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练习周周清第四周打包4套(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练习周周清第四周打包4套(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6 09:10:32

文档简介

练习53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含名篇名句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其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是 ① 的。无数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 ② 的光明前景。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每一个重要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展现着民族精神风貌。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短短14个字的背后,是中国考古学者百年的不懈奋斗。正是考古,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华夏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从用一把小小的手铲开启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到如今运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 ③ ,扎根田野,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比喻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部位患病, ① 。很多东西靠着血液系统这条人体的“大运河”播散。营养物质和氧气靠血液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而结核杆菌也会借助这条“大运河”播散到全身。结核分枝杆菌到达肾后,就会像白蚁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肾,最开始是一点点“虫蚀样”的改变,接着肾会形成结核“空洞”,最后肾就剩下一个空空的“皮囊”了。这些变化都是静悄悄的,患者很少有腰痛、腰酸的症状,很多人看病时肾都彻底坏掉了还不自知。其实, ② ,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顺尿路从上到下排入膀胱内,造成膀胱黏膜的炎症,从而导致尿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 ③ ,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的每小时都要排尿数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除了尿频,还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
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也会有这些膀胱刺激症状,肾结核发病初期不太好区别是普通感染还是结核感染。所以,当你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或者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就需要格外警惕泌尿系统结核了。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5.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午后摄入一些咖啡因,能提高你戒烟成功的概率。
B.三个人面面相觑,你我都心照不宣。
C.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很热闹。
D.你放心,我绝对有体力救你出来!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②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当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势头。与社会日益崛起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联系,以博物馆、美术馆为代表的社会美育也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作为美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家庭美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
③遵循美育特点做好美育工作,必须重视家庭美育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由一块璞玉塑造成一座雕塑,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可以说,美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家庭美育的特点是润物无声,但影响深远持久。家庭日常的环境、气氛、情感和活动,是孩子认知外在环境的基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对文化人文的体察,影响着孩子道德修养的建立,审美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
④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现在家庭教育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往往又将重点放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特长的培养上,以期在未来的升学和求职中有一技之长,功利倾向明显。其实,比技能特长训练更重要,对孩子一生影响更深远的,是艺术思维的建立。艺术思维是一种以情感、符号和形象为基本要素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让人不断思考自我局限性,并从中找到突破的方法和答案。艺术思维对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艺术思维的建立,重在熏陶,这种熏陶需要适宜的环境。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美育活动,这样的安排对孩子艺术思维的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更为根本、持续的,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的熏陶。
⑤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要将自然美作为家庭美育的重要内容。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风霜雨雪阳光,沙丘泥土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最好的家庭美育素材。家长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玩耍的过程中用手用脑用心感受,对人从哪来,如何与万物共存形成丰富独特的感知,这些感知是滋养孩子健康审美意识的丰厚土壤。要在节庆习俗中引导孩子认识社会文化之美。从食物制作,到家庭装饰,再到日常礼仪,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表达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族群的关系,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塑造孩子审美情趣的基础材料,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进行家庭美育。要鼓励孩子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孩子动手去操作,不论是多变的还是重复的,粗犷的还是精细的,都会形成身体上的感受,从而传达到大脑中形成认知,这种改造事物的经验会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化他们的信心,萌发进一步的创造。
