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6)(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6)(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6:42:05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6)·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并不是说我们不准备写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我只是说要注意思想家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背景有些什么,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描述的并不完全是“小传统”,这里,我特别希望读者不要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两个可以二元对立的词语来划分思想史的叙述对象,也不要用所谓的“民间思想”或“民众思想”来理解我所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因为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摘编自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
材料二:
日常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传统的历史记载倾向于记录那些不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比如“崔杼弑其君”,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比如“唐太宗君臣论治”。普通人喝酒唱歌属于日常,而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就属于由外交活动引发的政治事件,因为这关乎国家体面,甚至秦赵两国关系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一场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会,则因王羲之的绝妙书法被赋予了崇高的美学和文学意义而得以流传。传统历史记载中,如果没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日常”是看不见的。“日常”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一个时代一般性的思想状况——大多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记录者之所以忽略日常,是因为那是家喻户晓的,不认为有说明、记录的必要。可是对现代读者来说,古人的“不言而喻”却早已变得完全陌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的。
“日常生活”是所有日常中最寻常、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生活的日常”,即所谓“寻常日用”,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在“生活的日常”中,我们关心古人物质条件和生活习俗的演变,关注变化的实相与原因——刘伶“千杯不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酒,酒精度太低了。刘伶与李白酒量如何,得拿一瓶二锅头试试才知道。汉文帝听贾谊讲课,听得动心不觉“前席”,因为他们都跪坐在席子上。从席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坐的变化,发生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中。
另一种“日常生活”是“生命的日常”,我们关注人的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在任何时代,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父母等亲人都会为孩子祈祷——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平安顺遂,“平安顺遂”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平凡朴素的生活。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安顺遂”所包含的内容却千差万别。首先,性别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不同,在传统时代,性别对生命的限制要远远超过现代。其次,性别相同,时代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在整个传统中国,除非垂帘听政、出家或者当妓女,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又比如,宋代以前,父亲是谁比儿子有怎样的成就更重要;到了宋朝,一个男人的父亲是谁对他的前途而言,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是否会读书。书念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非黄粱一梦,这是因为有了更为开放的科举制度。最后,性别相同,时代相同,社会阶层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魏晋时期,王谢高门子弟的平安顺遂除了褒衣博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优雅外,还要承担维护家族地位的责任,关键时刻必须能承担起政治责任;而同时代,一个士兵之子的平安顺遂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不要太早战死。
“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阶层,平凡而幸福地过一生并非一桩易事。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但我们绝对不是史上最可怜的一个群体。处在时势的裹挟之中,在制度的规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有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
(摘编自赵冬梅《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常常忽略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无法真正地解说人们如何判断、解释、处理他们面前的世界。
B.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常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它不是天才的智慧,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却被普遍认可与接受。
C.日常琐屑之事,会因当事人是大人物或事关国家形象、国家民族命运等而记录于史册,从而形成传统历史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
D.传统历史的记载里,完全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想,因为这些思想琐碎而平庸,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完全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想”,材料二的表达是“大多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而不是“完全没有”。故选D。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谈论了历史的写法,材料一谈的是思想史,材料二谈的生活史。关注寻常生活,重视普通人的思想认知,是这两篇文章内在的相通之处。
B.材料一提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为的是区别过去的思想史所记录的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为的是追寻更有理性因而更清晰、更先进的思想。
C.汉文帝听贾谊讲课不觉“前席”,语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既可以读出他们席地跪坐的日常细节,也可以读出汉文帝爱听鬼神之说不愿听苍生之论的史实。
D.“生命的日常”更好地呈现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氛围中的人的生命状态,是历史情境中的人们的生活真相,因而,观察“生命的日常”有助于理解历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更有理性因而更清晰、更先进的思想”错误,材料一表述是“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不言而喻”说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含混的特点。故选B。
3.下列选项,能纳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B.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房玄龄《晋书 傅咸传》:“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意思是: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思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C.“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意思是:我认为粮食和布匹都是很难得的东西,如果使用不加节制,那么没有道理不会匮乏。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思想状态,对民众有训诫、警示作用。
D.“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的意思是: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ABD三项,是有识之士、有志之士的智与识,非日常,是精英的知识、思想与信仰。故选C。
4.《礼记》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亲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合理性。(4分)
【答案】①“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切实地影响和指导着民众的生活,只有走近百姓,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才能真正近民心,知民意;
②也只有合乎百姓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才能真正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向上发展向前进。精英思想太高深,离民众太远,只有从思想、观念上贴近民众,才能在信仰上引领民众,才能具备圣人之德、党的先进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材料一相关表述是“因为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材料强调了“一般知识与思想”对普通民众的意义。
首先,“亲民”是要亲近民众,根据材料内容“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可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切实地影响和指导着民众的生活,因此,“亲民”“走群众路线”就是走进百姓,了解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等,这样才能贴近民心,了解民意。
其次,根据“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可知,所谓的精英思想一直与民众之间有距离,这不值得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才是合乎百姓需求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建立在了解民。众的基础之上,因此才能从思想和观念上贴近民众,进而在信仰上引领民众,这也是“亲民”和我们党群众路线的要求与意义。
5.材料二是《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一书的序言。“烟火气”近来备受关注,多被书写,请结合材料谈谈此类书写的意义。(6分)
【答案】①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同情古代的人们,从而更清晰透彻地明白个体命运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理解人——真真切切的人)
②能让人们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处境与生命状态,从而更为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的生活、生命的状况与水平。(评估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根据“我们关注人的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可以得出: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同情古代的人们,从而更清晰透彻地明白个体命运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其次,根据“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有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得出:能让人们更全面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处境与生命状态,从而更为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的生活、生命的状况与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听,三千年青铜文化在回响
康岩
天宝十四载秋,54岁的李太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的活计,决心做一场逍遥游。此番他历金陵、扬州,再顺江而下,来到安徽铜陵秋浦河畔。秋日秋浦河,江天一色,空水澄鲜,群鹭翔集,沐猿嗷鸣。李白与好友高霁摇轻舟荡小楫,观眼前景,听自然声,话诗与酒,畅快淋漓。不知不觉,船至百炉庄。只见紫气升腾,火光冲天,照得眼下恰若朗朗白日。火苗在炉灶里上下腾跃,一炉火便是一星光,百家百户百炉之火,星光点点即成星辉斑斓。火光也被抛上了天,映红暗夜冥空。好一幅寒夜冶炼图!
