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北伐战争(28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北伐战争(28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04 09:37:49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 北伐战争复习巩固1.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
A.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
2.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其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一条是
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4.这是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展示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建立了分部。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20000多名工人举行总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由此转入低潮。
它显示了党的组织发动能力,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但是,它也清楚地告诉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革命仅靠无产阶级,不进行武装斗争是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的。 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孙中山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已经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他开始同共产党人建立联系,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一、北伐战争1.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黄埔军校2.黄埔军校的建立推翻封建军阀,完成中国统一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孙中山(创建者)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孙中山在军校成立典礼的讲话:
“ ……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如果没有革命军,中国革命永远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开始时间1926年组织者广东国民政府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著名将领叶挺,第四军独立团结果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湖北广东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主要对象国民军10万:军阀75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3个北伐对象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两湖战场(主)江西战场闽浙战场上海汀泗桥贺胜桥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国民政府迁都武汉。1、北伐军正确的作战方针。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北伐军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想一想三、国民党右派的叛变1927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等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汪精卫“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事件,发
布查禁工人集会的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步人士。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国民革命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危害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1、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2、 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经验,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 1927年4月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3.统治全国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二、北伐胜利进军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北伐对象:2.开始:1926年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中国 1.目的: 5.国民党右派的叛变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经过:胜利进军一、黄埔军校的建立1. 国共第一次合作2. 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2. 1924年11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
A.周恩来 B.蒋介石 C.廖仲恺 D.叶挺
3.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以下材料是小明收集的有关北伐战争的历史信息,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这次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敌人第五次“围剿”实现战略转移。北伐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在福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学良。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便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错误一 改正为
错误二 改正为
错误三 改正为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湖北、湖南
张作霖完成学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