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03 22:49:11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哭泣) 家喻户晓(明白) 宰割(比喻侵略)
B.鞠躬尽瘁(责任) 平沙无垠(边际) 兽铤(疾走,快跑)
C.锋芒毕露(全部) 层出不穷(连接不断) 庆幸(为事情的好结局而高兴)
D.马革裹尸(马皮) 夐不见人(远) 奠基(打基础)
【答案】D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邓稼先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D"奠基"中的"奠"稳固地安置。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二、填空题
2.本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围绕“邓稼先”写了与他有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背景→   →性格品质→   →沙漠创业→   。
【答案】生平功绩;民族感情;热情赞颂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结合文章的小标题“‘两弹’ 元勋”、“ 民族感情?友情 ”、“永恒的骄傲” 展开分析。
故答案为:生平功绩;民族感情;热情赞颂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下文选自《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骄傲》——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两周年》一文,请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   (只填序号即可)。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答案】③⑤②①④
【知识点】句子排序;邓稼先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包括课文脉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三、问答题
4.选文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答案】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引用这首歌,表达了对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屡建奇功的赞美,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知识点】邓稼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从原文中搜索歌词与人物的关系,然后从这首歌体现了人物的某种精神等角度回答。
【点评】此类题要注意问题涉及的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如本题要理解五四时代歌曲的内涵与邓稼先的思想之间的联系。
四、语言表达
5.(2022·武威模拟)《木兰诗》展现出传奇的青春,《伟大的悲剧》歌颂了壮丽的青春,《邓稼先》表现了奋斗的青春……请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我的青春展现出书卷气。在我的书架上,有儒家孔子的《论语》,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有《诗三百》,有《唐传奇》,有鲁迅的《呐喊》。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与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和曹雪芹一起走进红楼,与少安、少平一起回到双水村……我的青春,因为有了书卷气而变得充实、平和,面对嘈杂喧嚣的世界,我的内心才可以淡定,没有迷失自我。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邓稼先;木兰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围绕“青春”这个主题来写,主题突出,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语句优美,有真情实感,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我的青春展现出书卷气。在我的书架上,有儒家孔子的《论语》,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有《诗三百》,有《唐传奇》,有鲁迅的《呐喊》。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与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和曹雪芹一起走进红楼,与少安、少平一起回到双水村……我的青春,因为有了书卷气而变得充实、平和,面对嘈杂喧嚣的世界,我的内心才可以淡定,没有迷失自我。
【点评】考查微写作,要明确写作目的。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写作对象要表述清晰。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6.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 ,而在于 。
【答案】示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知识点】衔接仿写;邓稼先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意思表达正确,语句通顺即可。
【点评】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顾“两弹”实验秘闻
罗 坪
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
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
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
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
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
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
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
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
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了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7.本文按照   顺序,以   为线索行文。
8.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
9.文中画线部分引用了张其彬日记中的话,有什么好处?
10.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是否堪称“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
【答案】7.时间;张其彬的见闻和感受
8.示例一:“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作用:描写了戈壁滩恶劣的环境,说明了实验的难度之大,烘托了实验人员紧张、忐忑的心理。示例二:“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作用:描写戈壁滩的风沙之大,说明实验车队行车的难度很大。
9.侧面烘托了留守地下室的危险性和重要意义,表现了张其彬等人不怕牺牲、忠于党和祖国的崇高精神。
10.是。理由:①地下室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②室内温度过高,紧张忙碌中,大家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但大家各有分工,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各自的任务。
【知识点】文章线索;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2)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本道题考查文章安排布局的作用。解答本题要紧紧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
(4)本道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语句要通顺、流畅、得体。
7.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文中的几个段落开头都有表示时间推移的句子,由此可以判断是时间顺序。选文写的是张其彬在实验基地的见闻和感受,由此可以确定线索。
故答案为:时间;张其彬的见闻和感受
8.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首先找出典型的描写环境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故答案为:示例一:“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作用:描写了戈壁滩恶劣的环境,说明了实验的难度之大,烘托了实验人员紧张、忐忑的心理。
示例二:“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作用:描写戈壁滩的风沙之大,说明实验车队行车的难度很大。
9.本道题考查文章安排布局的作用。解答本题要紧紧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日记体现的是人物的心声。解答本题,要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张其彬怎样的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侧面烘托了留守地下室的危险性和重要意义,表现了张其彬等人不怕牺牲、忠于党和祖国的崇高精神。
10.本道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语句要通顺、流畅、得体。结合第七至九段留守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和任务来表述理由。