(摘编自陈佳《美育的根在家庭》)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国家文化的传承,都必须通过美育来完成。
B.家庭美育是美育工作的支柱之一,做好家庭美育,就能做好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
C.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因为家庭美育润物无声,所以其影响深远持久。
D.现在家庭教育大多重视智力开发,把精力放在技能特长的培养上,不够重视家庭日常生活的审美熏陶。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从美育的重要性出发,联系现实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论题。
B.文章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论证了家庭美育对美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C.文章第④段通过对比论证,印证做好家庭美育须重视艺术思维培养的观点。
D.文章第⑤段从自然美、社会文化美两个角度论证了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美育工作中除家庭美育还未起步,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均势头良好,已经取得成功。
B.对于家长而言,要想真正搞好家庭美育,必须转变以升学和求职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
C.家长在家的日常表现,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趣味,对孩子产生审美熏陶作用。
D.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提高审美能力。
练习53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含名篇名句默写)
1.答案:①不言而喻 ②大有可为 ③栉风沐雨(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语境强调“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没有说的必要,①处应填“不言而喻”。大有可为:比喻所做之事很有价值,很有发展前途。原意不能指人,现也可用以形容人。语境强调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有发展前途,②处应填“大有可为”。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③处应填“栉风沐雨”。
2.答案:①引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句话体现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②比喻:将历史比作教科书,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比作“活字典”,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探寻文明的来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效果的能力。“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说明山、水皆有其源头,文中引用该句,意在说明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会为我们指出历史、文明的源头。引用名言一方面可以使文本语言凝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文本的说服力,让读者更加信服文本的观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连用两个比喻,第一句将“历史”比作“教科书”,第二句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比作“活字典”,“历史”“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而读者对“教科书”“活字典”则有具体的感知。因此,两个比喻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探寻文明的来处。
3.答案: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解析: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均为语序不当。一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当,前后句主语不同,故“因为”放在“他们”之前,“所以”放在“中国”之前。二是多重定语语序不当,数量短语在形容词短语之前,“精妙绝伦的一件件”“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应改为“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一座座规模宏大的”。
4.答案:①其他部位也可能受到影响 ②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信号的 ③排尿次数都会明显增多
解析:根据语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部位患病”对应的是“其他部分”怎么样,即可得出答案①其他部位也可能受到影响。根据后文“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即可得出答案②肾结核是有一些早期信号的。照应前面“从而导致尿频”,“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即可得出答案③排尿次数都会明显增多。
5.A A和文本中的“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B是指团体中的某一个个体。C.每人,人人。D.“你”是第二人称。称呼,一般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6.答案:(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示例二:星垂(随)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示例四: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示例五: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7.D A项“都必须通过美育来完成”表述绝对,原文第①段“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并没有强调“都必须通过美育来完成”;B项“做好家庭美育,就能做好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无中生有,原文第③段只是提到“遵循美育特点做好美育工作,必须重视家庭美育的基础性作用”;C项强加因果,改变了逻辑关系,原文第③段“可以说,美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家庭美育的特点是润物无声,但影响深远持久”是转折关系,选项表述成了因果关系。
