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 4.2解一元一次方程(1)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 4.2解一元一次方程(1)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05 14:5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4.2解一元一次方程(1)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古埃及《阿姆士纸草书》
一、情境引入
阿姆士是3600年前古埃及的一位抄写员,
他在纸莎草书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量加上自身的四分之一等于15.”
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这个量的吗?
x+x=15
“试错法”
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下列方程,哪一个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
(1)2x-1=5; (2)3x-2=4x-3.
解:(1)当x=0时,左边=-1,左边≠右边;
当x=1时,左边=1,左边≠右边;
当x=2时,左边=3,左边≠右边;
当x=3时,左边=5,左边=右边;
当x=4时,左边=7,左边≠右边.
因此3能使该方程两边的值相等.
(2)当x=0时,左边=-2,右边=-3,左边≠右边;
当x=1时,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
当x=2时,左边=4,右边=5,左边≠右边;
当x=3时,左边=7,右边=9,左边≠右边;
当x=4时,左边=10,右边=13,左边≠右边.
因此1能使该方程两边的值相等.
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下列方程,哪一个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
(1)2x-1=5; (2)3x-2=4x-3.
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solution of equation).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solving equation).
二、概念形成
三、解法探索
(数的加减运算)
(数的乘除运算)
(1)2x+1=5; (2) x-4=x-1.
怎样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2x=5 - 1
2x=4
x=2
x=4÷2

2x+1=5
2x=4
x=2
等式具有哪些性质呢?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A·m=B·m;如果A=B ,那么= (m≠0).
四、例题练习
=.
例1 解下列方程
(1)x+5=2; (2)-2x=4.
解:(1)两边都减去5,得
x+5-5=2-5.
合并同类项,得 x=-3.
(2)两边都除以-2,得
即 x=-2.
解方程就是要把方程变为 的形式.
x=a
练一练 解下列方程:
(1)x+2=-6; (2)3x=10-2x;
(3) x=3; (4)-6x=2.
答案:(1)x=-8; (2)x=2;
(3)x=6; (4)x=- .
练一练
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 3x=10-2a的解,求a的值.
解:因为 x=2是关于x的方程 3x=10-2a的解,
所以 3×2=10-2a,
即 6=10-2a,
所以 2a=10-6,
所以 2a=4,
解得 a=2 .
五、小结提升
历史之美
试错法
算术方法
等式性质
……
方法之美
数学之美
……
六、布置作业
4.2解一元一次方程(1)课后练习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