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端午的鸭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1 21: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感受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品味富有特色的语句。
3、保护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 (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资深文化界名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曾长期任职北京京剧院编剧。
代表作有:
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
散文集:《蒲桥集》等。汪曾祺腌鸭蛋门楣肃然起敬苋菜籍贯囊萤映雪粽子门槛城隍庙车胤避邪蝎子yānméixiànsùjízòngkǎnnángyìnxiéxiēhuángjí知内容看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端午风俗
(1)家乡鸭蛋
(2、3) 端午鸭蛋
(4、5、6)2、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3、家乡鸭蛋有何特点?文字中透露出作者对家乡鸭蛋何种感情?
4、端午鸭蛋一节中写了哪些生活小事?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走进课文 道习俗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俗(闲适自由)1、系百索子2做五角子3、五毒4、画“王”字鸭蛋络子线绳结成的网状的袋子 作者由端午节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为句式说一段话。 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这是远近闻名 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画出文中体现作者对家乡鸭蛋的特殊感情的句子,并简要做批注。
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自豪,热爱 )
“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赞美家乡人)
试试看,你还能找到哪些句子?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名声
特色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 情感:对故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想结构:闲适自由 理清思路 :品语言汪曾祺既是美食家,又是美文家。他在语言上的追求是: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注,仔细品味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好句赏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好句赏析: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空头”一词富有地方特色,“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
《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汪曾祺能从鸭蛋里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于他能敏锐的观察生活,细心的感受生活,我们要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并细心记录的好习惯。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平淡自然的语言同样有滋有味。
话佳节 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你知道这些风俗吗总结课文 《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的体验到生活的滋味!布置作业:

动笔写一写你最难忘的有关过节(不一定是端午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