故答案为:是。理由:①地下室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②室内温度过高,紧张忙碌中,大家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但大家各有分工,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各自的任务。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学校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1.爱国诗词朗诵会:请收集有关爱国的诗词名言,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示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2.爱围故事分享会:我们都曾因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而热血沸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下列故事中,与爱国无关的是(  )
①岳飞精忠报国②屈原负石投江③范仲淹划粥割齑 ④文天祥宁死不屈⑤威继光抗倭⑥高风流麦
A.①⑥ B.③⑥ C.②④ D.⑤
13.请你为本次“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另外设计两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答案】11.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B
13.示例:爱国文章品析会,爱国歌曲演唱会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活动设计;材料探究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积累。平时我们在背诵默写古诗文名家名篇时要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类,进行整理。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做这类题,需要对所给材料得内容很熟悉,仔细对照题干,比较,最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拟写活动名称。拟写活动名称要考虑活动的主题,一般采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名称要简短、明确、新颖,易操作,要明确活动的主旨目的,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体现活动主题或内容,注意内容要合理,易操作,可行。字数不宜过多,如有示例,仿照示例,表述形式与示例一致。
11.只要是爱国的诗词就可以,注意不屑错别字,爱国诗词比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岳飞的精忠报国,源于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献身,以及他对崇高道德和仁爱精神的高度追求,与爱国有关;展示了一个忠诚爱国的人物的理想和信念。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宣告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情厚意,与爱国有关;范仲淹划粥断齑,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贫苦力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与爱国无关;文天祥被元俘虏后宁死不屈,表现得是爱国主义精神,故与爱国有关;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是爱国体现;高凤流麦,古人高凤因读书专注让麦子被雨水冲走,后人于是以“高凤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与爱国无关。
故答案为:B
13.还可以是爱国读书会,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演讲比赛、爱国文章赏析、爱国电影观看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爱国文章品析会,爱国歌曲演唱会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课《邓稼先》(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歌可泣(哭泣) 家喻户晓(明白) 宰割(比喻侵略)
B.鞠躬尽瘁(责任) 平沙无垠(边际) 兽铤(疾走,快跑)
C.锋芒毕露(全部) 层出不穷(连接不断) 庆幸(为事情的好结局而高兴)
D.马革裹尸(马皮) 夐不见人(远) 奠基(打基础)
二、填空题
2.本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围绕“邓稼先”写了与他有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背景→   →性格品质→   →沙漠创业→   。
3.下文选自《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骄傲》——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两周年》一文,请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   (只填序号即可)。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三、问答题
4.选文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四、语言表达
5.(2022·武威模拟)《木兰诗》展现出传奇的青春,《伟大的悲剧》歌颂了壮丽的青春,《邓稼先》表现了奋斗的青春……请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6.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 ,而在于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顾“两弹”实验秘闻
罗 坪
1964年,张其彬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
张其彬到基地后,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两弹的发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
然而,在实验前一天清晨,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很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摄氏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
据张其彬回忆,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下午三四点,天空昏暗如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可能走丢。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的车队,竟然沿着电线杆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归正途,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10月26日下午5时,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开始时,16个人拉还不行,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
按计划,10月27日发射核导弹。为防止意外事件,当时兰新铁路停运,数百万群众紧急转移疏散。26日21时,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负责发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张其彬在内的七个人。当时的两弹结合发射塔,距离他们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约100米、深度4米。
地下室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于是,张其彬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张其彬如今坦然承认,当时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实验的危险性。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将其隐喻为“战斗”。此后,人们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又称“敢死队”。
10月27日晨8时45分,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摄氏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摄氏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
张其彬称,不像现在电视上演的要喊点火,按按钮。当时他们就是按照程序,拧动钥匙。8时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发射!
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瀚无垠的天幕。顾不上欢呼,也没有等到原子弹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颜振清、刘启泉三人冲出了控制室。按照规定的程序,这时他们必须开始工作,基地上还有许多发射后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几分钟后,张其彬冲了上来喊道:爆炸了!当时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7.本文按照   顺序,以   为线索行文。
8.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任选一处,谈谈其作用。
9.文中画线部分引用了张其彬日记中的话,有什么好处?
