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3 09:3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阜城县崔庙镇中学 张海霞《甲午中日战争》一 教材
二 教法
三 学法
四 教学过程
五 板书设计说课流程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却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患之总和;下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我们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2) 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大战及邓世昌的英雄事迹和《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与内容。 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让学生阅读、复述、比较、归纳、探究。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二、教法分析:(启发兴趣法 多媒体教学法) 三、学法分析:主要运用(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1、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视野较窄,信息闭塞,但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立足乡村学校实际情况,顺应学生的学情,采用直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相应的学习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增强了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大战、《马关条约》两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学习中设计一条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教训与启示。根据以上线索,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强联系,融会贯通,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观看影像资料、阅读课文重点段落,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同类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四 说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 ,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 战争起因
设置问题
1 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2 这场战争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
3 这次战争的性质?
二 战争经过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黄 海 激 战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民族英雄。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其后人多为仁人志士,汉族,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共纪念、瞻仰、凭吊。
邓 世 昌 纪 念 馆
日 军 屠 杀 旅 顺 居 民
这幅图片是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
万 忠 墓
思考题 :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 战 争 影 响?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五 战 争 启 示? 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
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新 中 国 成 立新中国成立《南京条约》的签订开 国 大 典邓 小 平 与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国 旗 护 卫 队 走 向 旗 杆
水 兵 方 队 接 受 检 阅
空 降 兵 战 车 方 队 核 导 弹 方 队 与 空 中 梯 队 “落后就要挨打”小 结: 黄海碧波可冲淡壮士的热血,但冲刷不掉我们的民族耻辱,更难以掩盖旅顺的万忠墓内那些忠魂的呐喊。一个民族不能永远沉溺在过去的仇恨之中,但一个成熟的民族更不会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为振兴我们的民族而奋斗。
(四 ) 拓 展 提 高,课下探究: 1、《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有什么区别?列表归纳、比较。 2、故事会:搜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在班里交流。 五 板书设计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 战争起因: 日本蓄谋已久
黄海大战
二 战争经过: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三 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四 战争影响: 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五 战争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