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作者:王勃滕王阁序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黄鹤楼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崔 灏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鹳鹊楼 在山西省永济市,建于北周时期,因鹳鹊经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元朝初年毁于战火,重建于1997年。鹳鹊楼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景色壮美,历代文人墨客留诗者众多,其中以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鹊楼》尤为著名。整个鹳鹊楼景区以鹳鹊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形成了晋南地区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滕王阁滕王阁雪景滕王阁: 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7)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建成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1985年10月8日又重新建成,屹立于鄱阳湖, 赣水之滨。
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如唐代诗
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
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
解缙有对联语。但后人的作品无有出王勃右者,
他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 《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在学这篇课文前,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作者。王勃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赋、表、碑、颂等,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文,其中不乏佳作。其具体生平如下: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滕王阁之魂是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的文眼
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骈文 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与唐 “古文”
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
亦称“四六文”。特点:1. 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
六字句。
2. 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3. 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
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文体知识: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学习思路1 .仔细阅读文章注释,借助字典弄清文意。
2 .掌握用骈文句式(对偶句式)推测词义的方法。
3 .要充分利用本文句式对偶、音韵和谐、
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第二课时学习要点:
1、理清思路
2、鉴赏1-3段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第二部分(2-3):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
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叹知己难遇,盛筵难再。棨戟qǐjǐ 懿范yì
襜帷chānwéi 饯jiān
翼轸yìzhěn 襟jīn 三江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都为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都为意动,以······为襟、以······为带第一段按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研读第一段地势之美: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人物之盛: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俊采星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参加宴会的人物: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都督阎公宾主尽东南之美历史之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地域之广:鹤汀
凫渚
川泽纡
孤鹜俨骖腓于上路
云销雨霁
川泽纡其骇瞩第二三段fúzh? yūwù潦水
骖騑
绣闥
雕甍lǎocān fēi舸
蠡tàménggělǐ整治通“消”,消散使动,使···感到惊骇tīng第2、3段描写了哪些内容?明确:
第二段:滕王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第三段:登高所见秋水秋色九月三秋 水尽潭清 光凝山紫来阁过程俨骖騑,访风景 临长洲,得旧馆阁之所在层峦 上出 飞阁 下临 汀渚穷萦回 殿宫即体势登临之状:披闼 俯甍远望之景山川之美山原旷 川泽纡人烟之盛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雨后天晴云 雨 彩 区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人鸟共乐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精彩语句揣摩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作 业
一、背诵1-3段。
二、完成相应练习
三、预习4-7段。学习要点:
1、鉴赏四-五段
2 、归纳总结骈文的特点及本
文特点第三课时总体把握文章: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三、四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五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中心归纳: 序文用富丽的辞藻,称道洪州,记叙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名句欣赏: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描画出眼前晚景,秋意极浓。
这句话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加以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色彩的浓淡对比,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名句欣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 字形容彩画气势形貌。
翻译:层叠的山峦耸立起一片苍翠,向上冲出了层层青云;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从那里)向下看看不见大地。
名 句 欣 赏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确实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诗句, 但王勃的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然,优美动人。落霞在天上飘动,白鹭在空中翱翔,红白相映,色彩鲜明;晚霞原本是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他与有生命的飞鸟并提,构成了鲜活有趣的画面。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全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翻译: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翻译: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