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3 22: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深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境,经历探究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理解并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资源:
课本、长方体包装盒、正方体包装盒、PPT课件、微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课前借助微课和任务单我们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呢?
(指名两名同学谈一谈自己的预习收获。)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2:我知道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把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3:我还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先计算出其中三个大小不一样的面的面积和再乘2。
师: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困惑呢?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图形的世界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一起看大屏幕〔出示长方形),认识吗?
(2)你知道长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指名说)再来看(出示长方体),这是新认识的长方体,你还记得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特征吗?(重点板书:长方体6个面)(前一后,左一右,上一下)。
(3)同学们,数学王国里要举办一次小小的音乐会,我们的图形朋友长方体应邀去参加,它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为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能)哦!那我们得买纸板,你们认为我们至少需要买多少纸板呢?该怎么办?
二、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
(一)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给长方体做漂亮的衣服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要计算长方体的哪些部分?
预设:
生:长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
2.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3.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着棱剪开,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说得对!请拿出学具袋中的长方体纸盒学具,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再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标明6个面。
5.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作长方体的表面积?
预设: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2: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积总和。
生3: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小结: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二)探究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请大家仔细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和长方体纸盒,小组讨论、交流: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各个面的面积怎么求?
(3)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和高有什么关系?
2.说说怎么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1)个体尝试。
(2)组内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预设:
方法一:分别求出每一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方法二: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一组一组的计算。
方法三:三种不同的面各先计算一个,再加起来乘2。
3.大家非常的棒,讨论出了这么多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谁能说一说,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灵活的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4.总结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要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知道了长宽高,应该怎样计算呢?
归纳总结: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达记
S长=(ab+ah+bh)×2
(三)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及思考过程。
3.集体汇报交流。
播放微课
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总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s正=a×a×6
三、巩固拓展 理解应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大家对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如何呢?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检测。
1.教材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路,说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如何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铁皮盒,长21厘米,宽和高都是13厘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让学生先结合实际想一想,这个铁皮盒要做几个面,再尝试计算。
集体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及计算过程。
3.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长20米,宽18米,深2.5米,如果在四和底面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先结合实际想一想,抹水泥的面积与游泳池的哪些面有关,用尝试列式。
同桌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集体进行评析
四、反思评价 衔接迁移
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在学习中你还有什么疑惑?能不能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的表现。
2.布置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找到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表面少于六个面的例子,请写下来。
推送下节课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安排学生课后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
S长=(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a×a×6(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