8.C A项“联系现实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论题”是第②段的内容;B项文章第③段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论证的是“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家庭美育对美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D项“从自然美、社会文化美两个角度”概括有误,从第⑤段“要鼓励孩子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孩子动手去操作,不论是多变的还是重复的,粗犷的还是精细的,都会形成身体上的感受,从而传达到大脑中形成认知,这种改造事物的经验会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化他们的信心,萌发进一步的创造”可知,还有“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这一角度,应为三个角度。
9.A A项“还未起步”“均势头良好,已经取得成功”原文没有这样的观点,属于无中生有。练习54 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地,没有广袤的 ① 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沃。
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还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据地势而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
进入5月,麦穗开始泛黄,麦芒恣意,被包裹着的麦粒开始膨胀,饱满,麦秆弯曲,就像满载而归的乡亲们,手捧着沉甸甸的喜悦。初夏的风一起,它们便欢腾起来,笑得 ② 。一株麦穗倒向另一株麦穗,挤挤挨挨,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再兴奋地奔涌回来, ③ 地进行着一场场接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3.下列各项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般来说,“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这只大雁就是“领头雁”,是一群大雁的“队长”。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大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 ① 。科学家证实:鸟儿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由二十五只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鸟,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鸟多飞百分之七十的路程。也就是说, ② 。呈“人”字形的大雁飞行队伍中,飞在最前面的头雁扇动翅膀,其身后就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大雁紧跟在它后面飞可以借此削减空气的阻力,因而达到节省体能的目的。不过, ③ 。因此,当飞行路程很长时,雁群需要时常变换队形,轮流充当头雁。
此外,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伍,也是大雁为保证防御敌害能安全顺利到达南方目的地的有效措施。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5.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队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B.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C.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致力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绿色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均圆满超额完成。其中,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目标84.5%);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相比2015年下降28.8%(目标18%);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目标70%);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0.6%(目标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均在2019年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上继续保持下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滑雪运动员腾空翻转的背景是北京碧蓝的天空,“冬奥蓝”被中外运动员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成了冬奥会最美的风景。二十多年来北京市花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2013年至2021年更是开启了“加速度”。9年间,北京的大气污染治理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纳入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实践案例”,形成备受称赞的“北京方案”。北京,曾是世界上燃煤消费最多的首都,燃煤消费一度占全市能源消费的75%。自2014年开始,北京市陆续关停了四大燃煤电厂,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的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投入使用。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因此减少920万吨燃煤消费,占北京全市压减燃煤目标的70%左右,相当于3.5个首钢搬迁减少的燃煤量。从北京2014年发布的第一轮PM2.5源解析开始,移动源就一直在本地污染源中位居榜首。从2013年北京全面治理PM2.5以来,针对移动源,北京“严标准、促淘汰、强监管”,加上交通管控约束、经济政策鼓励等措施,逐步形成了“车、油、路”一体化的北京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在北京2018年发布的第二轮PM2.5源解析结果中,扬尘污染在本地排放中的占比升至16%,仅次于移动源。扬尘污染在北京一般有三大来源: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裸地扬尘。要想解决扬尘问题,要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全市各区在应对扬尘污染问题上都因地制宜拿出了不少妙招,甚至用“以克论净”来看治理效果。在扬尘管理上,全市各区恨不得形成“一区一经验”的模式。
(摘自程思遥、王莉《冬奥遇上“北京蓝”——北京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是怎么实现的》)