冶炼工人全神贯注,腆胸叠肚,头也不抬,任由汗珠滚在额头连缀成线,再啪嗒啪嗒,顺着脖颈滚落到身上。嘴里的号子唱个不停,你一句我一句接连喊唱。山野间没有舞台,风箱呼呼就是伴奏,铁锤铿铿就是和音,清风明月就是观众。众人一句咬着一句,唱得山川震动,诗仙的心绪也跟着沸腾。诗仙挥笔写就《秋浦歌》,把这个声光绚烂的夜晚留了下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连白发都能抻出三千丈的李白,在这个夜晚,为眼前壮观的劳动场面所震撼,震撼到忘记调动旺盛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把诗作得一点都不“李白”,只是把当夜的所见所闻秉笔实书,由衷赞美眼前的冶铜工人。不多久,青莲剑侠在离此不远的当涂追月而去。让人感喟的是,幸有乘月而行的一晚,才让那炉火、那缕烟,写进了历史,被后人铭记。
李白所见这寒夜冶铜盛景,在铜陵并非一时一地之景象。翻阅方志,不经意发现,一座城市竟能与一种金属元素两相胶合,如此紧密。铜不仅是造物主赐予铜陵的天然矿藏,以更辽远的视角看,铜更是这座城市带有根脉意义的文化图腾与精神象征。铜陵博物馆所藏最早的遗物可追溯到夏代晚期。几千年前的铜镞,还能让人依稀想象当年的将士是如何圆睁怒目,会挽雕弓,把它接合在弩箭上,穿过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穿透敌兵的胸膛。青铜被血与火激发了暴力逻辑,从而充当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
送走了大唐的炉火和风烟,铜陵迎来了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皇祐五年,梅尧臣因母亲病逝解官归乡,路过铜官山。当矿山深处传来日夜不息的凿山采铜声时,诗人虽尚在丧母之痛中,仍按捺不住心悸,写下《铜坑》一诗:“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好一句“坐令鬼神愁”啊!采矿的工人裸露着青铜色的身躯,与山岩通体一色,他们躬身俯卧在黑暗狭长的矿坑中,艰难地挥动着双臂。他们一锤一凿攻击山岩,仿佛也在攻击自己的躯体。忽想起古希腊雕塑,十分擅长为雄强有力的身体塑形,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健硕的身体又再次回归艺术家的视线。若是米隆或米开朗基罗穿越到宋朝的铜陵,像梅尧臣一样见到采铜的场景,再将之诉诸雕塑形象,想必较之于流传后世的《掷铁饼者》和《大卫》,也不会失色。《铜坑》短短四句,平淡了三句,诗人在末句忍不住枨触万端,兴尽悲来,为采矿工人怒号:哪怕是鬼神见了也愁怕。没有大规模工业介入的手作年代,我们借了梅尧臣的同情之眼,将这采矿人的苦与难,仔细瞧了一过。
采矿工人的辛劳并没有付诸东流。他们千锤万凿,凿透了山体里的矿脉,也凿出了一个世俗世界的繁华与锦绣。伴随着对铜矿的开采、冶炼,铜陵铸造业高度繁荣,商贸经济高度发达。可惜,好景不长。由宋至元,战争频繁,古铜陵采铜、炼铜、铸铜的辉煌景象,湮入历史的风烟里。千年前,诗仙歌咏的铜官山,红星紫烟不再;梅尧臣赞叹过的千锤万凿和青山碧矿,皆成一片荒凉。
在古代社会,工人们采矿凭着浑身蛮力和手中的斧凿,冶炼靠的是铁片胆水。科技昌明的今天,铜陵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局面,但技术的进步化危为机,智能数控技术、配套制酸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让铜的冶炼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高效。一个个铜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在铜陵崛起,彰显了铜陵“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产业升级变革的壮志雄心。
一座城市与一种金属,就这么被历史和现实牢牢拴住,持续千年不衰,铜与铜陵的因缘际会,仿佛穿越时光的年轮。打捞中国历史中的青铜印记,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这些震古烁今的镇国重器,维护着宗法结构,奠定了礼乐制度,更将国家、王权、贵族和财富的象征意义,收纳进奇异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和炫丽的美学气质。铜及其衍生出的青铜文化,在物质资料和社会意识双向层面,深度参与了中国大历史的构筑。
铜陵义安大道中段有着一尊醒目的城市雕塑——商周青铜壁。青铜壁中复制了一件1979年出土于钟鸣镇的兽面纹大鼎,大鼎把守着李白和梅尧臣们来过的城市,笑迎八方客,仿佛在说,不来铜陵,真不知3000年青铜文化如此绚烂!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详写李白所见的秋浦河畔“寒夜冶炼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由梅尧臣的诗联想到《掷铁饼者》《大卫》,旨在表现采矿工人躯体的雄健有力和劳动之美。
C.义安大道中段醒目的城市雕塑——商周青铜壁,吸引人们了解铜陵及绚烂、悠久的青铜文化。
D.本文在记叙、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旨在表现采矿工人躯体的雄健有力和劳动之美”错误。由“采矿的工人裸露着青铜色的身躯,与山岩通体一色,他们躬身俯卧在黑暗狭长的矿坑中,艰难地挥动着双臂。他们一锤一凿攻击山岩,仿佛也在攻击自己的躯体。忽想起古希腊雕塑,十分擅长为雄强有力的身体塑形,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健硕的身体又再次回归艺术家的视线”可知,作者联想雕塑意在表现雄强有力的美,不是为了表现劳动之美。
故选B。
7.下列对第二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冶炼工人热烈壮观的劳动场景,令人震撼。
B.风箱的呼呼声、铁锤的铿铿声、震动山川的号子声,照应标题中的“听”字。
C.“追月而去”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永远地睡着了”所用手法相同。
D.《秋浦歌》“作得一点都不‘李白’”,是因为劳动场面太震撼,只能秉笔实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D.“是因为劳动场面太震撼,只能秉笔实书”错误。文中说的是“只是把当夜的所见所闻秉笔实书”不是因为“劳动场面太震撼”。故选D。
8.虚实结合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虚写:作者通过想象,再现铜陵开采、冶炼青铜的场景,回顾了铜陵青铜铸造业的历史。
②实写:叙述铜陵当今青铜产业集群崛起的现状。
③虚实结合,丰富文章内涵,增强画面感,凸显青铜文化绵延传承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本文写作特色的能力。
由“李白与好友高霁摇轻舟荡小楫,观眼前景,听自然声,话诗与酒,畅快淋漓。不知不觉,船至百炉庄。只见紫气升腾,火光冲天,照得眼下恰若朗朗白日。火苗在炉灶里上下腾跃,一炉火便是一星光,百家百户百炉之火,星光点点即成星辉斑斓。火光也被抛上了天,映红暗夜冥空。好一幅寒夜冶炼图……”可知,作者并没有亲临安徽铜陵,而是通过李白的视角,运用想象,再现铜陵开采、冶炼青铜的场景,回顾了铜陵青铜铸造业的历史。
由“科技昌明的今天,铜陵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局面,但技术的进步化危为机,智能数控技术、配套制酸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让铜的冶炼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高效”可知,此处实写,叙述铜陵当今青铜产业集群崛起的现状。
虚实手法的结合,丰富文章内涵,增强画面感,凸显青铜文化绵延传承的主题。
9.标题中“回响”一词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表层含义:铜陵冶铜事业历经兴衰,延续至今。
②深层含义:青铜承载的文化一直绵延不绝。
③表现了作者对中华青铜文化的怀想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的能力。
“回响”意思是指回声,反响。“听,三千年青铜文化在回响”,意思是直至现今,铜陵冶铜事业历经兴衰,延续至今。
