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长沙市中考数学一轮模拟卷(一)
一、单选题
1.下列函数中,一定是一次函数的是
A. B. C. D.
2.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k的值为( )
A.1 B. C. D.
3.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值( )
A.+1 B.0 C. D.不存在
4.已知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 B.=1 C.(2﹣)(2+)=1 D.=x
6.直线y=﹣x+1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7.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 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
A.Q=0.2t B.Q=20﹣0.2t
C.t=0.2Q D.t=20﹣0.2Q
8.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
A.6 B.8 C.12 D.24
9.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BC,得到△EFG;再继续将纸片沿△BEG的对称轴EM折叠,依照上述做法,再将△CFG折叠,最终得到矩形EMNF,若△ABC中,BC和AG的长分别为4和6,则矩形EMNF的面积为( )
A.5 B.6 C.9 D.12
10.一次函数与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0;②a>0;③不等式x+a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13.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结果保留)
14.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交于点,已知,,则的长为 .
15.为了解某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情况,从该校全体3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80名学生能熟练背诵,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能熟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有 名.
16.五一返校上课后,为了表扬在假期依旧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小函和小韬同学,数学老师决定在某外卖平台上点2杯单价都是16元的奶茶奖励他们.从奶茶店到学校的每份订单配送费都为1.6元,由于数学老师是该平台的会员,因此每单都可以使用一个平台赠送的5元平台红包对每份订单的总价减免5元(订单总价不含配送费,同一订单只允许使用一个红包).但根据该奶茶店的优惠活动,当订单总价(不含配送费)满30元时,5元的平台红包可兑换为一个7元的店家红包,即可以给订单总价(不含配送费)减免7元当数学老师同时点了2杯奶茶准备下单付款时,小函同学说:“老师,我们可以换一种下单方式,优惠更多!”请同学们分析小函同学的下单方式,并计算出本次外卖总费用(包含配送费)最低可为 元.
三、解答题
17.计算:﹣2cos30°+(1﹣π)0+|﹣|.
1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9.如图,在中,于点.
(1)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交于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的度数.
20.某体育老师测量了自己任教的甲、乙两班男生的身高,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身高分组 频数 频率
152≤x<155 3 0.06
155≤x<158 7 0.14
158≤x<161 m 0.28
161≤x<164 13 n
164≤x<167 9 0.18
167≤x<170 3 0.06
170≤x<173 1 0.02
根据以上统计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统计表中m= ,n= ,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在这次测量中两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在: 范围内;
(3)在身高≥167cm的4人中,甲、乙两班各有2人,现从4人中随机推选2人补充到学校国旗护卫队中,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这两人都来自相同班级的概率.
2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A作AE⊥BC于E,延长BC到点F,使CF=BE,连接DF.
(1)求证:四边形AEFD是矩形;
(2)连接OE,若AD=10,EC=4,求OE的长度.
22.网络直播销售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销售方式,某生产商在一销售平台上进行直播销售板栗.已知板栗的成本价为6元kg,每日销售量y(kg)与销售单价x(元/kg)满足一次函数关系,下表记录的是有关数据,经销售发现,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且不高于元/kg.设公司销售板栗的日获利为w(元),
x(元kg)
y(kg)
(1)直接写出日销售量y与销售单价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不用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销售这种板栗日获利w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3)当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内时,日获利w不低于元?
23.已知:如图,是半圆O的直径,C是延长线上的一点,,交CD的延长线于点E,交半圆O于点F,且D为弧的中点.
(1)求证:是半圆O的切线;
(2)若,,求的长.
24.阅读理解:如果一个角与一条折线相交形成一个封闭图形,那么这条折线在封闭图形上的部分就称为这个角的“组合边”.
例如:图①中∠BAC的两边与直线l相交构成一个封闭图形,直线l在封闭图形上的部分线段ED就称为∠BAC的“组合边”;再例如:图②中∠QPK的“组合边”有3条,分别是线段MN、NG和GH.
解决问题:在矩形ABCD中,AB=2,AD=4,点M在线段AD上且AM=1.射线MP在直线AD的下方,将PM绕着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射线MQ,∠PMQ的两边MP和MQ分别交矩形的边于点E和点F.设∠AMP为β,0≤β≤90°.
(1)如图③,若β=30°,求∠PMQ“组合边”的所有边长和;
(2)当射线MP经过点B时,请判断点F落在矩形ABCD的哪条边上,并说明理由;
(3)若∠PMQ“组合边”的所有边长和为4.5,求AE的值.(直接写出此小题的答案)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连接,.
(1)如图(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R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点R的横坐标为t,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当时,点Q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交于点P,交射线于点N,点F在线段上,作交射线于点M,连结,交于点D,若,的面积为,求点Q的坐标.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此题得解.