材料三 邢台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21年,邢台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3,在全国168个城市中倒排第23;PM2.5年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9%。优良天数245天,比2020年增加39天,超额完成省定全年目标。长期以来,邢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处于末位徘徊的尴尬局面。2020年以来,邢台市坚决破除“区位论”“输入论”等错误论调,解决思想上的畏难情绪,思想高度统一,力量全面凝聚。邢台市制定出台了《邢台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攻坚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了产业结构优化、工业企业提标改造等九大大气污染攻坚战和具体措施。针对重点企业,严格总量控制,日控月考,50家排放大户全年排污总量同比减少710吨(同比下降13.2%);狠抓工程减排,治理提升重点企业102家,对570家市区及周边涉气企业按照B级及以上引领性标准进行精准化治理,提标改造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4730家。此外,邢台市构建“点、面、域”大气走航监测体系,8辆走航车常态化巡查,摸清污染分布,快速锁定异常高值点和主要污染区域,及时交办,跟进处置;深入推进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了现有环境监测平台,搭建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网,连接全市364家重点污染企业、31家大车门禁、546个建筑工地、1057辆渣土车,有力推动了大气环境污染精确溯源、高效处置、统一监管。
(摘自邢云、贾如琢《河北邢台:空气质量“黑帽子”是这样摘掉的》)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2005年相比,中国碳排放量在2020年下降48.4%,完成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所做的承诺,从根本上扭转了二氧化碳快速增长的局面。
B.2011—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我国已圆满并超额完成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生态环境约束性的各项指标。
C.2011—2020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量连续下降,说明中国坚持的绿色发展取得了成功。
D.与2011年相比,2020年中国非石化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两倍多,其中光电和风电累计装机量增长最快,而核电和水电增长较慢。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奥蓝”成为北京冬奥会最美的风景,备受国内外普遍关注,得益于二十多年来北京市对于大气污染花大力气的治理。
B.自2014年开始,随着北京关闭四大燃煤电厂和投入使用四大燃气热电中心,移动源就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C.2020—2021年,随着PM2.5年均浓度降低了二成多,邢台市的优良天数增长,说明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效果。
D.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与北京注重“一区一经验”的因地制宜模式不同,邢台则强调“力量全面凝聚”的集中统一模式。
8.在大气治理方面,北京市和河北邢台市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答:                                    
                                    
练习54 语言文字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
1.答案:①一望无垠 ②前仰后合 ③乐此不疲
解析:①处语境形容土地的广袤,可以用“一望无垠”。一望无垠:指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②处语境形容麦穗被风吹起,像人一样笑得前后晃动的样子,可以用“前仰后合”。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③处语境形容麦穗来回推搡、奔涌、不停歇的状态,可以用“乐此不疲”。乐此不疲:指对一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
2.答案:①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②“一次次”“一趟趟”叠用,写出了山里人的勤劳艰辛,赞颂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③“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用数量词借代,借指耕田,描写出山中耕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特点。
解析:从句式看,“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由三个偏正短语构成,“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由三个数量短语构成,这样构成了整齐的排比句式;从用词看,“一次次”“一趟趟”重复使用,强化了山里人创造耕地时的艰辛,满含着赞美之情;从修辞看,“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运用借代修辞,用数量词借指耕田,形象地描写耕地的状态。
3.D “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运用拟人手法,把麦穗人格化,形容麦穗涌动的状态。A.“譬如朝露”比喻,把时间比作晨露,转瞬即逝。B.比喻,将节奏紧密、精湛无比的琵琶声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入玉盘时那清脆、轻重交织的声音。C.借代和夸张,用“樯橹”代指曹操的军队,用“灰飞烟灭”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同时“谈笑间”是夸张手法,表达了战争取胜的轻松。D.拟人,将羌笛和杨柳人格化,用羌笛的声声“怨”,表达了诗人的情绪。
4.答案:①节省体力 ②编队飞行能飞得更远 ③“领头雁”容易疲劳
解析:第①空根据上文“依次利用这股气流”和下文“多飞百分之七十的路程”“达到节省体能的目的”可知,大雁“人”字形或者“一”字形的队伍有助于节省体力,从而飞得更远。故本处填写“节省体力”。第②空根据“一群由二十五只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鸟,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鸟多飞百分之七十的路程”可知,大雁通过这种特殊的队形,可以飞更多的路程,此处强调编队飞行的优势。故本处填写“编队飞行能飞得更远”。第③空根据“当飞行路程很长时,雁群需要时常变换队形,轮流充当头雁”可知,如果飞行路程过长时,因为头雁不能借力,容易疲劳,雁群需要通过更换头雁的方式,来达到节省体力和持续飞行的目的。故本处填写“‘领头雁’容易疲劳”。
5.C 文中“队长”,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A.特定称谓。B.突出强调。C.特殊含义。D.反语、讽刺。
6.A A项“根本上”表述有误,材料一原文为“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7.C A项“备受国内外普遍关注”错误,由材料二“‘冬奥蓝’被中外运动员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成了冬奥会最美的风景”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B项“自2014年开始……移动源就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说法有误,由材料二“从北京2014年发布的第一轮PM2.5源解析开始,移动源就一直在本地污染源中位居榜首”可知,不是“越来越成为”,是“一直”。D项“与北京注重‘一区一经验’的因地制宜模式不同,邢台则强调‘力量全面凝聚’的集中统一模式”错误,从材料二“北京‘严标准、促淘汰、强监管’,……北京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可知,北京模式中也有集中统一;从材料三“摸清污染分布……跟进处置”可知,邢台模式中也有因地制宜。
8.答案:①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②对重点领域,加强监管和加大治理力度;③精准施策,对于不同污染源采取不同的治理方略。