结合“座城市与一种金属,就这么被历史和现实牢牢拴住,持续千年不衰,铜与铜陵的因缘际会,仿佛穿越时光的年轮”分析可知,“回响”还指青铜承载的文化一直绵延不绝,表现了作者对中华青铜文化的怀想与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陈德,字至善,濠人。世农家,有勇力。从太祖于定远,以万夫长从战皆有功,为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取宁、徽、衢、婺诸城,擢元帅。李伯升寇长兴,德往援,击走之。从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从平武昌。大败张士诚兵于旧馆,擢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吴平,进佥大都督府事。从大将军北取中原,克元汴梁。立河南行都督府,以德署府事,讨平群盗。征山西,破泽州磨盘寨,获参政喻仁,遂会大军克平阳、太原、大同。渡河取奉元、凤翔,至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遁,追擒之。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又大破扩廓于古城,降其卒八万。
洪武三年,封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年,从颍川侯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绵州,破龙德,大败吴友仁之众,乘胜拔汉州。向大亨、戴寿等走成都,追败之,遂与友德围成都。蜀平,赐白金彩币,复还汴。五年为左副将军,与冯胜征漠北,破敌于别笃山,俘斩万计。克甘肃,取亦集乃路,留兵扼关而还。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七年练兵北平。十年还凤阳。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
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诏书言其征西时有过被镌责,遂与惟庸通谋。爵除。
(《明史·陈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B.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C .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D.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是指第二年再次带兵出师朔方,在三岔山打败敌人,“败”是陈德打败敌人,所以“败敌”不能分开,应在“败”前断开,排除BD两项。“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中“同佥”是官职名,“忻都”是人名,二者是同意复指,是一个人,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原文标点为“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故选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擢,提拔、选拔,义同拔、升、加、加封等,古代用于提升官职。
B. 世券,又称铁券。始于明代,使其世代终身享有免除罪责的特权凭证。
C. 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蒙古族活动区域。
D. 谥,即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项说法错误,中国古代“丹书铁券”制度始于汉代。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这是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丹书铁券”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也叫免死券。故选B。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德出身农家,勇力过人。陈德跟随太祖征定远,因功擢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夺取多座城池,擢升为元帅。
B. 陈德随军南征,屡建奇功。陈德随军援救南昌,大战鄱阳湖,平定武昌、吴地,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
C. 陈德北伐元朝,屡战屡胜。陈德先后随冯胜、傅友德征讨,三战三捷,对元朝及北元打击作出了贡献。
D. 陈德战绩显著,多次受赏。陈德在江武三年,被封临江侯。平定蜀地,被赐给白金彩币。死后追封为杞国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C项,陈德洪武四年随傅友德讨伐蜀地,洪武五年随冯胜征漠北。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4分)
(2)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4分)
【答案】(1)太祖的船搁浅,陈德奋力交战,自己身受九箭,毫不退却。
(2)徐达在庆阳围困张良臣,张良臣依仗他哥哥张思道做外部援军,暗中派使者往来其间,陈德(把使者)全部擒获,于是庆阳被攻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胶浅,搁浅;被,受;矢,箭;退,退却。
(2)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状语后置句;恃,依仗;间,暗中;使,派使者;下,攻下。
14.陈德为什么最后被削除了爵位?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二十三年,追查陈德为胡惟庸朋党而获罪,诏书上说他征西时有过失受降级责罚,于是与胡惟庸勾结合谋。所以爵位被削除。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最后一段,“追坐”、“被镌责”、“通谋”几个词理解透彻,就能明白“爵位”被削除的原因。
【参考译文】
陈德,字至善,濠州人。世代务农,勇敢有力气。在定远跟从太祖,以万夫长随从作战都立有战功,晋升为帐前都先锋。和诸将一同攻取宁、徽、衢、婺诸城,晋升为元帅。李伯升侵犯长兴,陈德前往救援,击败并赶走他。随大军支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拿水寨姚平章。太祖的船搁浅,陈德奋力交战,自己身受九箭,毫不退却。又从大军平武昌。在旧馆打败张士诚的部队,晋升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平定吴地后,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跟从大将军徐达北取中原,攻克元汴梁。建立河南行都督府,任命陈德为府事,讨伐平定群盗。征讨山西,攻破泽州磨盘寨,俘虏参政喻仁,于是会同大军攻克平阳、太原、大同。渡黄河攻取奉元、凤翔,抵达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逃跑了,被追赶擒拿。徐达在庆阳围困张良臣,张良臣依仗他哥哥张思道做外部援军,暗中派使者往来其间,陈德(把使者)全部擒获,于是庆阳被攻下。又在古城打败扩廓,敌兵八万投降。
洪武三年(1370),赐封为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第二年,跟从颍川侯傅友德讨伐蜀地,分道进入绵州,攻破龙德,大败吴友仁的部队,乘胜攻占了汉州。向大亨、戴寿等人逃到成都,陈德率兵追击,与傅友德围攻成都。平定蜀地,被赐给白金彩币,再回到汴梁。五年担任左副将军,和冯胜征讨漠北,在别笃山打败敌兵,共杀敌、俘虏数以万计。攻克甘肃,占领亦集乃路,留下部队扼守关口后回师。第二年再次带兵出师朔方,在三岔山打败敌人,活捉副枢失剌罕等七十多人。这年秋天,再次出战答剌海口,杀敌六百人,俘虏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总共三战三捷。洪武七年在北平练兵。洪武十年回到凤阳。洪武十一年去世。追封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二十三年,追查陈德为胡惟庸朋党而获罪,诏书上说他征西时有过失受降级责罚,于是与胡惟庸勾结合谋。爵位被削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南浦·旅怀
鲁逸仲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胱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风悲画角”是指画角飞声,散入风中,触动了无数旅人的愁思。
B.“投宿”两句写途中飞雪。“酒市”两句是词人入村之后所见之景。“送数声”三句是词人客舍夜坐所闻。
C.该词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字、词推敲斟酌的匠心,如:“落”见得谯门之高,风力之劲;“舞”字写出漫天飞雪飘舞之状。
