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课 《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6-1课 《恐龙无处不有》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8: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恐龙无处不有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把握作者在文中阐释的观点。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特色,体会文章严谨的推理论证的思路。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了解作者—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了解背景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文体知识—说明文
说明文,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文体知识—说明文
1、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引用、 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4、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1)生动的说明;(2)平实的说明
请两位同学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词或值得摘录的词写到黑板上,并说明理由。
(可就字音、字形或词义角度分析)
交流积累
读一读
骨 骼
地 壳
褶 皱
两 栖
携 带
鸟 臀

qiào
zhě

xié
tún
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记一记
整体感知内容,梳理文章思路。
目标一:
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快速默读全文,然后细读首段和尾段,思考: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首段)
2.说明对象: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新的证据。
(尾段)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和说明对象。
整体感知
2、结合首尾两段及关键语句,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点明主旨: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2.具体说明: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3.总结全文: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照应开头,突出主旨。
深入研读文章,体会严谨推理。
目标二:
深入研读
1. 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议论
1、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点明主旨,总领全文。
2.细读第2-14段,找出关键句,概括各层内容。
深入研读
2.在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
3.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4.恐龙无法在南极地区生存。
5-6.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7-8.大陆板块分分合合的历史演变过程。
9.泛大陆的环境适合早期恐龙的生存。
10-12.泛大陆的分裂导致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
13-14.南极大陆的气候变化让动植物变成化石。
3.结合关键句和各层内容,试着说说这部分的说明思路。
深入研读
1.首先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出发,联系到其他大陆也有恐龙化石,从而说明恐龙无处不有;
2.接着又写到恐龙不能在南极生存,从而推论出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陆在漂移;
3.然后以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学说,说明南极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4.最后得出结论:恐龙的灭绝和大陆漂移有关。
4.本文是如何把抽象的道理说明白的?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深入研读
打比方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把南极洲比作大冰箱,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把板块比作“巨龟”,形象地说明了大陆漂移的学说,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
4.本文是如何把抽象的道理说明白的?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深入研读
列数字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通过列举具体的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地球的发展历史和泛大陆的形成时间,表明有科学依据,说服力强。
4.本文是如何把抽象的道理说明白的?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一下。
深入研读
举例子
1.例如,在1986年……鸟臀目恐龙。
举了在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具体证明上文的观点,并为下文问题的提出做铺垫。
2.“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具体有力地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解开了许多地质之谜。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品味语言
5.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品味语言
5.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品味语言
5.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主旨上:本文根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课堂小结
写法上: 1.逻辑推理; 2.幽默风趣。
思考:作者层层推理的逻辑思维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拓展延伸
示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思考:作者层层推理的逻辑思维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谈谈感悟或体会。
拓展延伸
示例: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课余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介绍,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