【详解】解:、,
是一次函数,符合题意;
、自变量的次数为,
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自变量的次数为2,
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当时,函数为常数函数,不是一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牢记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将图像上的点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
解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的性质,图像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符合解析式方程.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方程求解参数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一、三、四象限,据此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解:∵一次函数不经过第二象限,
∴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一、三、四象限,
∴,
此时不等式组无解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知对于一次函数,当时,一次函数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时,一次函数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时,一次函数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时,一次函数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4.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的关系列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与k、b的关系.解答本题注意理解: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k<0时,直线必经过二、四象限;b>0时,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直线过原点;b<0时,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
5.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一一化简即可;
【详解】解: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计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由k=﹣1<0,b=1>0,即可判断出图象经过的象限.
【详解】解:∵直线y=﹣x+1中,k=﹣1<0,b=1>0,
∴直线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不经过第三象限,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根据“油箱中剩余的油量=原有存油量-流出的油量”结合题中已知条件列式表达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Q=20-0.2t.
故选B.
【点睛】读懂题意,知道“油箱中剩余的油量=原有存油量-流出的油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A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
∴S菱形=.
故选A.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菱形的面积公式,熟练掌握运用这个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9.B
【分析】根据翻转变换的性质得到EM=FN=3,MN=BC=2,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翻折的性质:△AEF≌△GEF,
∴EM=FN=AG=3,
同理:△EBM≌△EGM,△FCN≌△FGN,
∴,,
∴,
∴S矩形EMNF=MN EM=3×2=6,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转变换的性质,翻转变换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10.C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①②进行判断;根据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利用两函数图象的位置对③进行判断,联立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k<0,所以①正确;
∵一次函数y=x+a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a<0,所以②错误;
∵x<3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都在函数y=x+a的图象下方,
∴不等式kx+b∵a=y x,b=y kx,
∴a b=3k 3,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1.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条件和分式有意义求出x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代数式有意义,
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与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与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2.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
【详解】解:,
解不等式①得:,
解不等式②得:;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2,母线长为5,直接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面积的计算,熟练记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进而利用矩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知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是解题的关键.
15.2800
【分析】用全校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能熟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求解即可.
【详解】解:(名),
∴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能熟练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有2800名,
故答案为:2800.
【点睛】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题意,熟练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解答的关键.
16.25.2
【分析】分别计算两种下单的方式,比较哪一种总费用更低即可.
【详解】第一种下单方式为直接购买两杯奶茶
合计费用为:元
第二种下单方式为下两个订单,每个订单买一杯奶茶
合计费用为:元
故选择第二种更划算,最低费用为25.2元
故答案为:25.2.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7.4.
【分析】先计算算术平方根、三角函数值、计算零指数幂和绝对值,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可得.
【详解】解:原式=3﹣2×+1+
=3﹣+1+
=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18.,
【分析】先进行化简得,再将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解:原式=
=
=
=
当时,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化简求值.
19.(1)见解析
(2)11°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作图解答即可;
(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A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AD,即可得到的度数.
【详解】(1)如图,AE即为所求;
(2)解:∵∠B=46°,∠C=68°,
∴∠BAC=180°-∠B-∠C=66°,
∵AE平分∠BAC,
∴∠CAE=33°,
∵AD⊥BC,
∴∠ADC=90°,
∴∠CAD=90°-∠C=22°,
∴∠DAE=∠CAE-∠CAD=33°-22°=11°.
【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正确掌握角平分线的作图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 14,0.26.补图见解析;(2) 161≤x<164.(3).
【分析】(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再根据频率公式求出m,n.画出直方图即可;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3)画出树状图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
∴m=50×0.28=14,n==0.26.
频数分布直方图:
(2)观察表格可知中位数在 161≤x<164内,
(3)将甲、乙两班的学生分别记为甲1、甲2、乙1、乙2树状图如图所示:
所以P(两学生来自同一所班级)=.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
21.(1)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D∥BC且AD=BC,等量代换得到BC=EF,推出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由菱形的性质得AD=AB=BC=10,由勾股定理求出AE=8,,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BC且AD=BC,
∵BE=CF,
∴BC=EF,
∴AD=EF,
∵AD∥EF,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E⊥BC,
∴ ∠AEF=90°,
∴ 四边形AEFD是矩形;
(2)∵四边形ABCD是菱形,AD=10,
∴AD=AB=BC=10,
∵EC=4,
∴BE=10-4=6,
在Rt△ABE中,
由勾股定理得:,
在Rt△ACE中,
由勾股定理得:,
∵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等知识,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1);
(2)当销售单价定为元时,销售这种板栗日获利w最大,最大利润为元;
(3)当时,日获利w不低于元.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由题意可得w关于x的二次函数,将其写成顶点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3)由题意可得w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得方程的根,再结合x的取值范围,可得答案.
【详解】(1)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把和代入得:
解得:,
;
(2)解:由题意得:
∵,对称轴为直线.
∵,
∴当时,w有最大值为元
∴当销售单价定为元时,销售这种板栗日获利w最大,最大利润为元;
(3)解:当元时,
有:,
解得:或,
∵,
∴当时,,
又∵,
∴当时,日获利w不低于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性质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1)证明见解析
(2)8
【分析】(1)连接,根据D是弧的中点可以得到,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以得到,则,因而可以证得,从而证得是半圆O的切线;
(2)先证明,求出的长,再证明,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1)证明:连接,
∵D为弧的中点,
∴,
又∵AB是半圆O的直径,
∴,又,
∴,
∴,
∴是半圆O的切线;
(2)解:∵切半圆O于点D,
∴,又,
,,
,
∵是半圆O的直径,
∴,
∴,
∴,
∵.