D.这首词内容如题,是一首旅途怀思之作。上片写景,描绘漂泊异乡的凄凉景况,下片写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情感的能力。
C.“‘舞’字写出漫天飞雪飘舞之状”错。“正敲窗、乱叶舞纷纷”的意思是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舞”写的是落叶纷纷的情景。故选C。
16.本词在写景抒情时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意写出三种并赏析。(6分)
【答案】①视听结合。“风悲画角,听《单于》”“数声惊雁”是听觉描写;“飞雪”“灯火”“乱叶”等是视觉描写。视听结合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②直抒胸臆。“无处不销魂”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③想象。“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是词人从对方落笔,想象着薄暮时分,家乡的伊人独倚画屏,苦苦思恋着远方的旅人。丰富了词作内容,拓展了词的意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视听结合。
上片通过听觉和视觉构成四幅各具特色的画面,即“画角谯门”“飞雪孤村”“冷落酒市”和“寒夜惊雁”。首句“风悲”两字刻画风声。风声带来阵阵角声,那是谯门上有人在吹《小单于》名曲。“送数声”三句是客舍夜坐所闻。雪夜风急,忽闻雁声。雁群入夜歇宿在沙渚芦丛之中,遇到外物袭击,由守卫的雁儿报警,便迅速飞向高空。“嘹唳”句说的是雁群受惊后穿过密布的冻云飞向高空,鸣声高亢漫长。“飞”形容漫天飞雪飘舞之状,“酒市”二句是入村以后的景象。“舞纷纷”写落叶之多和风力之急。灯火阑珊,人迹稀少,可见雪大且深,也衬托夜间旅舍独处之冷清,所闻者唯有乱叶扑窗之声。总之,上片描写的“风悲画角,听《单于》”“数声惊雁”是听觉描写,“飞雪”“灯火”“乱叶”等是视觉描写。视听结合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2)直抒胸臆。
“无处不销魂”的意思是这一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描绘客居夜思,月色依稀当年,望月生情,不禁黯然魂消,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想象(曲笔)。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的意思是料想那位美人一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此句设想对方,由己及人。自己在客中归梦梅花,愁绪满怀,想伊人在故园赏梅忆人,泪滴枝头。词人从对方落笔,想象着薄暮时分,家乡的伊人独倚画屏,苦苦思恋着远方的旅人。这样的曲笔丰富了词作内容,拓展了词的意境。
名句名篇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情绪。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答案】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恰、作、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 种审美教育。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 ,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思索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 。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 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 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相辅相成 易如反掌 综合 内涵
B. 密不可分 迎刃而解 联系 神韵
C. 密不可分 易如反掌 联系 内涵
D. 相辅相成 迎刃而解 综合 神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成。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这里要表达的是美育过程与文化环境、文化背景联系紧密,并无相互补充、促成的意思,选用成语“密不可分”;
第二处,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极容易做。从语法上看,“易如反掌”不能与前面的主语“许多困难和障碍”搭配,选用成语“迎刃而解”;
第三处,综合: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联系:相互联络和结合。这里是说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要结合宗教精神,所以用“联系”;
第四处,神韵:指文艺作品的情趣韵致。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这里谈的是欣赏艺术作品,就不仅仅指作品的内容,还包含作品的情趣韵致,所以选用词语“神韵”。故选B。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美育的底色是文化,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B. 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文化是美育的底色。
C. 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D. 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美育离不开文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括号前面的句子强调美育过程与“文化”的关系密切,后文突出欣赏艺术作品必须结合“文化”,所以填入括号的句子应该把“文化”作为主体对象,强调其重要性。
A项,把“美育”作为陈述对象不妥,并且两个句子的陈述对象不一致,一个是“美育”,一个是“文化精神”,不协调。排除A项;
B项,“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文化是美育的底色”两个句子的顺序不合理,应该为“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D项,“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美育离不开文化”不如C项表意清晰而简洁。故选C。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水平
B.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水平
C.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D.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画线句子有两个错误。一是语序不当,应为“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二是搭配不当,原句“思索”与“蕴涵”不能搭配。再来看选项,
AC项,“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语序不当,应该为“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
B项,“理解”和“水平”搭配不当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1.《红楼梦》第103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中,成就功名的贾雨村任职于甄士隐家乡,偶遇当年资助自己但现已出家为道的甄士隐,说了一段话。下面是某高中生对这段话的改写,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6分)
学生承蒙您敬赠钱物才得以进京赶考,并托您老的福考取了功名。如今到鄙乡任职,方才得知先生已出家为道。我虽然对您老日思夜盼,但自知仅是个封疆大吏,不敢前去见您,老天真的有眼,让我在这里见到恩公,还恳求老朽能对我再行教诲,我在城中的住舍离此不远,您老如不嫌弃,学生愿意接您老到家中奉养,望我能够天天指教于您。
【答案】(1)“敬赠”改为“惠赠”(或“慨赠”) (2)“鄙乡”改为“贵乡”