解析:根据材料二北京采取“交通管控约束、经济政策鼓励等措施”,材料三“邢台市制定出台了《邢台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攻坚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了产业结构优化、工业企业提标改造等九大大气污染攻坚战和具体措施”可知,制定相关政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根据材料二“从北京2014年发布的第一轮PM2.5源解析开始,移动源就一直在本地污染源中位居榜首”“针对移动源,北京‘严标准、促淘汰、强监管’”“在北京2018年发布的第二轮PM2.5源解析结果中,扬尘污染……要想解决扬尘问题,要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材料三“针对重点企业,严格总量控制,日控月考……狠抓工程减排,治理提升重点企业”可知,对重点领域,加强监管和加大治理力度;根据材料二“全市各区在应对扬尘污染问题上都因地制宜拿出了不少妙招,甚至用‘以克论净’来看治理效果。在扬尘管理上,全市各区恨不得形成‘一区一经验’的模式”,材料三“摸清污染分布,快速锁定异常高值点和主要污染区域,及时交办,跟进处置”可知,精准施策,对于不同污染源采取不同的治理方略。练习55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体形各异、姿态优美的动植物标本中, ① 感受大自然原生态之美、认识生物进化的脉络……近年来,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建设 ② ,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将馆藏资源与现代化的展览技术相结合,展示了缤纷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自然博物馆还体现了各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传承,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然博物馆犹如一个城市的流动摄影展,让公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认知这座城市的生态发展历程,直观感受这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自然博物馆有助于凝聚生态文明共识。当人们在自然博物馆中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妙时,生态文明的“种子”就会悄然播撒心田,进而会有行动,使保护生态文明 ③ 。与此同时,自然博物馆还能通过展览输出、合作开展研究等方式搭建起对外交流互鉴的平台,如“中国恐龙展”曾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巡展。自然博物馆开展的这些对外文化交往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成果,有助于讲好中国绿色发展的故事作用巨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种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
B.我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C.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我默默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钱塘江南岸,一朵绽放的“白色莲花”与杭州老城区隔江相望。这就是杭州亚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建筑——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人们称其为“大莲花”。
让“大莲花”声名远播的, ① ,还有它那匠心独具的场内设计。走进能容纳8万多人的“大莲花”,人们会发现不少观众席选用了淡蓝、深蓝、紫色等5种颜色,从下到上穿插渐变,看起来轻盈灵动;体育场内的灯光系统采取了特制变光模式,春天秋天一个模式,夏天冬天一个模式,节庆、赛事各两个模式;体育场内还采取了分区式扩声设计,场地区域以及东南西北4个观众席区域,量身定制了分区式扩声解决方案。场馆建得好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 ② 。为了各个场馆能够顺畅运转,相关运行团队已经陆续入驻其中。桐庐马术中心运行团队对队员每月开展两次英语培训, ③ ,以便更好地为外籍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桐庐马术中心的智慧场馆系统也已正式上线,该系统将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5.假如游客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参观,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匠心独具的场内设计。要求:语言表达连贯、得体,不超过120字。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充闾
踏上这片土地,我完全认同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评语:长汀是中国最美的小城之一。在这里,我除了饱游饫看蕴含着典型的客家文化精髓的街衢、建筑,还有幸亲炙了瞿秋白烈士的遗泽,浸染于一种浓烈的人文氛围。
秋白同志被捕后,囚禁于国民党第三十六师师部。这里,宋、元时期是汀州试院,读书士子的考场;数百年后倒成了一位中国大知识分子的精神炼狱。而今庭院萧疏,荒草离离,唯有两株黛色斑驳的古柏傲立在苍穹下,饱绽着生命的鲜活。它们可说是阅尽沧桑了,我想,假如树木的年轮与光盘的波纹有着同样的功能,那它一定会刻录下秋白的隽雅音容。
囚室在最里层,是一间长方形的木屋。推开那扇油漆早已剥落、吱呀作响的房门,当年的铁窗况味宛然重现。简陋的方桌、板床,几支毛笔、一方端砚,刻刀等都原封未动地摆放着。环境与外界隔绝,时间也似乎凝滞了,一切都恍如隔世,一切却又好像发生在昨天。刹那间竟产生了幻觉:依稀觉得主人似乎刚刚离座;一眨眼,又仿佛瞥见那年轻、秀美的身姿,正端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多么想,拂去岁月的烟尘,凑上前去,对这位内心澎湃着激情,用生命感受着大苦难,灵魂中承担着大悲悯的思想巨人,作一番近距离的探访和恣意的长谈啊!然而,覆盖了整个墙壁的一组组图片——绝笔诗、就义地、高耸云天的纪念碑都在分明地提示着:哲人其萎,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当中华民族陷于存亡绝续的艰危境地,他怀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之路”的宏愿,走出江南小巷,纵身投入革命洪流中去。事业是群体的,但它的种种承担却须落实于个体,这就面临一个角色定位的个人抉择问题。尽管就气质、才具与经验而言,他未必是最理想的领袖人选;但形格势禁,身不由己,最终还是负载着理想的浩茫,“犬代牛耕”,勉为其难。他没有为一己之私而消解庄严的历史使命感。
数日勾留,我感到,革命老区长汀人民对于秋白烈士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历数十年不变,父而子、子而孙地口耳相传,叙说着这座城、这条路、这一天、这个人的苍凉而壮丽的往事。在这里,我尝试着作一番复述:
当获知刽子手即将行刑时,他面容显得异常平静。停了一会儿,站起身来,示意来人走开,并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然后就安然睡下,迅即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如绝笔书所云“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
晨曦悄悄地爬上了狱所的窗棂,屋里倏然明亮起来。他心中想着:这世界对于我们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当然,任何美好事物的争得,都须偿付足够的代价。为此,许多人踏上了不归之路。
这样,他,也就守护着灵魂上路了。
