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1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1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02 07:5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念奴娇 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用典的贴切自然
3、 诵读本词 

三、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学科网导入新课: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写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此时45岁。在被贬为黄
州(现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时游赤壁,表达了词人
对古代英雄的仰慕赞叹和
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赤壁,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
城外的赤鼻矶;而一般认为
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
在湖北蒲圻。念奴,唐天宝年间的著名
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
玄宗喜欢听她演唱。此词牌
为纪念她而创立。念奴娇,词牌名。Z.x.x. K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上片
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下片
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赤壁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文主旨。整体感知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人道是 三国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周郎,庐江(现安徽)人。长壮有姿貌。初,孙坚讨董卓。徙家于舒(在庐江),坚子策与瑜同年,独友善。坚死,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人称“周郎”。不久,策又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策死,弟权统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权以瑜为前部大都督,与操战于赤壁,大胜。
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思想 积极、乐观 意境 高远、壮阔 风格 奔放、洒脱. .
Zx.xk 风流人物
(豪杰)周瑜小乔初嫁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雄姿英发 诗
人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春风得意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
壮志未酬
年老无为人景周瑜诗 人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自比景为人物作铺垫面对此景多感慨1 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1)对赤壁景物的描写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表达了
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2)对周瑜形象的塑造突出了周瑜的动人姿貌与出
众才华,称颂了他以弱抗强指挥若定的闲雅风度,表
明他渴望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2 烘托和映衬烘托:千古人物——多少豪杰——三国周郎映衬:1虚实相映(赤壁险要形势与三国赤壁鏖战 )
2互相衬托(周“雄姿英发”与作者“早生华发”)(但豪放中见苍凉)写作特点鉴赏诗歌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
把握形象
展开联想 仔细品味
反复吟咏
感受韵律
加深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