对于B,的定义域为,定义域不一致,B错误;
对于C,,其解析式不一致,C错误;
对于D,,其定义域和解析式与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5.B
【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最值.
【详解】由于,故,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最小值为4,
故选:B
6.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的两个根为和,且,结合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的关系,再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的解集为,
所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和1,且,
则变形可得
故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
且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和,故A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A
7.B
【分析】求出的解集,根据两解集的包含关系确定.
【详解】等价于,故推不出;
由能推出.
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 q,q p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由p,q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要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8.B
【分析】列出集合、,可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详解】∵集合,
,
∴.
故选:B.
9.C
【分析】由,得到,再利用“1”的代换求解.
【详解】解:因为,
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选:C
10.C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配方得的最小值,再由基本不等式得到关于ab的范围,将所求平方即可代入求解
【详解】由题意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
又∴a+b≤6则 当且仅当 成立
故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综合考查基本不等式与不等式的解法,恒成立的问题一般与最值有关.
11.
【分析】分别解出集合,由并集运算求解.
【详解】,则.
故答案为:.
12.
【分析】根据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非负、分母不为零得到方程组,解得即可;
【详解】解:因为,所以,解得且,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
故答案为:
13.2
【详解】C==5
当且仅当且t>0,即t=2时取等号
考点:基本不等式,实际应用
14.8
【分析】利用集合的定义及子集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时,;,
当时,或;或,
所以,
所以集合B的子集共有个.
故答案为:.
15.(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已知命题为真求对应参数a的范围,再结合充分、必要性定义写出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详解】由得:,所以p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是,
故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16.①③④
17.(1);
(2)
【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再分别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2)首先根据题意得到,再结合单调性求解值域即可.
【详解】(1)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所以,,即.
又因为,解得.
所以.
(2)因为,
所以 函数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对称轴是,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时,,
所以的值域是.
18.(1),
(2)
【分析】(1)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可求解.
(2)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详解】(1)因为集合,,
所以或,
故,;
(2)因为,且,
则,解得,
所以m的取值范围为.
19.17.(1)
(2),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出且,可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2)根据韦达定理可得出、关于的表达式;
(3)根据结合韦达定理定理可得出关于的等式,求出的值,结合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因为、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则,且,解得.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解:因为、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由韦达定理可得,,
所以,,
.
(3)解:若存在实数,使,
即,解得,不合乎题意,舍去.
因此,不存在实数的值,使得.
20.(1);
(2);
(3)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得到,解之即可得到结果;
(2)原题等价于时,恒成立,进而求出在上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
(3)首先求出方程的两根,进而根据两根的大小进行分类讨论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1)由题意可得,且和1是关于x的方程的根,即,解得,
(2)由题意可得,即
方程的两根为,
当时,即,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当时,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综上: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21.(1)当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约为千辆/时;
(2)大于且小于.
【分析】(1)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y的最大值.根据等号成立的条件求得此时的平均速度.
(2)在该时间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小时时,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的范围.
【详解】(1)依题意,由于,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等号成立,
∴(千辆/时).
当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约为千辆/时;
(2)由条件得,
整理得,即,解得,
所以,如果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大于且小于.
22.(1);(2)13;(3)15
【解析】(1)根据新定义求出,进而可得答案;
(2)设,,当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差均不相同时,可取到最大值,进而可求出最大值,再通过得到,可得中最大元素的最小值;
(3)对非空数集T,定义运算,首先确定A中不同的元素的差均不相同,B中不同的元素的差均不相同,由可得的最小值,然后验证最小值可以取到即可.
【详解】解:(1),,
,
;
(2)设,,
①,
,当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差均不相同时等号成立,
所以最大值为16;
②当时,A中元素与B中元素的差均不相同,
,
又因为,
,
,
则,
综上,最大值为16,A中最大元素的最小值为13;
(3)对非空数集T,定义运算,
①,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又因为,
所以A中不同的元素的差均不相同,
同理,B中不同的元素的差均不相同,
若
因为,
,
②令,,
所以,A中不同元素的差均不相同,B中不同元素的差均不相同,
所以,
经检验,符合题意,
综上的最小值为15.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