(3)“封疆大吏”改为“俗吏”(或“区区小吏”) (4)“老朽”改为“老前辈”(或“老仙翁”“恩公”)
(5)“指教”改为“受教”(或“聆教”“就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第一处,“敬赠”,赠送礼物表示尊重、敬意、钟爱或钦慕,用于自己赠送别人,此处说对方赠送自己,不得体,改为“惠赠”,“惠赠”是称人赠与。
第二处,“鄙”是谦辞,用于自称,“鄙乡”是称自己的家乡,而此处是到对方的家乡任职,不得体,改为“贵乡”。
第三处,“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此处说自己有自夸炫耀之意,可以改为“俗吏”。
第四处,“老朽”是老年男子自谦之词,此处是称对方,不得体,可以改为“老前辈”之类。
第五处,“指教”,指点教导,多用作请人提批评意见的套语,此处说自己“指教于您”,不得体,改为“受教”,“受教”意思是接受教诲。
22.根据下面阅读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35 字) (5分)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阙就是楼”提出属概念“楼式建筑”。
“在汉代……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汉代人……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提取概括出种差为: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
“阙……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提取概括出种差为:左右各一、中间通人。
最后按照“种概念=种差+属概念”的形式,用“阙是……”的答题模式给“阙”下定义为: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注意有字数限制。
四、作文(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答案】例文:
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孟母三迁,图的是找个好环境,耳濡目染。鲁迅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是寻求精神的共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这智能时代,良莠不齐的讯息触手可及,不经意间都在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可以左右逢源,也可以作茧自缚。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好:你如果和别人一样,每天在手机上浪费三到五小时,在不超过五个网站就可以搜索到的内容里汲取知识,那么,你凭什么抱怨和别人相同的命运呢
我们的肉身是一个皮囊,是一个容器,往里面盛放什么,就呈现出什么状态。盛放经典,就可以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如果多是鸡汤,那也只是人云亦云清汤寡味;如果放的是垃圾,那也只能是垃圾。提及垃圾,我倒想起前几年网络爆红的上海沈巍,流浪汉,醉心于垃圾分类,穿着腌臜,谈吐却难掩高贵的气质,国学经典熟稔于心,玄而又玄的知识谈起来头头是道,虽有人起哄骂是精神病,但不以为意,依旧摩挲书本为乐,抬头仰观日月星辰,低头吞吐春秋绝学,这状态这境界,可与庄子比肩,非嗜欲深者所能管窥。他的物质世界接触垃圾,精神世界却是以经典为伴,比起那些衣着光鲜的绣花枕头之流,真是绝妙的对比。
我很喜欢王东岳先生节目里的一句话,重塑你的认知,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那些后浪们,你的审美如果不能被经典影响,不能被经典重塑,那只能被网络鸡汤、网红来影响,或者被自己的家长、七大姑八大姨的思维来影响。而许多前浪,之所以现实中混得举步维艰,往往又是和固有的思维认知息息相关。所以,要寻找别样的人们,获取知识,叩问经典,不要成为被网红审美俘虏的乌合之众,不要成为井底之蛙。
而一旦心灵鸡汤败坏了胃,形成所谓的阅读舒适区,经典就很难消化了,甚至会本能拒绝经典。一旦我们接受的讯息,长久形成低层次的审美,那必将是积重难返。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资治通鉴》你理一遍,你是和一流的政治家曾在相同高度来俯视成败利钝,试图从他的气度视野去看世界。《战争与和平》你翻过,就以一流的文学家的胸襟迎接那段岁月。古人讲养气之难,睿智多才如管仲,依然逃不过司马迁“管仲器小”的按语,可以说,多广的视野多大的格局多宽的气象,决定你能走多远。而一流的判断,不会锱铢必较于现实的几斤几两,而是看得更高更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夏虫不可语冰,因为它活不到冰天雪地的冬天。井底之蛙不可与之谈海,因为受限于井,它走不出去。浅陋之人,不可以谈大道,因为知识束缚了他的视野。所以,认知不同,思维差异,境界有别,遇到动辄抬杠的杠精们,也要避而远之,然后,再远之。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有句台词印象深刻: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击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旁熊熊燃烧,我看见万丈光芒在黑暗中闪耀,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于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里。
也许人类只是另一个视角里的夏虫和井蛙。我们心存敬畏,我们如履薄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首先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接着材料对此进行了解释,“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就提醒考生,你所关注的、喜爱的事物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醒广大青少年,要慎重对待和选择自己喜爱的人和事物,因为他们会“塑造你的样子”。接着又将这个内容置于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中,提醒考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看出出题者是想要提示考生要慎重选择喜欢的对象,学会选择自己周围的环境,以便让自己受到良好影响,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国家需要的“样子”。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你自己也可以成为影响别人的那个“环境”,你的优秀自然能够吸引到与你一样优秀的人,你们会成为最默契的伙伴。当然,考生也可以思考在纷乱的环境和信息影响下,应当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主张。
参考立意:
1.学会选择有益的人生;
2.你的圈子,决定你的样子;
3.不被外物左右,坚守自我认同;
4.我的人生我做主。山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6)·原卷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并不是说我们不准备写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我只是说要注意思想家的知识、思想与信仰背景有些什么,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因此,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描述的并不完全是“小传统”,这里,我特别希望读者不要用“大传统”与“小传统”这两个可以二元对立的词语来划分思想史的叙述对象,也不要用所谓的“民间思想”或“民众思想”来理解我所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因为我所说的“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的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这不是天才智慧的萌发,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也不是最底层的无知识人的所谓“集体意识”,而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知识与思想,这些知识与思想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
