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17课 动物乐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17课 动物乐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1-03 23:2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课《动物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动物乐园》
教材分析:
《动物乐园》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程,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动物乐园”为课题强调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揉、捏、切、刻、划、粘接等泥塑技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立体造型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给予他们成功的自信;创设的“送动物回归大自然”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了审美,在实践中得到激情创造,而且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要善待动物,要保护自然环境和谐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正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本课教学中,卡通可爱的动物造型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动手欲望强烈,但他们受身心发展限制,不一定能捏造出新颖、生动的泥塑作品,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观察、欣赏、对比、拆装、等多个环节,扩充学生思维,鼓励其大胆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泥塑动物造型简洁、质朴的表现手法。观察分析动物的形象特征,运用已学的泥塑造型方法及夸张的表现手法表现动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教师示范中了解动物特征和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启发学生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泥塑造型的乐趣,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动物的外形特征,采用简化、夸张的手法,运用泥塑造型的基本技法,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造型。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制作的动物造型具有整体感及稳定性。
教具准备:
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学具准备:
橡皮泥或泡泡泥、牙签、小棍、剪刀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 3分钟展示。
背诵有关动物的古诗。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背诵的古诗棒极了!你们刚才背诵的两首古诗,都和什么有关呀?
生:动物
师:今天,董老师讲的这节课也和动物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乐园,和小动物们做朋友吧。
出示课题:动物乐园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三分钟展示,让学生做好准备;创设情景,在体验中感知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初步探究
1.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看看视频中都有哪些小动物?(播放小动物视频)
师:哪位小朋友想要说一说?请你......
生:有大象、熊猫.......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生齐说:喜欢!
2.课前呀,老师让同学们去动物园并和小动物合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学生与小动物合影的图片),这是谁?
生:
师:你说一说
生:(介绍这个小动物和它的习性)
师:这又是谁?
生:
师:请你也介绍一个这个小动物......
师:是呀,每种小动物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去创作它。(出示艺术家的泥塑作品,,师有诗意的介绍,配音乐)同学们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吗?今天,就让我们化身小小艺术家,用泥塑的方式去创作可爱的它们。
2、师:要想把动物捏好,我们要共同创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第一关:看一看出示羊、兔、乌龟、老虎、长颈鹿等动物的图片对比图,探究:捏制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师:捏出来的小白兔与生活中的小白兔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更鲜艳......
师;捏出来的小猪与生活中的小猪在外型上有什么不同?
生;外形更概括(简单)(简洁)......
师;蛇与鸡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特点更夸张......
师小结:泥塑动物造型-----概括、夸张、突出特点(板书)色彩------更加丰富、图案装饰更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动物形象特征,引领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与圆雕艺术作品的美,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提高审美意识。
2、第二关:想一想
(1)以前我们捏过橡皮泥,你们都会哪些方法?
揉、搓、切、捏、刻------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一种新方法:“剪”把老鼠变成刺猬。还有很多方法等待我们大家去发现,大家一会儿制作时动动脑筋吧!
(2)以前我们制作过橡皮泥太阳,它与动物泥塑有什么不同?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怎样去做立体的呢?我们进入下一关。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思维,挖掘更多方法创作立体动物。)
3、第三关:赛一赛
(1)小组比赛:拆一拆泥塑动物,再装一装泥塑动物,看谁动作最快?讨论一下完成泥塑动物需要几个步骤?
学生总结:概括基本形----抓住特征------具体刻画-----美化装饰(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中明白了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2)老师按照学生总结出的步骤想做一个平面大象,请学生找毛病。
生:基本型是平面的,所以大象也立体不起来了。
教师改正做法。
师:瞧,小马虎本来要做大象,可是鼻子做的太短了,大象变成了小猪。长鼻子是大象的什么?
生:长鼻子是大象的特点。师总结:所以我们在做小动物时,一定要把基本形做立体,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可不要让你的动物立不起啦呀,或是让大家认不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毛病明白了立体基本型和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3)巩固知识老师这里做了一些动物,看看你会做吗?
(出示泥塑小动物)
(设计意图:扩充视野,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由于刚才的表演很多小动物都没有参加,所以狮子大王决定在森林中在为这些小观众表演一次,让我们一起帮忙邀请小动物们去观看精彩的演出吧。出示森林舞台展板。
4、第四关:做一做说一说
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动物的动作表情,让手中的动物更加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互帮互助捏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它到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相信在你灵巧的手下泥塑动物一定能跳起来,笑起来,活动起来。有没有信心?
作业要求:
1:造型新颖。
2:注意色彩搭配。小组内成员每人制作一个小动物,并组成动物乐园,并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学生进行彩泥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彩泥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否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师生质疑解惑。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丰富创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学习,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三、交流评价感受成功。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请学生自评互评:我的动物叫什么名字,我想对它说......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观看用其它艺术形式制作的小动物。
2、在儿歌中结束本课。动物乐园真热闹,各个动物来报道。
立体动物咪咪笑,造型夸张颜色好。
小朋友们手真巧,捏的动物真是妙。
朋友之间多友好,保护动物要记牢。
大家记牢了吗
(设计意图:渗透环保意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增强自信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板书设计:动物乐园
方法:揉,搓,捏
制作步骤
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教学指导中,充分利用多种媒材、多种教学手段充实学生的知识积累,启发鼓励学生的想象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夫讨论、去创作,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意图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想,真正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兴趣,创出佳作并非易事。只有让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学会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非常重要。本节课是要抓住动物的形态特征,用粘、接技法进行创作。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完成了本课的内容,师生较配合,大部分学生都能捏出小动物,知道自己捏的小动物的形态。在本课教学中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讲、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可以用揉捏粘等技法完成作品,培养了热爱生活,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在作品展示环节,我运用小组之间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示本小组的作品。学生在组内交流后,再登台展示提高了学生之间学习的积极性也让这节课更加有意义。拓展延伸环节,我用一首儿歌强化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们在儿歌中学会了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