∴,
∴,
∵,
∴,
∴,
即,
∴,
,
,
,
∴,
∴,
即,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的推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切线的判定,判定切线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是转化成证明垂直问题.
24.(1)∠PMQ“组合边”的所有边长和为3+
(2)点F落在矩形ABCD的CD边上,理由见解析
(3)AE的值为1.5或2
【分析】(1)运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可求出AE和PH的长,即可根据“组合边”的定义求得答案;
(2)假设点F落在矩形ABCD的BC边上,求得AG=5>AD,证明点F落在矩形ABCD的CD边上;
分三种情况讨论:当E、F分别在AB、BC上时,当E、F分别在AB、CD上时,当E、F分别在BC、CD上时,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Rt△APE中,β=30°,AM=1,
∴AE=,
∴BE=2-;
作FH⊥AD,
∴Rt△FMH中,∠FMH=60°,FH=2,
∴MH=,
∴AH=BF=1+,
∴∠QPK“组合边”的所有边长和=2-+1+=3+;
(2)解:假设点F落在矩形ABCD的BC边上,
作FG⊥AD,
∵∠A=∠EMF=∠MGF=90°,
∴∠AME+∠AEM=∠AME+∠GMF=90°,
∴∠AEM=∠GMF,
∴,
∴,即,
∴GM=4
∴AG=5>AD,
∴点F落在矩形ABCD的BC边上不符合题意,
∴点F落在矩形ABCD的CD边上;
(3)解:当E、F分别在AB、BC上时,如图,作FH⊥AD,设AE=x,
则BE=2-x,BF=4.5-(2-x)=2.5+x,MH=2.5+x-1=1.5+x,
∵∠A=∠EMF=∠MGF=90°,
∴∠AME+∠AEM=∠AME+∠FMH=90°,
∴∠AEM=∠FMH,
∴,
∴,即,
解得:x=1.5;
当E、F分别在AB、CD上时,如图2-2,设AE=x,
则BE=2-x,CF=4.5-4-(2-x)=-1.5+x,DF=2-(-1.5+x)=3.5-x,
∵∠EMF=∠A=∠D=90°,
∴∠AME+∠AEM=∠AME+∠FMD=90°,
∴∠AEM=∠FMD,
同理:,即,
解得x1=1.5(舍去),x2=2;
即射线MP经过点B;
当E、F分别在BC、CD上时,如图,设DF=y,
作EH⊥AD于点H,
∴∠EHA=∠EHM=∠A=∠B=∠FME=90°,
∴四边形ABEH是矩形,
∴EH=AB=2,
∵∠EMH+∠DMF=∠EMH+∠MEH=90°,
∴∠DPF=∠PEH,
同理:,
∵CF+CE=4.5,DF=y,
∴AH=BE=6-4.5-y=1.5-y,
∴MH=AM-AH=1-(1.5-y)=y-0.5,
∴,解得y=1.5,
BE=1.5-y=0,即射线MP经过点B;
综上所述,AE的值为1.5或2.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综合性强,难度大;理解并运用“组合边”新定义,合理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关键.
25.(1)
(2)
(3)
【分析】(1)先求出,再根据,可得,即有,问题随之得解;
(2)过点R作轴于点H,根据当时,即有,解方程可得,,即有,设,即,,进而有,根据列式即可;
(3)设,为锐角,先求出,即有,再证明接着证明:当时,,再根据,可得,进而可得,得等腰;证明四点共圆,即有,即可证明平分,根据角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即有,,,,即:,过点M作于点W,过点P作于点S,过点Q作于点L,解,设,即有,,利用,解得,则,可得,在中,设,即有,可得,把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解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当时,,
∴,,
∴,
∴,
把代入中,
得抛物线解析式为;
(2)过点R作轴于点H,
当时,即有,
解得,,
∴,,
∴,
∵R在抛物线上,其位于第一象限,点R的横坐标为t,
∴设,
即,,
∴,
∴;
(3)设,为锐角,
∵,
∴,,,
∴,即,
∴,,
∴,
∴,
∴,
∵,
∴,
∴,
如图:
由上图可知:当时,,
∵,
∴,
在中,
有,
即,
∴,得等腰,
∵,
∴,
∵,
∴,
∴,即有四点共圆,
∴,
∴,
即有:,
∴平分,
根据角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得,
∵,
∴,
∴,
∴,,
∴,,
即:,
过点M作于点W,过点P作于点S,
过点Q作于点L,
解,设,
∵,,
∴,,
∴,
解得,则,
∵,
∴,
∴,
∵,,
∴,
∴,
设,则,,
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得,
∴,可得,
在中,设,,
∴,
∴根据Q在第四象限,可得,
把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
得,
解得,(结合Q在第四象限)
∴.
【点睛】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属于中考压轴题.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的性质、角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圆周角定理等知识.题中已知量较多,构筑合理的辅助线,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