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商丘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04 09: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商丘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023.1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田渠网是改良滨海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田间稻作的劳动生产效率。下图示意我国某滨海条田渠系网的4种结构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条田渠网在改良滨海盐碱地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灌溉作物 B.减少洪涝 C.冲洗土壤 D.降低水位
2、与丁渠网结构相比,甲渠网结构( )
A.稻株间隔更合理 B.灌溉用水损耗少 C.化肥施用更均匀 D.机械化效率较高
3、在治理盐碱化过程中,随着土壤盐分的不断减少,采用的条田渠网结构形式依次是( )
A.丙、乙、丁、甲 B.甲、乙、丙、丁 C.甲、丁、乙、丙 D.丙、甲、乙、丁
下表是河南省农户耕地流转特征的区域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特征 分类 全省(%) 平原(%) 山地丘陵(%)
流转规模 0.33hm2以下 73.01 73.29 72.31
0.33~0.67hm2 21.68 21.74 21.54
0.67hm2以上 5.31 4.97 6.15
流转租金 7500元/hm2以下 31.98 27.67 42.86
7500~15000元/hm2 36.94 38.36 33.33
15000元/hm2以上 31.08 33.96 23.81
流转年限 5年以下 48.84 44.90 61.29
5~10年 8.53 9.18 6.45
10年以上 42.64 45.92 32.26
流转对象 本村人 71.04 74.36 63.08
外村人 28.96 25.64 36.92
4、符合河南省耕地流转特征的是( )
A.小块耕地的流转为主 B.平原地区流转租金较低
C.流转年限以长期为主 D.流转对象主要是外村人
5、耕地流转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农民收入减少 B.农业劳动的效率下降
C.耕地产能下降 D.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
6、促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方式有( )
A.降低土地流转租金 B.鼓励农户在乡镇企业兼业
C.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D.建设区域流转的交易平台
2019年,在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结构中,稻米生产量占三大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8%,稻米消费量占三大粮食作物的49%,形成了以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主产区,消费国遍布全球的稻米产消格局。1995年以来,印度的水稻种植面积一直居世界第一,其中1995年为4280万公顷,2017年为4379万公顷。下图示意1995~2017年印度水稻种植面积与他国的比较及其在全球中占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印度尼西亚相比,印度稻米粮食安全系数更高,主要原因是印度( )
A.受自然灾害威胁小 B.水稻种植面积更大
C.稻米出口总量较少 D.国内稻米消费量小
8、近年来,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在全球中占比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B.世界水稻贸易总量下降
C.印度耕地出现大量撂荒 D.印度生活饮食结构调整
下图是我国1990~2040年能源消费构成和总量变化及预测示意图(Mtoe:百万吨油当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990~2013年,我国能源中,消费量增加最多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可再生能源
10、图示时期,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特点是( )
A.化石燃料消费比例上升 B.清洁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C.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D.释放温室气体的能源比例下降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灌渠纵横,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当地政府在①、②两地修建了水利枢纽来引黄河水灌溉。从可用水量和经济角度判断,最适合作为总引水口的选址地点及原因是( )
A.①——自北向南的径流汇流于此 B.①——上游来水处,水量较大
C.②——地势高于①,可自流引水 D.②——居灌区中心,调控方便
12、为避免上游高密度灌渠对黄河中、下游的负面影响,流域内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各河段水量由当地政府自行调度 B.下游工农业大力节水,保障上游
C.全流域依靠跨流域调水工程补水 D.统一调配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
毛乌素沙地位于黄河南岸,历史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因过度开荒放牧,最终风沙肆虐,草原退化为荒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腹地,草木葱茏,绿色已成主色调。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和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上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图”,下左图为“腾格里沙漠进行的草方格治沙景观图”,下右图为“陕北鄂尔多斯年降水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毛乌素地区土地生态脆弱,土地易沙化。下列不属于该地土地沙化原因的是( )
A.冬春多大风,风蚀强烈 B.降水变率大多暴雨,土地易被侵蚀
C.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D.生物种类少,固沙植物品种缺乏
14、有人反对在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植树造林治理沙漠,认为“沙漠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其反对理由不成立的是( )
A.树木蒸腾作用强,加剧水资源消耗 B.树木生长不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生长
C.根系加大生物风化,使土层更松散 D.根系吸水,地下水位下降,干土层加厚
15、塞罕坝、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选择不同治沙方法,主要考虑( )
A.热量条件不同 B.年降水量差异 C.土壤质地不同 D.沙化成因各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是大理石的意思,沿岸地区自古就开采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等。海岸陡峭,平均深度183米,最深处达1355米。沿岸城镇均为兴旺的工农业中心,有些是旅游胜地,且植被茂盛。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前往该地旅游度假。下图为马尔马拉海周边区域图。