(摘编自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
材料二:
日常与历史记载是“八字不合”的。传统的历史记载倾向于记录那些不同寻常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比如“崔杼弑其君”,以及大人物的重要言行,比如“唐太宗君臣论治”。普通人喝酒唱歌属于日常,而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为赵王击缶,就属于由外交活动引发的政治事件,因为这关乎国家体面,甚至秦赵两国关系的走向。而永和九年春那一场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会,则因王羲之的绝妙书法被赋予了崇高的美学和文学意义而得以流传。传统历史记载中,如果没有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加持,“日常”是看不见的。“日常”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它与生命同在,却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一个时代一般性的思想状况——大多数人想什么、信什么,基本是缺失的。记录者之所以忽略日常,是因为那是家喻户晓的,不认为有说明、记录的必要。可是对现代读者来说,古人的“不言而喻”却早已变得完全陌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才能弄清楚的。
“日常生活”是所有日常中最寻常、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是“生活的日常”,即所谓“寻常日用”,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在“生活的日常”中,我们关心古人物质条件和生活习俗的演变,关注变化的实相与原因——刘伶“千杯不醉”,李白“斗酒诗百篇”,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酒,酒精度太低了。刘伶与李白酒量如何,得拿一瓶二锅头试试才知道。汉文帝听贾谊讲课,听得动心不觉“前席”,因为他们都跪坐在席子上。从席地而坐到高桌大椅垂足而坐的变化,发生在由唐到宋的几百年中。
另一种“日常生活”是“生命的日常”,我们关注人的生命轨迹,对同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代的人们投注理解与同情。在任何时代,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父母等亲人都会为孩子祈祷——不求大富大贵,但愿平安顺遂,“平安顺遂”就是希望孩子能过上平凡朴素的生活。然而,一个简单的“平安顺遂”所包含的内容却千差万别。首先,性别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不同,在传统时代,性别对生命的限制要远远超过现代。其次,性别相同,时代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比如,在整个传统中国,除非垂帘听政、出家或者当妓女,女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又比如,宋代以前,父亲是谁比儿子有怎样的成就更重要;到了宋朝,一个男人的父亲是谁对他的前途而言,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是否会读书。书念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非黄粱一梦,这是因为有了更为开放的科举制度。最后,性别相同,时代相同,社会阶层不同,平安顺遂的内容也不同。魏晋时期,王谢高门子弟的平安顺遂除了褒衣博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优雅外,还要承担维护家族地位的责任,关键时刻必须能承担起政治责任;而同时代,一个士兵之子的平安顺遂就是平安地活下去,不要太早战死。
“生命的日常”更多地受到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的限制。在任何时代,无论男女、阶层,平凡而幸福地过一生并非一桩易事。尽管我们每天会在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看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消息,但我们绝对不是史上最可怜的一个群体。处在时势的裹挟之中,在制度的规定之中,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之下,有海量信息供给的当下,我们更可能是史上最知情的群体。
(摘编自赵冬梅《人生代代无穷已,两种日常达古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常常忽略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无法真正地解说人们如何判断、解释、处理他们面前的世界。
B.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思想常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它不是天才的智慧,也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却被普遍认可与接受。
C.日常琐屑之事,会因当事人是大人物或事关国家形象、国家民族命运等而记录于史册,从而形成传统历史的突发事件和重大转折。
D.传统历史的记载里,完全没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思想,因为这些思想琐碎而平庸,与历史记载求新求异的传统追求相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则材料都谈论了历史的写法,材料一谈的是思想史,材料二谈的生活史。关注寻常生活,重视普通人的思想认知,是这两篇文章内在的相通之处。
B.材料一提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为的是区别过去的思想史所记录的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为的是追寻更有理性因而更清晰、更先进的思想。
C.汉文帝听贾谊讲课不觉“前席”,语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既可以读出他们席地跪坐的日常细节,也可以读出汉文帝爱听鬼神之说不愿听苍生之论的史实。
D.“生命的日常”更好地呈现了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氛围中的人的生命状态,是历史情境中的人们的生活真相,因而,观察“生命的日常”有助于理解历史。
3.下列选项,能纳入“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B.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C.房玄龄《晋书 傅咸传》:“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4.《礼记》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亲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合理性。(4分)
5.材料二是《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一书的序言。“烟火气”近来备受关注,多被书写,请结合材料谈谈此类书写的意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听,三千年青铜文化在回响
康岩
天宝十四载秋,54岁的李太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的活计,决心做一场逍遥游。此番他历金陵、扬州,再顺江而下,来到安徽铜陵秋浦河畔。秋日秋浦河,江天一色,空水澄鲜,群鹭翔集,沐猿嗷鸣。李白与好友高霁摇轻舟荡小楫,观眼前景,听自然声,话诗与酒,畅快淋漓。不知不觉,船至百炉庄。只见紫气升腾,火光冲天,照得眼下恰若朗朗白日。火苗在炉灶里上下腾跃,一炉火便是一星光,百家百户百炉之火,星光点点即成星辉斑斓。火光也被抛上了天,映红暗夜冥空。好一幅寒夜冶炼图!