10.你认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个人,是否堪称“勇士”?请结合文意,阐述理由。
六、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学校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1.爱国诗词朗诵会:请收集有关爱国的诗词名言,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示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2.爱围故事分享会:我们都曾因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而热血沸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下列故事中,与爱国无关的是(  )
①岳飞精忠报国②屈原负石投江③范仲淹划粥割齑 ④文天祥宁死不屈⑤威继光抗倭⑥高风流麦
A.①⑥ B.③⑥ C.②④ D.⑤
13.请你为本次“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另外设计两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邓稼先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D"奠基"中的"奠"稳固地安置。A、B、C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答案】生平功绩;民族感情;热情赞颂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结合文章的小标题“‘两弹’ 元勋”、“ 民族感情?友情 ”、“永恒的骄傲” 展开分析。
故答案为:生平功绩;民族感情;热情赞颂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3.【答案】③⑤②①④
【知识点】句子排序;邓稼先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点评】做好此题关键在于熟读句子,在认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包括课文脉络,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排序。
4.【答案】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引用这首歌,表达了对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屡建奇功的赞美,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知识点】邓稼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能力。要从原文中搜索歌词与人物的关系,然后从这首歌体现了人物的某种精神等角度回答。
【点评】此类题要注意问题涉及的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如本题要理解五四时代歌曲的内涵与邓稼先的思想之间的联系。
5.【答案】示例:我的青春展现出书卷气。在我的书架上,有儒家孔子的《论语》,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有《诗三百》,有《唐传奇》,有鲁迅的《呐喊》。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与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和曹雪芹一起走进红楼,与少安、少平一起回到双水村……我的青春,因为有了书卷气而变得充实、平和,面对嘈杂喧嚣的世界,我的内心才可以淡定,没有迷失自我。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邓稼先;木兰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围绕“青春”这个主题来写,主题突出,言简意赅,表达清晰,语句优美,有真情实感,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我的青春展现出书卷气。在我的书架上,有儒家孔子的《论语》,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有《诗三百》,有《唐传奇》,有鲁迅的《呐喊》。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与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和曹雪芹一起走进红楼,与少安、少平一起回到双水村……我的青春,因为有了书卷气而变得充实、平和,面对嘈杂喧嚣的世界,我的内心才可以淡定,没有迷失自我。
【点评】考查微写作,要明确写作目的。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写作对象要表述清晰。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6.【答案】示例: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知识点】衔接仿写;邓稼先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意思表达正确,语句通顺即可。
【点评】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答案】7.时间;张其彬的见闻和感受
8.示例一:“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作用:描写了戈壁滩恶劣的环境,说明了实验的难度之大,烘托了实验人员紧张、忐忑的心理。示例二:“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作用:描写戈壁滩的风沙之大,说明实验车队行车的难度很大。
9.侧面烘托了留守地下室的危险性和重要意义,表现了张其彬等人不怕牺牲、忠于党和祖国的崇高精神。
10.是。理由:①地下室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②室内温度过高,紧张忙碌中,大家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但大家各有分工,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各自的任务。
【知识点】文章线索;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2)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本道题考查文章安排布局的作用。解答本题要紧紧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
(4)本道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语句要通顺、流畅、得体。
7.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文中的几个段落开头都有表示时间推移的句子,由此可以判断是时间顺序。选文写的是张其彬在实验基地的见闻和感受,由此可以确定线索。
故答案为:时间;张其彬的见闻和感受
8.本道题考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的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答题时,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首先找出典型的描写环境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故答案为:示例一:“戈壁滩天气陡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作用:描写了戈壁滩恶劣的环境,说明了实验的难度之大,烘托了实验人员紧张、忐忑的心理。
示例二:“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已视物不清。”作用:描写戈壁滩的风沙之大,说明实验车队行车的难度很大。
9.本道题考查文章安排布局的作用。解答本题要紧紧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日记体现的是人物的心声。解答本题,要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张其彬怎样的精神品质。
故答案为:侧面烘托了留守地下室的危险性和重要意义,表现了张其彬等人不怕牺牲、忠于党和祖国的崇高精神。
10.本道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语句要通顺、流畅、得体。结合第七至九段留守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和任务来表述理由。
故答案为:是。理由:①地下室空间狭小,一旦出现意外,谁也不能保证活命;②室内温度过高,紧张忙碌中,大家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涨,但大家各有分工,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各自的任务。
【答案】11.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B
13.示例:爱国文章品析会,爱国歌曲演唱会
【知识点】应用性默写;活动设计;材料探究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积累。平时我们在背诵默写古诗文名家名篇时要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分类,进行整理。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做这类题,需要对所给材料得内容很熟悉,仔细对照题干,比较,最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拟写活动名称。拟写活动名称要考虑活动的主题,一般采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名称要简短、明确、新颖,易操作,要明确活动的主旨目的,选择切合实际的活动形式,体现活动主题或内容,注意内容要合理,易操作,可行。字数不宜过多,如有示例,仿照示例,表述形式与示例一致。
11.只要是爱国的诗词就可以,注意不屑错别字,爱国诗词比如: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岳飞的精忠报国,源于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献身,以及他对崇高道德和仁爱精神的高度追求,与爱国有关;展示了一个忠诚爱国的人物的理想和信念。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宣告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情厚意,与爱国有关;范仲淹划粥断齑,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贫苦力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与爱国无关;文天祥被元俘虏后宁死不屈,表现得是爱国主义精神,故与爱国有关;戚继光抗击日本海盗骚扰是爱国体现;高凤流麦,古人高凤因读书专注让麦子被雨水冲走,后人于是以“高凤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与爱国无关。
故答案为:B
13.还可以是爱国读书会,爱国歌曲演唱会、爱国演讲比赛、爱国文章赏析、爱国电影观看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爱国文章品析会,爱国歌曲演唱会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