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四章 磁现象
14.7 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及磁场的方向有关。
(3)了解发电机工作原理。
2.科学思维:
经历探究“磁生电”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科学探究:
(1)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2)发电机线圈产生交流电。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生平,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
(2)通过介绍发电机的发明,使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实验方案的设计。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1831年, 发现,当导体回路中的一部分做 运动时,回路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 叫作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是导体回路中的一 做 运动。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 方向和 方向有关。
3.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发电机工作时 能转化 能。我国供电网的交流电的频率是 Hz。
课堂导学
(一)电磁感应现象
1.1831年, 发现,当导体回路中的一部分做 运动时,回路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 叫作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条件是导体回路中的一 做 运动。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 方向和 方向有关。
(二)动圈式话筒
3. 话筒(也称为传声器)的作用是把 转换成 。话筒种类较多,其中动圈式话筒就是依据 现象制成的。
(三)发电机
4.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发电机工作时 能转化 能。我国供电网的交流电的频率是 Hz。
5.频率表示交流电变化的 ,数值上等于交流电在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 。我国电网供应的交流电的 是50Hz。
6.如图所示,如果用两个 环组成的换向器来代替交流发电机上的两个滑环,那么,虽然线圈中产生的是 流电,而供给外部电路的电流 却保持不变,这种 不变的电流叫作直流电。这样的发电机叫作 发电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C.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电动机
D. 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回路中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下列实验装置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的是( )
3.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电磁感应的是( )
4.如图所示,闭合电路的中的导体AB在磁场中,导体AB的状态不能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导体AB平行磁感线运动
B. 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
C. 导体AB水平向左运动
D. 导体AB由左下向右上倾斜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
B. 直流发电机的线圈中产生直流电流。
C. 我国交变电流的频率是60Hz
D. 发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法拉第,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电流。2. 部分,切割磁感线,运动,磁场。3.电磁感应,机械,电,50 。
课堂导学
1.法拉第,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电流。2. 部分,切割磁感线,运动,磁场。3.声音,电流,电磁感应。4.电磁感应,机械,电,50 。5.快慢,1,次数,频率。6.半,交,方向,方向,直流。
课堂练习:
1.C;2.C;3.A;4.A;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