(1)推测甲河入海口附近没有形成三角洲的自然原因。
(2)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分析附近大理石和花岗岩资源丰富的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区域游客数量多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首府,曾是采矿、炼钢重工业区。20世纪90年代,德累斯顿传统工业陷入停滞阶段。在转型初期,德累斯顿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制药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德国本土的半导体领域重点企业在德累斯顿进行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与高校及众多科研机构合作,在短时间内奠定了德累斯顿半导体产业在德国的地位。2000年之后,德累斯顿利用网络化协作组织,成立产业创新集群,并逐渐细分出数个子集群(如图),创新集群内部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通力合作,发挥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跨越发展的作用。2012年之后,德累斯顿与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其他国家的产业创新集群在节能电子产品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指出德累斯顿研究机构众多的原因。
(2)说明产业创新集群对促进德累斯顿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的意义。
(3)简述德累斯顿传统工业区转型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启示。
18、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m) <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总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占总人口比例(%) 64.8 17.2 7.7 8.9 1.4
面积数量(万km2) 144.5 97.2 162.5 39.9 315.9
占总面积比重(%) 15 10.2 16.9 25 32.9
材料二:“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
(1)根据材料一,总结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
(2)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荷兰三角洲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三大河流入海口,这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地势低洼,河网交错,是水害多发地区。一天两次潮涨潮落及平均3.2m的潮差给河口带来了丰富的海洋生物,为鱼类、鸟类、贝类等繁殖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荷兰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影响严重,特别是1953年的风暴潮使该地区遭受了重大损失。1958年,荷兰国会批准了三角洲委员会提出的治理方案,设计了是由堤防、闸、坝组成的大型挡潮和河口控制工程,开始对三角洲地区进行治理,建成5处挡潮闸坝和5处水道控制闸,建成了令世人瞩目荷兰三角洲工程。图左为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图右为档潮闸坝景观图。
(1)分析荷兰三角洲地区易受风暴潮影响和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与普通的防洪大堤相比,说出闸坝的特点,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3)简析闸坝建成后闸坝内水文特征的变化。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富岗苹果,河北省内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果实细脆津纯、清香蜜味、酸甜适口、易储耐藏享誉全国。1984年,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内丘县岗底村(今富岗山庄根据“人均山地14亩,人均不足半分田”的现状及多年种植苹果的经验,将山地苹果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经过多年发展,富岗苹果种植区域扩大到内丘县太行山区的侯家庄、獐么、南赛等3个乡镇行政区域,这里成为富岗苹果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下图示意侯家庄乡、獐么乡、南赛乡及富岗山庄位置。
(1)分析富岗地区发展山地苹果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富岗地区发展山地苹果种植的生态效益。
(3)简述侯家庄、獐么、南赛等成为富岗苹果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对当地经济积极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条田渠系包括引水渠和排水渠,即通过合理的排灌冲洗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降低了土壤含盐率,起到了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渠网纵向布置且密度较小,丁渠网横向布置且密度较大。两种结构相比较,丁渠网稻株间隔更合理,灌溉效率更高,损耗少,化肥施用更均匀;但甲渠网更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作业,效率更高。故选D。
3、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条田渠网的主要功能是冲洗土壤,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四种条田渠网结构相比较,丙渠网密度最大,因此排盐效果最好,适合盐碱化最严重的土壤;其次是乙渠网;再是丁渠网;甲渠网密度最小,排盐效果最差,适合盐碱化程度最轻的土壤。因此,随着土壤盐分的不断减少,采用的条田渠网结构形式依次是丙、乙、丁、甲,故选A。
