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4 09:3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不懂就要问
会认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
学习目标
1
2
通过对重点语句逐段的讲解,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3
培养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敢于质疑,不懂就要问的意识。
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书本,去认识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孙中山先生,去了解孙中山小时候上学的故事。
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他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初读课文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bèi

sòng
quān
duàn


dāi
jiè

liàn
ái
chǔ
字词检查
多音字


ái:挨饿 挨板子
āi:挨近 挨家挨户 

bèi:后背 背井离乡
bēi:背包 背黑锅
quān:圈点
juān:圈猪 圈鸡
juàn:圈养 牛圈
短语朗读:
糊里糊涂地背 流利地背
一字不漏地背
严厉地问 主动地问
讲得仔细 听得认真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找出事情发生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课文主要写了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他不懂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把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从“照例”“流利”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非常认真,“连连点头”说明了孙中山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表现出孙中山是个很聪明,记忆力很好的孩子。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孙中山遇不愿意糊里糊涂地背,所以他冒着被责骂的危险壮着胆子问先生。从这里可以看出孙中山是一个勤学好问、认真学习的人。
“壮着胆子”说明了什么?
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强烈。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同学们——吓呆 鸦雀无声
15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从“厉声”可以看出先生很愤怒。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发现孙中生完成了功课,希望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才提问,态度才改变,并讲解了书中的内容。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这句话点明了主旨。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应做到“不懂就要问”。为此,他宁愿挨打。这种精神十分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孙中山的学习环境是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老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就只是听,被动接受。
现在的教育方式则是学生与老师一起探讨学习,老师更希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责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主题归纳
认真读书
勤学好问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勤奋、好学
不懂就要问
文章结构
私塾读书,只背不讲
勇敢提问,先生讲解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习
bèi sòng hú tu shà shí jiè chǐ
liàn xí sī shú yán lì ái dǎ
背 诵 糊 涂 霎 时 戒 尺
练 习 私 塾 严 厉 挨 打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没有什么用。
二、给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
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收集更多的孙中山的故事,读一读。
课后作业
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孔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清]郑燮(xiè)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诺(nuò)夫
拓展延伸
谢谢同学们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