一袭中式黑色对襟衫、齐膝的白布短裤,长筒线袜、黑色布鞋,目光里映射着理想的幽深,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尽管结核病已经很重了,几个月的心力交瘁更折磨得他十分虚弱,可是,看上去,仍然是那么伟岸,洒脱。
走出大门时,他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院落,又向荷枪环伺的军人扫视了一下,嘴角微微地翘起,似乎想说:敌人的如意算盘——征服一个灵魂、砍倒一面旗帜、摧毁一种信仰,已经全然落空;得到的只是一具躯壳。可是,“如果没有灵魂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途经中山公园,他见凉亭前已经摆好了四碟小菜和一瓮白酒,便独坐其间,自斟自饮,谈笑自若。他问行刑者:“我的这个身躯还能由我支配吗?我愿意把它交给医学校的解剖室。”原来,就连这具躯壳,他也要奉献给人民。接着就是留影——定格了他最后的风采:背着双手,昂首直立,右腿斜出,安详、恬淡中,透露出豪爽而庄严的气概,一种悲壮、崇高的美。
路上,他以低沉、凝重的声音,用俄语唱着《国际歌》,呼喊着“中国革命胜利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了罗汉岭前,他环顾了一番山光林影,便盘膝坐在碧绿的草坪上,面对刽子手说:“此地很好!”含笑饮弹,告别了这个世界。
此刻,“铁流两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正进行着一场震古铄今、名闻中外的伟大长征。而秋白同志,在这长仅千余米的人生最后之旅中,也同样经受着最严酷的生命与人格的考验。“咫尺应须论万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伟大长征。
死亡,是人生最后的也是最为严峻的试金石。他以一死完美了人格,成全了信仰,实现了超越个人有限性的追求。烈士的碧血、精魂,连同那凄婉的“独白”、激越的歌声、潇洒从容的身姿,在他短暂而壮丽的人生中,闪现着熠熠光华。
对于他,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完成。
(有删改)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同长汀是中国最美小城之一,是因为那里不仅有体现客家文化的街衢、建筑,还能够受到瞿秋白烈士遗泽的教育和熏陶。
B.“庭院萧疏,荒草离离”与“两株黛色斑驳的古柏”,将衰败与鲜活两相对比,写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与英雄精神的永垂不朽。
C.作者认为瞿秋白怀有救国救民的宏愿,当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他并没有考虑个人得失,而是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历史使命。
D.“咫尺应须论万里”一句表明,瞿秋白人生的最后千余米可与红军二万五千里相提并论,都是为了追求信仰而进行的艰难跋涉。
7.新华社曾发表文章纪念瞿秋白这位“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儒雅”与“壮烈”在文中有所体现,请简要分析。
答:                                    
                                    
                                    
8.作者对瞿秋白烈士的牺牲经过“作一番复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练习55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1.答案:①身临其境 ②如火如荼 ③蔚然成风(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第①处文中语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可以填“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第②处文中语境并不是指自然博物馆的建设速度快,而是指数量多,风气旺盛,可以填“如火如荼”。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第③处语境是说保护生态文明形成风气,可以填“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多指好的)。
2.答案:示例:自然博物馆开展的这些对外文化交往活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成果,对于讲好中国绿色发展的故事作用巨大。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合逻辑,应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二是句式杂糅,“有助于讲好中国绿色发展的故事作用巨大”是“有助于……”与“对于……作用巨大”两套句式的糅合,应任选其一。
3.D 原文中“种子”是比喻人们萌生生态文明意识,表示特殊含义。A.反语,表示讽刺、否定。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强调。D.此处的“阅读”指欣赏、观看,不是阅读的本意,表示特殊含义。
4.答案:①不仅是它独特的外形 ②场馆能够顺畅运转 ③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第①处是一个过渡句,说的是“大莲花”声名远播的原因,根据“还有它那匠心独具的场内设计”可知,此处应填“不仅……”与后文形成递进关系;再根据上文“钱塘江南岸,一朵绽放的‘白色莲花’与杭州老城区隔江相望”可知,此处是说它的外形,可填“不仅是它独特的外形”。第②处由“场馆建得好”说到场馆其他方面,进而形成递进关系,根据“为了各个场馆能够顺畅运转,相关运行团队已经陆续入驻其中”可知,此处是说顺畅运转的问题,可填“场馆能够顺畅运转”。第③处“对队员每月开展两次英语培训”是为了提升英语水平,才能“为外籍运动员和技术官员提供优质服务”,可填“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
5.答案: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它的场内设计非常独特,一是观众席选用了淡蓝、深蓝、紫色等5种颜色,二是灯光系统采取了特制变光模式,三是采取了分区式扩声设计。现在我们就进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解析: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就是开场白,可以写表示欢迎的简短用语。主体部分要把景点的具体内容向游客进行详细的介绍,题干要求介绍“场内设计”,根据“观众席选用了淡蓝、深蓝、紫色等5种颜色”“灯光系统采取了特制变光模式”“还采取了分区式扩声设计”可以知道“场内设计”的特点,最后是结语,可以表达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尽情观赏的意思等。
6.B B项“写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与英雄精神的永垂不朽”错误,结合“它们可说是阅尽沧桑了,我想,假如树木的年轮与光盘的波纹有着同样的功能,那它一定会刻录下秋白的隽雅音容”可知,这是用环境的萧疏来衬托英雄的精神,突出英雄精神的永垂不朽。
7.答案:①儒雅:身居囚室奋笔疾书,有深刻的思想;伟岸洒脱,有文雅的风度;绝笔书中充满诗意。②壮烈:民族存亡时投身革命,具有使命感;面对行刑,含笑牺牲,悲壮崇高;希望死后将身躯交给医学校,奉献给人民。
8.答案:①有助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烈士牺牲的经过,照应标题;②表达作者对先烈坚定追求信仰的崇敬之情;③引发后文议论,有利于文章主题的表达。练习56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2年来,中国航天的一次次发射、一次次飞行、一次次超越,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 ① ,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的《诗》章节,展示了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他们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
