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ppt课件3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念奴娇·赤壁怀古 ppt课件31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2 07: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必修四第二单元衡阳县第一中学 聂仲生 诗曰: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又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看来古人对山水是情有独钟了。
是呀,面对山水,情感丰富的人,总会有所思,有所忆,有所悟。比如,面对溪水,孔子“逝者如斯”感叹时光易逝;李煜“一江春水”哀吟万千愁绪。滔滔的江水在少女的脚下,打湿了她的心情,挑逗出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哀怨;滚滚长江在被贬的东波面前,叠印了历史的深邃,激起的是“惊涛拍岸、意气难平”的豪情。
现在,我们借此豪情,走近苏轼,共立赤壁,凭吊古迹,怀念英雄! 苏轼1、正音 :
华 发 羽扇纶 巾 还 酹 江月
樯橹
2、释义 :
一尊
华发
大江东去
灰飞烟灭
3、句式 :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huā)(guān )(hái)(lèi)通“花”,花白通“樽”,酒杯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神游故国”。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应笑我多情”。(qiáng l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激情朗读
1、“念奴娇”是-------;这种词的特点有
------------------------------------------------------

自学感知词牌名 2、从词题看,这是一首------词。可能会用
到-------------- 表现手法。
形式感知:双调:有上下两阙,定句定字 长调(100字)怀古 怀古伤今内容感知1、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意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你打算给这个意境图命一个怎样的名?
全词两片。上片侧重描眼前景,下片侧重写心中人。
请认真阅读解答:大江:浩荡
赤壁:险要
乱石:险峭
波涛:汹涌
浪花:如雪
赤壁江山图壮美3、下片写的心中人是谁?这个人有哪些形象特点?
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他的特征吗?仿照上片的命名方
式给这幅人物图命名。赤壁豪杰图

外貌出众
从容潇洒
春风得意
功业早成儒雅(周瑜) 合作学习1、作者面对壮美的赤壁江山,生发了哪些感慨?
抒发了哪些意中情?淘尽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感慨情感对壮美江山的赞美之情
对千古英雄的仰慕之情
对自己有负江山的愧疚之情
对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惋惜之情
对自己功名不就的宽慰之情
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慨情感对周瑜生逢其时的仰慕之情
对自己多愁善感徒增白发的微讽之情
对人生短暂无常,功名得失易变的洒脱之情
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作者对比豪杰周瑜,又生发了什么感慨?
其中又包含了哪些意中情?对看淡人生,寄情山水的乐观之情
3、有人说,全词抒发了壮志难酬悲愤情,洒脱昂扬
乐观意。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 悲愤折射了面对人生失意心中依然燃烧着实现理想的火热情怀;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华丽转身安于现实,看淡功名,与自然一体,修养品性,是洒脱乐观的表现。其实,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并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的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4、请你用一句话点评这首词,并谈谈从中
得到的启示。现实与理想碰撞的轰然巨响历史走廊里,铁板铜琶奏出的豪迈绝唱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探究学习1、与情感的复杂性分析不同的是,大家对这首词的豪放
风格的认同是一致的。你认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体现在哪
些地方?(1)大意象。大江大山大石大浪大人物构成词作言事抒情
大背景。
(2)大意境。全词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气势磅礴;时空
叠印,底蕴深厚,情感浓郁又富有流动性。
(3)大情怀。仰慕英豪,有凌云壮志;时运不济,能自安
乐观。悲愤时能自宽;抑郁时能自解。 始终站在
人生的高地,保持昂扬的激情, 开合自如,游刃
有余。
(4)大胸襟。心中装天地,眼中有江山。相对于天地的永恒
大苏的心里能容得下人生的一切无常。
(5)大笔法。高对比,大联想,强映衬,超夸张,将景与人、
人与人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抒发情感、表达思想。
(6)大力量。读此词也是读人生。读时必铿锵激越,读后定
意气难平,稍悟即块垒顿消。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1)生活如歌,有高音也有低音;
生活如河,有激流也有缓流;
人生有笔直大道通天,也有羊肠小道迂回-------(2)守护尊严。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
去留无意,看窗外花开花落-------(3)生活从来如此,在给你一个收获之前,首先在
你这里拿走一份代价。(4)读千年风沐万年雨,采露即为酒,
见水则自醉,何其乐也!(5)抬头读山,低眉吟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如果你比苏轼更豪放,你甚至可以劝大苏连“悲愤”
也不必有。你试试看。课堂总结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怀古词)眼前景:赤壁江山心中人:
赤壁豪杰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壮美:风流:淘尽风流人物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意中情意中情悲愤、洒脱、乐观1、感慨身世,观照自我: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渲染磅礴
宏伟的气势1、本词字词用得非常精妙。找出并分析。
课后作业(选做) 2、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有何作用? 过片。“江山如画”承上,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 “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
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A、诸葛亮 ? ?
B、周瑜 ? ? ?
C、曹操
5、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后发现正文刚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A、望海潮?
B、雨霖铃 ? ?
C、念奴娇 ?
D、水龙吟6.阅读文天祥的《念奴娇》,完成下面的试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凭“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原则,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与之对应的两句分别是“卷起千堆雪” “樯橹灰飞烟灭”,
便可推知D项是正确的。7.下面这首宋词《虞美人》(陈与义)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最贴切的句子是( )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
A.一身将影向潇湘???????????? B.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C.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D.数帆带雨烟中落
B项。根据我们所学的《虞美人》(李煜)的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推断排除A、D两项,C项“一江明月”与词中上句“明朝酒醒”相矛盾,故排除。B项“一船”与“大江流”对应,“离恨”与“行人”相呼应。阅读鉴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了“思古之幽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3、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借一把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这样写的作用是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
   2.这一句表现手法是运用典故。"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3.曲折地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江间作四首(其三)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眼时一腿埢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拳”和“腿”。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腿”字别致、生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潘大临①(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话,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各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陈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避东风”,指孙权赤避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答案】D?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答案】C?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各题
赤 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 对仗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
一句同说—事。
???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提示:本诗是咏史诗,借历史上“赤壁之战”和”苏子二游”这两个典故,抒英雄已逝、辉煌不再的感叹之情。艺术特色有:
①用典“赤壁之战”与”苏子二游”。
②借景抒情:“荒矶鸥鸟满烟芜”指只有荒凉的石壁和盘旋的水鸟依旧在那儿。满眼都是一片迷蒙之气。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叹。
③叙史简洁:前四句以简炼的语言叙述曹操的军势和野心,诸葛亮的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