4、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河南省土地流转以0.33hm2以下的小块耕地为主,平原地区流转租金高于山地丘陵,流转年限以短期和长期为主,流转对象主要是本村人。因此B、C、D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耕地流转,转入农户扩大了耕种规模,收入有所增加,转出农户可以获得一部分土地租金收入、摆脱土地束缚,进城务工,使收入提高,A选项错误。由于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会有所提升,B选项错误;耕地流转只改变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耕地的产能不会下降,C选项错误;流转带来土地的集中使用,农业的生产规模会有所扩大,D选项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土地租金过低,会伤害出让方利益,不利于农户出让土地,A选项错误;农民在乡镇企业兼业,可以提高收入,但仍旧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利于土地流转,B选项错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户可以通过土地实现更高收益,也不利于土地流转,C选项错误;建设区域流转平台,可以有效提供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对流转起到促进作用,D选项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印度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气象灾害频发,水旱灾害威胁大,A错误;印度水稻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种植面积大,使得印度稻米粮食安全系数更高,B错误;印度是世界稻米出口大国之一,且大量出口对粮食安全系数产生一定威胁,C错误;印度也是人口大国,国内稻米消费量大,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印度水稻种植面积总量变化不大,撂荒地并未大量出现,C错误,占比下降的原因是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增加,A正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水稻贸易总量不断上升,B错误;印度生活饮食结构多以稻米为主,且饮食结构不会对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占比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从图表当中可以获知1990年到2013年煤炭比重下降5%左右,但能源消费总量从1000Mtoe增长到3000Mtoe左右,虽煤炭比重下降,但总量却增长近三倍,通过计算可得出煤炭消费量增加1350Mtoe左右。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其能源总消费量都未曾达到1350Mtoe,其消费量的增加值更有限。故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最多,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
10、答案:D
解析:从图表当中可以看到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占总能源消费比重有所下降,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上升,A、B选项错误。虽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但总体占比相对较小,我国仍以化石燃料作为主体结构,其能源消费结构并未发生根本转变,C选项错误。从图表当中可以看到化石燃料,其消费比例有所下降,化石燃料在使用中可以释放温室气体,D选项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政府在①、②两地修建了水利枢纽来引黄河水灌溉。从可用水量和经济角度判断,最适合作为总引水口的选址地点是①,该处河流自南向北流,位于河流上游,水量较大,A错误,B正确;②处位于下游,地势低于①处,C错误;②处居于退水口附近,而不是灌区中心,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避免上游高密度灌渠对黄河中、下游的负面影响,流域内应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调配水资源,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D正确;各河段水量由流域内统一调配,不能由当地政府自行调度,当地政府会出于地方发展需要用水,而不能考虑到全局,A错误;流域内一般上游用水量较小,而下游用水量较大,一般是上游用水会影响到下游地区,当然全流域都需要节约用水,B错误;黄河流域中游河段水资源比较丰富,不需要依靠跨流域调水工程补水,C错误。故选D。
13、答案:B
解析:A.冬春多大风,风蚀强烈,土地易沙化,是沙化原因,故A选项不选;
B.降水变率大多暴雨,土地易被侵蚀,不是沙化,故选择B选项;
C.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土地易沙化,是沙化原因,故C选项不选;
D.生物种类少,固沙植物品种缺乏,土地易沙化,是沙化原因,故D选项不选。
14、答案:C
解析:A.树木蒸腾作用强,可加剧水资源消耗,是反对的理由,故A选项不选;
B.树木生长不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生长,是反对的理由,故B选项不选;
C.根系减小生物风化,使土层更紧密,作为反对理由不成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根系吸水,地下水位下降,干土层加厚,是反对的理由,故D选项不选。
15、答案:B
解析:塞罕坝、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这三个地区的地理不同,塞罕坝距离东部海洋近,腾格里沙漠距离东部海洋远,受到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大小不同,也就是降水条件差异,治沙方法不同。热量、土壤质地和沙化成因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16、答案:(1)河流短小,流程短,植被茂盛,含沙量小,入海口处落差大,海水顶托作用弱。
(2)该地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岩浆活动频繁,地下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冷却形成花岗岩,岩浆涌出的过程中,附近的石灰岩受高温和高压变质,形成大理岩。
(3)夏季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同时受到海洋的调节作用,气候宜人,适合旅游。
解析:(1)三角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需要有物质来源、搬运条件、沉积环境。该地未形成三角洲,主要从以上三点叙述,题干信息中说到当地植被茂盛,水土保持作用好,所以河流含沙量小,物质来源少,且河流短小,流程短,挟沙能力有限;海岸陡峭,入海口处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且海水顶托作用弱。
(2)花岗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该地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岩浆活动频繁,地下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大理岩是石灰岩高温变质形成,岩浆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附近的石灰岩受高温和高压变质,形成大理岩。
17、答案:(1)工业部门众多,产品研发、设备更新对科研的需求旺盛;老工业基地配套设施齐全,研发基础好;具备长期的资金积淀,能够满足技术研发需求;有高水平高校,科研人员较多。
(2)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增强协同创新能力;不同主体分工明确、互利共赢,集群研发,创新的积极性高。
(3)政府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计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不同主体的集群发展,取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驱动创新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