冶炼工人全神贯注,腆胸叠肚,头也不抬,任由汗珠滚在额头连缀成线,再啪嗒啪嗒,顺着脖颈滚落到身上。嘴里的号子唱个不停,你一句我一句接连喊唱。山野间没有舞台,风箱呼呼就是伴奏,铁锤铿铿就是和音,清风明月就是观众。众人一句咬着一句,唱得山川震动,诗仙的心绪也跟着沸腾。诗仙挥笔写就《秋浦歌》,把这个声光绚烂的夜晚留了下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连白发都能抻出三千丈的李白,在这个夜晚,为眼前壮观的劳动场面所震撼,震撼到忘记调动旺盛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把诗作得一点都不“李白”,只是把当夜的所见所闻秉笔实书,由衷赞美眼前的冶铜工人。不多久,青莲剑侠在离此不远的当涂追月而去。让人感喟的是,幸有乘月而行的一晚,才让那炉火、那缕烟,写进了历史,被后人铭记。
李白所见这寒夜冶铜盛景,在铜陵并非一时一地之景象。翻阅方志,不经意发现,一座城市竟能与一种金属元素两相胶合,如此紧密。铜不仅是造物主赐予铜陵的天然矿藏,以更辽远的视角看,铜更是这座城市带有根脉意义的文化图腾与精神象征。铜陵博物馆所藏最早的遗物可追溯到夏代晚期。几千年前的铜镞,还能让人依稀想象当年的将士是如何圆睁怒目,会挽雕弓,把它接合在弩箭上,穿过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穿透敌兵的胸膛。青铜被血与火激发了暴力逻辑,从而充当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
送走了大唐的炉火和风烟,铜陵迎来了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皇祐五年,梅尧臣因母亲病逝解官归乡,路过铜官山。当矿山深处传来日夜不息的凿山采铜声时,诗人虽尚在丧母之痛中,仍按捺不住心悸,写下《铜坑》一诗:“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好一句“坐令鬼神愁”啊!采矿的工人裸露着青铜色的身躯,与山岩通体一色,他们躬身俯卧在黑暗狭长的矿坑中,艰难地挥动着双臂。他们一锤一凿攻击山岩,仿佛也在攻击自己的躯体。忽想起古希腊雕塑,十分擅长为雄强有力的身体塑形,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健硕的身体又再次回归艺术家的视线。若是米隆或米开朗基罗穿越到宋朝的铜陵,像梅尧臣一样见到采铜的场景,再将之诉诸雕塑形象,想必较之于流传后世的《掷铁饼者》和《大卫》,也不会失色。《铜坑》短短四句,平淡了三句,诗人在末句忍不住枨触万端,兴尽悲来,为采矿工人怒号:哪怕是鬼神见了也愁怕。没有大规模工业介入的手作年代,我们借了梅尧臣的同情之眼,将这采矿人的苦与难,仔细瞧了一过。
采矿工人的辛劳并没有付诸东流。他们千锤万凿,凿透了山体里的矿脉,也凿出了一个世俗世界的繁华与锦绣。伴随着对铜矿的开采、冶炼,铜陵铸造业高度繁荣,商贸经济高度发达。可惜,好景不长。由宋至元,战争频繁,古铜陵采铜、炼铜、铸铜的辉煌景象,湮入历史的风烟里。千年前,诗仙歌咏的铜官山,红星紫烟不再;梅尧臣赞叹过的千锤万凿和青山碧矿,皆成一片荒凉。
在古代社会,工人们采矿凭着浑身蛮力和手中的斧凿,冶炼靠的是铁片胆水。科技昌明的今天,铜陵的矿产资源面临枯竭局面,但技术的进步化危为机,智能数控技术、配套制酸技术等新技术的采用,让铜的冶炼更加绿色、更加环保、更加高效。一个个铜材深加工产业集群在铜陵崛起,彰显了铜陵“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产业升级变革的壮志雄心。
一座城市与一种金属,就这么被历史和现实牢牢拴住,持续千年不衰,铜与铜陵的因缘际会,仿佛穿越时光的年轮。打捞中国历史中的青铜印记,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这些震古烁今的镇国重器,维护着宗法结构,奠定了礼乐制度,更将国家、王权、贵族和财富的象征意义,收纳进奇异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和炫丽的美学气质。铜及其衍生出的青铜文化,在物质资料和社会意识双向层面,深度参与了中国大历史的构筑。
铜陵义安大道中段有着一尊醒目的城市雕塑——商周青铜壁。青铜壁中复制了一件1979年出土于钟鸣镇的兽面纹大鼎,大鼎把守着李白和梅尧臣们来过的城市,笑迎八方客,仿佛在说,不来铜陵,真不知3000年青铜文化如此绚烂!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详写李白所见的秋浦河畔“寒夜冶炼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由梅尧臣的诗联想到《掷铁饼者》《大卫》,旨在表现采矿工人躯体的雄健有力和劳动之美。
C.义安大道中段醒目的城市雕塑——商周青铜壁,吸引人们了解铜陵及绚烂、悠久的青铜文化。
D.本文在记叙、描写中融入抒情、议论,有利于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题。
7.下列对第二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冶炼工人热烈壮观的劳动场景,令人震撼。
B.风箱的呼呼声、铁锤的铿铿声、震动山川的号子声,照应标题中的“听”字。
C.“追月而去”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永远地睡着了”所用手法相同。
D.《秋浦歌》“作得一点都不‘李白’”,是因为劳动场面太震撼,只能秉笔实书。
8.虚实结合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标题中“回响”一词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陈德,字至善,濠人。世农家,有勇力。从太祖于定远,以万夫长从战皆有功,为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取宁、徽、衢、婺诸城,擢元帅。李伯升寇长兴,德往援,击走之。从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从平武昌。大败张士诚兵于旧馆,擢天策卫亲军指挥使。吴平,进佥大都督府事。从大将军北取中原,克元汴梁。立河南行都督府,以德署府事,讨平群盗。征山西,破泽州磨盘寨,获参政喻仁,遂会大军克平阳、太原、大同。渡河取奉元、凤翔,至秦州。元守将吕国公遁,追擒之。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又大破扩廓于古城,降其卒八万。