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    )。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与美好的寓意撞了个满怀。“神舟”与“神州”同音,当火箭升空时的 ② 之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 ③ ,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尖端高科技与其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
B.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
C.它们与中国航天擦出火花,使得中国尖端高科技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
D.中国尖端高科技与其擦出火花,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B.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C.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是为了亲眼看看,有人是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
D.倘使我能够相信“在天之灵”,自然可以得到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粳米是稻米中谷粒较短圆、黏性较强、胀性小的品种,全国各地均产。粳米的米质居糯米与籼米之间,用粳米做出的饭,气微香,味甘,质黏而不糯,柔软度和黏度适中,柔润而不油滑,煮粥含汁液甚浓。
粳米在我国 ① ,产地有水旱之异,生长成熟时期有早中晚之别,所以粳米的寒热之性和归经可能稍异。如种植于南方的夏产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秋冬所产之粳亦禀天气之寒凉而入肺。粳米作为主食,常煮熟做成饭粥之类,所以应用时有生熟之别。比如,粳米生用可能偏于凉, ② 。但总体上,粳米在五谷中属味甘,所以性平或以偏温为主,经炒后则其性更温。
 ③ 。其秉中正平和之气,得土之气厚,故为脾之谷。其味甘能补,气香醒脾,能补后天脾胃之气。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补肺气。所以粳米在五谷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不可或缺的主食。
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5.粳米在五谷之中有着突出的优点与功用,请根据以上材料用五个四字短语加以概括。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其言务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言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且多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生所为及奉使不法;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皆罢去。欧阳修、贾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召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时贾昌朝以故相守魏,抃将按视府库,昌朝使来告曰:“前此,监司未有按视吾藏者,恐事无比,若何?”抃曰:“舍是,则他郡不服。”竟往焉。昌朝不悦。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昌朝始愧服。知成都。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荣諲除转运使,英宗谕諲曰:“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薨,年七十七。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
(节选自《宋史·赵抃传》)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其言务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馈饷,可指运送粮饷,也可指馈赠财物,本文“州郡公相馈饷”中“馈饷”的含义为后者。
B.无比,指没有先例,与《孔雀东南飞并序》“可怜体无比”中的“无比”含义不同。
C.亡他,即没有其他情况,“亡”与《过秦论》中“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D.刑,这里是动词,施刑罚之意,与《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中的“刑”字含义不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抃嫉恶如仇,保护君子。他声名赫赫,弹劾不回避权贵,人们称他为“铁面御史”;而君子贤臣则因他得以安定。
B.赵抃宽严相济,处事灵活。在处理聚众妖祀问题上,他根据实际情况,在益州严苛,在成都宽容,都深得百姓拥护。
C.赵抃以身作则,刚直不阿。蜀地官场风气不好,他率先垂范改变当地官风;巡视地方时,不屈从权贵,坚持原则。
D.赵抃信任属下,宅心仁厚。他放权让县令们自主治理,成效显著;关心下属生活,对客死异乡的官员给予特殊关照。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
译文:                                    
                                    
(2)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
过文登营①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②,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注] 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此诗为作者巡视山东半岛东部海防营地时作。②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既写出了诗人乘船出海巡视海防的将帅风采,也写出了所见沿岸村落宁静的晚景。
B.颔联紧承首联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海风吹送的军号,“谁将”诘问句,表现了诗人见到文登春色的惊喜之情。
C.尾联抒发感慨,点破主题。遥远的海外还有一些国家对我国并不友好,因此决不能忘记这些危险而虚度年华。
D.本诗语言自然平易,感情朴实流畅。诗人对历史盛衰的思考以及对报国之志的抒写都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11.这首诗的颈联感情丰富,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的。
答:                                    
                                    
                                    
                                    
                                    
练习56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
1.答案:①轻描淡写 ②地动山摇 ③披荆斩棘(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
