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5课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8:52: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
2、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学会筛选文本信息。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了解作者—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了解背景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长期坚持物候观测,掌握了翔实的资料,为我国物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文体知识—说明文
说明文,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文体知识—说明文
1、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引用、 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4、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1)生动的说明;(2)平实的说明
请两位同学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值得摘录的词写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可就字音、字形或词义角度分析)
交流积累
读一读
翩 然
簌 簌
连 翘
载 途
农 谚
孕 育
piān

qiáo
zài
yàn
yùn
萌发:1.种子或孢子发芽。2.比喻事物发生。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
悬殊:相差很远。
次第:依次。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记一记
整体感知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目标一:
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边读边圈画出各段的关键语句,给课文划分层次。
(3)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1.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就是物候学。
4.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6.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7.首先是纬度。
8.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9.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10.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11.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12.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找出各段关键语句,给课文划分层次。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找出各段关键语句,给课文划分层次。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1—3)
2、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4—5)
3、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6—10)
4、物候学观测研究的意义。(11—12)
说明顺序
2、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说明对象:物候现象和物候学。
1.物候现象
2.物候和物候学的定义
3.物候的作用
4.决定物候的因素
5.物候学研究的意义
由现象到本质
由物候到物候学
由浅入深
逻辑顺序
理解文章事理,学会筛选信息。
目标二:
深入研读
1. 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同气候相关的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2)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2.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深入研读
首先,按时间顺序写一年四季物候现象的变化,使读者对物候有了直观的认识。
然后,以具体的自然现象作为例子,指出它们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
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明确其概念。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深入研读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1)打比方: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将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对于物候观测的作用。
(2)作比较: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把生物和气象仪器作比较,突出了通过生物观测物候的优点。
(3)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面是一个例子……
举出北京地区农民因未注意到物候延迟,结果受到低温损害的例子,通过确凿的数据比较,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影响。
深入研读
4.快速阅读6—10段,说说这部分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深入研读
说明顺序: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排列的。
好处: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又使文章条理清楚。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是怎样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的。
(示例)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深入研读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是怎样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的。
(1)纬度: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2)经度: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3)高下:作比较、作诠释、举例子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而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是逆温层。)
(4)古今: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深入研读
5.阅读文章最后两段,概括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深入研读
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首先是)
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很有参考价值)
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还可以)
4、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也可以)
6.第11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其中串联词语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深入研读
逻辑顺序:由主到次。
用“首先”来突出主要意义,用“对于”和两个“可以利用”来略说其他意义,将四层意思由主到次、由重到轻,条理清晰地罗列出来,突出物候学在四个方面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
7.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1)内容上:强调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2)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照应开头。
深入研读
体会语言特点,培养科学态度。
目标三:
品味语言
1.科普说明文通常是深奥难懂的,本文却简单轻松地给我们介绍了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首先,作者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把物侯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读者容易接受。
其次,作者在行文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而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并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
然后,作者大量运用优美的词语、描写性语句和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物候科学变得生动形象。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品味语言
2.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运用拟人手法(沉睡、苏醒)、生动的描写(萌发、次第、翩然、簌簌、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凝练整齐的词语(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1.修辞手法;2.生动描写;3.整齐句式;4.凝练词语。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品味语言
2.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运用拟人手法(传语、暗示),整齐的句式,连续列举三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1.修辞手法;2.生动描写;3.整齐句式;4.凝练词语。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3、首先是纬度。
品味语言
3.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文章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许多”表示限制,表明并不是所有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左右”对“十天”进行限定,表示是一个大概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首先”表明纬度是对物候现象来临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修饰、限制性词语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品味语言
3. 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文章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物候的古今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个人难以察觉的,列举出具体的数字,才能清晰地展现出结论。
说明文中的具体数据,不仅是作为说明方法来证明说明的内容,从说明语言方面也体现了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具体的数据
示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出北方边塞之地八月就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白草折断的自然现象。这反映了物候现象与纬度有关。北方边塞纬度较高,天气寒冷,所以八月当中原大地尚处夏季时,边塞却大雪纷飞。
科学态度
4. 说说你知道哪些与物候现象有关的谚语或诗句,简要分析一下。
主旨上:文章从自然现象入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课堂小结
写法上: 1.逻辑顺序; 2.生动语言。
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与同学交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