洪武三年,封临江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年,从颍川侯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绵州,破龙德,大败吴友仁之众,乘胜拔汉州。向大亨、戴寿等走成都,追败之,遂与友德围成都。蜀平,赐白金彩币,复还汴。五年为左副将军,与冯胜征漠北,破敌于别笃山,俘斩万计。克甘肃,取亦集乃路,留兵扼关而还。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七年练兵北平。十年还凤阳。十一年卒。追封杞国公,谥定襄。
二十三年,追坐德胡惟庸党,诏书言其征西时有过被镌责,遂与惟庸通谋。爵除。
(《明史·陈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B.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C .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D. 明年复/总兵出朔方败/敌三岔山/擒其副枢失剌罕等七十余人/其秋/再出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人凡三战三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擢,提拔、选拔,义同拔、升、加、加封等,古代用于提升官职。
B. 世券,又称铁券。始于明代,使其世代终身享有免除罪责的特权凭证。
C. 漠北,又称岭北,指中国北方沙漠、戈壁以北的广大地区,蒙古族活动区域。
D. 谥,即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德出身农家,勇力过人。陈德跟随太祖征定远,因功擢帐前都先锋,同诸将夺取多座城池,擢升为元帅。
B. 陈德随军南征,屡建奇功。陈德随军援救南昌,大战鄱阳湖,平定武昌、吴地,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
C. 陈德北伐元朝,屡战屡胜。陈德先后随冯胜、傅友德征讨,三战三捷,对元朝及北元打击作出了贡献。
D. 陈德战绩显著,多次受赏。陈德在江武三年,被封临江侯。平定蜀地,被赐给白金彩币。死后追封为杞国公。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4分)
(2)徐达围张良臣于庆阳,良臣恃其兄思道为外援,间使往来,德悉擒获,庆阳遂下。(4分)
14.陈德为什么最后被削除了爵位?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6题。
南浦·旅怀
鲁逸仲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胱溪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角”是涂有彩绘的军中乐器,其声凄厉。“风悲画角”是指画角飞声,散入风中,触动了无数旅人的愁思。
B.“投宿”两句写途中飞雪。“酒市”两句是词人入村之后所见之景。“送数声”三句是词人客舍夜坐所闻。
C.该词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字、词推敲斟酌的匠心,如:“落”见得谯门之高,风力之劲;“舞”字写出漫天飞雪飘舞之状。
D.这首词内容如题,是一首旅途怀思之作。上片写景,描绘漂泊异乡的凄凉景况,下片写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16.本词在写景抒情时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意写出三种并赏析。(6分)
名句名篇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情绪。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 种审美教育。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 ,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思索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 。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 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 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相辅相成 易如反掌 综合 内涵
B. 密不可分 迎刃而解 联系 神韵
C. 密不可分 易如反掌 联系 内涵
D. 相辅相成 迎刃而解 综合 神韵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美育的底色是文化,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B. 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文化是美育的底色。
C. 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D. 文化是美育的底色和灵魂,美育离不开文化。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水平
B.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水平
C. 欣赏流传下来的人类艺术作品,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D.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1.《红楼梦》第103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昧真禅雨村空遇旧》中,成就功名的贾雨村任职于甄士隐家乡,偶遇当年资助自己但现已出家为道的甄士隐,说了一段话。下面是某高中生对这段话的改写,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6分)
学生承蒙您敬赠钱物才得以进京赶考,并托您老的福考取了功名。如今到鄙乡任职,方才得知先生已出家为道。我虽然对您老日思夜盼,但自知仅是个封疆大吏,不敢前去见您,老天真的有眼,让我在这里见到恩公,还恳求老朽能对我再行教诲,我在城中的住舍离此不远,您老如不嫌弃,学生愿意接您老到家中奉养,望我能够天天指教于您。
22.根据下面阅读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35 字) (5分)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四、作文(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