解析:第①处是说“这一过程看似”容易,可以填“轻描淡写”。轻描淡写: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加重视;也比喻做事不费力气。第②处是说“火箭升空时的”巨大声势,可以填“地动山摇”。地动山摇:地和山都在摇动,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强大。第③处是说“向着太空之路去”不断开拓进取,可以填“披荆斩棘”。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2.B 联系前句“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主语是“中华文明”,可以排除A、D项,更换了主语。联系后句“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叙述主体是中国航天,可以排除C项,描述主体对象发生转移。
3.C 原文中“展示了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表话题转换。B项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C项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D项破折号表语意的转折。
4.答案:①种植地有南北之分 ②而煮熟为饭则偏温 ③粳米为益气养阴佳品(或“粳米为醒脾益气佳品”)
解析:第①空为总起句,概括下文所述内容即可填写;根据“产地有水旱之异,生长成熟时期有早中晚之别,所以粳米的寒热之性和归经可能稍异。如种植于南方的夏产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故可填写“种植地有南北之分”之类的句子。第②空为照应句,根据“粳米作为主食,常煮熟做成饭粥之类,所以应用时有生熟之别”“生用可能偏于凉”,那么煮熟应是偏温,故可填写“而煮熟为饭则偏温”之类的句子。第③空为总起句,根据下文“其秉中正平和之气,得土之气厚,故为脾之谷。其味甘能补,气香醒脾,能补后天脾胃之气。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补肺气”可知,主要介绍的是粳米在养生上的功效,故可填写“粳米为益气养阴佳品(粳米为醒脾益气佳品)”之类的句子。
5.答案:米质优良,寒热有别,性平偏温,味甘色白,醒脾补气。
解析:由“粳米的米质居糯米与籼米之间,用粳米做出的饭,气微香,味甘,质黏而不糯,柔软度和黏度适中,柔润而不油滑,煮粥含汁液甚浓”可知,粳米米质优良;由“粳米的寒热之性和归经可能稍异。如种植于南方的夏产之粳不如北粳性寒而入脾胃,秋冬所产之粳亦禀天气之寒凉而入肺”可知,寒热有别;由“粳米在五谷中属味甘,所以性平或以偏温为主,经炒后则其性更温”可知,粳米性平偏温;由“其味甘能补,气香醒脾,能补后天脾胃之气。粳米色白而入肺,可补肺气”可知,粳米味甘色白,醒脾补气。
6.CDF 文言断句。“务”意为“致力,专力从事”,其后应紧跟宾语,“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意为要朝廷辨别明白君子小人,作“务”的宾语,故A处不应断开;“别白”是一个词,意为辨别明白,故B处也不能断开;“以谓”省略了主语“其”(赵抃),意为他认为,前后均应断开,即C、D处要断开;“小过”意为很小的过失,其间不应断开,“小人虽小过”意为小人即使犯了很小的过失,语意完整,故E处不应断开,应在F处断开;“当力遏而绝之”意为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遏”与“绝”意思相近,用“而”字连接表并列,中间不应断开,“之”作其宾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G、H处不应断开。
7.D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D项,《鸿门宴》中的“刑”也是动词,施刑罚的意思,二者含义相同。
8.B 理解文意。原文只提到赵抃在成都宽容处理聚众妖祀问题时“蜀民大悦”,并未提到他在益州实行严苛政策时也深得百姓拥护。
9.答案:(1)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赵抃)弹劾检举不回避权贵幸臣,声名令人敬畏。
(2)赵抃制造了一百艘船,递送文书告知各郡说:“做官的人家,有去世后不能归葬故乡的,都从我这里出去。”
【参考译文】
赵抃字阅道,是衢州府西安县人。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赵抃)弹劾检举不回避权贵幸臣,声名令人敬畏,京师称他为“铁面御史”。他的谏言致力于要朝廷辨别明白君子小人,他认为:小人即使犯了很小的过失,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君子不幸因过失失官,也应当保全爱惜,来成就他的德行。上书言说宰相陈执中没有学问和能力,并且有很多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时做事以及奉命出使不合法度;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才能与职位不相称。这些人都被朝廷罢免。欧阳修、贾黯因此得以留任。当时有名的贤臣,都依靠他得以安定。赵抃担任益州知州。蜀地地方偏远,百姓软弱,官吏肆意做不合法的事,州郡官员公开相互赠送财物。赵抃亲自作表率,蜀地的风气因此改变。赵抃担任虔州知州。虔州一向难以治理,赵抃治理虔州严厉但不苛刻,召集并告诫各县县令,让他们自主治理各县。县令们都很高兴,争相尽力,监狱里因此常常没有关押的囚犯。在岭外做官的人死后,大多没有办法归葬故乡,赵抃制造了一百艘船,递送文书告知各郡说:“做官的人家,有去世后不能归葬故乡的,都从我这里出去。”于是到这里求助的人络绎不绝,赵抃都给他们一艘船,并送给他们路费。赵抃被征召担任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当时贾昌朝以故相的身份镇守魏地,赵抃将要巡察府库,贾昌朝派人来告知赵抃说:“在此之前,没有来巡察我的库藏的监司,恐怕这件事没有先例,你准备怎么办?”赵抃说:“放弃巡察这里,那么其他郡县就会不服。”最终前往巡察。贾昌朝很不高兴。原先,朝廷下令招募乡兵,过了期限也未能完成招募,官员因此被判罪的有八百多人。赵抃奉旨督办此事,上奏说:“河朔之地连年丰收,所以应征的人少,请求宽恕他们的罪过,等待农闲时再行招募。”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获罪的官员们得到赦免,而招募的乡兵不久也随之满员。贾昌朝才惭愧而心服。赵抃担任成都知府。赵抃先前在蜀地任职时,有人聚众非法祭祀妖邪,赵抃用严刑惩治了他们。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此类案件,大家都认为这次也免不了被严惩。赵抃查明其中并无其他情况,就说:“这只是饮酒过度罢了。”处罚了为首的人,释放了其余的人,蜀地百姓都非常高兴。恰逢荣諲被授予转运使一职,英宗对他说:“赵抃治理成都,施行的是中和之政啊。”神宗即位后,征召赵抃回朝廷任知谏院。按照旧例,从成都还朝的皇帝所亲近的大臣,将要被重用,一定改任省府官职,不再担任谏官。大臣们对此感到疑惑,皇帝说:“我依靠他的谏议罢了,如果想要任用他(担任其他官职),也没有什么关系。”赵抃以太子少保之职辞官归乡。元丰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七岁。朝廷赠予他太子少师称号,谥号为“清献”。他处理政事,善于依据当地的风俗来处置,严厉宽松有所不同。他白天所做的事情,到了夜里必定穿戴好衣冠露天焚香告知上天,如果是不能告知上天的事情,他就不敢去做。
10.A A项“也写出了所见沿岸村落宁静的晚景”错,由“晓烟”可以看出为“所见沿岸村落宁静的春晓之景”。
11.答案:①借景抒情,写潮落可见秦代刻石、潮来难见汉代船只的景象,慨叹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海疆安宁。②反衬,以秦汉强盛的海疆之况反衬明朝的衰弱,也寄托着作者对国势强盛、海晏河清的向往之情。③联想,初秦的强盛,“代石”犹存;汉代的旺达,百夷宾服,但“槎”筏却不见了。由古及今,寄寓了深沉的忧思。
解析:“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是说浪头低落、犹见秦始皇纪功的石刻,海潮涌来,看不到汉代木筏浮泛。这一联描绘了文登营防区一带风光和秦汉历史遗迹,借景抒情,感慨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海疆安宁。同时,用秦汉时的国力强盛、海疆安宁反衬明朝的衰弱,暗喻盛衰有时,今不如昔,也寄托着作者对国势强盛、海晏河清的向往之情。这一联是由实景而引发的联想和感慨。潮起潮落,掩映千古。初秦的强盛,“秦代石”犹存;汉代的旺达,国富民强、百夷宾服,但“槎”筏却不见了。这里,作者追溯千古,联想到国势衰颓的现实,寄寓了深沉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