解析:(1)由材料德累斯顿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首府,曾是采矿、炼钢重工业区可知该地区老工业基地配套设施齐全,研发基础好和具备长期的资金积淀,能够满足技术研发需求;由材料德累斯顿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制药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可知该地区工业部门众多,产品研发、设备更新对科研的需求旺盛;读图可知德累斯领地区分布有所大学,因此该地区有高水平高校,科研人员较多,能够为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2)由材料“创新集群内部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通力合作可知促进了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增强协同创断能力;由材料“发挥创新对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跨越发展的作用可得产业创新集群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读图可知对比之前的产业集群,产业创新集群分化出子集群,可使得不同主体分工明确、互利共赢,集群研发,创新的积极性高,有助于促进德累斯顿实现新旧动能转化。
(3)由材料德累斯顿制定了发展半导体工业、制药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的经济促进计划可知德累斯传统工业区转型中政府改策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启示是政府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计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由材料企业在德累斯顿进行业务拓展和技术研发,与高校及众多科研机构合作,在短时间内奠定了德累斯顿半导体产业在德国的地位可得的启示是促进不同主体的集群发展,取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驱动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材料德累斯顿与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其他国家的产业创新集群在节能电子产品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可得的启示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及时获取信息,开拓国际市场。
18、(1)答案: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阶段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垂直分布规律主要从地形、海拔等方面来论述,据此可知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2)答案: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
解析:云南、贵州贫困人口主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的修建,不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经济基础差且发展较慢,使其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水平较低,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贫困人口较多。
19、(1)答案:多条河流入海口,水量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处于盛行西风带内,潮头高,潮差大;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密集。
解析:根据“荷兰三角洲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三大河流入海口,这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地势低洼,河网交错,是水害多发地区”可知,荷兰三角洲是三大河流的入海口,水量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处于盛行西风带内,3.2m的潮差,潮差大,因此易受风暴潮影响,该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发达,因此风暴潮发生后损失严重。
(2)答案:特点:可以打开与闭合。理由:闭合,可以防止海潮入侵,保障三角洲内生产生活安全;打开,地处河流入海口处,河运繁忙,方便船只出入。
解析:普通的防洪大堤,是以预防汛期水位上涨导致倒灌为目的建造的工程项目,一般为梯形,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闸坝的主要功能包括防洪排涝、拒咸蓄淡、浇灌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生态保护等方面。闸坝可以打开和闭合,海潮入侵时闭合间坝,打开闸坝时使河流入海,方便船只出入。
(3)答案:阻挡了海水倒灌,降低了闸坝内水体盐度;闸坝内水流速度减缓,水质下降;排水不畅,闸坝内水量增加;闸坝内地下水位升高。
解析:水文特征从盐度,流速,流量等方面分析。闸坝建成后,海潮入侵时闭合间坝阻挡了海水倒灌,降低了闸坝内水体盐度;闸坝起到阻挡水流的作用,闸坝内水流速度减缓,净化减慢水质下降;排水不畅,闸坝内水量增加;下渗增多,闸坝内地下水位升高。
20、(1)答案:位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日照时间长,多山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多山地,种植面积大;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铁路、公路等经过,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受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市场竞争力强。
解析:本题可从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富岗山庄位于太行山深处,环境优美,污染少;地势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积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人均山地14亩,人均不足半分田”山地面积大,适合种植苹果的面积大;“多年种植苹果的经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政策支持;地处地域保护范围内,市场竞争力强。
(2)答案: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提高,调节区域小气候;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本题应从植被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材料该地苹果主要种植在山区,且该地夏季降水较多,故发展山地苹果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植被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3)答案:有利于保持和提升富岗苹果的品质和产品知名度;有利于推进富岗苹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利于规范和保障富岗苹果的市场秩序。
解析:对当地经济积极的影响可从提高知名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将内丘县太行山区的侯家庄、獐么、南赛划入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提高了富岗苹果的种植面积,扩大了生产规模,有利于规模化、市场化运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