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上田初中2015年1月6日曾倩盯着图片中央的十字看,你会发现? 请好好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转动的大飞轮?你能发现站立的拿破仑像吗?
落日的幻觉
黄天祥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重点)
2.学会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培养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难点)检查预习(导学案65页)初读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再读课文,认识幻觉:默读文章4-7段,提炼勾画有关落日幻觉成因的关键语句。
提炼主要信息的方法:
1找关键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
2结合语段内容抓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关注标志性词语(由于,所以…)
(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66页表格)深黄、殷红
神秘的暗弧、
亮弧
迷人的紫光
落日变扁
落日变大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的叠合效应
光线折射的原理
未说明原因(其实没有变大)
现象本质逻辑顺序小游戏:请判断图片中出现的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是落日的哪一种幻觉。第4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提示第6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7段: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提示第5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 提示精读课文:
课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子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如: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好处是 增强文章的可信度,更具体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使读者信服)。
第6段“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 所以…… 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是用准确的数字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体现出说明文的准确性,更使读者信服。)说明文的语言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说明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作者通常采用生动说明,其方法有:1.多用描写性的语言。2.善用各种修辞。3.巧用富有感染力的词。 课文没有交待“落日变大”的原因,你能试试吗?
“落日变大”探秘折射现象;;;;;“落日变大”探秘方框中哪个椭圆更大?光渗现象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这在物理学上叫“光渗作用” 。“落日变大”探秘 背景衬托
(参照物)几个身高1米80以上的篮球运动员和姚明合影太阳大小的变化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 其次,太阳初升时高度角低,受到大气折射的影响较大,显得更大一些,这个在月亮升起时也会体现出来。 再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大一些;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中午的太阳很难和天空找到明显界线)。 小结: 同学们,学了本文,我们认识到眼见的不一定为实,对生活中的一切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被幻觉所迷惑。
同时我们是否进一步认识到,其实如果没有了幻觉,人生将是多么黯淡无光,所以我想说的是:让我们热爱我们的生活,既不被虚幻的表现所迷惑,又能充分享受幻觉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在美丽中快乐,在诗意中栖居,永远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岂不更好?布置作业1、搜集有关描写落日或日出的诗句。
2、完成《一课一练》。
感谢各位老师的莅临指导,
祝同学们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