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时间的脚印
学习目标
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重点)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难点)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
了解作者—陶世龙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了解背景
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请两位同学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值得摘录的词写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可就字音、字形或词义角度分析)
交流积累
读一读
砂 砾
山 麓
沟 壑
龟 裂
腐 蚀
掸 去
lì
lù
hè
jūn
shì
dǎn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
山麓: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刨刮:刮平。
记一记
整体感知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目标一:
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快速默读全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3.围绕说明对象,文章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说说题目的作用。
说明文题目的一般作用:
1.点明说明对象;
2.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3.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说明对象:岩石记录了时间奇异现象。
2.题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整体感知
2、围绕说明对象,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按什么顺序说明?
现象
方法
意义
逻辑顺序
1、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1-4)
2、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脚印;(5-29)
3、岩石记录时间脚印的意义。(30、31)
整体感知
3、结合文中关键语句,说说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脚印的。
1.岩石的“毁灭”与“新生”的变迁,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5-21)
2.从死了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2-24)
3.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气候)的变化。(25)
4.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26)
5.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28)
6.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29)
整体感知
4、结合文中关键语句,说说岩石的生灭过程。
1.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2.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
4.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5.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
被破坏——被搬运——重新生成
整体感知
5.课文各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1.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5)
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8)
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
整体感知
5.课文各层之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说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
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
总结上文,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4)
承接上文,化石的作用;开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整体感知
5.总结单句成段的作用。
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很有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在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内容。其作用一般有下面几种:
1.总结上文;
2.开启下文;
3.承上启下。
深入研读文章,体会文体特点。
目标二:
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科学小品文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内容的科学性
1. 要达到科学性,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例子。
示例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内容的科学性
1. 要达到科学性,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例子。
示例2: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常常表明通过石头颜色证明地球变化的概率很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的可能性,若去掉则变成了肯定,与现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笔的生动性
2.要达到艺术性,语言必须形象生动,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例子。
(1)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文笔的生动性
2.要达到艺术性,语言必须形象生动,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例子。
(1)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用拟人手法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2)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3)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
(4)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主旨上: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重大意义。作者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许多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
课堂小结
写法上: 1.内容的科学性; 2.文笔的生动性。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课堂练习
①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③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④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本文大量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完成一次片段写作吧!
提示:①展开大胆的想象;②抓住事物的特质;③表达深刻的寓意。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